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UA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对照组常规使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及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每天2次;阿托伐他汀每天10mg,晚间顿服.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冠心病、心绞痛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易致心肌梗死,我院采用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满意。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随机分为二组,每组29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各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1)。心绞痛发作情况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1)。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降低血脂和控制不稳定心绞痛的发作疗效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作用佳,治疗过程无严重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8例 ,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34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 ,连用5天 ;观察组34例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氟伐他汀20mg口服 ,每日1次 ,连用14天 ,同时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 ,皮下注射 ,每日2次 ,连用5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4.1 % ,对照组70.6 % ,两组对比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 :氟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及低分子肝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罗高飞 《海峡药学》2012,24(6):155-157
目的分析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及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治疗疗效。方法严格按照WHO诊断标准选取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传统基础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另加用阿托伐他汀及低分子肝素治疗,并观察7d疗效,以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ECG、CRP等作为观测指标。结果 7d后观测指标,治疗组患者有效率提高,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CRP等指标相比对照组明显下降,经统计学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对不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可改善预后,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莉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51-152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索组和普通肝素组。观察两组心绞痛、心电图改善情况,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血小板计数(Pi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肝肾功能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心电图均明显改善,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低分子肝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普通肝素组。两组治疗前后Pit、APTT、PT、肝肾功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安全、简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治疗组40例,显效22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40例,显效15例,有效16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有明显的调脂作用和广泛的非调脂作用,可以防止动脉粥样斑块的进展,可恢复血管内皮功能,可抑制斑块中炎症反应及稳定易损斑块,其显著的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硝酸甘油四联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按照平均法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硝酸甘油、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低分子肝素和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有效22例,显效6例,无效2例,治疗有效率为93.33%,其中1例患者出现腹壁局部瘀斑不良反应;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有效14例,显效9例,无效7例,治疗有效率为76.67%,其中2例出现腹壁局部瘀斑,2例出现上腹部不适。结论四联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帮助较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是冠心病中危险性仅次于心肌梗死 (MI)的又一大症候群。冠状动脉病理学研究发现 ,UAP是由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所致。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UAP ,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我院自1998年 1月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8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UAP病人 68例 ,其中初发型心绞痛 2 0例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3 2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6例 ,混合型心绞痛 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观察组37例。对照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100IU/kg体重,1次/12h皮下注射,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以14d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4.2%,治疗组为9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氟伐他汀与低分子肝素及基础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β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阿司匹林等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5 6例确诊的UAP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低分子肝素组 (在基础治疗上加低分子肝素 )、氟伐他汀组 (在低分子肝素组加用氟伐他汀 )。观察各组临床疗效。结果 低分子肝素组及氟伐他汀组对UAP近期疗效皆显著 (P <0 0 1) ,但氟伐他汀组对UAP远期疗效优于低分子肝素组 (P <0 0 5 )。结论 早期应用氟伐他汀对UAP的远期疗效明显 ,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丘向艳 《中国基层医药》2010,18(21):1685-168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2DM)合并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2DM并UAP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治疗2周时临床疗效和治疗3个月时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达90%,治疗3个月时,TC、TG、hs-CRP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t=2.485,2.984,3.335,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并不稳定型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阿托他汀辅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4例UAP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2组均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通过心电图等检查,比较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显效率为77.4%高于对照组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减少UAP患者血脂含量,有效稳定斑块,降低心血管事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血栓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2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30例。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水平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1%、8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上述指标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具有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稀释血液等疗效,血栓通联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提高降血脂作用,临床上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安全、有效、相互协同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对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4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4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加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绞痛症状缓解明显(P〈0.05),心电图缺血改善明显(P〈0.05),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持续时间缩短(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傅嬿 《中国药业》2013,22(1):89-9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医院心内科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患者均予吸氧、卧床休息、严密监护。对照组予硝酸盐、低分子肝素、β受体阻滞剂以及钙通道拮抗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阿托伐他汀8~10 mg/d,每日睡前1次,疗程8周,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剂量。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angianpectoris,UAP)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 (AMI)之间的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 ,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 ,需积极治疗 ,我们使用低分子肝素治疗UAP 38例 ,与对照组相比 ,疗效较好 ,且无明显副作用。1 资料与方法选择UAP的住院病人 6 4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例 (男 2 6例 ,女 12例 ) ,平均年龄 6 1 6岁。其中初发劳力型心绞痛 12例 ,恶性劳力型心绞痛 16例 ,心肌梗死后心绞痛 7例 ,自发型心绞痛 3例 ;对照组 2 6例 (男 18例 ,女 8例 ) ,平均年龄 6 0 4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均连续使用20d.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治疗组心电图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且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轻微,对治疗无影响.结论血塞通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2.2%,高于对照组的85.6%(χ^2=32.94,P<0.05);干预组治疗后心绞痛持续时间和心绞痛发作频率分别为(3.5±1.9)min和(1.4±0.7)次/d,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5±3.2)min和(2.7±0.9)次/d(t=4.10、3.94,均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TC和LDL-C分别为(5.20±1.81) mmol/L和(3.01±1.02) mmol/L,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5.51±2.24) mmol/L和(3.01±1.02) mmol/L(t=3.90、4.17,均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