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总结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Excel软件对该院2009年上报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96例ADR报告中,女性多于男性,且以40~80岁患者ADR发生率最高(78例,81.2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4例,97.92%);涉及的药品有53种,抗感染药占首位(23种,43.40%),其次为心血管系统和消化系统;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42.86%),以加替沙星为首.ADR的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等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40例,40.82%),其次为消化系统(32例,32.65%)和神经系统(13例,13.27%)损害.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制度,促进ADR工作的全面开展,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206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的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严重的ADR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65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32例,64.08/%);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物(65例,31.55%);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58例,76.70%);ADR出现在用药2h内137例(66.51%);严重的ADR有10例(4.85%);女性多于男性;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38.67%),其次为消化系统(19.42%)及神经系统损害(14.86%)。结论:应重视ADR,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谢大琼  曾永兰  汪泽 《中国药业》2010,19(23):48-50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应用Excel软件对收集的2009年12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6例ADR涉及的药品有89种,抗感染药物居首位(54例,42.86%);喹诺酮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感染药(14例,11.11%),其次是头孢菌素类(12例,9.52%);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91例,72.22%);ADR出现在用药1h内63例(50.00%);严重的ADR有17例,新的ADR有17例,有1例既是严重的又是新的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59例,44.70%),其次为消化系统(25例,18.94%)及神经系统损害(14例,10.61%)。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院40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89,自引:4,他引:89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在我院的发生情况及其给患者造成的危害。方法:对404例ADR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涉及ADR的药物共有175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的发生率居首位,其次为抗肿瘤药、心脑血管用药,中药制剂也较多。合并用药占26.0%;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损害,其次是胃肠系统损害、发热等全身症状。重度ADR17例(4.2%)。结论:应继续加强不易观察及慢性ADR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2009年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一般规律,促进安全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115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物种类、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15例ADR报告中,20~39岁的患者ADR发生率最高50.5%;静脉注射比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ADR(96例,占83.5%),抗菌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61例,53.0%),其次为中药制剂(23例,20.0%),头孢菌素类是引发ADR的主要抗菌药物(28例,占45.9%)。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80.9%)。结论:应加强ADR监测意识,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全年上报的ADR报告共192例,按报告类型、用药方式、引起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份报告表中,男性95例,女性97例,男、女之比基本持平,提示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将年龄分成三段统计分析得到:18岁以下21例(占总例数的10.94%),19~60岁117例(占总例数的60.94%),60岁以上54例(占总例数的28.12%);治愈的有127例,好转的有63例,后遗症的有2例;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占总例数的81.35%,其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3例,占总严重不良反应例数的68.42%;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3类210种,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居前5位的依次是: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营养药、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引发ADR前10位的大部分为抗菌药物,其中环丙沙星居首位,有14例;报告中,由药物引起的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41.33%.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我院2009年1至12月收集的167例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汇总,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的方法 ,总结不良反应发生状况。结果 167例ADR报告中50岁以上人群所占比例最大,女性患者发生ADR的概率明显增加,男女比例为1:1.7;涉及的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心脑血管类药物ADR发生率高;ADR表现中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发生率高。结论抗生素类药物、中药制剂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应加强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和重点药物的ADR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药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9年17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掌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规律和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70例不良反应报表进行归纳分析。结果:170例中,内科系统报告例数较外科系统和门诊多;涉及的药物主要以抗菌药物和中药注射液为主;静脉滴注给药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临床表现主要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和输液反应或药物热为主。结论: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理规范使用药物,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9.
乐文清  袁以凯  朱灿 《安徽医药》2011,15(3):387-388
目的了解该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07~2009年各科室上报的134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的分类、统计分析。结果该院ADR报告例数最多的为临床科室,静脉给药途径引发的ADR最多,占总报告例数的64.18%;抗感染药物的ADR发生率最高,占48.5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报告例数的23.13%。结论医院应重视ADR监测,做好ADR分析评价工作,以保证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集上报的临床40例ADR报告,用Excel建立相关表格,分别对ADR类型、患者的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和(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40例ADR中,静脉给药途径ADR发生率最高,占82.5%;抗微生物药致ADR发生率最高,占52.5%,以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多见;最常见的ADR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0.00%。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和静脉注射剂,重点关注特殊人群的用药,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我院2008~2009年全年上报的ADR报告共192例,按报告类型、用药方式、引起ADR的临床表现及相关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92份报告表中,男性95例,女性97例,男、女之比基本持平,提示ADR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将年龄分成三段统计分析得到:18岁以下21例(占总例数的10.94%),19~60岁117例(占总例数的60.94%),60岁以上54例(占总例数的28.12%);治愈的有127例,好转的有63例,后遗症的有2例;静脉滴注导致的ADR占总例数的81.35%,其中引起严重不良反应13例,占总严重不良反应例数的68.42%;报告中,共涉及药品13类210种,引起ADR的药品种类居前5位的依次是:抗菌药物、心脑血管系统用药、营养药、神经系统用药和中药制剂;引发ADR前10位的大部分为抗菌药物,其中环丙沙星居首位,有14例;报告中,由药物引起的器官/系统损害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等,其中以皮肤及其附件的例数最多,占总例数的41.33%.结论 临床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监测工作,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安全用药。方法:收集我院2008~2009年向国家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心上报的278例ADR报表,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以及临床表现、原发疾病,ADR的分类、结果判断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78例ADR报表中,抗感染药引发ADR比例最高(72.15%),静脉给药构成比最高(84.89%),ADR的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最多见(41.22%),新的严重的ADR7例,判断结果中“很可能”、“可能”的比例最高。结论:加强对ADR监测力度及相关知识的宣传,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上报的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情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口服给药所占比例最大.不良反应中涉及最多的系统为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评价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孙山  樊新星 《中国药师》2011,14(4):538-53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对我院2009年收集的9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ADR涉及药品种类、抗菌药类别、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具体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6例ADR中,抗菌药引起的ADR最为多见,占42.7%,其次为抗肿瘤药.以静脉给药方式引发的ADR为主;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占47.92%.结论:应重视ADR的监测,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我院1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分析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与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与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度上报的183例ADR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别、药物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及严重程度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发生的男女比例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静脉给药的ADR发生率更高(82.51%);抗微生物药物引发的ADR比例最高(49.73%);ADR累及的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38.25%),其次是消化系统(18.03%);严重的ADR及新的ADR所占比例分别为2.19%和22.40%。结论应重视ADR监测工作,强化ADR监测意识,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用药,更大程度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2009年我院20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哲安 《海峡药学》2011,23(3):197-199
对我院2009年收集到的20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及既往ADR史、使用药品分类、临床表现、联合用药情况以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6例ADR中,抗感染药占总例数的76.21%(157例)居首位,其次为中药制剂占总例数的8.25%(17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总例数的...  相似文献   

17.
<正>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yeac-tions,ADR)系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机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照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应按规定报告所发现的药品不良反应[1],现摘要几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8年收集到的118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引发ADR居首位(38.14%),中药制剂次之(28.81%);60岁以上患者ADR发生率最高(31.35%);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给药途径(88.14%);ADR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41.45%),严重ADR有10例。结论:应充分重视ADR的监测与报告,加强安全、合理用药,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我院22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我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总结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汇总统计我院2007年上报的228例ADR,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种类、临床表现及给药途径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28例ADR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8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位居首位,共31种,占36.90%;静脉用药引起的ADR192例;主要的ADR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5.11%);较严重的ADR有18例.结论: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深入开展ADR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20.
我院2006年10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跃林 《中国药房》2008,19(5):370-37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08例ADR报告,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由抗感染类药导致的ADR所占比例最高(48.1%);皮肤反应的ADR为总报告例数的48.1%。结论:临床应重视ADR的报告和监测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