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妊娠中期PIH孕妇的血清AFP值,根据其AFP值分为观察组(≥250ug/L)54例和对照组(<250ug/L)64例,并随访至分娩,比较2组孕妇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情况及分娩方式.结果:观察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H孕妇血清AFP值异常升高与早产、胎盘早剥及分娩方式有相关性,产前监测孕妇血清AFP值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预测PIH及围生儿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PIH孕妇(PIH组)和1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AFP水平,并随访至分娩,分析PIH患者血清AFP水平与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IH组血清AFP水平为(209.88±34.1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58±32.6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亚组血清AF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亚组孕妇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中AFP水平≥250μg/L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孕妇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7分者百分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250μg/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孕妇血清AFP水平可作为判断PIH病情轻重及判断围生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及其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为临床预测PIH及围生儿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18例PIH孕妇(PIH组)和160例正常孕妇(对照组)的血清AFP水平,并随访至分娩,分析PIH患者血清AFP水平与妊娠结局及围生儿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PIH组血清AFP水平为(209.88±34.18)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77.58±32.6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亚组血清AFP水平高于轻度、中度亚组孕妇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IH组中AFP水平≥250μg/L足月小样儿发生率、孕妇新生儿出生1min Apgar评分≤7分者百分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250μg/L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AFP水平可作为判断PIH病情轻重及判断围生儿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PIH孕妇118例为妊高征组,另选择同期正常无PIH孕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定期对2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妇剖宫产率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并比较2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妊高征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H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产前保健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重度PIH的发生,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PIH孕妇118例为妊高征组,另选择同期正常无PIH孕产妇160例为对照组.定期对2组孕妇进行产前检查直至分娩,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2组孕妇剖宫产率及胎盘早剥发生率,并比较2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及围生儿死亡情况.结果 妊高征组剖宫产率、胎盘早剥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妊高征组早产、足月小样儿、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生儿病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IH是影响妊娠结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应加强产前保健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可预防和减少重度PIH的发生,有效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探讨和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有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妇产科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60例资料。结果观察一组进行剖宫产分娩者22例(81.5%),明显高于观察二组剖官产分娩者(P〈0.05),观察一组体内母血甲胎蛋白含量〉250μg/L者有23例(85.2%),而观察二组有10例(30.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血甲胎蛋白含量〉250μg/L和剖宫产分娩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肖欢  张志安  梅军华  张仙 《安徽医药》2023,27(6):1231-1234
目的 探讨母体血清微RNA-146a-5p(miR-146a-5p)联合三联法检测在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筛查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于黄冈市中心医院孕中期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结果为阳性的孕妇65例(病例组),同期选择本院健康的妊娠孕妇65例(对照组)。使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孕妇血清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以及游离雌三醇(uE3)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146a-5p的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母体血清miR-146a-5p联合三联法对孕中期唐氏综合征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miR-146a-5p相对表达水平与血清AFP、uE3、β-hCG中位数的倍数(MOM)值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1.89±0.32)U/mL、(1.63±0.36)μg/L、1.03±0.24、(2.41±0.28)μg/L相比,病例组孕妇血清AFP MOM值(2.84±0.27)U/mL、β-hCG MOM值(2.84±0.25)μg/L及血清miR-146a-5p相对表达水平3.07±0.95较高(P<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检测总胆汁酸的临床意义。方法将40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总胆汁酸值的高低分为观察组(总胆汁酸值>20μmol/L,n=125)和对照组(总胆汁酸值≤20μmol/L,n=275),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中度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总胆汁酸增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加强对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10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院同期收治的健康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妊娠结局,包括分娩方式、产妇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性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结局(Apgar 评分、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及低体质量儿)。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子痫、妊高征心脏病、胎盘早剥、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Apgar 评分低于对照组,胎儿宫内窘迫、围生儿死亡及低体质量儿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建立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10.
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丁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7):901-902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51例年龄≥35岁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观察组)和同期143例〈35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对照组),进行对照分析。观察两组妊娠过程的并发症(心力衰竭、肝功能异常、肾损害、HELLP综合征、重度子痫前期、子痫、胎盘早剥、早产、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并发肾损害、肝功能异常、HELLP综合征、早产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重度子痫前期和子痫的发生率及心力衰竭、胎盘早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生儿死亡、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对母儿危害大,有必要加强预防保健和临床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探讨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0年12月-2011年7月收治的8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观察组,53例重度子痫前期未并发胎盘早剥的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娩结局、母婴结局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早产率为88.9%,对照组早产率为62.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血性羊水、胎儿窘迫、宫腔积血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等临床特征上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母婴结局中新生儿窒息、死胎、产后出血、子宫切除、胎盘卒中、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对母婴结局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对于发现重度子痫前期的孕妇要进行早期预防和积极治疗。对于降低胎盘早剥的发生率和改善母婴结局有重要意义。对于已并发胎盘早剥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为了保证孕妇生命安全要尽早结束妊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早期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126例实施早期干预,随机分成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高危孕妇给予心理和饮食等方面的一般性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相关的药物实施治疗,观察比较两组高危者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进展为妊高征者少;合并症及产后并发症、早产、产后出血、剖宫产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发病率明显降低(P<0.05)。新生儿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高危孕妇实施早期干预,对控制病情、降低发病率及母婴病死率,改善妊娠结局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对胎膜早破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孕妇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正常妊娠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取阴道和肛拭子应用实时定量PCR进行B族溶血链球菌检测,对比两组妊娠结局,并对观察组中链球菌阳性及阴性孕妇的IL-6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链球菌阳性率为15.0%(12/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6/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链球菌检验阳性孕妇羊水中IL-6含量为(175.9±77.9)ng/L,显著高于检验阴性孕妇的(121.3±58.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链球菌检验阳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66.7%(8/12),显著高于链球菌检验阴性孕妇的26.5%(18/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是导致胎膜早破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妊娠结局,应及时检查并加以控制,以降低母婴发病率。  相似文献   

14.
董娟  王曼丽  王韦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48-2249
目的 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并发症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根据血糖控制情况将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成血糖控制理想组(A组,86例)与血糖控制不理想组(B组,34例),另外收集正常孕妇5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并比较母婴并发症和孕妇预后方面的差异.结果 A组中只有妊娠高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孕妇(x2=5.920,P<0.05),而B组中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A组(均P<0.05).结论 应当重视孕妇血糖的筛查,尤其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要进行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理想控制血糖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循证护理模式在减少双胎妊娠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8例双胎妊娠孕产妇的孕期、分娩期与产褥期实施循证护理,另5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的围生期并发症的发病率及孕期焦虑情绪。结果两组孕妇的中重度妊高征发生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低体质量儿发生率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焦虑情绪,对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双胎妊娠孕产妇进行循证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母婴并发症和改善孕妇焦虑情绪,提高护理质量和围生期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并分析双胎妊娠生长发育不一致及孕产妇的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05年9月~2010年9月住院分娩的90例双胎妊娠生长不一致孕产妇(研究组)的临床资料,并与90例双胎妊娠生长发育一致孕产妇(对照组)的新生儿结局以及孕产妇的围生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新生儿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生儿死亡率为21.1%(19/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孕产妇分娩孕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围生期双胎输血综合征、晚期流产、羊水过多、胎盘早剥、胎儿畸形、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胎妊娠生长不一致性的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妊娠生长发育一致性双胎。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干预是降低新生儿不良结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冀晓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0):46-47,52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65例非GDM孕产妇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孕产期并发症、分娩方式及围生儿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妊高征、巨大儿、早产、难产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正常分娩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感染、羊水过多、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新生儿低血糖、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5)。结论GDM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其剖宫产率和难产率也较高,早发现、早处理是保障孕产妇及围生儿健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朱靖  汪菁  陈玲  曲皖君  吴大保 《安徽医药》2015,36(12):1472-1474
目的 研究胎盘早剥的危险因素及妊娠结局.方法 将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安徽省立医院确诊为胎盘早剥的72例产妇作为研究组,随机选取同期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产妇年龄、剖宫产史、子痫前期、经产妇、胎膜早破、流产史、男胎等因素与胎盘早剥发生的相关性及妊娠结局.结果 研究组有剖宫产史产妇14例、子痫前期25例、经产妇3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死产及新生儿死亡20例、胎儿急性缺氧29例和早产低体质量儿43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既往剖宫产史、子痫前期及经产妇是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因素;胎盘早剥产妇出现死产及新生儿死亡、胎儿急性缺氧和早产低体质量儿的比例较高.临床应重视胎盘早剥的各种高危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治疗个体化,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