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对该院2005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上消化道出血且资料完整的2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道肿瘤、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春冬季高发于夏秋季.诱因主要是劳累与情绪、药物.结论:通过在临床实践中总结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布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于2017年1~12月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18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以及相关因素。结果 218例患者中,病因主要包括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癌、食管癌、食管损伤以及肝硬化。而且发病主要集中于中年男性群体,高危因素主要为长期酗酒、吸烟以及饮食不规律。此外,通过分析相关数据之后发现,患者罹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季节为春季、冬季,其次为秋季,而夏季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最低。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主要为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诱发因素多为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良,如长期酗酒、吸烟、饮食缺乏规律性等。而在春季、冬季,为了降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高危人群的发病率,临床工作人员需要加强防控宣教工作,为高危人群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176例病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近8年来我院就诊的上消化道出血(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将近8年来176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诱因、出血方式、出血病因进行对比。结果当地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性别、年龄等均为UGB相关因素。结论所有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了解起病前的服药情况,并建议内镜检查确诊以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53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院4年来经胃镜检查的539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该组资料显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消化性溃疡占各年龄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位.结论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胃癌和贲门黏膜撕裂为最常见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粤西北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近5年来粤西北地区上消化道出(UGB)的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将近5年来264例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病人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诱因、出血方式、出血病因进行对比。结果 本地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为消化性溃疡,其次为急性胃粘膜病变,性别、年龄、季节等均为UGB相关因素。结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应建议行内镜检查确诊,以指导治疗。如能重视卫生宣教工作,可降低UGB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史华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86-187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回顾分析本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证实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3例的病因进行分析总结,比较不同年龄段发病原因。结果:本地区引起上消化道出血前3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各年龄段的出血原因有所不同。结论:各年龄段除消化科溃疡均占首位外,其余病因明显不同,与各年龄段的生理特征、生活饮食习惯、文化层次、压力等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构成,并分析相关的诱发因素。方法选取于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在邵阳县人民医院就诊治疗的170例急诊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原因进行统计,并对主要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170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出血性胃炎41.2%;十二指肠溃疡23.5%;胃溃疡20.6%;胃癌8.8%等,在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中男性患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因间的诱因构成也有所不同,出血性胃炎主要由酗酒(34.4%)引起;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诱因为饮食不当(34.6%)与长期服用药物(21.4%)。结论急诊患者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包括出血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常见诱因包括酗酒、饮食不当和药物作用等,在患者的诊疗过程中应尽早明确病因,并针对不同病因制订不同治疗方案,才能保证患者治疗及预后的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及相关因素。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40例,均为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回顾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40例患者中,胃癌5例,占12.5%;十二指肠溃疡12例,占30%;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4例,占10%;胃溃疡7例,占17.5%;急性胃黏膜损害9例,占22.5%;其他3例,占7.5%。相关因素包括季节因素,冬春季发病率高于夏秋季;年龄因素,中老年组高于青年组;性别因素,男性多于女性。结论对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及时明确诊断,并加强防控工作,完善健康教育,如规范饮食,建立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等,以降低疾病发生率,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成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6月收治的经胃镜证实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30例临床资料.结果 130例中上消化道出血前3位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各年龄段的出血原因有所不同.结论 各年龄段除消化性溃疡均占首位外,其余病因明显不同,与各年龄段的生理特征、生活饮食习惯、文化层次、压力等级多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卒中预防药物阿司匹林引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用药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研究293例行胃镜检查的50岁以上患者,胃纤维内窥镜确诊上消化道出血的145例纳入病例组,确诊非上消化道出血的148例纳入对照组,调查两组患者的相关信息,筛选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嵌入回顾性队列研究,服用阿司匹林73例为暴露组,未曾服用阿司匹林220例为非暴露组,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年龄大、吸烟嗜好、服用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等4个因素被确认为上消化道出血独立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OR值为1.802、95%CI 1.005~3.230)。队列研究表明,暴露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61.6%,明显高于非暴露组45.5%(P〈0.05,RR=1.354,AR=16.1%)。结论:中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有4个,服用阿司匹林是独立的危险因素,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建议临床选用阿司匹林时,认真权衡获益-风险比,避免使用于有胃肠黏膜基础疾病或卒中复发低度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并就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对同期因上消化道出血在我院住院的218例老年患者及186例非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老年组胃溃疡、胃癌致上消化道出血及不明原因出血的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组.老年组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率、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老年组肝硬化致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与非老年组相似.结论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中,胃溃疡、胃癌以及不明原因出血者高于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78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跃进  李济福 《中国医药》2009,4(9):670-67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病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0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78例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老年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50例中青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青年组)的临床病因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急性胃黏膜病变、食道及胃底静脉曲张,其中胃溃疡及恶性肿瘤的患病率[分别为39.7%(29/78)和15.4%(12/7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22.0%(11/50)和4.0%(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的呕血黑便、伴随疾病的发生率[分别为94.9%(74/78)、65.4%(51/78)]明显高于中青年组[分别为76.0%(38/50)和24.0%(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上腹部疼痛的发生率39.7%(31/78)明显低于中青年组的58.0%(2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中胃溃疡和恶性肿瘤占有重要地位,以呕血黑便、失血性休克及伴随疾病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接诊的214例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51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原因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服药时间和剂量、既往消化道病史、吸烟史及联用胃黏膜保护剂等情况。结果:随着患者年龄增长,上消化道出血率显著升高(=11.526,P<0.01);服药超过3个月的患者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服药低于3个月的患者(=8.530,P<0.01),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意义;大剂量组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小剂量组(=5.12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别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无相关性(P>0.05),有吸烟史或消化道病史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后更易导致上消化道出血(P均<0.05),而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同时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未服用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P<0.05)。结论:有消化道病史、高龄、大剂量、服药时间、有吸烟史、不用胃黏膜保护剂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的危险因素,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同时,应注意及时给予胃黏膜保护药,以期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胃和/或十二指肠溃疡、黏膜糜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3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出血前7d服用过NSAIDs作为观察组,未服用过NSAIDs作为对照组,分析观察组应用NSAIDs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消化道症状、血红蛋白(Hb)水平、胃镜表现、预后情况。结果: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50例(17.2%);服用时间平均21.7±19.8d;空腹服药史者35例(70.0%);按医嘱餐后服药15例(30.0%);剂量均为常规剂量。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年龄大、消化症状少、Hb水平高、住院时间短,病变部位胃部为主,出血方式ForrestⅠ~Ⅱ少;观察组死亡1例低于对照组死亡12例(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高,应掌握NSAIDs类药物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可同时使用胃肠道保护药;选择COX-2阻滞剂;在服药过程中定期检查大便潜血。  相似文献   

16.
王凤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22):3412-3413
目的探讨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312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其中胃溃疡出血发生率(31.4%,98/312)高于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21.8%,68/312);临床表现不典型,以无症状、黑便为首发症状多见。伴随病58.0%(181/312)、并发症25.3%(79/312)、再出血率20.5%(64/312)、死亡率达11.2%(35/312)。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多见,胃溃疡出血发生率增加且伴随病并发症多,再出血率和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确诊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100例患者资料,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患者采用急诊内镜检查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采用择期内镜检查治疗,对比两组止血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止血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止血有效率为86.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可有效检测上消化道出血病因,降低再出血发生,降低患者死亡率,对于治疗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探讨非老年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我院2009年2012年间收治的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住院86例老年患者的出血原因进行比较。结果在135例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病例中,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为主要相关诱发因素,老年组中以服用非甾体药物为主要诱因。而非老年组中最常见的出血病因为十二指肠溃疡占34.81%(47/135),第二位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占18.52%(25/135),其他常见的病因还有急性胃黏膜病变15.56%(21/135),胃溃疡11.58%(16/135),消化道肿瘤7.41%(10/135)等。其中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病率明显高于老年组,而胃溃疡、消化道肿瘤发病率低于老年组患者(P<0.05)。结论与老年组有所不同,非老年上消化道出血诱因多与饮酒、精神因素、不当饮食有关,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胃底黏膜曲张破裂是致出血的主要病因,且发病率男性多于女性。  相似文献   

19.
曹宪伟 《药物生物技术》2012,(2):160-161,164
探讨奥曲肽和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对我院收治的148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组(56例)、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组(50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组与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组患者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组与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组患者出血明显缓解时间亦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泮托拉唑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曲肽和生长抑素进行治疗均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能缩短止血时间,且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26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治疗组按有机磷农药中毒常规治疗同时使用奥美拉唑预防上消化道出血。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输血情况和死亡情况。结果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18例,发病率为14.51%(18/124),输血14例,平均输血量为(343±199)ml,死亡率为4.03%(5/124)o治疗组上消化道出血7例,发病率为5.07%(7/138),输血3例,输血量均200ml,死亡率为1.44%(2/138)。结论奥美拉唑可预防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合并上消化道出血,降低发病率,减少临床输血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