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创伤性脑损伤后钙超载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脑损伤尤其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致残率、都很高.颅脑损伤是严重而复杂的创伤,更有一系列继发性损伤接踵而至,这些继发性损伤是导致颅脑损伤患者致残、死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李岩 《中国医药指南》2012,(36):349-350
目的总结评价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我院近3年收治的103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和取得的效果。结果颅脑损伤的患者经科学的临床护理,可以有效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存活率。结论加强对颅脑损伤患者的科学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张军明 《河北医药》2009,31(2):212-213
急性颅脑损伤既是神经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又是危重症。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急性颅脑损伤后发生神经细胞挫裂伤及轴索损伤等原发性损害,并很快产生脑水肿等继发性损害。目前认识到防治继发性损害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关键所在,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镁离子(Mg^2+)能通过多种途径减轻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术前GCS评分、合并损伤、术后感染、休克、血压、血糖均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较多,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给予相应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的变化。方法 结合有关临床资料,就颅脑损伤后NE水平的改变及其与颅脑损伤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伤后1周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3日内更明显,颅脑损伤患者血浆NE水平升高的程度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颅脑损伤的类型及早期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颅脑损伤后内过高水平的NE,可能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损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本组47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途中死亡43例,急诊室救治中死亡39例,治愈或住院进一步治疗394例.结论 根据特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与病理变化过程,加强颅脑损伤患者的院前及院内急救护理有利于预后,可显著降低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收治颅脑损伤患者56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56例颅脑损伤患者治愈42例,占75%,好转8例,占14.29%,死亡4例,占7.14%。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复杂,并发症多,因此对其的护理要结合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有效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107例院前急救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所急救的10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过程及疗效。结果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与受伤程度、院前急救措施有密切联系。结论应加强重型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措施,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安全迅速转运是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与其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25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急性颅脑损伤分为轻型、中型、重型3组,应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颅脑损伤程度的关系。根据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血糖正常组、血糖升高组、血糖<11.1mmol/L组和血糖≥11.1mmol/L组,采用χ2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析血糖水平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随着颅脑损伤程度的加重,血糖值明显升高(P<0.01),呈正相关。颅脑损伤患者中,血糖值越高其预后越差(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水平可以作为监测病情及判断预后的指标,在治疗过程中严格控制血糖,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后的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重症颅脑损伤手术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或继发性颅脑损伤过重为征症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合并伤和术后并发症是死亡的重要因素。结论重度颅脑损伤手术后死亡是多种原因的,要对这类患者全面综合救治,以降低其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6例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分析16例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患者的护理要点。结果经过对颅脑损伤患者的对症治疗,精心护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是必要的。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尿崩症的护理既包括创伤性损伤的护理,又要详细记录患者的各项指标,记录出入量情况、观察颅脑创伤后的意识与病情,维持患者的电解质平衡,这些对于患者的护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影响颅脑损伤患者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在我院救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336例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智商、记忆商测试以及SCID-1/P、PDQC、SCICP对患者精神障碍情况进行评估。分析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满意度、家庭满意度、颅脑损伤性质、颅脑损伤程度、单纯额叶损伤、单纯颞叶损伤、额叶及颞叶损伤等是影响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因素(P0.05或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颅脑损伤程度、单纯额叶损伤、单纯颞叶损伤、额叶及颞叶损伤是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的因素(P0.01)。结论年龄、颅脑损伤程度、单纯额叶损伤、单纯颞叶损伤、额叶及颞叶损伤是影响患者精神障碍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重度颅脑损伤常见并发症的监测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常见的较严重的损伤性疾病,其发病急,病情复杂多变,尤其是重度颅脑损伤(SBI)患者,可能发生多种并发症,导致严重伤残甚至死亡。因此,尽早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并发症监测,采取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颅脑损伤是汽车交通事故中最为常见的伤害类型,尤其是颅脑损伤后昏迷是造成患者重伤或死亡的主要致伤形式[1]。由于颅脑损伤后昏迷患者多为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多,呼吸道管理不当易误吸,其死亡率及致残率仍很高[2]。正确的院前救护是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3]。若无系统的院前急救体系及规范管理模式,尤其在交通事故导致重型颅脑损伤时,往往在院前急救方面耽搁宝贵的抢救时间,导致预后很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对9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重型颅脑损伤90例患者在急救护理过程中做到了抢救及时、处理快速、准确、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率。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急救护理是一项严谨而细致的工作,而熟练掌握颅脑损伤急救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李晓琴 《家庭医药》2016,(7):173-173
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ICU病房收治的确诊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8例为观察研究病例,依据临床护理措施的异同分为观察组(重症颅脑损伤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常规护理组)各24例,观察损伤患者治疗效果及住院病情转归情况,探讨循证护理的护理模式以及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意义,指导临床护理实践。结果:重症颅脑损伤循证护理组的患者在临床治愈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可以显著改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体会。方法对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71.4%。结论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给予综合护理,有利于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8.
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常出现血糖的变化,以高血糖多见,因高血糖对患者预后有不良的影响,故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的血糖调控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就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的变化情况及其调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3年8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预后情况分为两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资料,查阅影响颅脑损伤预后相关因素文献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得知,血糖水平、凝血功能、年龄、脑干损伤、GCS评分、医源性肺部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得知,凝血功能、脑干损伤、医源性肺部感染是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颅脑损伤患者预后因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探讨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急救的80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被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是81.25%,另外15例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是18.75%。结论对高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急救和护理措施,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伤残和死亡,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