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 本文报道20例各种脑炎,均以精神障碍为首发症状而误诊。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11~62岁,平均30.2岁,青壮年居多(78.1%)。发病到入院时间2~41d,平均13d。入院后诊断为散发性脑炎14例,结核性脑膜炎4例,化脓性脑膜炎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  相似文献   

2.
黄中坚  李育英 《海南医学》2010,21(13):65-66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原因,以提高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正确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至2008年我院收治的16例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病原学检查均确诊为隐球菌性脑膜炎。结论全面询问病史,细致观察和体格检查,及时合理开展相关辅助检查,充分认识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点,不断提高临床思维和诊断能力,才能减少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误诊。  相似文献   

3.
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与治疗(附1例报告)刘顺卿吕辉1995年5月,我们收治经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1例,用氟康唑治愈,现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病人,男,24岁。因发热、寒战、盗汗30d,加重7d入院。病人于3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  相似文献   

4.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除参考临床表现的某些特点外。最后确诊要以脑脊液中找到病原菌为依据。由于新型隐球菌的抗原性较低,血清学检查的特异性不高。我院自1965年7月至1979年10月共收治本病28例,现对本病进行分析讨论。一、一般资料:男12例,女16例。年龄最小者4.5岁,最大者65岁,以10~30岁最多。急性起病者(7~10天)5例,亚急性起病者(10~20天)6例,慢性起病者(3周以上)17例。  相似文献   

5.
黄葵  蒙志好 《广西医学》2003,25(10):1984-1985
隐球菌性脑膜炎 (隐脑 )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虽然发病率低 ,但是病死率高。有部分患者再复发或留下后遗症。因本病临床表现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而易误诊。现将我院2 0 0 0~ 2 0 0 2年确诊的隐球菌性脑膜炎 1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性 4例 ,女性 6例 ,年龄 2 8~ 68岁 ,平均 49岁。从发病至来我院入院时间为 2 8~ 1 1 2天。1 .2 临床表现 :头痛 1 0例 ,发热 8例 ,呕吐 8例 ,咳嗽 6例 ,癫痫 1例。肺部闻湿罗音 4例。腰穿测颅内压增高 8例 ( 2 0 0~ 40 0 mm H2 O) ,正常 2例。脑脊液检查 …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比较脑脊液涂片墨汁染色镜检、脑脊液真菌培养与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初步探讨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对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脑膜炎患者共168例的病历资料及每例患者病程不同阶段的脑脊液标本共277份进行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结果 脑脊液隐球菌抗原检测诊断隐球菌脑膜炎敏感性100%(18/18),特异性99.3%(149/150).隐球菌脑膜炎患者脑脊液治疗前抗原滴度为1:16~1 : 33768,平均滴度为1:(916.2±5.4),有效治疗后抗原滴度为1:4~1:512,平均滴度为1 :(103.5±3.7),抗原滴度最高达1:33768的患者入院治疗5 d后死亡,入院时脑脊液抗原滴度较高的患者,抗原滴度下降也较慢.结论 隐球菌抗原乳胶凝集试验可用于早期诊断隐球菌脑膜炎并可依据抗原滴度判断预后及疗效,值得进一步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7.
继发性化脓性脑膜炎在临床上较为罕见,预后严重。为进一步降低本病发生率及提高诊治水平,现将我院1979~1983年所收治的5例加以分析。临床资料 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为18~42岁。入院时均明确诊断为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曾先后并发7次化脓性脑膜炎,其中2例各并发2次,3例为1次。 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经两性霉素B静滴及鞘内给药和5-氟胞嘧啶口服治疗,病情大多好转。体温  相似文献   

8.
隐球菌病 (Cryptococcosis)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真菌感染 ,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 ,可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脑膜脑炎以及甚为少见的脑实质的隐球菌孤立性肉芽肿 (cryptococcalgranuloma) 3种类型[1]。为提高其诊断水平 ,本文报道 4例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中 ,3例为手术切除标本 ,1例为尸检标本 ;男 3例 ,女 1例 ;年龄 2 4~ 52岁 ,平均 40 .5岁。入院时临床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抽搐 ,2例有轻度颈部抵抗感 ,1例病变在小脑者伴走路不稳 ,仅 1例有发热。 2例曾做CT检查 ,分别见左颞叶及小脑有占位性病变。 …  相似文献   

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临床少见,极易误诊。我院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7例,其中6例误诊,误诊率高达85.7%,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误诊6例中,男性5例,女性1例;年龄20~30岁3例,31~40岁2例,40岁以上1例,发病时间两周至半年不等.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3例、伤寒1例、脑震荡后遗症1例、血管紧张性头痛1例,全部病例后期均出现脑膜刺激征,均无颅外其他部位的隐球菌感染发生,最后均因在脑脊液中找到隐球菌而确诊。典型病例例1,男,22岁,因畏寒、发热伴头痛12天入院。12天来均为中低度发热,头痛以前额、头顶部较剧烈,伴有呕吐.既往有反复头…  相似文献   

10.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隐脑)的诊断与治疗均较困难.作者报告10例隐脑,初诊时5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病毒性脑膜炎,1例误诊为左脑占位性病变。2例病情危重患者入院第3天死亡,1例自动出院。7例单用二性霉素B(AMB)或联合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1.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呈慢性或亚急性起病.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缺乏典型表现,易误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自1997年—2007年间共收治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15例,其中在外院或本院被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者为6例.1临床资料本组6例新型隐球菌  相似文献   

12.
商慧芳  罗祖明 《四川医学》2000,21(2):172-173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而且临床表现极不典型,容易误诊,为了总结经验,现将我院1995~1998年间经临床和细菌学检查确诊的13例患者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男6例,女7例。年龄22~5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4~6月,平均58天。13例中有体?..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泽柏 《广西医学》2009,31(10):1486-1487
目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特点,提高对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均发热,热型不规则,头痛28例,恶心呕吐29例。不同程度颅内压升高30例,脑脊液涂片或培养新型隐球菌均阳性;体重减轻29例。经抗真菌治疗,好转14例,死亡16例(其中6例放弃治疗后1年内死亡)。结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在临床诊治中应注意鉴别。一旦出现隐球菌性脑膜炎,提示疾病进入终末期。  相似文献   

14.
二性霉素B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眉  黄Yue芳 《浙江医学》1996,18(4):221-222
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是全身真菌感染中最严重的并发症,近期治愈好转率仅55.9%~78.3%。现将我院经脑脊液(CSF)直接涂片染色和/或培养确诊的24例隐脑用二性霉素B(AmB)为主治疗的有关资料试加分析,供同道参考。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7~61岁,平均37岁。治愈及好转的病人中,治疗时间最长386天,最短90天,平均137天。  相似文献   

15.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6例临床分析谢国民,陈慧敏,张克翰由新型隐球菌所致的脑膜炎(简称隐脑),临床上较为少见,现将我院1990~1994年发现的6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隐脑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0~71岁,平均36岁。急性腹泻后起病1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年28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 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采用二性酶素B(AM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64.3%。10例无效患者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 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隐球菌脑膜炎巩固期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判断和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隐球菌脑膜炎转入巩固期治疗后出现类似复发症状的5例患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男2例,女3例,平均年龄38.6岁,确诊隐球菌脑膜炎后接受二性霉素B,5-氟胞嘧啶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出院后(巩固期),5例患最长14天,最短2天,再次出现头痛,颅内压增高,但脑脊液真菌培养阴性。予加大激素剂量,缓慢减量,症状消失,随访半年无复发。结论 激素减量是引起隐球菌脑膜炎患再次头痛、颅内压升高的重要原因,其与复发的区别是脑脊液真菌培养阴性,处理应增加激素用量,缓慢减量。  相似文献   

18.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资料,以期提高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总结近30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误诊情况及治疗。结果采用二性霉素B、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78.6%。8例无效病人中7例死于脑疝。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误诊率高,减少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警惕,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仍首选二性霉素B加氟康唑和(或)5-氟胞嘧啶。  相似文献   

19.
新型隐球菌脑膜炎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儿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由于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误诊率及病死率均较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收治的4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报告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4岁。因左上肢无力1个月,左下肢无力1周入院,病程中有间断发热、头痛,有鸽子密切接触史。查体:T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型隐球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3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例患者发病年龄较轻,均经脑脊液墨汁染色确诊,均符合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标准。结论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临床误诊率高,一般采用内科治疗,预后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