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391 例心脏直视手术病人进行经静脉微量用药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血管活性药和镇静药。采用深静脉穿刺,并保留穿刺导管,按照微量用药计算公式:药量(mg) = 体重(kg)·3,将此药物稀释至50ml 液体中,经微量泵泵入,泵入速度1ml·h-1 时,即等于1μg·kg1·min1 。在用药过程中,对病人的心血管功能进行加强监护。通过对微量用药的管理,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处理,为心肺复苏期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术后微量泵用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量泵用药是以微量泵为工具 ,每分钟每千克体重以微克为单位给患者用药的方法。心脏直视术后 ,多种原因可致患者心功能较差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需要迅速、准确、安全地应用某些药物 ,用微量泵给药可满足上述要求。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更复杂的心脏手术和低体重、小月龄患儿手术的开展 ,更需要微量泵给药。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5月我们对 492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应用微量泵用药治疗。其中瓣膜置换术180例 ,室缺修补术伴肺动脉高压 6 1例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 5 2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41例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 5例 ,… 相似文献
3.
4.
黄丽艳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3(17):1562-1563
心脏直视手术是高风险的手术,术后常发生各种严重的并发症,需立即做各种紧急救治。我院2000~2005年共进行各种心脏直视手术254例,在ICU监护期间曾发生5例紧急床边开胸抢救,5例抢救均成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其中有1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双脚跟Ⅰ度褥疮,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患者中,男3例,女2例,年龄29~46岁。其中3例二尖瓣置换术后数小时发生了严重低心排,1例主动脉+二尖瓣置换术后2h发生了心脏破裂,裂口2mm,1例室壁黏液瘤术后心包填塞,予床边开胸、止血、心内按压、除颤、缝合心脏裂口等措施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心脏直视术后延迟性心包填塞(delayed cardiac tamponade,DCT)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治疗3-法及预防。方法 就2000年1月~2004年7月心脏直视术后发生DCT的23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 22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随访症状消失,心功能稳定,疗效满意。结论 心脏直视术术前心功能差,心胸比例大,术后抗凝过度,心包切开综合征,心包纵隔引流不畅等易诱发DCT,一旦确诊应立即治疗。 相似文献
6.
微量注射泵在心脏直视术后的运用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丽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5,9(2):19-19,21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2 0 0 3年 1月~ 2 0 0 5年1月共进行心脏直视手术 46例 ,术后 42例在进行药物治疗时使用微泵 ,现将其应用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对象与方法本组 42例患者中男 2 4例 ,女 1 8例 ,年龄 5~ 69岁。其中先天性心脏病 1 6例 ,风湿性心脏病 1 3例 ,冠心病 1 0例 ,心房粘液瘤 1例 ,马凡综合征 1例。微泵药物的使用方法[1 ] :①血管活性药 :心脏直视术后 ,早期机体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 ,血压波动大 ,必须适当地应用血管活性药 ,常用的血管活性药包括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硝酸甘油、肾上腺素等 ,配药方法如下 :药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病人术后监护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 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我科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电解质、引流液、输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低心排发生率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麻醉清醒早,引液量、输血量少,拔管早,住院天数缩短。结论 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可早期拔除各种引流管,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 相似文献
8.
9.
血管活性药物在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及体外循环对机体环境的影响,造成患者循环恢复期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所以要求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准确、安全、有效。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的快速发展,对术后药物的应用和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本组139例心脏直视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总结出一些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孙婷婷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1):63
目的探讨使用吴茱萸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呃逆效果。方法2005年6月~2007年12月对16例心外术后发生呃逆患者使用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100%。结论吴茱萸外敷涌泉穴治疗心脏直视术后呃逆,经济实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术后胸骨裂开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例心脏直视术后胸骨裂开患者均再次手术重新固定,并彻底清创和有效引流.结果 3例患者再次手术治愈率为100%.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7 d(15~18 d),随诊13~48个月,无远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 伤口局部的症状、体征,术后异常引流液和X线胸片检查对心脏直视手术后胸骨裂开再次手术患者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早期发现、再次手术、彻底清创、有效引流、牢固固定和术后全身支持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微量用药即以微量泵为工具。每分钟每千克体重以微克(μg)为单位的给药方法。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病人心肺复苏期血流动力学不同程度的改变,所以要求术后血管活性药物的运用要迅速、准确、安全。在临床还未推广经微量泵微量用药之前,对药物稀释的浓度和输入速度的掌握不够准确,或者因输入速度过快而造成肺水肿,也或者因输入剂量不准确造成循环功能障碍等。近年来,随着心脏手术难度的增加和手术指征范围的扩大,对术后药物的应用和用药后的观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本组391例心脏直视术后微量用药的管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病人术后监护特点和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999年7月~2001年6月,我科在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26例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电解质、引流液、输血量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本组病人术后血液动力学稳定,多巴胺用量少,低心排发生率低,呼吸机辅助时间缩短,麻醉清醒早,引液量、输血量少,拔管早,住院天数缩短. 结论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术可早期拔除各种引流管,早期活动和早期进食. 相似文献
14.
15.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最主要的阳离子,是细胞内液张力的主要维持者。适度的血钾浓度对维持心肌的兴奋性至关重要。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后,由于血液稀释及大量利尿,故低钾血症较常见。由于低钾血症增加心肌应激性,可诱发心律失常。在早期纠正低钾血症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6.
17.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后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律失常是心脏直视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率较高,往往影响患者的恢复,且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导致不良的预后。因此尽早地发现并预防其发生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8月 ̄2006年8月体外 相似文献
18.
选择220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的病人作为观察对象,平均年龄73岁。随机分为胺碘酮组120例,于术前5日内口服6g或5日以上口服7g胺碘酮。安慰剂组100例于术前1日至10日开始口服安慰剂。结果显示,术后心房颤动发生率胺碘酮组显著低于安慰剂组,分别为22.5%和38.0%P=0.01,其中症状性心房颤动发生率分别为4.2%和18.0%P=0.001,脑血管事件与术后室性心动过速发生率各为1.7%和7.0%P=0.04。胺碘酮组87.5%、安慰剂组91.0%的病人服用β受体阻滞药。恶心发生率26.7%… 相似文献
19.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从手术室转送至监护室存在一定的危险性。病人带有气管插管、微量输注泵、多条测压管道等,稍不留神就可能在某一方面发生问题甚至导致严重后果。因此必须重视对病人的转送工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心脏跳动中完成心内直视手术,是近年一种新兴的最接近于生理状态的心肌保护措施和新的手术方法[1],越来越受到心血管外科工作者的关注。1997年12月~1998年12月,我院共完成心脏不停跳手术30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男性176例,女性124例,年龄3天~64岁,体重3~91kg,其中双瓣膜置换术22例,二尖瓣置换术50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2例,法乐氏四联征根治术25例,法乐氏三联征根治术6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149例,左房粘液瘤摘除术3例,三房心并房缺矫治术1例,动脉导管未闭体外循环下缝闭3例,肺动脉瓣狭窄行交界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