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研究恶性血液病合并粒细胞缺乏患者并发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粒细胞缺乏合并DFI患者的资料.结果:接受骨髓移植、多次化疗、反复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治疗的粒细胞缺乏患者,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同时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宿主正常菌群生态平衡,成为真菌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内DFI的病原菌主要为白色念珠菌,占61.8%;应用rhG-CSF等药物能缩短粒缺的时间,有利于DFI的治疗.结论:粒细胞缺乏的血液病患者极易并发深部真菌感染,应尽早行保护性隔离.应及时应用rhG-CSF,缩短白细胞减少持续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对高度怀疑真菌感染病灶存在时应预防性应用抗真菌治疗,适时据培养结果选用有效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在合并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中与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地位。方法:对合并真菌感染的恶性血液病人在大扶康治疗同时,随机分成加rhGM-CSF(2-5ug/kg)和不加rhCM-CSF两组。结果:接受大扶康加rhGM-CSF治疗的患者有效率为88.0%,对照组为69.6%(P〈0.05)。中性粒细胞恢复程度及真菌清除时间,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3.
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58例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72,4%(42/58)。肺癌的分期晚、白细胞减少、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放化疗及各种侵入性诊疗等为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应用以氟康唑为主的综合治疗后,52例(89.7%)治愈,6例死亡。结论:老年肺癌患者呼吸道深部真菌感染有多种危险因素,应早期预防,早期诊断,确诊后及时应用高效低毒的氟康唑治疗有较好的疗效,同时应加强免疫与支持疗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PEG-rhG-CSF)体内半衰期长,可有效防治同步放化疗所致的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与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rhG-CSF)相比疗效上更具优势.但由于PEG-rhG-CSF临床时间尚短,合并应用rhG-CSF是否能够进一步减轻重度骨髓抑制程度及缩短恢复时间等相关研究非常少见.本研究通过比较PEG-rhG-CSF联合rhG-CSF与单纯PEG-rhG-CSF治疗恶性肿瘤同步放化疗后Ⅲ/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有效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4-04-01-2016-06-31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一病区就诊,共52例经同步放化疗所致Ⅲ/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的恶性肿瘤患者.52例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9例及联合治疗组43例.其中Ⅲ度中性粒细胞缺乏34例,给予单纯PEG-rhG-CSF 3 mg单次皮下注射患者4例,PEG-rhG-CSF 3 mg单次皮下注射联合rhG-CSF(1次/d)皮下注射患者30例.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18例,给予单纯PEG-rhG-CSF 3 mg单次皮下注射患者5例,PEG-rhG-CSF 3 mg单次皮下注射联合rhG-CSF(1次/d)皮下注射患者13例.联合组至中性粒细胞恢复≥2.0×109L-1后停用rhG-CSF.分析各组患者挽救性治疗后不同时间段(用药后24~48和72~96 h)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增殖率以及中性粒细胞恢复至≥2.0×109 L-1所需时间.结果 单药组及联合组在挽救性治疗后24~48 h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5.86士8.31)×10 9及(4.99±5.80)×109 L-1,P=0.94;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969.94±1 125.30)×109及(635.70±908.99)×109 L-1,P=0.57.治疗后72~96 h 2治疗组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分别为(7.05±6.19)×109及(9.29±8.07)×109 L-1,P=0.52;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25.00±162.10)×109及(260.50±391.139)×109 L-1,P=0.42.单药组恢复时间[(69.33±51.54) h]与联用组[(63.07±42.88)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亚组分析显示,无论Ⅲ度还是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在挽救性治疗后不同时间段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增殖率及恢复时间上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独应用PEGrhG-CS即可有效缓解同步放化疗所致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保证患者能够足量地按疗程进行抗肿瘤治疗,同时减少补充rhG-CSF剂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注射液对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分层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患者接受伊曲康唑注射液分层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伊曲康唑对全部患者的总有效率为58.12%(93/160),其中经验治疗、诊断驱动治疗和目标治疗的有效率分别为65.82%(52/160)、53.57%(30/160)、44.00%(11/160),三组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13%(13/160),主要为肝功能损害。多因素分析显示伊曲康唑注射液治疗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不受年龄、真菌感染病史、是否存在粒细胞缺乏、是否初治等因素的影响。结论伊曲康唑注射液对血液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的各个分层治疗均有良好的疗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患者合并感染时对病原体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感染的微生物类型,将135例入组患者分为细菌感染组、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组中微生物学确诊为G-菌感染组和G+菌感染组。除行常规血培养及感染灶分泌物培养等检查外,均在发热12 h内行血清PCT测定。PCT测定采用快速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微生物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治疗疗效回顾性诊断患者感染的微生物类型。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值较真菌感染组及病毒感染组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真菌感染组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菌感染组较G+菌感染组PCT值增高(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后中性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的患者中,血清PCT值对预测细菌感染是一个快速可靠的指标。血清PCT值越高,细菌感染可能性越大,G-菌感染可能性更大。对于真菌感染、病毒感染诊断具有阴性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成年人急性白血病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并提供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4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患者真菌感染率、病原学监测、真菌感染易感因素、抗真菌药物使用等进行分析。采用两性霉素B进行抗侵入性真菌治疗。结果 94例患者中有46例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感染率为48.9%。通过其血液等标本培养出菌株38株,其中感染曲霉菌属占47.4%,明显大于白色假丝酵母菌的34.2%和热带假死酵母菌的1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0.5×109/L持续时间及广谱抗菌药物的使用时间与急性白血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率呈正相关,而中心静脉置管并不影响感染的发生率。经两性霉素B治疗后21例痊愈,17例显效。结论成人急性白血病在进行化疗期间真菌感染发生率较高,且患者年龄大,使用广谱抗菌药时间长和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都是发生感染的因素,需要重点预防此类患者。治疗上可以选用两性霉素B,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氟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998年7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21例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76.19%(16/21),确诊病例为71.43%(5/7),临床诊断病例为90.91%(10/11),拟诊病例66.66%(2/3)。结论氟康唑对恶性血液病化疗后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疗效确切,价格较低,可作为一线治疗推荐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自体骨髓移植(ABMT)早期应用对于预处理方案、患者造血免疫重建及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经常规化疗获完全缓解(CR)后接受ABMT治疗,在预处理(大剂量化疗)后12h加用rhG-CSF,适当减小化疗药物剂量。观察患者预处理相关毒性、造血免疫重建时间及近期疗效。结果:2例患者均未出现骨髓零期,无严重继发感染,近期疗效好,造血免疫重建快。结论:早期应用rhG-CSF有可能在减小化疗药物剂量而减少预处理相关毒性的同时保证ABMT疗效。  相似文献   

10.
汪晓洁  寿涛  胡静 《中国癌症杂志》2015,25(10):823-827
背景与目的:肿瘤化疗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是骨髓抑制,其中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最为常见。骨髓抑制不但使化疗药物的剂量提高受到限制,而且影响了化疗的正常进行。基因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rhG-CSF)不仅具有刺激粒细胞集落形成的能力,也有促进粒细胞生长、增殖和分化的能力,对化疗所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具有明显疗效。本研究观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化疗后预防性应用低、中、高3种不同剂量的rhG-CSF升白效果及不良反应,探讨该药合理的应用策略。方法:126例经病理证实为晚期NSCLC化疗的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B、C共3组。3组患者于化疗结束后24 h给予rhG-CSF。其中A组(低剂量):rhG-CSF30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1天;B组(中剂量):rhG-CSF 30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2天;C组(高剂量):rhG-CSF 300 μg,皮下注射,每日1次,共3天。观察患者用药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rhG-CSF的不良反应。结果: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中、高剂量rhG-CSF可以使近60%的患者白细胞高于4.0×109个/L;对于Ⅲ级白细胞减少的患者,低剂量组白细胞水平回升天数更长,高剂量组白细胞回升天数明显缩短,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中性粒细胞的动态变化情况来看,化疗后加用高剂量rhG-CSF可以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平均水平,能明显缩短化疗引起中性粒细胞低下的持续时间。126 例患者中感染发生率为4.76%,其中低剂量组为9.52%,中剂量组为4.76%。rhG-CSF引起的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结论:化疗后预防性使用不同剂量rhG-CSF 均可促进化疗患者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恢复,降低感染发生率。在相同化疗剂量下选用高剂量的rhG-CSF可使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快速上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Background: The statistical methods to analyze and predict the related dangerous factors of deep fungalinfection in lung cancer patients were several, such as logic regression analysis, meta-analysis, multivariate Cox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 analysi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and so on, but the results are inconsistent. Materialsand Methods: A total of 696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were enrolled. The factors were compared employingStudent’s t-test or the Mann-Whitney test or the Chi-square test and variables that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to the presence of deep fungal infection selected as candidates for input into the final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alysis (ANN) model.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 and area under curve (AUC) were used to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model and logistic regression (LR) model. Results:The prevalence of deep fungal infection from lung cancer in this entire study population was 32.04%(223/696),deep fungal infections occur in sputum specimens 44.05%(200/454). The ratio of candida albicans was 86.99%(194/223) in the total fungi.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older (≥65 years), use of antibiotics, low serum albuminconcentrations (≤37.18g /L), radiotherapy, surgery, low hemoglobin hyperlipidemia (≤93.67g /L), long time ofhospitalization (≥14days) were apt to deep fungal infection and the ANN model consisted of the seven factors.The AUC of ANN model(0.829±0.019)was higher than that of LR model (0.756±0.021). Conclusions: The artificialneural network model with variables consisting of age, use of antibiotics, serum albumin concentrations, receivedradiotherapy, received surgery, hemoglobin,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should be useful for predicting the deepfungal infection in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血液肿瘤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病原学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30例,淋巴瘤28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7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castleman 1例,朗格罕细胞增生症1例)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实施统计与分析.结果 真菌感染者33例(45.8%),以白色念珠菌为主,感染部位主要为口咽部.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抗生素应用时间、侵入性操作、中性粒细胞数目及缺乏持续时间、既往真菌感染史、联合使用激素的化疗方案、住院时间为血液肿瘤患者感染真菌的危险因素,P<0.05;据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60岁、中性粒细胞缺乏≥2周、既往真菌感染史、侵入性操作为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积极控制原发疾病,合理应用抗生素,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可以有效控制及预防真菌感染发生,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深部真菌感染是晚期肺癌患者的重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之一,研究和分析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病原菌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本研究在细胞生物学水平对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进行研究,以探讨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发生发展过程中病原菌的变化及其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FCM)对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和对照组白念珠菌细胞总DNA含量、增殖指数(PI)及细胞周期进行测量。结果肺癌组与对照组稳定生长阶段的白念珠菌细胞大多数处于G0/G1期。两组G0/G1、G2/M期的细胞构成比和细胞总DN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肺癌组S期细胞构成比和增殖指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0,P=0.038)。结论肺癌患者深部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白念珠菌细胞DNA合成期比例增加,增殖活性增强,发生了致病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制定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淄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该院自制的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进行统计,最后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10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主要为呼吸道(47.27%)、其次为口腔或消化道(32.73%);通过经验性用药治疗有效率占60.91%;43例经验救治无效后使用补救方案治疗后,有效率达到93.02%,其中1例由于产生不良反应而停止使用,1例由于因感染性休克死亡.经验性用药为单一他唑巴坦/哌拉西林(27.27%)、伊曲康唑(10.00%),而联合用药主要为伊曲康唑+头孢他啶(17.27%),其次为伊曲康唑+万古霉素(9.09%);在经验治疗无效后,使用抗菌药物频率最高的为单一使用氟康唑(23.26%),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6.28%),联合用药频率最高的为氟康唑+万古霉素(9.30%),其次为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万古霉素(6.98%).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合理,针对白血病化疗后粒细胞缺乏伴真菌感染患者应根据患者感染情况,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0月68例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资料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医院真菌感染率为3.1%,真菌感染发生部位依次为呼吸道(60.3%)、消化道(22%)、泌尿道(10.3%)等,病原体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63.2%)、热带假丝酵母菌(14.7%)、光滑假丝酵母菌(7.3%)、克柔假丝酵母菌(5.8%)。结论:恶性肿瘤化疗后患者真菌感染以呼吸道部位最多、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6.
Hohaus K  Vennewald I  Wollina U 《Mycoses》2003,46(8):337-339
We report on a 65-year-old diabetic patient, who developed a deep fungal infection in the beard region after initial therapy with systemic antibiotics and topical corticosteroids. We were able to isolate Trichophyton mentagrophytes and treated him successfully with terbinafine 250 mg day(-1) orally in combination with topical ciclopirox and polyhexanide. In follicular inflammation in diabetics, deep mycosis has to be considered and mycologic diagnostics should be performed before starting any oth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唐山市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9年住院肺癌患者感染条件致病性真菌的临床特点及种类,探讨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5年至2009年在唐山市人民医院住院并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肺癌患者进行研究。结果:住院肺癌患者送检标本的送检率和条件致病性真菌检出率均逐年增高,以念珠菌属为主,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感染真菌,年龄≥60岁、住院时间长、吸烟、肿瘤恶性程度高、接受化疗及放疗、广谱抗生素和激素的大量使用、各种侵入性诊疗操作的应用等因素与肺癌患者发生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有关。结论:控制危险因素,提高患者免疫力是预防肺癌患者条件致病性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晚期肺癌伴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及药敏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190例晚期肺癌患者肺部感染、痰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培养出病原菌252株,其中真菌49株,细菌203株;细菌中革兰氏阴性菌占65.5%,革兰氏阳性菌占34.5%。革兰氏阴性菌主要为大肠杆菌、非发酵菌属、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氏阳性菌主要为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主要对氨基糖甙类、喹诺酮类、碳青霉烯类敏感;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对万古霉素敏感。抗真菌治疗主要用氟康唑或伏立康唑。结论:肺癌患者肺部感染多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混合性感染以及二重感染比例较高;各种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存在着不同程度耐药性,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