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西药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中药内服、西药灌肠和中药内服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每晚1次,15d为1疗程。结果中药内服联合西药灌肠组的痊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中药内服组和西药组(P〈0.01或P〈0.05)。结论中药内服联合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价格低廉,副作用少,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 (ulcerative colitis,uc)是胃肠道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在西方国家更为常见 ,其发病率常在 5~ 12 /10万 ,流行率为 5 0~ 15 0 /10万 ,女性略多于男性。我国对此病尚无全面完整的统计 ,但就临床所见病例而言 ,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升高 [1 ] 。UC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未明 ,一般认为涉及到遗传、免疫、感染、精神等多方面的因素 [2 ] 。目前柳氮磺胺吡啶 (SASP) ,5 -氨基水杨酸 (5 - ASA ) ,皮质类固醇仍为治疗 UC主要药物 ,但疗效欠佳且副反应大 [3]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中医的“泄泻”、“肠癖”范畴 ,中医对其病因、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配合西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56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采用自拟方随证加减,水煎内服,结合西药思密达加庆大霉素保留灌肠,15 d为1个疗程。结果:所有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显效22例,有效3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能够调节机体整体免疫功能,改善肠黏膜血液循环,有效地缓解肠痉挛,西药能促进肠道病变部位炎症的消退,加速溃疡面愈合,两者结合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有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9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一种常见的原因不明的结直肠炎性病变,病变主要在大肠粘膜和粘膜下层,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慢性病程。临床表现多样化,诊断缺乏特异性。在临床治疗中,由于UC反复发作,成为一种棘手的疾病,本文结合五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198例临床观察总有效率达92.3%,现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较长,反复发作,在我国发病率近年来似有年轻化和增多趋势。为探讨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自2001年始以中药内服加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0~1998年,本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20例,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80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惠梅  张洪霞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2):1386-138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27例,运用中药白及加琥珀酸氢化可的松保留灌肠,配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治疗组26例,仅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80.8%,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药物合用治疗UC疗效较好,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直结肠炎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较顽固疾病之一,按中医辨证多属脾虚肝郁兼湿热瘀滞。近几年来,我科采用中药灌肠为主配合内服中药20例患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18岁。其症状均有左下腹疼,腹泻,便血,大便夹杂红白粘液,里急后重。个别病例粪便干稀交替,排而不畅,并兼不欲饮食,形瘦神疲乏力,食生冷油腻之品病情加重。乙状结肠镜检查:在直肠、乙状结肠均有散在或成片状大小不等的溃疡面肠壁充血,在严重阶段可见到明显渗血和接触性出血,并有粘液脓苔附着。钡剂灌肠造影肠粘膜形状紊乱,结肠袋消失。化验室检查:镜下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外观有粘液,多次培养未见到病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王爱华 《中原医刊》2005,32(20):58-58
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浸润为主.特发于大肠的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多数学认为细菌、真菌和病灶感染是其诱因。因其病变位于结肠,口服给药大部分被小肠吸收,到达结肠药量亦少。我院2000年7月~2003年7月采用中西药结合直肠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68例,疗效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对正品白附片及其伪品马铃薯片进行了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和薄层色谱方面的鉴别比较。结果表明,由茄科植物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L.)块茎经切片加工而成的白附片伪品,其药材性状与白附片极其相似。但两者在药材性状和显微特征上仍有不同。其主要鉴别特征是:白附片切片上部边缘有明显钉角,而马铃薯片无钉角;白附片有明显的纵向筋脉纹理,而马铃薯片纵切面无纵向筋脲纹理;白附片味淡,微麻,而马铃薯片味淡,微甘,与白附片不同的是,马铃薯片粉末中有木栓层,无后生皮层及石细胞,有草酸钙砂晶,导管多为螺纹导管,偶见网纹导管,马铃薯片色谱中无与乌头碱相对应的斑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方法临床、内镜确诊为UC患者51例。对照组 21例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3g粉碎后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加温至37℃左右,灌肠,每晚1次,连用 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中医辨证分:温热下注大肠,寒热错杂、肝旺脾虚三型,分别按证型用中药。结果治疗组近期痊愈率为66.7%,对照组近期痊愈率为38.1%,x~2=4.07,P<0.05 ,差异有显著性。总有效率:治疗组93.3%,对照组71.4%,x~2=4.48,P<0.05,差异显著。6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5%,对照组25%,P<0.05,差异显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UC,疗效佳,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从提高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复发率及治疗伴随症状四方面阐述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的影响,说明中药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和吡哌酸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30d后比较肠粘膜5项活动期病理指标。结果治疗组50例患者中40例中性粒细胞消失,40例隐窝脓肿消失,42例糜烂和39例溃疡愈合;对照组50例患者中30例中性粒细胞消失,27例隐窝脓肿消失,21例糜烂和32例溃疡愈合,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5.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以结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可归属于中医学中的"肠""滞下"等范畴,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经辨证论治,可将其分为5个证型:脾虚湿蕴证、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寒热错杂证和脾肾阳虚证,给予相应方剂予以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治疗上缺乏特效药物,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在努力探索并尝试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复发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将近五年来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研究总结如下,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238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对照组110例用SASP加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43.0%,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分别为27.3%、20.9%和70.91%。两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实验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近年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从中药对溃疡性结肠炎机体免疫功能、自由基、一氧化氮、细胞因子及促进溃疡修复等多方面总结了中药治疗的可能机制。在全面总结的基础上,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与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药物治疗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7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用柳氮磺胺吡啶(SASP)肛栓剂塞肛.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8个月及12个月,治疗组的复发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方加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纳入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对比单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用Cochrane评价方法对文献的风险偏倚进行评价;对纳入文献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DAI)及炎症相关因子水平改善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9篇RCTs文献,涉及1 4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示:(1)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提高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有效率[相对危险度(RR)为1.55,95%可信区间(CI)为(1.39,1.72)];根据干预药物种类进行亚组分析,联合使用柳氮磺吡啶组和美沙拉嗪/奥沙拉嗪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6[95%CI(1.19,1.77)]、1.59[95%CI(1.40,1.80)];根据干预疗程进行亚组分析,1~30 d、31~60 d、61~90 d疗程组合并的效应量RR分别为1.42[95%CI(1.18,1.70)]、1.69[95%CI(1.44,1.97)]、1.47[95%CI(1.15,1.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可以改善DAI评分,并降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敏感性分析和漏斗图分析显示纳入的文献同质性较强,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与单用西药组比较,参苓白术散方加减联用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联用美沙拉嗪一类新型5-氨基水杨酸类制剂疗效更佳,可改善疾病活动程度及炎症因子水平,适宜的疗程为30~60 d。因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各试验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本结论需进一步的高质量大样本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的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