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2年B1acksher首次设计并研制出全埋入式注药泵以来,采用植入式导管药盒系统(PCS)植入技术由于一次性建立起皮下与肿瘤血管之间永久治疗通道,使肿瘤治疗更直接、规律、简便,已成为恶性肿瘤区域性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MT皮下埋植式给药装置治疗消化道肿瘤23例,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灌注化疗(介入化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病人具有疗效好、副反应轻等优点,对这种病人的护理与静脉化疗不同,作者通过对28例介入化疗病人的临床护理,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自1977年2月~1999年2月我科先后采用介入治疗晚期妇科恶性肿瘤病人28例,其中宫颈癌Ⅲ期5例、Ⅳ期3例,卵巢癌12例,绒毛膜癌8例。年龄27~68岁,平均47-5岁。1-2 方法 28例病人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超选择髂内动脉插管,留置动脉导管,用动脉泵加压注入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张蓉  张婕  杨占惠  曾令秀 《贵州医药》2001,25(7):677-677
对晚期宫颈癌目前多采用综合治疗。其中化疗进展迅速,特别是以局部化疗和动脉插管为代表的介入化疗,可使进入肿瘤区域的化疗药物浓度较外周血高 4- 22倍[1]。从 1998年 5月至 2000年 8月,我科采用皮下植入动脉药泵注药配合外照射治疗晚期宫颈癌,收到较好的疗效,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但皮下植入之动脉泵需长期保留以利治疗,因此,必须对这些带“泵”的病人给予出院指导。现将我们的指导要点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17例女性病人,年龄25-55岁,股动脉插管皮下埋泵3例,腹壁下动脉插管皮下埋泵14例…  相似文献   

4.
经皮导管药泵系统埋入术临床应用15例福建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杨维竹,唐建云,江娜,郑曲彬,杨升,吴金镛,吴定荣经导管灌注化疗药物,对许多恶性肿瘤均具有良好的疗效,甚至是首选治疗手段。以往多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一次性灌注的办法,无法长期留管,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5.
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是许多腹部肿瘤化疗的一种良好的给药途径 ,与外周静脉化疗和介入化疗相比有许多优点。观察 2 6例经皮下埋藏式化疗泵进行化疗的患者并进行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均经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 ,男 15例 ,女 11例 ,年龄 35岁~ 71岁。其中胃癌 4例 ,直肠癌 15例 ,乙状结肠癌 3例 ,回盲部癌 2例 ,升结肠癌 2例 ,以上患者病理学特征为癌肿侵犯全层大浆膜外 ,甚至与周围脏器有粘连 ,并在术中发现局部淋巴结肿大 ,术后证实为淋巴结转移。1.2 腹腔化疗泵植入方法  2 6例腹腔化疗…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灌注化疗是近几年来肿瘤化疗方面又一新进展,它为恶性肿瘤的化疗提供了简便、长期、高效、低毒的给药方法,近年来通过许多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明区域性化疗优于其他化疗[1].我科于1998年9月~2000年9月对116例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术中放置化疗泵,即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化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区域性灌注化疗是近几年来肿瘤化疗方面又一新进展,它为恶性肿瘤的化疗提供了简便、长期、高效、低毒的给药方法,近年来通过许多基础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明区域性化疗优于其他化疗[1]。我科于1998年9月~2000年9月对116例中晚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采取术中放置化疗泵,即全埋入式药物输注装置化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16例,男79例,女37例;年龄28~71岁,平均49.5岁。共放置化疗泵118个。病种:胃癌38例,结肠癌27例,直肠癌51例。1.2 化疗泵的放置 泵体放置在切口旁110例,另取  相似文献   

8.
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在大肠癌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肿瘤病人的外科介入化疗已普遍开展 ,现多应用全埋藏式药物输注装置 (drugdeliverysystem ,DDS ,化疗泵 )。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是许多肿瘤化疗的一种良好的给药途径 ,与外周静脉化疗及动脉介入化疗相比有许多优点 ,但使用不当易发生并发症。本文对 2 2例皮下埋藏式腹腔化疗泵  相似文献   

9.
吴年良  朱贺群 《淮海医药》2002,20(3):214-214
目的 分析对不能切除病灶的晚期肝癌患采取皮下埋入式多功能化泵,控制肿瘤生长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肝动脉泵灌注化疗理论基础,每月一次定期化疗泵灌注化疗药物。结果 治疗后经临床观察,肿瘤缩小,缺血,坏死,液化,AFP下降。结论 该术式手术简单,操作方便,保护四肢远端浅静脉,减少肿瘤周围血供,促使肿瘤缩小,可减轻患痛苦,延长患生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皮下埋植式药泵经肝动脉和门静脉双插管灌注化疗治疗12例不能切除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及继发转移性肝癌。结果:有效率83.3%(10/12),1例死于术后3个月、症状改善者9例、肿瘤缩小者6例、在AFP高于正常者6例中4例下降、6个月生存率91.6%(11/12)。12个月生存率41.66%(5/12),1例生存至22个月。此法优于单纯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相似文献   

11.
241例肿瘤病人皮下植入化疗泵的护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肿瘤科郑晓红在晚期肿瘤病人癌肿血供区域,安置皮下植入式药泵,进行区域性灌注化疗,能使高浓度药物聚集在肿瘤及转移区域,成倍提高化疗效果,减少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避免病人反复多次接受放射介...  相似文献   

12.
采用埋入式药盒对恶性肿瘤进行定向治疗已成为肿瘤区域性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我院采用介入法经皮股动脉途径植入Vital—Port药盒系统治疗晚期肿瘤,是一种简便易行,并发症少的疗法。我院对6例恶性肿瘤患者植入该药盒,并进行多次定向区域性治疗,取得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13.
方法探讨两种不同化疗方式对于卵巢癌术后腹腔化疗的利弊。方法将40例确诊为卵巢癌中晚期并已行癌细胞减灭术后的患者分别分为两组。一组采取常规穿刺术。另一组采用皮下植入化疗泵术。观察两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完成化疗疗程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化疗泵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8%,明显优于常规穿刺组78.7%(P〈0.05),常规穿刺组18例中有8例完成化疗疗程.化疗泵组22例有19例完成化疗疗程。结论皮下植入化疗泵在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完成化疗疗程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4.
肝癌在临床上较常见,目前治疗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若一旦出现上腹痛、消瘦、黄疸等症状时,多属晚期。发展快,预后差,化疗效果不理想。我科从1995年共收治13例肝癌患者,在X线下行经皮肝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病人均经B超或CT确诊为肝癌。原发性肝癌5例,继发性肝癌8例,年龄41—68岁,平均56岁;肿瘤大小约为 3mm × 7mm~22mm × 35mm;病灶单个或多个不等。1.2 方法:在X线照射下,经股动脉将导管插入肝动脉内,在肿瘤组织周围直…  相似文献   

15.
腹腔内化疗属于一种选择性区域化疗,较以往采用的外围静脉化疗具有明显的药代动力学优势,是治疗腹膜转移癌、预防胃肠道癌及卵巢癌根治术后复发等重要有效的措施之一。我科自1992年开始,将腹腔化疗的方法应用于53例腹腔内恶性肿瘤病人的治疗,近期疗效好,总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53例晚期癌肿病人,男35例,女18例;年龄39~75岁,平均56岁。其中胃癌41例,肠癌12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确诊。手术中发现肿块无法切除或腹腔内广泛转移或肿瘤已侵犯浆膜外,术中预置管或皮下埋泵,术后一周开始,使用SFU1.0g、顺铂30mg及深圳海王公…  相似文献   

16.
崔平  胡筑培 《云南医药》1996,17(3):197-199
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的临床应用崔平,胡筑培我科于1994年4月~1995年6月采用埋入式药物输注系统(DrugDeliverySystemDDS)作局部化疗治疗肿瘤病人25例,替代传统全身静脉化疗,结合临床应用简介于后。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17,女...  相似文献   

17.
经外周静脉植入中心静脉导管在化疗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给药途径之一,但因化疗药物常采用反复多次、大剂量给药,从而导致给药静脉及邻近组织损伤、坏死。为减少上述现象发生,同时也为避免由锁骨下静脉穿刺带来的危险及并发症,2003年6月~2004年6月对8例肿瘤患者采用经外周静脉置管(PICC)输入化疗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骼内动脉灌注化疗预防浸润性膀胱肿瘤术后复发。方法:浸润性膀胱肿瘤行膀胱部分切除或全切术后,骼内动脉远端插管与皮下埋置化疗泵,术后定期经皮穿刺注射丝裂霉素与卡铂等化疗药物,观察药物作用与肿瘤复发情况等以确定其临床疗效。结果14例浸润性膀胱肿瘤(T3期11例,T4期3例)除2例近期埋泵处皮肤红肿与1电荷脱皮肤潮红及臀肌疼痛外,未因象降低及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随访2例术后11 ̄30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9.
肝动脉介入化疗能有效提高肝癌局部的药物浓度,通过冲击化疗和动脉栓塞,使肝癌细胞加速坏死。故广泛应用于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我院自1994年10月~1999年10月对120例中晚期肝癌病人采用动脉介入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病人年龄 25~72岁,平均 48.5岁.其中男 70例,女50例。1.2 方法:采用So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送入多功能盘曲导管,插管至肝固有动脉.注入40%~60%泛影葡胺显影剂,根据病变部位及肿瘤的营养血管选定灌注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动脉进行化疗药物局域性灌注、栓塞联合微量泵滴注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43例膀胱癌患者用5F—Cobra导管行单侧股动脉穿刺双侧髂内动脉造影,进行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栓塞并用微量泵行区域性化疗药物滴注。结果动脉造影表现为肿瘤血供丰富,肿瘤血管增粗、分支增多、迂曲;近期疗效:CR19例,DR17例,临床有效率为83.7%。结论区域性化疗药物灌注、栓塞联合微量泵滴注是肿瘤膀胱癌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