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正确认识我国免疫接种安全的现状 针对免疫接种安全注射,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技术实施规定>和<1997~2000年全国预防接种安全规划>使我国免疫接种安全注射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加之部分接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有关部门管理不力等原因,我国免疫接种安全注射的现状不容乐观.在1996年我国计划免疫第三个85%目标的审计中,能做到一人一针一管的接种点仅为33.5%,62.1%的接种点为一人一针,4.8%接种点为一针多人.1999年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与某省卫生防疫部门联合在两个县调查的结果,不安全注射率高达88.1%,在不安全注射中,单纯消毒不正确的占17%,单纯注射不正确的占40%,两者都不正确的占43%.所以,不安全注射在我国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1 正确认识我国免疫接种安全的现状 针对免疫接种安全注射,卫生部颁布的《计划免疫技术实施规定》和《1997—2000年全国预防接种安全规划》使我国免疫接种安全注射有了很大改观。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群众的卫生意识相对较差,加之部分接种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  相似文献   

3.
免疫接种严重不良反应与事故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年来人们对接种疫苗的安全性越来越关注 ,为掌握各种疫苗接种后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以便采取降低不良反应的措施 ,现将我市近 10 a所发生的 4 8例免疫接种严重不良反应及事故进行统计分析。1 对象和方法资料来源于我市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技术档案 ,1993~2 0 0 2年计划免疫系列报表和由市卫生防疫站计划免疫专业人员现场调查处理 ,并详细填写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个案调查表”。所有异常反应病例均经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诊断小组确诊 ,接种事故诊断处理依卫生部《免疫接种异常反应和事故的处理试行办法》执行。无菌性脓肿以脓液细菌…  相似文献   

4.
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安全注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防接种是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是利用人工制各的抗原或抗体通过适宜的途经接种机体。使机体产生对针传染病的特异免疫力,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免疫水平.从而防治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为了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我国已制定“国家实行有计划的预防接种制度”及“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按照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的规定和疾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免疫接种制剂多达数十种。除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为口服接种外。其余均需经注射途经进行接种.不安全注射会造成医源性感染而危及人体健康。阻碍计划免疫工作的开展。因此,确保预防接种安全注射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儿童预防免疫接种,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涉及到千家万户.开展健康教育是做好预防免疫接种工作的重要保障.免疫预防接种工作是政府行为:"预防为主"是我国的卫生方针之一.计划免疫就是有计划的进行预防免疫接种,是根据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分析,按照规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利用生物制品和进行人群预防免疫接种,以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它是有效地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计划免疫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明方  王彩霞 《家庭护士》2009,7(18):1665-1666
随着计划免疫接种工作的普及和深入,接种质量和接种安全已成为社会的焦点.我中心通过对计划免疫管理流程优化与再造,使预防免疫接种管理工作更趋于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人性化,减少接种等候时间,使接种安全得到提升、工作效率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7.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无应答幼儿再接种的效果调查报告耿孝心1刘淑华1迟廷玺2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已在我国普遍实施,有关全程免疫后无(弱)抗体幼儿再接种一针后,其抗—HBs的动态变化,至今少见报道,我们于1995年3~6月对出生后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6个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泗水县预防接种服务现状.为更好地提供安全有效的计划免疫服务提供依据。方法2004年底,对泗水县全部15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调查.按照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防接种门诊标准》和《预防接种操作规程》进行评价。结果15处预防接种门诊中.示范门诊5处.规范门诊5处,合格门诊2处:调查接种人员65名.每处平均4.33人,均持证上岗。15处均实施安全注射、定点集中接种;每日接种的2处.每旬接种3处,每月接种12处。结论泗水县15处预防接种门诊,均达到不同类型接种门诊标准,能满足接种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张小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8):1840-1840
健康教育是促进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计划免疫工作中开展全方位免疫接种知识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采取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提高免疫接种率1.1在计划免疫门诊侯诊厅内设立各种疫苗知识宣传牌,向家长宣传有关疫苗的接种知识,如接种的适应症、禁忌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武汉市新生儿乙肝疫苗的首针接种率、全程接种率、产妇乙肝病毒感染率等。方法调查全市所有医院产房和计划免疫接种点,使用MicrosoftEXCEL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武汉市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接种率为98.51%,及时率95.32%,城区均优于郊区;全程接种率86.87%,郊区好于城区,常住人口优于流动人口;全市产妇乙肝筛查率66.29%,产妇乙肝病毒携带率6.04%,携带乙肝病毒产妇的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84.24%,在乙肝筛查和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方面城区均好于郊区。结论全市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费接种以来,首针接种率和及时率均执行较好,但全程接种率则不尽人意;计划免疫管理存在薄弱点,特别是城区的流动人口的管理,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青少年乙肝疫苗的接种应纳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1.
为了帮助广大乡村医生在冷链运转接种时正确实施儿童免疫程序,我们于1987年设计了一种给0~7岁儿童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用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盘”(以下简称接种盘),现将其内容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成人免疫接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上免疫接种对象基本上都是儿童,但是随着儿童已大部分进行了计划免疫,成人的免疫接种问题就提到日程上来,那么人们会问成人为什么要进行接种、接种哪些疫苗、如何接种?本文就此问题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3.
我院 1997年成立了社区服务中心以来 ,社区健康教育与计划免疫工作得到了健康的发展 ,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医疗保健服务。1 健康教育与计划免疫有机结合的内容1 1 加强宣传。发放张贴标语及宣传单 ,在社区开设健康教育课 ,组织医护人员到各家各户进行宣传。1 2 狠抓计划免疫工作的基础建设 ,做到“六抓”。一抓预防接种场所 ,定点专门的门诊接种 ;二抓计划免疫的操作规程 ,要求 1人 1针 1管 ;三抓基础资料管理 ,儿童预防接种到计划免疫接种登记簿上的建卡和接种日期都要一致 ,且符合免疫程序 ;四抓建卡合格率 ;五抓冷链建设及管理 ;六抓及时…  相似文献   

14.
王纪振 《疾病监测》1994,9(9):243-244
浅谈乡镇计划免疫定点接种的好处山东省龙口市卫生防疫站(265701)王纪振目前,我国部分乡镇开展了计划免疫定点接种。实行计划免疫定点接种可有以下几种好处:1.提高疫苗接种率:在定点接种现场出现一句俗语:“这事大,那事大,给孩子打预防针的事最大。”可见...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和解决免疫接种不合格的问题,我们于1991年1月18日至29日对一团农场617名儿童免疫接种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1986年1月1日至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儿童。1.2 资料来源:一团卫生防疫站的儿童免疫卡片,基层单位卫生室的儿童接种册和家长保存的儿童免疫证。  相似文献   

16.
疫苗接种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某些疫苗实行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对象为适龄婴儿和儿童,身体条件允许的适龄者皆应接受接种,如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卡介苗(BCG)、脊髓灰质炎疫苗(OPV-口服疫苗、IPV-灭活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其他疫苗为自愿免疫。只有严格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进行接种,才能充分发挥疫苗的免疫效果,才能有效控制针对传染病的流行,减少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文就疫苗接种中的注意事项、特殊人群的接种以及接种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进行简要叙述。  相似文献   

17.
杨慧  郭万申  冯子健 《疾病监测》2000,15(6):205-208
根据全省统一要求 ,我们在豫东按不同地理位置及聚集特点将流动人口分为四类 ,分别调查其免疫接种状况及影响因素。发现本地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各种疫苗接种率均低于 85% ,四苗全程接种率仅为 56.6 % ,远低于当地儿童的免疫接种水平。四类地区中以城郊结合部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最低 ,为 39.1%。不同工作类型中以流动商贩子女的免疫接种率为最低 ,为 34.2 % ,说明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问题已成为制约计划免疫工作深入开展的关键 ,而居住、工作不固定、流动性大是造成流动人口免疫接种工作难以很好开展的主要原因。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计划免疫的宣传力度 ,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两种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两种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暴露后到预防门诊接种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的人群2 826例,实验组1 413例注射深圳赛诺菲巴斯德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分包装的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对照组1 413例注射辽宁成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观察两组(接种14 130针次)人群免疫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免疫接种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1.87%,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4.13%;对照组免疫接种后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1.91%,局部不良反应发生率4.26%。结论:两种人用Vev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杭州市新引进的常州延申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用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与法国安万特巴斯德公司生产的狂犬病纯化疫苗(维尔博)的接种安全性和血清学免疫效果。方法 在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犬伤门诊选择于2 0 0 3年7月7~19日间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者共176人作为观察对象,按接种疫苗类别分为常州狂苗组与维尔博组。按照《预防接种手册》判定标准,国家药品临床管理规定和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 0 0 0年版)狂犬病疫苗免疫检测标准观察免疫接种后全身、局部反应和抗体水平。结果 两组疫苗接种后均无异常反应,常州狂苗组与维尔博组轻度全身反应分别为3.41%和3.57% ,IgG抗体阳转率均为100% ,GMT分别为48.09IU/ml和52.22IU/ml。两组间安全性及免疫学效果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两类人用Vero细胞狂犬疫苗使用安全、无异常反应,副反应率低,免疫保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人们都知道,打防疫针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但是,怎样给孩子有计划地打防疫针呢?必须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按照以下免疫程序及时去打防疫针:1.卡介苗:新生的小孩头三个月内要初种一次,七岁、十二岁时,再分别复种一次,共种三次。2.百白破三联制剂及白喉类毒素:小孩出生后三个月先注射百白破三联制剂一针,间隔一月再注射第二针。第二年再加强注射一针。六岁、十一岁时,还要各注射一针白喉类毒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