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用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Ⅰ型)检测了66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体表等电位图。发现心肌梗塞QRS的体表等电位图变化主要在心室兴奋的早、中期,相当于心电图上的Q波期;前间壁、广泛前壁和局限性前壁心肌梗塞时,前胸部反映出电兴奋丧失,呈负区;一般坏死范围越大,负区范围也越广,负压值越大。前壁梗塞时,电位图变化主要在心室兴奋的前42ms,晚期图形基本不变;下壁梗塞的,在心室兴奋的早期(18ms)以前,负压在前胸及背部下区,中期多反映在前胸。因此,根据不同梗塞部位及左室不同兴奋时间的体表等电位变化特征,可以诊断出常规胸导心电图正常的心肌梗塞患者。  相似文献   

2.
作者收集临床诊断正后壁陈旧性心肌梗塞(Perloff标准)患者7例。用体表电位标测微机系统Ⅰ型进行体表等电位图(BSPM)和Q区图等标测,并以30例健康人为对照,可见患者的BSPM和Q区图上均有可供部位  相似文献   

3.
安银东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2):92-93,F003
应用体表电位标测技术,对6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患者,在胸、背部放置103个电极,同步进行采样,并从103导朕心电图上提取Q、R和S峰值,绘制成相应的心电峰值图。以30例正常人的相应图型为对照,中异常Q图出现部位及所覆盖的导联数进行梗塞部位及范围的诊断。该方法与体表电位图相比,对心肌梗塞诊断的准确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心电向量图( V C G) 、心电图( E C G) 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诊断的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85 例临床确诊为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患者的 V C G、 E C G。结果  V C G 准确率为671 % , E C G 准确率为329 % 。结论 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的诊断中 V C G 准确率高于 E C G( P<005) ,故临床工作中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 E C G 诊断有疑虑时,应行 V C G 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用心尖搏动图对52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47例陈旧性前间壁心肌梗塞、53例陈旧性广泛前壁心肌梗塞与50例正常对照组的左室舒张功能参数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的TRTI、A/D比值、DATL、A/H、RFT、AST均值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陈旧性心肌梗塞组间比较,广泛前壁心肌梗塞的A/D、SFT、AST均值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P<0.05,P<0.01)。表明陈旧性心肌梗塞舒张功能异常及AST延长的代偿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对28例心肌梗塞患者进行心室晚电位检查,阳性率为50%,急性心肌梗塞心室晚电位检出率,下壁心肌梗塞明显高于前壁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50%,陈旧性心肌梗塞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者VLP阳性率为46%。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动态,探讨其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肌梗塞患者66例,对心肌梗塞患者行常规心电图,对其心电图的动态进行观察。结果:本组66例心肌梗塞患者,其中下壁心肌梗塞患者28例,前间壁心肌梗塞患者28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7例,高侧壁心肌梗塞患者1例,无Q型心肌梗塞患者1例,无症状心肌梗塞患者1例。本组28下壁心肌梗塞患者中,超急性期1例,急性期4例,陈旧性期23例;28例前间壁心肌埂塞患者中,急性期4例,陈旧性期24例;7例广泛前壁心肌梗塞患者中,急性期1例,陈旧性期6例;1例高侧壁心肌梗塞患者为陈旧性期;1例无Q型心肌梗塞患者未急性期;1例无症状心肌梗塞患者为陈旧性期。结论:心电图诊断对于心肌梗塞有着极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①目的探讨鉴别Ⅲ导联病理性Q波(QⅢ)的诊断方法。②方法应用正交导联心室碎裂电位(VFP)对21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塞和24例非心肌梗塞性病人的QⅢ波进行检查,计算X,Y,Z导联上QRS波的VFP,并求其总和(NVFP)。③结果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组NVFP为9.88±2.95个,非心肌梗塞病人组为5.98±2.00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2.892,P<0.01),且VFP分布导联有明显差别。④结论NVFP>6个或8个对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QⅢ波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9%,正交导联心室碎裂电位用于Ⅲ导联病理性Q波的鉴别诊断,可能优于其它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鉴别Ⅲ导联病理性Q波(Q3)的诊断方法 方法 应用正交导联心室裂电位(VFP)对21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和24例非心肌梗塞生病人的Q3波进行检查,计算X,Y,Z导联上QRS波的VFP,并求其总和(NVFP)。结果 陈旧性心肌梗塞病人组NVFP为9.88±2.95个,非心肌梗塞病人组为5.98±2.00个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且VFP分布导联有明显差别。结论NVFP〉6个或8个对陈旧性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计算机信号平均技术及频谱估计方法对110人从体表检测心室晚电位。59个正常人中仅1例发现晚电位,阳性率为1.7%,心肌梗塞未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患者24例中20.8%(5/24)有晚电位;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例病人中80%(4/5)有晚电位。下壁梗塞者晚电位阳性率47.06%,高于其它部位梗塞者(8.33%)。室性早搏组及非持续性室速患者晚电位阳性率分别为30%(3/10)和38.46(5/13),而持续性室速患者阳性率高达100%(4/4)。研究结果表明:(1)心室晚电位与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持续性室速有密切关系;(2)频阈法体表检测晚电位可能成为辨识心肌梗塞后有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倾向病人的一种无创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心电图Ⅱ、Ⅲ、avF导联占时0.02s的预激波,P—R和QRS间期正常,可合并ST—T改变,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晕厥,而证实为一种新的预激症候群临床类型的患者,经体表等电位图法推测,其预激起源在心脏后基底部,本质上是Kent束型的轻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术中并发症影响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至2019年收治的236例气管支气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根据年龄分成<3岁组、3~14岁组、>14岁组;按发病至手术的时间分A组(发病1d内)、B组(发病1d至1周)、C组(>1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AMI患者共240例分为AMI伴RBBB组和不伴RBBB组。根据RBBB发生的时间、持续间期以及是否合并左束支分支阻滞将前者分为新发生RBBB、陈旧性RBBB、持续性RBBB、短暂性RBBB、双束支阻滞和单纯性RBBB 6个亚组,观察各组的临床经过和住院病死率。结果240例AMI伴发RBBB 26例,占10.8% ,与不伴RBBB比较,其磷酸肌酸激酶(CK)峰值、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住院病死率均显著增高(P < 0.01)。RBBB组高发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和住院病死率并非源自陈旧性RBBB和单纯性RBBB,而是来源于新发生RBBB和双束支阻滞。新发生的持续性RBBB住院病死率最高,为50%, 短暂性RBBB为11.1% , 而持续性RBBB的再灌注治疗率较短暂性RBBB明显降低(25% vs 88.9%, P < 0.05)。结论AMI患者伴发RBBB提示预后不良。再灌注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发作IVT时的体表 12导联心电图定位起源部位 ,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寻找稳定诱发IVT的条件 ,采用激动标测或 (和 )起搏标测相结合的方法标测靶点 ,对起源左心室间隔部的IVT寻找Purkinie电位 (p电位 ) ,标测靶点后放电消融。结果 11例呈RBBB图形伴电轴左偏或重度右偏 ,靶点在左心室间隔面中、下部 ,10例找到p电位。 7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不偏或右偏 ,靶点在右心室流出道 ;1例为LBBB图形伴电轴左偏 ,靶点在右心室流人道。l例IVT同时起源右室流出道的间隔部和游离壁 ,l例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LVT)合并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先消融房室结双径路 ,再行ILVT的消融。 1例右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RVT)消融虽未立即成功 ,因延迟作用 3周后心动过速消失。消融成功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未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 ,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存活。结论射频消融治疗IVT临床疗效肯定、成功率高、安全 ,应作为首选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总结1例飞行员自发性气胸的诊治及鉴定过程,提出飞行人员自发性气胸的鉴定建议。方法回顾我科收治的1例自发性气胸飞行员的诊治、鉴定过程,并总结我院近5年体检发现的5例肺大疱飞行人员资料,提出自发性气胸飞行人员的航空医学鉴定建议。结果男性飞行员,39岁,因劳累后感右侧胸部隐痛人院。胸片示右侧液气胸,右肺压缩70%。给予胸腔闭式引流、吸氧等治疗。6个月后复查肺完全复张,肺功能恢复正常。医学鉴定结论为双座飞行合格。其他5例体检发现肺上有肺大疱的飞行人员均未发生气胸。结论自发性气胸在飞行结论鉴定时应综合发作次数、肺大疱位置、飞行机种及飞行人员个人意愿等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塞 (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方法 :观察了我院 1995年 1月至 2 0 0 0年 7月 339例住院AMI患者的心电图、血清磷酸肌酸激酶 (CK)及其同工酶 (CK MB)的峰值水平、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结果 :5 4例AMI并发RBBB患者 (占 15 .93% )预后明显差于无并发RBBB者 ,表现为血清CK及CK MB浓度更高 ,严重心脏事件发生率及死亡率增高 ,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AMI患者并发RBBB通常是心肌大面积梗死的表现 ,RBBB是一个独立的可判断预后的指标 ,冠脉的再灌注可影响传导的可逆性 ,可预防束支传导阻滞的发生或限制其持续时间 ,积极的心脏介入性治疗及血管重建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ECGs were taken with 30 precordial leads arranged in 5 rows and 6 columns in 100 healthy individuals and 120 patients. Tracings taken from the same subject and arranged in geogra- phic order into an array gave a composite pic- ture of precordial QRS mapping with distinct characteristics. For each component wave in the QRS complex, there was a definite center of peak activity spreading out in diminishing strength to its surrounding areas. From the pathologic findings in the precordial mappings of acute and chronic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 tients, the authors tentatively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criteria for the diagnosis of myocardial infarction: presence of abnormai o or q centers; widening of the "physiologic S area"; and presence of R sinks. For myocardiopathy, the criteria are: presence of Q center or abnormally deep, narrow and ectopic q center; deep S wave at S center or high R at R center; and presence of obvious R sinks. Besides, the authors have the impression that this composite picture by con- ventional ECG method was quite similar to the main pattern of synchronous isopotential surface mapping during ventricular depolarization and in our clinical practice proved to be simple and effective as, an adjuvant to the conventional ECG in diagnosis of many diseas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标准12导联心电图区分急性肺梗塞(APE)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NSTEMI)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1月到2011年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和心内科共126例患者,其中42例确诊为急性肺梗塞,平均年龄61±12岁;84例确诊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年龄72±15岁,所有患者资料完整、真实。两者在年龄性别相互匹配,分析标准12导联心电图变化。结果:急性肺梗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两组心电图仅有部分表现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12%和14%),S1S2S3或S1Q3T3(26%和15%)。而APE的T波(II、III、AVF和V1-V3)(OR 1.32(1.15-1.69))倒置明显,预测APE特异性为88%,阳性预测值为82%。NSTEMI的ST段(V5-V6)压低和T波倒置(V5、V6)(OR 1.85[1.14-3.01])明显,用来预测NSTEMI, 特异性89%,阳性预测值为50%。结论:心电图的RBBB,S1S2S3或S1Q3T3对鉴别急性肺梗塞和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不能提供帮助。然而T波倒置(II、III、AVF合并V1-V3),高度考虑APE的可能。T波倒置合并ST段压低(V5、V6),考虑NSTEMI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指导疑难心律失常的标测与消融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 12例患者,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8-76岁,电生理检查为右室特发性室性早搏1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左房房性心动过速1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2例,左房心房颤动6例.其中4例常规电生理标测消融末成功,1例成功后复发.经股静脉置入64极球囊电极和射频消融导管至同一心腔.计算机标测系统首先构建心腔几何构型,然后建立心动过速的腔内等电势图,分析心动过速的起源点及关键峡部,利用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导消融导管至拟定靶点处进行消融,结果 1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偏间隔的室性早搏患者行片状消融获得成功;2例左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标测其心动过速起源于左后中间隔及左后间隔区域行片状消融成功;1例左房房性心动过速标测其心动过速起源于右肺下静脉间隔部并指引消融导管行右肺下静脉至二尖瓣之间线性消融获得成功;2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巾1例标测其最早激动点位于下腔静脉口,此处行环状消融获得成功,另1例位于上腔静脉后方穿过界嵴中部线性消融获得成功;6例左房房颤患者1例在窦性心律卜标测其敛房颤房早起源于左右上肺静脉之间,行线性消融成功,另5例在房颤发作下标测其房颤起源折返部位,分别行右上下肺静脉、左上下肺静脉、左右上肺静脉之间、左下肺静脉与二尖瓣峡部之间线件消融成功,1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随访2—26个月,无1例复发.结论 非接触心内膜激动标测系统指导心律失常的心内膜标测与消融是安全有效的,对复杂、难治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的阐明和指导消融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