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络脉是中医重要理论基础之一,对其机制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神经、内分泌、免疫和微循环构成的网络对组织细胞的微环境进行统筹调整,与络脉的功能和结构相似.符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也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周细胞作为微血管调控核心成员,具备多种能力,参与并适应微环境的调整.周细胞现象,具有中医理论"阴阳"、...  相似文献   

2.
微循环非线性动力学特性及其微循环性能指标评估张志广1彭明飞1周彦博1徐建1袁申元2朱良湘2刘元涛微循环是是人体和动物体中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的流动的场所和动态过程。它在生理、病理和药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微循环尺度上...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医学将微循环定义为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能量传递的血液、淋巴液、组织液的流动,主要包括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毛细淋巴管[1],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系统,直接影响机体细胞和组织的功能。这一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现及相关研究,不但加深了人们对微循环与脏器功能、结构、代谢关系的认识,而且阐明了微循环  相似文献   

4.
ATP-MgCl_2是当前治疗休克的重要药物之一。在缺血与休克实验中观察到ATP-MgCl_2具有增加器官血流量,改善微循环、促进细胞膜对Na~+ 、K~+的通透性。消除细胞肿胀及促进线粒体功能恢复等作用。但关于ATP-MgCl_2是否能够改善休克时细胞的膜电  相似文献   

5.
<正>微循环是直接参与组织、细胞的物质、信息和能量的传递系统。充足的微循环血流灌注对维持组织和器官的正常功能以及调节外周血管阻力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表明微循环障碍通过影响组织灌注以及血流阻力,从而在各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正常细胞内信号通路网络有利于微血管内皮细胞与组织细胞、炎症细  相似文献   

6.
加强危重病发病学的淋巴微循环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静 《中国微循环》2009,13(1):5-10
淋巴微循环指直接参与组织液、大分子物质及细胞裂解物的吸收与输出,运送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以及能量、信息的淋巴循环。参与淋巴液的生成与转运,对机体微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是微循环的组成部分之一。自1622年Aselli在给犬的营养实验中发现淋巴管以来,经过200多年,  相似文献   

7.
循环系统与神经系统各司其职又互有联系。循环系统为机体各组织细胞传送营养,神经系统则负责支配全身组织活动。微循环作为循环系统的终末部分,是血液循环的最小功能单位,其神经调节具有其独特的方式。神经与毛细血管在全身脏器中无处不在,且在空间分布上紧密关联。在中枢及视网膜的微循环中,血管和神经组织及周围细胞形成特定的神经血管单元,对维持血-脑屏障和血-视网膜屏障稳态及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在外周,各器官及组织的血管与神经也经常相伴而行,互相协同依赖。本文就不同器官中神经和毛细血管的分布特点、神经对毛细血管血流调节的贡献以及周细胞在其中的具体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1923年,Zimmermann提出了“周细胞”(Pericyte)这一名词。周细胞又称Rouget细胞,它位于多种组织的毛细血管附近,从层次上与动、静脉的血管平滑肌细胞(SMC)相连接,和内皮细胞(EC)一起构成了微血管和组织间隙的屏障。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因素。周细胞是一种多能细胞,可以分化为巨噬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SMC等;它有收缩能力,调节微循环的灌流量和通透性;周细胞和EC相互作用,参与血管形成和创伤愈合;合成和释放构成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结构物质等等。  相似文献   

9.
休克微循环与细胞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微循环研究中尚有若干问题值得探讨。国内一般把休克微循环变化分为缺血期、淤血期、凝血期。作者提出凝血期作为合并症看待为宜。淤血期的发生与血液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有关。在观察血管口径时应考虑到,微血管的舒缩既有血管平滑肌主动的作用,也有充盈压和血流阻力变化被动的影响。在判断微循环功能时重要的是观察血流量。休克时微血管口径与流量的变化有时并不一致。细胞流变学(cytorheology)的研究查明,休克时出现白细胞变形力下降和毛细血管嵌塞,细静脉中自细胞附壁粘着,红细胞和血小板聚集,以及微血栓形成等。它们带来微循环阻力增加和灌流量减压,在休克的发病中有重要意义,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分析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甲襞微循环的变化及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WX—9A微循环显微仪、电视图像显示、微机自动分析系统对30例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甲襞微循环进行了测定,同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管襻数目减少,血流速度缓慢,红细胞不同程度的聚集,襻周明显的渗出或出血。结论系统性风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观察甲襞微循环是评价病情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1.
肖芳  宋君  陈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2012,32(10):1227-1229
 摘要 胰岛是高度血管化的微器官,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作为胰岛微循环系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与胰岛内分泌功能关系密切,直接参与糖尿病胰岛功能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是糖尿病防治的新靶点。近年来,脂毒性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其可通过促进氧化应激、影响血管舒缩功能、诱导细胞凋亡等多种途径直接损伤胰岛微循环内皮细胞,影响胰岛细胞功能。本文就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在胰岛功能中的重要作用、脂毒性对胰岛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糖尿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靶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探讨了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病理模型状态下的微循环障碍及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证明,由于血粘度升高所致的微循环障碍,对体液免疫及补体有着直接的影响.受激光照射后,随着微循环的改善,其免疫功能增强,提示微循环障碍是影响免疫功能的因素之一,而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对免疫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内皮细胞在人工器官表面的种植是当前组织工程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课题之一。平滑肌细胞是内皮细胞的周细胞,对内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再生和修复有重要影响。本文综述了进行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联合种植的意义、方法及联合种植后内皮细胞功能变化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肝病与微循环障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 微循环是各组织器官内最小的功能——形态联系单位,为机体循环系统的一个基层结构。微循环直接参与细胞与组织液间物质的交换,包括血液循环、组织液循环、淋巴液循环等,健全的微循环是保障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前提,肝脏疾病与微循环密切相关,试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甲襞微循环变化特点。方法对35例 SLE患者及30例健康者进行甲襞微循环观察。结果SLE组甲襞微循环的形态、流态、襻周状态的综合积分值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基于SLE患者在微血管功能和形态方面的特征性变化,认为临床微循环检测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对8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甲襞、球结膜微循环动态观察和临床追踪、随访。结果显示:白色微血栓不仅是机体外周微循环的一个重要病理改变,而且人体外周微循环障碍时出现白色微血栓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因此:活体外周微循环白色微血栓的出现、增减及消失,是判断病情、指导治疗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微循环学是研究直接参与组织、细胞间物质交换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的流动的一门边缘学科。利用微循环研究方法,观察病人可见部位的微循环改变,检测有关指标,对于临微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家兔脑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颅骨开窗法,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观察了针刺家兔足三里、曲池、人中和内关穴对脑微循环血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针刺足三里、曲池穴可使正常家兔脑微循环血流量显著增加,足三里穴效应较强。提示针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机理之一是通过增加脑微循环血流量,改善脑微循环,从而加快缺血脑组织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三、属于中枢支配地位的器官微循环体内有几个器官,在调节全身或部分器官的功能、代谢及结构方面处于相对的中枢、支配地位,如调节支配全身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脑;在免疫系统中的胸腺;保持种属延续的睾丸等.它们在器官实质细胞的结构、形态各具特点,在微循环形态功能代谢调节方面互相差别,但同时又有一些共同的或相似的微循环功能和结构.在这里归为一类,逐次概括地讨论它们的微循环特点和改变.1.脑微循环特点(1)脑功能和脑微循环脑和脊髓是机体内最复杂的器官.脑的基本功能是及时而适当地支配、调节全身各脏器、组织的功能与代谢,以适应内、外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为了完成这一基本功能,中枢神经系统首先要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正>微循环(Microcirculation)是血液循环系统中介于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中实现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物质交换的重要场所,是循环系统的基层结构和功能单位。各种器官的微循环在属性、形态及功能调节方面都具有一般循环系统的共性,但又有所属脏器组织的特殊性。近年来,子宫微循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认为其除了具有与其它器官相同的微循环结构和功能外,还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