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严重肝外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治疗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0月1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4例(占82.4%),死亡3例(占18%).术后并发症6例(占43%).结论 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积极实施DCS,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技术在严重肝脏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严重肝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严重肝外伤Ⅲ级20例,Ⅳ级13例,V级6例.所有病人均应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策略进行治疗.结果 全组治愈35例,死亡4例(10%),死亡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再次出血4例,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出血停止,其它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4例,胸腔积液3例,膈下脓肿2例,胆瘘1例,胰瘘1例,应激性溃疡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合理应用损伤控制技术能有效降低严重肝外伤的病死率和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外伤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23例按DCS原则进行治疗的严重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治愈19例(82.6%),死亡4例(病死率17.4%),术后出现并发症5例(发生率21.7%)。DCS治疗严重肝外伤可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符合指征的患者应积极实施,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严重肝脏创伤(附32例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CS)治疗严重肝脏创伤的临床价值,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8月至2006年8月,采用DCS原则治疗32例严重肝脏创伤的手术资料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32例病人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SICU复苏后,所有病人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治愈28例(87.5%),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肝脓肿、胆瘘各1例(各为3.1%),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12.5%),死亡原因与手术无关。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脏创伤的病人,应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并应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技术治疗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AOSC)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们2001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72例AOSC患者的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的情况.结果 72例患者均经DCS治疗.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复苏后,20例患者痊愈,49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全组痊愈67例(93.1%),再次确定性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1例(1.4%),胆道出血2例(2.8%),肝断面及膈下感染3例(4.2%),均经相应治疗痊愈;放弃后续治疗3例(4.2%),死亡2例(2.8%).结论 对AOSC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适当的DCS术式和再次确定性手术,其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损伤控制性理论在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理论在严重肝外伤中的具体实施方法及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应用损伤控制性理论对12例严重肝外伤患者分别采取肝周纱布填塞止血、气囊导尿管压迫肝创面止血及医用橡胶手套注水后压迫肝创面止血等方法处理。结果 12例患者中痊愈11例,占91.7%;死亡1例,占8.3%,其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胆漏2例,腹腔脓肿2例,均治愈。结论损伤控制性理论在严重肝外伤的临床应用中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可综合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DCS)在肝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168例III级以上严重肝外伤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实施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分为两组,比较两组在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
结果:DCS组的住院时间长于一期手术对照组 [(24.5±3.2)d vs.(16.4±4.1)d](P<0.05),但其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102±27)min vs.(224±35)min;26.3% vs. 38.4%;15.8% vs. 30.1%)](均P<0.05)。
结论:损伤控制性手术原则在肝外伤治疗中对患者是有益的,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李道娟 《护理学杂志》2011,26(14):47-48
目的探讨严重肝外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2例严重肝外伤行损伤控制性手术患者予监测生命体征,积极复温,观察代谢性酸中毒、凝血功能异常和腹部体征,预防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做好患者再次手术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注重心理护理等.结果 29例痊愈(90.6%),3例死亡(9.4%);术后未发生低体温,2例重度代谢...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复杂肝外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提高对复杂肝外伤的救治水平.方法 对46例复杂肝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中,2例行非手术治疗,44例行手术治疗,其中5例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37例;死亡9例,其中死于大血管破裂失血性休克2例,严重颅脑外伤2例,呼吸衰竭1例,肝创面再出血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结论 根据患者的局部和全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手术是治疗复杂肝外伤的有效方法,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对降低复杂肝外伤的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理念应用于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的治疗经验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胆道微创外科2009年1月至10月收治的24例AOSC患者的损伤控制性手术和后续治疗情况。结果23例患者经DCS治疗,12例患者痊愈,死亡1例,2例带塑料胆道内置管出院未行再次手术,8例接受再次确定性手术(7例治愈,1例放弃继续治疗)。再次手术术后2例(25%)出现切口感染,1例(12.5%)胆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DCS联合再次确定性手术是治疗AOSC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20.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