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经统计,治疗男科疾病的经方有50余首[1],涉及男科病种20余种。其中小柴胡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四逆散4首方剂均属于柴胡汤类方[2]。本文收集149例柴胡汤类方的临床医案,并加以统计分析,总结柴胡汤类方在男科临床运用的方证特点,并就各方证之间的异同点进行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1)书籍文献:查阅历代有关经方治疗男科疾病文献资料,包括《中华医典·医案分部》、《中医历代医案精选》、《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华》、  相似文献   

2.
以小柴胡汤为主方而加减组成的一类方剂,如柴胡桂枝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属于柴胡汤类方。这一类方剂的临床应用相当广泛,如急慢性肝炎,急慢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慢性胃肠炎,溃疡病;肾病;心肺疾患;疟疾;外感、流感;妇人热入血室  相似文献   

3.
查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相关论文显示,含黄芩抗抑郁方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含黄芩抗抑郁方主要为柴胡类方,如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等,临床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主要的抗抑郁机制涉及调节HPA轴、脑内单胺递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方法分析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中症与药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有关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应用关联规则寻找"症状与药对、症状与药组之间的关系。结果:来源于221种古籍的509首小柴胡汤类方古代医案,符合支持度>0.08且置信度>0.4的"症-药"关联规则为与"发热"及"不欲饮食"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黄芩、半夏、人参;与"呕"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半夏、黄芩、生姜;与"胸满"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陈皮、半夏;与"烦"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栀子;与"咽干"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与"胁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白芍、陈皮;与"小便不利"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茯苓;与"发黄"关联的药物是柴胡、黄芩、栀子、大黄;与"经水适断"关联的药物是柴胡、当归、川芎;与"腹痛"关联的药物是柴胡、甘草、枳壳、白芍。结论: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为小柴胡汤类方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用药提供新的支持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柴胡桂枝汤合方解热作用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合方柴胡桂枝汤与桂枝汤、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功效.方法:首先复制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给予桂枝汤、小柴胡汤及合方柴胡桂枝汤,然后测量体温,观察各自解热效果.结果: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均有解热作用,且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小柴胡汤与桂枝汤比较无差别.结论:柴胡桂枝汤解热作用优于桂枝汤、小柴胡汤,柴胡桂枝汤合方中方与方间解热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仲景经方,凝聚着医圣心血,其中所蕴含的方义更是博大精深,启发来者。而以"王牌方"小柴胡汤为首的柴胡类方以其用广、义深被后世称为千古良方,广泛应用于临床。柴胡类方调节枢机、疏肝和脾、舒畅气机以达到阴平阳秘。从肝脾同调理论论述《伤寒论》中的柴胡类方,对临床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柴胡-黄芩药对是小柴胡汤类方发挥和解少阳作用的核心药对。临证凡见少阳枢机不利为病机关键,并辨证论治以柴芩为主药之方,皆可认为是小柴胡汤类方。为探析柴芩药对疏利少阳之奥秘,特检索历代医经,结合现代药理学,试论柴芩药对的配伍意义,及以柴芎散、柴胡清肝汤、柴胡枳桔汤、柴胡达原饮为代表的小柴胡汤类方治疗少阳及兼夹病症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柴胡类方方证运用体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胡类方是指《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的经方以及后世以柴胡为主药的经典名方,包括小柴胡汤、四逆散、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苓汤、柴朴汤、逍遥散、丹栀逍遥散等。临证时只要能准确把握柴胡药证(即主治胸胁苦满,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柴胡类方治疗皮肤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柴胡类方治疗湿疹、荨麻疹等皮肤病。结果:用柴胡类方加减治疗皮肤病临床疗效显著。结论:柴胡类治疗皮肤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大柴胡汤方证的要义,收集近年来有关此方的古今文献、现代临床药理学研究成果,以及探讨个人临证应用体会,对大柴胡汤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1.
小柴胡汤和它的加减剂群,久被广大医家所重视。为此不揣肤浅,结合自己的临床体会,介绍柴胡汤加减应用,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证候特点,提供临床治疗时参考。考《伤寒伤》以柴胡名方的共有6个方,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而此6个方又当以小柴胡汤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抗抑郁症的剂量配比与量效学关系。方法 :以小鼠悬尾不动时间、5-羟色胺酸诱导小鼠甩头次数为指标,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拆方为单味柴胡、小柴胡类方组(去柴胡)、非小柴胡组(桂枝、茯苓、大黄、龙骨、牡蛎),用均匀设计实验方法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进行拆方研究。结果 :柴胡组、非小柴胡组能显著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增加5-羟色胺酸诱导小鼠甩头次数。同时在柴胡组剂量水平取2.5 g/kg、小柴胡组4.5g/kg、非小柴胡组5 g/kg,全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抗抑郁作用最强。结论 :均匀设计是研究中医古方一个简单而有用的工具,它既能找出处方中药物的最佳配比,又不需要拆方研究即能获得处方中每一味药物的作用性质,更能体现研究中医处方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13.
柴胡为常用疏肝解郁中药,其抗抑郁作用备受中医界关注,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柴胡的文献,对以柴胡为主要药物的复方的临床疗效和现代的药理学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发现柴胡作为肝经引经药,逍遥散、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柴胡龙骨牡蛎汤等经方治疗抗抑郁证临床疗效显著。药理实验研究也提示柴胡类经方及一些自拟的经验方已经成为治疗抑郁证的主要方剂,其中单味药柴胡发挥了明显的抗抑郁作用,是重要的抗抑郁中药之一,且柴胡的有效组分柴胡皂苷是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主要成分,药理机理可能涉及单胺类递质及受体表达、乙酰胆碱转移酶蛋白及基因表达、抗免疫炎症损伤及抗凋亡等途径。因此,对柴胡抗抑郁作用的深入研究,对揭示抑郁症发病机制、研发抗抑郁新药均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通过检索近5年来国内外有关经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期刊论文,总结经方在FD治疗上的进展。发现经方治疗FD以泻心汤类方、柴胡汤类方、四逆散等为主。柴胡汤、泻心汤能够有效地治疗FD,这与柴胡汤、泻心汤类经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的组方特点切FD"肝郁、脾虚、胃滞"的病机有关。  相似文献   

15.
小柴胡汤源自《伤寒论》,由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其临床应用广泛,国内外学者对该方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该方具有预防和治疗肿瘤的作用[1,2].小柴胡汤主剂组成[3]: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和大枣;功用:和解少阳,舒肝合胃;主治少阳病.我们用小柴胡汤加减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胰腺癌3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大柴胡汤临床应用体会孙建军(江苏省南京市下关医院210015)关键词大柴胡汤发热胁痛痛经中医药疗法大柴胡汤是张仲景《伤寒论》中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中扩大其运用范围,取得了不少经验。笔者近来年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中医多科疾病,取得了明...  相似文献   

17.
王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0):357-358
《伤寒杂病论》为中医临床学最重要的典籍。其书千古辉煌,被后世尊为经方,这在我国医学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据统计书中用柴胡者计有9方,方名有柴胡者,有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6方;方名无柴胡者有3方。  相似文献   

18.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少阳病篇,是以伤寒经典方小柴胡汤为基础加减变化而成。现临床用于治疗20多种疾病,临床效果显著,充分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原则。本文详细分析了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用主治,例举并分析了其治疗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痛的医案,为后世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刘渡舟教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应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刘渡舟教授(1917~2001年)是我国已故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首批博士生导师.刘老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对小柴胡汤的应用尤为得心应手,并加减出了一系列柴胡类方和"古今接轨方"(注:刘老把仲景方与后世方结合应用的方剂称之为古今接轨方),临床应用频率之高,令我辈叹为观止,并常取得意想不到的疗效.笔者有幸跟随刘老攻博侍诊三载,得闻先生对本方机理之阐释,得睹先生临证疗效之神奇,受益匪浅.此仅就导师对小柴胡汤的理解与运用介绍如下,以就正于同道,并以此表示对恩师之怀念.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知网1980-2011年公开发表的岭南地区研究经方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整理、归类、分析评述,对近30年岭南地区经方临床运用规律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经方在岭南地区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包括内科、妇科、儿科、皮肤科、五官科、骨科;应用广泛、方法灵活且疗效卓著的经方有桂枝汤类方、柴胡汤类方、泻心汤类方。根据岭南特有的地理、气候、人文等特点,谨守方义,药因证用,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精心遣药,量随证变是岭南地区经方运用特色。探讨岭南地区经方运用规律对临床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