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生儿硬肿症系指新生儿时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 ,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症。发病率为 6 8‰[1] ,病死率高 ,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健康。自 90年代以来 ,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护理有了新的进展和认识 ,现综述如下。1 新生儿硬肿症的高危因素胎龄小 ,体重轻 ,产房温度低 ,产时对新生儿的保暖措施不当 ,或合并窒息等均为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高危因素 ,其中以早产儿及低出生体重与发病关联性最强 ,呈明显负相关[1] 。也有学者报道新生儿硬肿症与窒息、低氧有关[2 ] 。由于缺氧易发生酸中毒 ,而致微循环障碍、…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硬肿症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以便更有效地预防本病。方法:以41例硬肿症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并设疾病对照组和健康对照组,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8项可疑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早产、低体重、窒息和感染、酸中毒最终乾主方程(P<0.05),且OR值均大于1,是硬肿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寒冷不是本地区硬肿症的常见病因。结论:流动人口的新生儿是硬肿症的高危人群;加强围产期母婴保健,普及新法复苏,感染的预防和早期有效干预,早产、低体重儿和重症新生儿热能供给和维持内环境平衡是预防硬肿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一氧化氮与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探讨其在新生儿硬肿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18例新生儿硬肿症血清NO水平进行检测,并与16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硬肿症患儿血清NO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有显差异。结论 根据以上结果及NO的病理效应,推测体内NO的不足是引起新生儿硬肿症发病的分子基础。  相似文献   

4.
烧伤湿润膏配合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病因复杂、发病率高、并发症严重的疾病 ,至今尚无特效疗法。我科对 72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 ,通过控制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外 ,用烧伤湿润膏外涂配合按摩 ,疗效显著。现将治疗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72例患儿中 ,男 5 3例 ,女 19例 ;早产儿 2 1例 ,足月儿 5 1例 ;生后 3d内发病 41例 ,占 5 7% ,4~ 7d发病 2 6例 ,占 36 % ,1周后发病 5例 ,占 11%。2 方法在保持皮肤清洁的前提下 ,将烧伤湿润膏涂于硬肿部位 ,从最硬处开始 ,以拇指指腹由内向外做环形按摩 ,力度要适中 ,禁忌与皮肤之间摩擦 ,以既不损…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寒冷、早产、感染、窒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疾病。国内从70年代起对新生儿硬肿症的病理生理与治疗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研究新生儿硬肿症的血液流变学特性.为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机理与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本病例组8例(男 5例,女3例),硬肿范围在40%以内.其中2例合并肺炎。对照组11例(男6例.女5例),为体重2.5kg以上的正常新生儿。 研究结果表明:病例组的红细胞聚集指数和卡森屈服应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而两组在中切和低切变率下的表观粘度…  相似文献   

6.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疗效观察陆少玲,罗建明526040广东省高要县人民医院1一般资料 新生儿硬肿症66例,硬肿程度和范围均采用第二届全国新生儿学术会议讨论通过的“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分度评分标准”方法测算。受累皮肤硬度均如橡皮或板样,颜色苍白或暗紫色。...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硬肿症外用维生素E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减轻或消除新生儿硬肿病变,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将67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维生素E局部按摩。结果:通过其药理和物理作用,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毛细血管血流量增加,从而改善周围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使硬肿脂肪变软,结论:新生儿硬肿症辅以维生素E局部按摩,安全可靠,方法简单,行之有效,且缩短住院天数,适合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硬肿症为新生儿期严重疾病之一,一般多见于早产儿及有感染、窒息、先天性畸形的新生儿。我区自1977年12月至1978年3月底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156例,其中未成熟儿86例(占55%)。本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严寒季节,病死率高,常因肺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或继发性感染而死亡。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病原因新生儿硬肿症发病原因尚未明确。下列三方面可能与新生儿硬肿症有密切关系:一、新生儿大脑皮层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全,其机能较弱,特别明显地表现在体温调节的机能上。外界环境对新生儿来说是一骤变,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硬肿症是由受寒、早产、感染、室息等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国内自70年代早期开始对新生儿低体温和硬肿症的病理生理与治.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使其病死率有所降低,但迄今其仍为威胁新生儿健康和生命的严重疾病之一。本文研究目的在于阐述血液流变特性异常是新生儿疗硬肿症发病机理之一.为采用血液流变学治疗方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焦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680-2680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护理方法。方法:对2004—12/2007—12所收治的5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即复温、喂养、皮肤护理、输液管理、预防感染、预防呼吸暂停、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心理护理等。结果:重度硬肿症中2例死亡,余均好转。结论:对新生儿硬肿症应行全方面护理,避免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热羊毛脂按摩法辅助治疗新生儿皮肤硬肿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新生儿硬肿症随机分为羊毛脂按摩组和常规组,每组各31例。两组都采用保暖、抗感染、口服维生素E、保证充足热卡等综合治疗方法。羊毛脂按摩组在采用常规组综合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将羊毛脂加热成液状,涂擦于皮肤硬肿处并用双手揉捏按摩,用力适度。观察两组皮肤硬肿变软消退的情况。结果羊毛脂按摩组第2天皮肤开始变软,第4~5天硬肿全部消退,疗程明显缩短(P<0.001);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热羊毛脂按摩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藻酸双酯钠佐治新生儿硬肿症2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院自1990~1993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46例,用藻酸双酯钠(PSS)类肝素活性药物辅佐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新生儿硬肿症,其诊断及硬肿分度根据1983年临床新生儿疾病学术座谈会制订标准。PSS治疗组22例,其中男13例,女9例,平均发病日龄4.3±1.2天,早产15例,足月产7例;对照组男16例,女8例,平均发病日龄4.1±1.7天,早产14例,足月产10例。其硬肿程度及伴随合并症情况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13.
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云 《护理研究》2001,15(2):102-103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 ,主要表现为局部或全身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 ,常伴有低体温和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 ,通常采用复温、喂养、氧疗、静脉输液等治疗。我科自 1996年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配合中药油膏外敷 ,临床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 1996年 10月— 1999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新生儿硬肿症 5 0例 ,依据 1990年全国第二届新生儿学术会议规定新生儿硬肿症诊断分度标准[1] 。将其随机分为外敷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5例。外敷组 :男 19例 ,女 6例 ;轻度硬肿 3例 ,中度硬肿 15例 ,重度硬肿 …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肝素已较普遍用于新生儿硬肿症,对防治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降低病死率有一定作用。654-2能改善微循环,因此,我们将肝素及654-2联合用于治疗新生儿硬肿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我院收治的26例新生儿硬肿症对照观察情况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对象和方法本文新生儿硬肿症26例,男18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硬肿症指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多见于冬春两季。新生儿硬肿症护理的关键是保温。本文通过对30例新生儿硬肿病儿采取母怀贴身保暖与全方位手法按摩,观察其疗效,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新主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内由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饥饿等因素引起的一种综合征,以皮肤和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为特征,硬肿面积越大,死亡率越高。常伴有低体温,重症可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我们用中药外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54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喜疗妥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无并发症的新生儿硬肿症惠儿33例给予喜疗妥在硬肿处局部按摩.[结果]32例治愈,治愈率为96.9%,1例早产儿因家属放弃治疗出院.[结论]喜疗妥硬肿处局部按摩可促进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硬肿尽快消散吸收.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硬肿症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娜 《临床荟萃》1997,12(19):899-90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期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及水肿,常伴有低体温及多器官功能低下的综合征。特别是未成熟儿、低体重儿及有窒息、产伤、感染的新生儿易发病,病死率也很高。我院自1990~1992年共收治新生儿硬肿症26例,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对我科2002-09/2007-03住院的104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患病率明显高于足月新生儿,早产儿、低体重儿、窒息或感染是新生儿硬肿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加强对早产儿、低体重儿及病理新生儿的治疗及护理,可减少新生儿硬肿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硬肿症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受寒、饥饿、窒息、缺氧等影响 ,引起皮肤及皮下脂肪硬化与水肿的一种疾病 ,病情变化快 ,多伴有合并症 ,死亡率高。1 临床表现及其特点1.1 皮肤表现 皮肤及皮下组织硬肿 ,硬肿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受压部位皮肤僵硬、发亮、冰冷 ,呈暗红色或青紫色。1.2 一般表现 体温低下或不升 ,多在 35℃以下 ,吸吮能力差 ,哭声细弱 ,呼吸浅弱甚至不规则。2 护理措施2 .1 复温 保温是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新生儿硬肿症大多数体温过低 ,尤其是气温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