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探讨2种氧疗干预方法对急性心梗患者氧疗效果及舒适度的影响,以期通过合理的氧疗方式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方法:将60例急性心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病人给予一次性双腔鼻导管吸氧,流量2~4升/min,维持脉搏血氧饱和度(SaO2)≥95%,在SaO295%时,对照组改用吸氧面罩高流量吸氧;实验组继续使用双腔鼻导管吸氧,调节氧流量为5~6升/min,比较2组患者氧疗舒适度及观察SaO2值。结果:实验组患者氧疗过程中不舒适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不舒适程度也较对照组减轻。2组氧疗效果无明显差异,SaO2值在正常范围(SaO2≥95%)的人数比例相当(P0.05)。结论:对于神志清楚、无明显低氧血症的急性心梗患者用双腔鼻导管法给氧可提高患者吸氧依从性。  相似文献   

2.
重危病人面罩给氧湿化雾化气道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危病人由于循环、呼吸系统疾病、手术创伤等因素而发生呼吸功能障碍产生乏氧 ,常常危及病人的生命。传统的吸氧方法采用鼻导管吸氧法 ,此方法对一般病人尚可 ,对重危病人迅速提高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较差。我科于 1998- 0 3开始改进了给氧方法 ,采用面罩给氧法 ,同时湿化、雾化气道并与鼻导管给氧法对比观察 ,行血氧饱和度连续监测 ,效果明显优于鼻导管给氧法。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5 0 6例 ,男性 32 2例 ,女性 184例。年龄 3~ 6 8岁。其病例分布为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 70例 ,全肺切除术后 90例 ,肺叶切除术后 178例 ,食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比肝移植术后患者拔出气管插管后低氧血症,使用经典面罩吸氧和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对受体呼吸功能的影响,选择出较好适合肝移植受体术后的氧疗方式,提高该类患者专科护理的质量,改善治疗的舒适度及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康复及改善预后。方法选择昆明医科大学附属甘美医院42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后脱离呼吸机拔出气管插管后氧合指数OI≤300 (Pa O2/Fio2≤300)住ICU的患者,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两组经典面罩吸氧组和经鼻高流量加温湿化吸氧组,各21例,分别采用简单面罩吸氧和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吸入氧浓度在40%~45%,观察2组患者拔管后0 min、5 min、30 min、2 h、24 h血气的动脉血气氧分压(Pa O2)、二氧化碳分压(Pa CO2)、血氧饱和度(SPa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的参数变化;两组中转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或气管再插管病例数。结果肝移植受体术后脱机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湿化吸氧组在拔管后5 min、30分钟、2 h、24 h Pa O2、SPa O2、氧合指数OI均较面罩吸氧组好,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更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加温加湿氧疗系统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加温加湿氧疗系统结合面罩给氧,对照组采用中心供氧装置连接湿化瓶,鼻导管经口给氧。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苏拔管后24 h、48 h、72 h痰液黏稠度、口腔清洁度、经皮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PaO_2)及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痰液黏稠度、口腔清洁度、经皮血氧饱和度、PaO_2及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温加湿氧疗系统结合面罩给氧在经鼻垂体瘤切除术患者呼吸道管理中的效果优于鼻导管经口给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应用普通鼻导管吸氧及应用雾化面罩吸氧的效果。方法将68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鼻导管吸氧)和实验组(雾化面罩吸氧)各34例,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度、痰痂形成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吸氧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采用雾化面罩吸氧比普通鼻导管吸氧能有效稀释患者痰液,便于一次吸干净,无痰痂形成,血氧饱和度无下降,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拔管后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三种不同的吸氧方式对缓解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20例,气管插管拔除后分别给予普通面罩、带囊面罩和双腔鼻管吸氧,观察吸氧前、吸氧15min、30min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吸氧15min和30min后,各组患者氧分压(PaO2)均明显上升(P〈0.05),普通面罩组和带囊面罩组PaO2比双腔鼻管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全麻下腹腔镜胆囊切除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和双腔鼻管给氧均能防止全麻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且普通面罩给氧、带囊面罩给氧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罩加药雾化吸氧与鼻导管吸氧的临床观察李桂清,赵惠英,左拥军,李学云,孙风春氧疗法是开胸术后病人治疗的一种重要措施。我们自1994年10月以来对60例开胸手术后病人进行先面罩加药雾化吸氧,后单纯鼻导管吸氧方法观察患者血氧饱合度及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面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在海拔高于2500 m的地区对人体的氧合的改善。  方法  征集从中等海拔高度的昆明(海拔约1891 m)快速进入较高海拔的拉萨(海拔约3650 m)的志愿者,在拉萨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吸入空气,比较使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前、后志愿者指端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心率、血压水平。  结果  在高原地区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运行未出现故障,运转良好。在应用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进行空气吸入后,随着吸入气体流量的增加,志愿者SpO2改善,呼吸频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设备能改善高海拔地区机体的氧合同时降低呼吸做功,在高海拔性低氧血症的治疗方面存在潜在临床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理工作中吸氧的方法很多,比如鼻导管吸氧法、鼻塞法,面罩法、液体氧(又称高氧液)等.但各有利弊.为此,笔者对25列颅脑损伤引起的脑缺氧而致的低氧血症患者采用了4种不同的给氧方法,通过血氧饱和度的测定,以比较器纠正缺氧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心脏术后气管插管拔出后低氧血症患者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于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行体外循环下开胸心脏手术后出现低氧血症的4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2)与对照组(n=21),观察组应用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传统氧疗方式(即鼻导管和面罩吸氧)。比较两组患者氧疗后呼吸功能参数及治疗失败事件(再次气管插管、改为无创正压通气或死亡)发生率。结果在氧疗开始后2 h和6 h,观察组患者呼吸频率[(25.6±1.6)次/min和(23.5±1.6)次/min]均低于对照组[(27.1±2.3)次/min和(25.1±2.4)次/min](P0.05);在氧疗开始后2 h和6 h,观察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94.3±2.2)%和(96.9±1.6)%]均高于对照组[(92.6±2.7)%和(95.1±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失败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282、0.193、0.002;P0.05)。结论高流量氧疗湿化技术在改善开胸心脏术后低氧血症患者呼吸功能参数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但能否降低二次插管率和死亡率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尽早应用无创机械通气以纠正低氧血症的技术可行性,并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氧合功能不全患者60例(治疗组),以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 呼气末正压通气(PSV PEEP),待氧合功能不全纠正后撤机。选择同期住院相同病情的氧合功能不全患者60例接受简易面罩吸氧(对照组)。两组吸入氧浓度(FiO2)均为40%,观察10min后检测血氧饱和度(SaO2)及30min后血气。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各指标相仿(P>0.05);给予面罩吸氧5min后,SaO2分别为94.7±5.3%和81.1±7.2%(P<0.01),30min后,氧合指数(PaO2/FiO2)331.2±18.3和220.3±14.5mmHg(P<0.0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6±7.1和61.7±5.6mmHg(P>0.05)。结论:氧合功能不全患者尽早使用经鼻面罩吸氧无创机械通气可明显纠正氧合功能不全,而对二氧化碳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一氧化氮改善重症SARS患者氧合状态的即刻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吸入一氧化氮 (NO)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的即刻效果。方法 :5例重症SARS患者 ,病程 >1个月伴有低氧血症 ,胸片有大面积阴影。 2例患者使用了无创正压通气 ;所有 5例患者均进行面罩或鼻导管氧疗 ,条件 5~ 8L/min。吸入NO作为辅助治疗。结果 :吸入 1 5~ 3 0 ppmNO可使血氧饱和度从93 %提高到 99% ,维持 99%的血氧饱和度可平均减少 2L/min的氧流量。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 2例患者脱离呼吸机 1d后 ,血氧饱和度不降低。 3例患者吸入NO >3d。 2例患者在吸入NO 1~ 2d后脱机停用。 4例患者在停用NO后血氧饱和度继续升高 ,临床症状得以改善。结论 :NO吸入治疗可暂时改善重症SARS患者的氧合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氧疗在急症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且需要进行氧气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进行氧疗n=40例)和对照组(文丘里面罩或双腔鼻导管进行氧疗n=40例)。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氧疗设备后生理参数(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血压)的变化以及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呼吸困难评分、舒适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生理参数方面的比较,应用经鼻高流量组患者呼吸频率明显低于传统氧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心率和患者平均动脉压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主观观感受方面的比较,应用经鼻高流量组患者在呼吸困难评分,舒适度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均优于传统氧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氧疗方式比较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能减低患者的呼吸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耐受性,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择期接受单肺通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1 h使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通气(humidified high flow nasal cannula,HFNC)和传统经鼻氧疗对于术后早期氧合状态、低氧血症及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在单肺通气下接受胸腔镜下肺部楔形切除或单肺叶切除的患者80例,年龄在18~60岁,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HFNC组(H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40例。H组患者在气管导管拔管后1 h内,采用广州鲸科HF807C型呼吸湿化治疗仪,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使用HFNC(氧流量50~60 L/min)进行吸氧,滴定法确定氧浓度并维持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95%;C组患者则在气管导管拔管后1 h内,使用传统的鼻导管吸氧,维持外周脉搏血氧饱和度≥95%。记录患者术前及术中相关数据、术后1 h低氧血症(PaO2/FiO2<300)的发生率及血气分析结果、术后24 h VAS评分及呼吸不适评分、术后7 d内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及是否需要再次插管或无创呼吸机治疗、住院时间。结果H组患者术后1 h PaO2较C组明显增加;两组患者术后1 h低氧血症发生率、VAS评分、呼吸不适评分、术后肺部并发症情况、需要再次插管或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及住院时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经鼻氧疗相比,单肺通气胸腔镜手术后早期使用HFNC可以增加患者动脉氧分压,有利于提高患者缺氧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的应用的效果。方法 纳入178例行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采用SPSS 20.0软件生成数字随机序列,将患者随机分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组(H组)和常规经鼻导管吸氧组(N 组),89例/组。所有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后按复苏室常规流程行麻醉后复苏,气管导管拔除后H组给予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N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两组均于吸氧10 min后行动脉血气分析并记录相关呼吸指标;吸氧期间观察并记录患者有无缺氧发生(氧饱和度<90%)及发生次数,是否再插管及不良反应(非计划入ICU,呕吐、误吸等)。结果 两组患者均在麻醉复苏室安全复苏并送回病房,其中仅1例常规鼻导管吸氧的患者需再次气管插管。H组与N组比较:缺氧事件发生率(3.4% vs.11.2%,P=0.044),动脉血氧分压[(161.96±51.21)mmHg vs.(114.35±43.60)mmHg,P<0.001],氧合指数 [(398.76±231.86)vs. (324.10±194.16),P=0.021]。两组患者的平均呼吸频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应用于老年患者麻醉复苏期安全、效果良好,可减少气管导管拔除后缺氧事件的发生,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16.
陈兰芳  费艳艳 《吉林医学》2012,33(20):4424-4425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早期护理中合理给氧方法。方法:本组共115例,食管癌54例,贲门癌35例,肺切除26例,术前检查心肺功能未见异常,术后24 h内均等用鼻导管及面罩双重给氧,鼻导管3~5 L/min,面罩5 L/min左右,采取无创静脉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监测血氧。结果:血氧饱和度提高3%~6%,心律失常8例,占6.95%,肺部感染3例,占2.6%。结论:开胸术后早期予以鼻导管、面罩双重给氧可以有效维持血氧饱和度,降低心肺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氧疗法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给予面罩吸氧10 h,氧流量6 L/min,再改用鼻导管吸氧3 d,氧流量为2 L/min;对照组30例患者仅给予鼻导管吸氧3 d,氧流量为4~6 L/min,分别于术前、术后返回病房(术后当天)和术后的第l、2 d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比较2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PaO2和PaCO2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术前PaO2、PaCO2均正常,术后当天PaO2均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1、2 d PaO2明显提高,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合理氧疗可以预防和减少食管癌患者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采用术前预吸氧结合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和使用内镜面罩给氧的方法,对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低氧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12月本院收治的行无痛胃镜检查的100例老年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鼻导管吸氧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麻醉开始3~5 min面罩预吸氧,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检查过程中使用内镜面罩吸氧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血氧饱和度(SpO_2)变化情况、低氧血症及呼吸暂停发生情况。结果:两组SpO_2均于胃镜检查1 min时降低,随后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低氧血症和呼吸暂停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肥胖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前采用面罩预吸氧3~5 min,可有效提高机体氧储备能力,术中放置鼻咽通气管结合使用内镜面罩给氧可明显减轻和预防静脉麻醉引起的呼吸抑制,降低发生低氧血症的风险,提高检查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氧疗用于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氧疗(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采用经鼻高流量氧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呼吸频率、动脉血气指标、患者氧疗舒适度和耐受性及48 h气管插管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氧疗后1 h、8 h、24 h呼吸频率分别为24.6±3.5次/分、22.4±3.2次/分和21.2±3.3次/分,低于对照组的27.8±3.8次/分、25.4±3.8次/分和24.1±3.5次/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氧疗后1 h、8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分别为62.7±3.6 mmHg、65.6±3.2 mmHg和68.3±3.3 mmHg,高于对照组的58.3±3.4 mmHg、59.8±4.1 mmHg和60.8±4.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氧疗后1 h、8 h、24 h氧合指数(PaO2/Fi O2)分别为219.9±17.2 mm...  相似文献   

20.
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及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志敏 《医学文选》2001,20(1):101-102
氧疗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治疗方法和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措施之一。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氧疗方法有双孔吸氧管法、单侧鼻导管法、鼻塞法、漏斗法、面罩法和头罩式给氧等。各种吸氧方法的氧疗效果各异 ,本文对吸氧方法与氧疗效果监测作一综述。1 各种吸氧方法的优缺点及病人耐受性1.1 单侧鼻导管吸氧法 自鼻孔插入鼻咽部约自鼻尖至耳垂的 2 / 3长度 (离鼻孔 8~ 10 cm)。此种方法节省氧气 [1 ] ,不妨碍病人饮食及言谈。世界卫生组织 (WHO)也推荐鼻咽部吸氧。Shann[2 ]观察 12例受检患儿 ,认为鼻前庭吸氧效果不及鼻咽部吸氧。后者使用简单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