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盐都县围产儿死亡情况 ,明确围产期保健的重点 ,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对盐都县 1997~ 2 0 0 2年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盐都县各乡镇卫生院和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 1997~ 2 0 0 2年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儿科死亡的 4 0 8例围产儿的病历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范围标准 (指胎儿体重达到 10 0 0 g ,相当于 2 8孕周至足月出生后 7d内的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均为本次统计对象。计算围产儿死亡率 ,核查围产儿死亡诊断标准的审议级别 ,分析死亡因素。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情况…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本文对崇明县1990~ 1999年围产儿死亡监测、评审资料进行分析 ,并提出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干预措施。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收集崇明县 1990~ 1999年 36所接产医院 (1997年后接产医院逐年减少 ,目前 16所 )上报的围产儿死亡病例及每家医院常规上报的“上海市妇婴卫生工作报表”的有关数据。1.2 方法全县统一监测方案 ,凡发生围产儿死亡 ,需在 1周内填写死亡报告并上报县妇幼保健所。县妇幼保建所每季度组织 1次由县围产协作组成员参加的评审会议 ,讨论评审每 1死亡病例 ,分别评为Ⅰ、Ⅱ、Ⅲ类…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影响围产儿死亡的相关因素,探讨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以便更好地指导围产保健工作,对1998~1999年龙岩市各市、县医院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1 资料与方法根据龙岩市各县级以上医院提供的1998年1月至1999年6月住院分娩出生围产儿统计报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并按WHO围产期Ⅰ标准,即孕满28周(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出生后7d内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者为调查对象,计算死亡率,分析影响因素。2 结果与分析21 围产儿死亡情况 调查住院围产儿12352人,死亡277例,死亡率2243‰。其中死胎8…  相似文献   

4.
13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确定我市新世纪围产期保健工作的重点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我们将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1 2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资料来源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 2月吴江市 2 0个乡镇 ,2 5所医疗单位的妇产科分娩的围产儿死亡 (包括死胎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资料。1 .2 方法 按照围产期 标准计算 ,即孕满 2 8周至出生后 7天或出生体重≥ 1 0 0 0 g为准。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情况 围产儿死亡共 1 35例 ,其中男 5 8例、女 77例。围产儿死亡率 8.2 2‰。围产儿死亡中死胎死产占 6…  相似文献   

5.
围产儿死亡率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和接生技术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分析我市 2 45例围产儿死亡原因 ,以探讨有效干预措施 ,降低围产儿死亡。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收集本市 1996~ 1999年活产数和围产儿死亡数 ,每例围产儿死亡由市区乡镇医院产科人员负责填写《围产儿死亡登记卡》 ,市妇保所负责复核、汇总。2 方法 按WHO围产Ⅰ标准 ,从孕 2 8周至出生后 7天 ,体重≥ 10 0 0克[1] 。围产儿死亡包括死胎、死产、早期新生儿死亡。结  果1 围产儿死亡率  1996~ 1999年全市出生活产数 2 0 116名 ,围产儿死亡 2 45例 ,…  相似文献   

6.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孕产妇系统保健、产科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此 ,对盐都县 1991~ 1998年围产儿死亡资料进行分析。1 材料与方法依据盐都县妇幼保健所 1991~ 1998年的孕产妇系统管理统计表及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凡孕满 2 8周胎儿出生 (体重≥ 10 0 0 g)至 7天内死亡者为围产儿死亡。2 结果与分析2 .1  1991~ 1998年盐都县合计出生 6 542 9人 ,围产儿死亡 1370例 ,围产儿死亡率为 2 0 .94‰。其中新生儿死亡 6 70例 ,新生儿死亡率为 10 .2 4‰ ;死胎 334例 ,死产 36 6例。历年围产儿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而新生儿死亡率则波动较…  相似文献   

7.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健康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回顾调查 1998年第 1季度~ 2 0 0 2年第 3季度 ,嘉定区住院分娩的围产儿死亡情况 ,研究分析死亡原因 ,以探讨降低嘉定区围产儿死亡率的有效干预措施。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来源 本文资料均来源于 1998年第 1季度~ 2 0 0 2年第 3季度嘉定区妇婴卫生工作报表及围产儿死亡个案表。1.2 方法 嘉定区 4家接产医院每季度上报嘉定区妇幼保健所 ,经区围产协作组评审 ,上报上海市妇女保健所。1.3 诊断标准 我国采用的标准是围产期 1,围产儿死亡是指妊娠足 2 8周至出生后 7d内死亡的…  相似文献   

8.
安阳市人民医院围产儿死因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状况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工作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研究其死因 ,针对性进行预防 ,是提高围产医学质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对我院 5年间围产儿死亡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5年元月——— 1999年 12月底我院围产儿死亡登记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记录。1.2 方法 按WHO公布的围产期I的计算方法 ,即孕期满 2 8周 (出生体重≥ 10 0 0g)到出生后 7天为止的新生儿为围产儿。依据临床诊断、死亡原因进行分类。个别病例进行了尸检。2 结果2 .1 围产儿死亡率 (见表 1)。5年间围…  相似文献   

9.
为确切了解我县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相关因素,我们对1999年全年围产儿死亡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及评审,并探讨其于预措施,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9年1月1日~12月31日全县围产儿死亡报告卡、死亡病例(涉及乡、县两级医院转诊病例同时抽调)、各医院分娩登记本、死亡围产儿孕期保健手册、妇幼保健统计报表、县乡计生委生命统计报表。1.2 方法 成立死亡调查小组,制定调查方案,调查人员统一培训,统一标准,根据死亡病例有关资料对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对资料登记不全者找责任医师及入户调查  相似文献   

10.
嵊泗县1992~2001年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产儿死亡率可反映本地区围产保健质量和水平 ,为总结经验 ,探索干预措施 ,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 ,对本院近 10年围产儿死亡率动态变化作观察分析。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1992~ 2 0 0 1年在我院住院分娩期间死亡的围产儿个案病例及有关评审资料。2 方法 按照围产期Ⅰ的标准即妊娠满 2 8WK至出生后 7d内体重≥ 10 0 0g (身长≥ 35cm) ,每 10 0 0个孕妇分娩的死胎、死产及早期新生儿死亡数为围产期Ⅰ死亡率。对每年围产儿死亡个案相关资料核实整理作频数分布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  果1 死亡率及其变化  10年来我院共分娩…  相似文献   

11.
婴儿死亡率是衡量妇幼保健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而出生 7天内的新生儿死亡既在围产儿死亡中占很大比例 ,又在婴儿死亡中占大部份 ,因此分析其死亡因素是降低围产儿死亡、婴儿死亡的初步措施。本文通过对丽水市 1995~ 1999年 112 8例早期新生儿死亡的分析 ,提出干预措施 ,为妇幼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 资料来源 本资料来自我市 1995~ 1999年内各县 (市 )上报的 0~ 4岁儿童死亡监测资料、报表及每年的出生与死亡漏报调查资料。2 方法 死亡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ICD - 9。2 1 报告系统 以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为核心…  相似文献   

12.
401例围产儿死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本文将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 1996~ 2 0 0 0年的4 0 1例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明确我市围产期保健的重点及制定相应的保健措施 ,以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吴忠市辖区范围内有产科的医院、乡镇医院 ,1996~ 2 0 0 0年出生的新生儿及产科、儿科死亡的 4 0 1例围产儿。按照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围产期范围标准 (即出生时体重大于等于 10 0 0 g孕满 2 8w至产后 7d出生的死胎、死产、新生儿 )均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围产儿人数、死胎数、死产数和出生 7d内死亡的新生儿数 ,计算出围产儿死亡率 ,再详细核查围产儿死…  相似文献   

13.
南京市围产儿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姜晓红  龚华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4):3396-3397
围产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文化、卫生水平及整个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对南京市2000~2004年5年间6城区4郊区5县共2 600例围产儿死因分析,掌握本地区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南京地区每年进行围产儿死亡个案监测工作,区县妇幼保健所负责将辖区内所发生的围产儿死亡个案(不论户口)按季度上报市妇幼保健所。1·2方法。市妇幼保健所对全市围产儿死亡个案进行核实、补漏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学分析,交由市围产协作组专家讨论,制定干预措施。围产儿死亡率按…  相似文献   

14.
264例围产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将海珠区 1993年 10月~ 1998年 9月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以确定我区围产期保健的重点 ,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广州市海珠区区辖范围内有产科的医院 (包括三级医院 3家 ,二级医院 7家 ,一级医院 1家 ) 1993年 10月至 1998年 9月在各产科出生的新生儿及妇产科、儿科死亡的围产儿。统计方法按照 WHO规定 ,出生体重≥ 10 0 0 g(或孕满 2 8w)至产后 7d为围产期标准 ,作为本次调查对象。统计围产儿人数、死胎数、死产数和活产 7d内 (早期新生儿 )死亡数 ,计算出围产儿死亡率 ,再详细核查围产儿死亡的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潍坊市围产儿出生缺陷 (BD)的发生率、临床特点、流行病学特点 ,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线索。 [方法 ]1997~ 2 0 0 2年对到潍坊市 199处乡镇卫生院和 43处县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住院分娩的所有围产儿的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 1997~ 2 0 0 2年共出生 5 2 1996名婴儿 ,2 43 5名发生BD ,发生率为 4 66‰。BD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2 1 4,P <0 0 1)。BD围产儿死亡率为 5 10 0‰ ,高于总体围产儿死亡率 8 18‰ ;BD产前诊断率为19 8% ;BD儿的母亲有 3 4 7%在孕早期受可疑致畸因子暴露。 [结论 ]BD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今后应进一步做好监测工作 ,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BD儿出生、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顺义区 10年围产儿出生监测及围产儿死亡病例分析 ,得出 10年畸形儿发生率及畸形儿病种的变化 ,从中找出可避免因素 ,降低围产儿死亡。1 资料来源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顺义区 1990 - 1999年 ,孕妇为本区户口 ,孕满 2 8周 (即胎儿达到或超过体重 10 0 0克或身长 35厘米 )至产后 1周的死胎、死产及出生 7整天的新生儿。有关死亡病例 ,来自全区各乡、镇卫生院及区级医疗单位登记报告卡及围产儿死亡病例。1.2 分析方法 此组资料是将 10年中围产儿死亡病例进行整体分析 ,从中筛出各类畸形儿病例。1.3 统计方法 采用 χ2检验。2 结…  相似文献   

17.
浅析围产儿死亡评审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围产儿死亡评审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作用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 ,对青岛市 1990~ 2 0 0 1年的围产儿死亡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以 1996年为界 ,评审前后的围产儿死亡率及死亡构成有显著差异 (P<0 .0 0 1)。说明开展围产儿死亡评审工作对降低青岛市的围产儿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评审发现围产儿的主要死因 ,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2002年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围产儿死亡率是反映围产保健、产科质量和新生儿水平的重要指标。 2 0 0 2年起我省首次在 30个监测点对所有围产儿死亡进行监测和评审 ,拟进一步了解围产儿死亡原因 ,降低死亡率。本文就 2 0 0 2年浙江省围产儿死亡监测资料 ,作了死亡原因探讨 ,为浙江省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2年在 30个卫生监测点中各级各类医院分娩的围产儿 ,采用围产期Ⅰ标准。 30个监测点共有 4 4 1家医疗单位参与监测 ,共监测围产儿 14 76 6 8例 ,占去年全省围产儿总数的 4 0 70 %。2 方法 按省卫生厅 2 0 0 1…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94年1月1日至1997年12月31日出生的死亡围产儿进行调查、分析.目的在于探讨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寻找降低围产儿死亡率的对策,以提高围产期保健的工作质量.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围产儿活产和死亡报告资料来自济南市历下区省级2所、市级2所和区级1所综合医院.围产儿属济南市历下区内常驻户口.1.2 方法 由各医院填写“围产儿死亡报告卡”,并专人审核,补正漏项及错误.对每例死因进行分析,以孕满28周,出生7d内,体重达1000g,身高达35cm以上的围产儿(不包括计划生育引产)死因作分类统计.2 结果2.1 死亡率 围产儿死亡率平均为9.09%0,4年死亡率见表1.  相似文献   

20.
按照《山西省“削峰”工程出生缺陷动态监测实施方案》要求 ,1997年以来 ,我市在 10个县 (市、区 )的 94所医院进行了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动态监测。至 2 0 0 3年 ,共监测围产儿 1874 92例 ,出生缺陷儿 2 4 6 2例 ,出生缺陷发生率为 131.31/万。其中神经管畸形 ( NTD) 881例 ,NTD发生率为 4 6 .99/万 ,占出生缺陷的 35 .78%。围产儿死亡 2 5 0 5例 ,围产儿死亡率为13.36‰。出生缺陷畸形的顺位依次为神经系统缺陷、面耳颈部缺陷、骨骼肌肉系统缺陷、消化系统缺陷。出生缺陷儿有 5 3.5 7%存活 ,缺陷儿死亡率是同期围产儿死亡率的 34.75倍。孕 2 8周前引产的出生缺陷儿 88.12 %依靠 B超诊断。因此采用 B超筛查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