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组织学活检在周围型肺病变(PP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PPL患者176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PPL,均进行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并均行手术治疗取得最终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析超声引导下穿刺取材成功率,以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PPL的效能,并观察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176例患者中,172例取材成功,取材成功率为97.72%(172/176)。与术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正确168例,诊断准确性为97.67%(168/172),余4例肺腺癌伴坏死感染穿刺活检诊断为炎性坏死组织。以外科手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诊断肺周围型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6.77%(120/124),特异度100%(48/48),阴性预测值为92.31%(48/52),阳性预测值为100%(120/120)。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出现少量气胸9例,少量胸腔积液8例,痰中带血丝6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07%(23/176)。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微创、便捷、安全的检查技术,对PPL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皮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穿刺活检42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穿刺活检术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42例行CT引导下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患者的活检资料、手术及术后病理及穿刺并发症情况。结果:36例经穿刺得到确切病理结果,成功率85.7%(36/42),其中良性病变15例,恶性病变21例,36例中19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与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94.7%(18/19),3例穿刺取得的病理组织不足,未能获得明确的病理诊断,占7.1%(3/42),3例活检失败,占7.1%(3/42),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对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具有准确性高、创伤小、并发症少等特点,在活检时病变骨组织与周围软组织肿块采用不同的活检器材分别取材,可提高活检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肺周围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住院的肺部疾病患者247例,所有患者均经胸部CT证实为周围型肺部病变,超声引导下使用BARD枪及18G活检针穿刺抽取病变肺部组织进行组织学病理检查,其中65例获得手术后常规病理及免疫组化病理结果,并与穿刺病理结果对照;同时观察穿刺活检并发症。结果 247例第一次取材成功239例,首次取材成功率96.8%(239/247),第二次取材成功率100%,其中154例为恶性病变,93例为良性病变;65例患者中64例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穿刺病理结果一致;6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4%,咯血2例,气胸3例,胸膜反应1例。结论超声引导肺周围型病变活检术安全、便捷、可靠,并发症少,为周围型肺病变早期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4.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肌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在骨骼肌肉系统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骨骼肌肉系统病变319例。结果:273例获得病理诊断,占85.6%(273/319),29例穿刺取得的病理组织不足,占9.1%(29/319),17例穿刺活检不成功,占5.3%(17/319)。257例具手术病理结果的病例中,212例穿刺结果和手术结果相符,45例不相符,其组织学定性的准确率为82.5%(212/257)。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骨骼肌肉系统病变有效的诊断方法,可以使大多数患者避免切开活检;诊断的准确性和病变的组织学类型有关,少见病和取材的局限性是病理确诊困难甚至误诊的主要原因,而囊性和硬化性病灶是活检失败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诊断肺部肿块的临床价值.方法:经CT检查发现肺部肿块患者46例(58个肿块),CT薄层扫描定位下行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结果:46例穿刺成功率100%,病理诊断恶性肿瘤40例,良性病变6例,术后发生少量气胸4例,咯血3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组织穿刺活检有助于肺部肿块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皮胸部穿刺50例病变穿刺活检,其中肺部病变43例,纵隔病变3例,胸膜病变4例;经手术病检证实49例,1例穿刺活检未成功。结果 穿刺活检成功49例,穿刺活检成功率98.0%,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恶性病变为97.2%,良性病变为92.9%;并发少量气胸3例,中量气胸1例,少量气胸伴肺少量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0.0%。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是安全、有效提高胸部病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6月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友谊医院完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肿块患者30例,统计病理类型、并发症等内容.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穿刺活检术,穿刺病理提示,恶性病变14例(46.7%)...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周围型肺部病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113例周围型肺部病变患者,均经术后病理确诊,良性病变51例、恶性病变62例,术前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统计对比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结果: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诊断符合率为90.27%(102/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33,P=0.000);穿刺后4例沿穿刺针出血,7例少量气胸,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为诊断肺部疾病重要方式,准确性较高,且穿刺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诊断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5例肺癌患者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与25例行B超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对比。结果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2.0%,并发症发生率为16.0%,均优于B超组。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诊断方法,诊断准确率高,并发症少,有助于肺部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对睾丸、附睾病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在睾丸、附睾病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可疑睾丸及附睾病变行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所取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诊断为取材满意,否则为不满意。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至少6个月以上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 20例共22个病灶均取材满意,每个病灶取材2~3次不等,所取组织为白色或红白相间。所有病例穿刺活检后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睾丸及附睾病变的准确性高,并发症少,是临床确诊睾丸、附睾病变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否则的临床应用价值(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分析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32例病变(包括肺周围性结节29例,肺门1例,纵隔1例,胸膜1例)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采用COOK公司21G抽吸针和自动弹射活检枪,选择最佳层面,进针点,进针角度和深度,作多点抽吸结合活检枪取材,结果:穿刺成功率为100%,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总阳性率为100%,气胸发生率为6%,结论:CT引导下肺部病变穿刺活检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安全可靠,为临床提供细胞学,组织学,病原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高锋 《浙江临床医学》2014,(10):1568-1569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肺外周占位病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分析穿刺成功率、确诊率及并发症。结果穿刺成功率100%,疾病确诊率90.7%(43例患者中39例确诊,其中恶性病变28例),发生并发症8例(气胸5例,咯血3例)。结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对肺外周占位病变确诊率高,并发症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对胸部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12年2月85例胸部肿块患者行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皮穿刺切割活检组织经病理学诊断85例,穿刺活检诊断恶性肿瘤的灵敏度为95.9%、特异度为100%,阳性预测值为100%,阴性预测值为80%,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为95.3%.气胸发生率为9.4%,出血发生率为3.5%.结论:CT导引下经皮穿刺切割活检诊断正确率高,并发症轻,是一种安全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CT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对胸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CT导引经皮胸部穿刺病变104例.病灶位于上肺野22例,中肺野34例,下肺野38例,纵膈病变10例.病灶大小0.5~10 cm,使用18G穿刺针抽吸活检.结果 活检成功率100 %,穿刺活检诊断为恶性病变67例,良性病变29例、未见恶性征象但无明确良性诊断8例.并发症包括轻度气胸6例,咯血2例,纵隔气肿1例.结论 CT导引下经皮细针胸部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准确、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CT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与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对肺部周围型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在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经胸部CT确诊为肺部周围型病变需行经皮肺穿刺活检术,明确诊断的患者64例,其中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组32例,经CT引导组32例,采用四格表χ2检验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差异。 结果影像融合引导组穿刺成功率93.8%(30/32),CT引导组穿刺成功率100.0%(32/3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2,P=0.47)。影像融合引导组气胸、咯血等并发症发生率6.3%(2/32),CT引导组并发症发生率25.0%(8/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P=0.04)。 结论经影像融合导航技术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是引导超声不能显示的肺部周围型病变穿刺活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共轴针法在胸部病变穿刺活检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联合应用17G、18G切割针和21G抽吸针、PTC针对139例胸部病变进行CT导引下穿刺活检,病灶直径1.2-7.8cm,其中直径<3cm者32例。结果139个病灶共取材291次。活检总阳性率90.7%(126/139),细胞学阳性率和组织学阳性率分别为61.2%(80/130)和84.8%(117/138)。穿刺后发生气胸11例,轻度咯血6例。结论CT导引下胸部病变的穿刺活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影响并发症发生率的原因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质状况和穿刺次数,细针抽吸和粗针切割活检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经皮穿刺活检的成功率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Bard活检枪及18 G内槽切割式活检针,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57例经CT诊断的肺外周型占位性病变行经皮穿刺活检.结果 穿刺取材满意率为98%,与术后大体标本病理组织学检查及临床随访对比,穿刺活检诊断准确率为96.4%;57例患者穿刺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自诉术后胸痛,1例痰中带血,1例气胸.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活检具有操作简便、取材满意率高,病理诊断准确率高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FDG PET导向下CT引导穿刺活检术对胸部病灶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参照~(18)F-FDG显像浓聚情况选择穿刺点,采用CT引导经皮穿刺术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209例胸部病变进行活检,并与手术或临床随访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结果 本组中该方法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灵敏度82.2%(125/152),阳性预测值99.2%(125/126);对良性病变的诊断特异度为98.2%(56/57);总诊断符合率为86.6%(181/209).气胸为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8.6%(18/209),均未作特殊处理而自愈.结论 对肺内病灶进行CT引导经皮穿刺安全可靠,为根据~(18)F-FDG高浓聚点为穿刺点的选择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并总结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8年2月86例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活检后做出诊断者82例,4例未能获得明确诊断。术后17例出现活检后肺部相关并发症,其中11例出现气胸患者中有4例合并痰中带血,有9例胸痛;有5例仅出现痰中带少量血,其中有3例体温超过38℃;有1例发生胸膜反应。本组病例元感染、血胸、空气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准确、熟练的CT引导技巧是提高肺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术中熟练的配合及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减少和预防穿刺后肺部并发症的主要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