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彦  许艳霞 《山东医药》2011,51(37):68-68
2004年5月~2010年5月,我院通过宫腔镜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73例,临床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1.1 一般资料 2000—08/2005—08我们共完成宫腔镜检查3030例,发现子宫黏膜下肌瘤65例,其中60例接受宫腔镜下黏膜肌瘤电切术。65例中0型25例,Ⅰ型27例,Ⅱ型13例;后者有5例行介入治疗。病人年龄30~52岁。病人都有月经改变,如月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手术组60例中轻度贫血22例,中度贫血26例,重度贫血的12例。  相似文献   

3.
2001年~2002年,我院经阴道摘除子宫黏膜下肌瘤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张宪军  田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481-3482
我院自2008年12月至2012年10月行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的患者60例,分成应用腹腔镜推结器套扎组及常规手术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资料与方法1.1对象因黏膜下子宫肌瘤需要行宫腔镜切除的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成应用腹腔镜推结器套扎组和常规手术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无严重的内外科并发症。应用腹腔镜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子宫动脉阻断联合戈舍瑞林皮下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瘤的疗效。方法子宫腺肌瘤患者76例,采用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子宫动脉阻断术,术后使用戈舍瑞林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痛经情况、月经量、子宫体积,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促卵泡刺激素( FSH)、黄体生成素( LH)和雌二醇(E2)。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3~12个月,患者痛经程度减轻,月经量减少,子宫体积变小(P均<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血清E2、FSH、LH水平降低(P均<0.05)。结论腹腔镜下病灶切除+子宫动脉阻断联合戈舍瑞林皮下注射治疗子宫腺肌瘤疗效显著,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6.
田春  周宏 《山东医药》2006,46(27):84-84
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对70例子宫肌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子宫次全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子宫肌瘤患者70例,平均年龄45.7岁(32~48岁)。其中浆膜下肌瘤45例,壁间肌瘤25例。肌瘤数目:1~3个;肌瘤直径〈4cm者47例,≥4cm者23例,其中最大直径达12cm;位于前壁者39例,宫底者18例,后壁者13例。术前均经妇科及B超检查,宫颈涂片,细胞学检查。对有不规则阴道流血者,行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9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HEOS宫腔镜系统治疗,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TCRM)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术后3个月宫腔粘连情况、术后6个月临床疗效和术后12个月内月经恢复情况、妊娠情况、卵巢功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短,术中失血量、术中膨宫液吸收量少(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腔粘连率低,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妊娠成功率高(P均<0.05)。两组内不同时点和两组间同一时点血清FSH、E2、LH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 HEOS宫腔镜治疗Ⅰ~Ⅱ型黏膜下子宫肌瘤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月经恢复,降低宫腔粘连发生率,同时增加术后妊娠机会,不影响术后卵巢功能。  相似文献   

8.
陈霞 《山东医药》2006,46(21):57-57
自2002年5月以来,我们对8例体积较大,但未突出宫颈口的黏膜下肌瘤行经阴宫颈后唇切开摘除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帆  俞萍  胡予婷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4):3502-3503
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腔镜技术逐渐成熟并广泛应用到手术中。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以其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逐渐成为临床上子宫切除的一线治疗方式〔1〕。本文观察使用LAVH患者术中及术后相关情况,探究LAVH的安全性、可靠性及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晓琳  王登科 《山东医药》2012,52(38):37-38
目的 比较官腔镜电切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50例,分别采用官腔镜电切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均获成功.A组手术时间为(65.23±11.04) min,低于B组的(98.36±15.22) min,P<0.01.A组住院时间(6.35 ±0.01)d,与B组的(6.42±0.02)d相比,P>0.05.治疗12个月后,A组患者肌瘤均消失,B组7例患者瘤体缩小、5例患者肌瘤复发.A、B组手术治愈率分别为100%、78%,两组相比,P<0.01.结论 官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子宫动脉栓塞术.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CS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CSD患者26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宫腔镜子宫瘢痕憩室切除联合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4例)和对照组(采用宫腔镜引导下经腹腔镜切除子宫瘢痕后重新缝合修复子宫下段肌层,1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子宫下段肌层的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均显著增厚(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下段肌层折叠缝合联合宫腔镜治疗CSD疗效确切,且手术操作更简易,术中出血量更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早期胃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02—2016-12我院收治的186例早期胃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ESD组和EMR组,ESD组采用ESD进行治疗,EMR组采用EMR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术中出血、穿孔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患者进行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结果]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SD组中有5例发生术中出血,2例发生穿孔;EMR组中有17例发生术中出血,9例发生穿孔。2组患者术中出血、穿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853、4.422,P<0.05)。ESD组可能治愈性切除率、非治愈性切除率、肿瘤复发率低于EMR组(χ2=10.225、11.976、10.123,P<0.05),但ESD组一次性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高于EMR组(χ2=22.763、27.991,P<0.05),说明采用ESD治疗早期胃癌更彻底,2组病理组织学疗效评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ESD能有效降低早期胃癌患者术中出血及穿孔的发生情况,病灶切除彻底,肿瘤复发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谌贻琴 《山东医药》2008,48(17):20-20
2006年4月~2007年2月,我科对6例纵隔子宫患者采用宫腔镜联合腹腔镜子宫纵隔电切术,收到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粱锋 《山东医药》2011,51(31):91-92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剥离器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2例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均于全麻下行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在下推膀胱和宫旁组织时观察组用子宫肌瘤剥离器,对照组用分离钳或冲洗器,有出血处均辅以双极电凝止血,余操作相同。结果观察组下推膀胱和宫旁组织的手术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子宫肌瘤剥离器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中可简化子宫切除方式,降低手术操作难度,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5.
王雅莉  刘惠娜 《山东医药》2008,48(17):74-74
2005年9月~2007年8月,我们采用宫腔镜下电切术(TCRM)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38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82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年龄23~58(38.4±11.5)岁;均已婚,生育者56例,未孕者15例,不孕者10例;其中单发肌瘤3例,多发肌瘤(≥2个)39例;瘤体直径1~5cm.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治疗早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黏膜剥离术的食管癌早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黏膜剥离术患者垂直与水平切缘分别有1、2例阳性,经过术中冰冻追加手术切除,黏膜切除术的患者垂直和水平切缘各有4例阳性,水平切缘阳性患者再次行黏膜切除术,垂直阳性切缘患者有2例术前病理为食管癌,行补救性外科切除,其余2例不典型增生行黏膜剥离术。统计其整块切除率,发现黏膜切除术的整块切除率分别为80. 0%和76. 5%,黏膜剥离术的整块切除率均为100%。黏膜切除术所花费手术时间短于黏膜剥离术。黏膜剥离术患者重度出血率显著高于黏膜切除术,而在食管狭窄方面黏膜切除术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黏膜剥离术(均P 0. 05)。而食管穿孔发生率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黏膜剥离术手术近期疗效更佳,但在并发症方面,两种手术方式各有优劣,在临床应用时应该取其优点,避免并发症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2岁,因"月经量增多3个月"于2012年3月1日入院。患者于3个月前出现月经量增多,伴血块,无发热、腹痛等不适。在我院门诊行宫腔镜检查提示宫腔中下段内凸型肌瘤,拟诊"子宫黏膜下肌瘤",收入院进一步治疗。G2P1A1,曾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1次;既往病史和家族史否认有特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贫血貌,心肺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TLH)、经腹全子宫切除(TAH)、经阴道子宫切除(TVH)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4种术式(分别为TLH、TAH、TVH、LAVH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采用4种术式切除子宫的手术情况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TAH组短于,TVH、LAVH组(P〈0.01),TVH组长于TLH、LAVH组(P〈0.05、0.01),TLH组短于LAVH组(P〈0.01)。术中出血量:TAH组多于其他3组(P均〈0.01);TLH组少于LAVH、TVH组(P均〈0.05)。术后患者排气时间:TAH组长于其他3组(P均〈0.01)。术后体温:TAH组最高(P〈0.01)。术后住院时间:TAH组长于其他3组(P均〈0.01)。结论4种术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术者的技术水平,选择适宜术式。对经验丰富的术者而言,TLH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9.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9):496-500
背景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发生于育龄期女性的一种慢性雌激素依赖性疾病,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低,临床表现不典型,误诊率高.病例简介本文报道了1例因腹泻就诊于消化科内科的患者,通过内镜下分次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piecemeal mucosal resection, EPMR)确诊了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避免了非必要的外科手术.结论应用EPMR大活检或可作为提高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率的一种方法,但尚需大样本量的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0.
张立霞 《山东医药》2006,46(27):83-83
阴式子宫切除术(TVH)因其损伤小、恢复快、术后无切口疼痛、无腹壁瘢痕等诸多优点,其临床应用有明显上升趋势。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与推广,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亦逐渐应用于临床,该术式具有损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但对设备、技术要求高,基层医院开展受到一定限制。2004年5月~2005年10月,我们对46例子宫良性疾病[子宫肌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功血)、子宫肌腺病]患者采用改良TVH切除子宫,临床效果满意。现就该手术方法及优点进行总结,并与同期行LAVH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