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比较前路钢板与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12月榆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前路钢板内固定组(40例,采用前路钢板治疗)和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5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Frankle分级情况以及JOA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等现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路钢板内固定组患者的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103±33)m L比(223±38)m L、(9±3)d比(14±3)d](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Frankle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改善情况优于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组(P<0.05)。随治疗后时间的延长,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其中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组稍高于前路钢板内固定组,两组患者的JOA评分在组间、时点间以及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较前路钢板更为理想,当然临床需结合具体的损伤情况和严重程度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前临床上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多采用牵引复位、颈椎后路减压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对于骨折脱位所造成的脊髓前后方同时受压,颈椎前后柱均遭到严重破坏,以及颈椎骨折脱位牵引复位失败或陈旧性脱位的患者,上述手术方法均无法彻底减压,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柱正常序列及重建稳定性。且在复位过程中存在加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的可能。我院自2003年7月采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钢板螺丝钉固定联合后路减压复位植骨侧块钢板固定的方法治疗颈椎骨折脱位11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后路减压固定植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后路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后路椎板植骨+前路减压椎间钛网植骨并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均手术成功,无一例出现神经损伤加重及死亡,术后无严重手术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恢复按ASIA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3例,D级4例。结论对下颈椎骨折脱位伴绞锁患者早期行前后路复位内固定植骨,有利于解除脊髓的压迫状态,恢复正常的颈椎序列,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及早期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民权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接受颈前路钢板内固定,观察组接受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骨髓损伤分级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骨髓损伤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骨髓损伤分级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8.00%比1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脊髓损伤,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91例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行骨折修复手术。采用随机分组将所有患儿分为传统内固定组(45例,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和弹性髓内钉组(46例,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术),比较两组患儿的骨折修复率、疗效观察指标、骨痂生长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弹性髓内钉组的骨折修复优良率高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住院时间、骨折线消失时间、骨骼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短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骨痂生长情况评分高于传统内固定组(P <0.05)。不同时间点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有差异(P <0.05),两组的骨痂生长情况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 <0.05)。③弹性髓内钉组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总发生率(6.52%)明显低于传统内固定组(22.22%)(P <0.05)。结论 钛制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中段胫骨创伤性骨折患儿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案相比,更利于骨骼愈合和骨痂生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32例,其中3例同期后路复位及减压。术后随访8个月~18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即获稳定,恢复脊柱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个月~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时Frankel分级分别平均改善1.2级、1.32级和1.36级。结论前路手术植骨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满意的复位、即刻的稳定和重建。手术不仅可明显改善脊髓的功能状况,还可避免因发生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经验。方法施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及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20例,其中颈椎椎体爆裂性骨折12例,颈椎脱位8例。Fmkel神经功能分级:A级5例,B级6例,C级7例,D级2例,E级O例。对结果进行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评价。结果所有病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植骨块均取得坚强愈合,10例颈椎生理曲度恢复良好,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正常,1例术后一周椎体间再脱位而畸形愈合,但无反曲发生。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颈前路钢板固定具有稳定性佳,促进植骨块愈合和维持椎间隙高度等作用。是治疗颈椎骨折脱拉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n=28)与观察组(n=32)。对照组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术,比较两组影像学指标、神经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12个月,两组伤椎高度比值高于术前,脊柱后凸成角低于术前,且观察组变化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长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椎间融合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有利于伤椎愈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一期后路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与一期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的效果。方法选取31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其中14例患者接受一期后路减压联合前路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设为A组,17例患者接受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设为B组。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改善率等。结果 A组术中出血量为(290.01±102.20)ml,手术时间为(4.12±1.08)h;B组术中出血量为(494.16±262.21)ml,手术时间为(4.95±1.37)h。A组术中出血量较B组少,手术时间较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为(0.66±0.11)%和(0.76±0.12)%,B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为(0.70±0.12)%和(0.80±0.10)%。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1 a的JOA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期前路减压内固定联合后路减压术与一期后路扩大减压固定联合前路减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外伤后骨折脱位,均可解除来自椎管前与椎管后方的压迫,恢复损伤节段稳定,且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安全性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申建兴 《中外医疗》2011,30(18):60-60
目的探讨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某院骨科1999年5月至2002年2月间,应用后路减压、短节段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患者46例,恢复其胸腰椎序列,重建塌陷椎体;观察患者治疗后椎体复位情况、内固定有无失败情况及后期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对46例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时间在5~32个月,平均18.5个月;调查结果显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患者术后除有3例复位效果不太满意,1例后期出现椎弓根钉松动;其余患者骨折情况均达到临床骨性愈合。结论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法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对脊柱骨折、脱位的减压、复位,重建脊柱的稳定性,有很好的临床效果;是一种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在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20具成人防腐尸体标本共40具半髋臼标本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具完整骨盆。A 组: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后壁螺钉固定;B 组: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及后壁螺钉固定;C 组:前柱重建钢板联合后柱重建钢板及后壁拉力螺钉固定;D 组: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应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分别对各组加载至骨折端固定失败(移位>2 mm)并记录各组的最大载荷,比较4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髋臼横行后壁骨折4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所能承载的最大载荷分别为:A 组(823.89±106.27)N;B 组(1041.38±125.66)N;C 组(1210.19±116.27)N;D 组(1037.89±108.67)N,各组两两比较:A 组所承载的最大载荷小于 B、C、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98;P =0.027);C 组所承载的最大载荷大于 B、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B、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71)。结论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时,应用前后柱双钢板、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及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均优于后柱单重建钢板,其中前后柱双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更强;后柱锁定重建钢板与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所承载的最大载荷相似。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Purpose. Anterior plate fixation has been reported to provide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cervical spine distractive flexion (DF) injuries stages 1 and 2, but will result in a substantial failure rate in more unstable stage 3 and above. The aim of this investigation was to determine th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ixation techniques in a DF-3 injury model where all structures responsible for the posterior tension band mechanism are torn.

Methods. The multidirectional three-dimensional stiffness of the subaxial cervical spine was measured in eight cadaveric specimens with a simulated DF-3 injury at C5–C6, stabilized with four different fixation techniques: anterior plate alone, anterior plate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wire, transarticular facet screws, and a pedicle screw–rod construct,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anterior plate alone did not improve stability compared to the intact spine condition, thus allowing considerable range of motion around all three cardinal axes (p > 0.05). The anterior plate combined with posterior wire technique improved flexion–extension stiffness (p = 0.023), but not in axial rotation and lateral bending. When the anterior plate was combined with transarticular facet screws or with a pedicle screws–rod instrumentation, the stability improved in flexion–extension, lateral bending, and in axial rotation (p < 0.05).

Conclusions. These findings imply that the use of anterior fixation alone is insufficient for fixation of the highly unstable DF-3 injury. In these situations, the use of anterior fixation combined with a competent posterior tension band reconstruction (e.g. transarticular screws or a posterior pedicle screws–rod device) improves segment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13.
赵则雪  费昊东  王守国  季峰  谢跃 《重庆医学》2016,(10):1350-1352
目的:探讨经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19例,经后路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了解骨折脱位矫正和后路植骨融合。参照日本骨科学会(JO A )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结果患者植骨全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无断钉、断棒发生,JO A评分由术前(7.35±2.39)分改善至术后(13.21±2.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式手术治疗足部Lisfranc骨折脱位的中短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9月至2015年3月间内侧柱与中间柱损伤的Lisfranc骨折脱位,均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4例。根据使用的内固定物不同分为两组:螺钉固定组(螺钉组,12例)和跨关节钢板固定组(钢板组,1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软组织愈合情况,术后6个月及取出内固定物后3个月的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螺钉组软组织均愈合良好,钢板组有1例切口局部皮肤坏死;螺钉组及钢板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2.04±16.03)min和(72.58±22.83)min,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螺钉组与钢板组的AOFAS评分分别为(76.83±4.60)和(65.46±6.80),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VAS评分分别为(2.74±0.43)和(3.03±0.5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螺钉组和钢板组的AOFAS评分及VA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螺钉及钢板固定足部Lisfranc骨折脱位均可获得良好效果,螺钉组的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临床效果。方法本组12例均于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ORION钢板内固定,按神经系统功能分级Frankel分级,于手术前、术后进行分级评定。结果12例患者平均随访14.5个月。骨折、脱位复位均满意,椎体高度稳定性良好,植骨术后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Frankel分级改善一级左右。结论严重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选择经前路手术治疗、复位。神经功能的改善及稳定性的重建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及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寰枢椎骨折脱位及不稳患者10例为观察组,予以颈后路椎弓根钉棒短节段内固定治疗;同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行后路椎夹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2组手术时间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显著(P相似文献   

17.
胡峰 《中外医疗》2012,31(13):5-6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交锁钢板对颈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0例颈椎骨折患者实施颈椎前路交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分析并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20例颈椎骨折患者经过颈椎前路交锁钢板治疗后1个月患者运动、触觉、针刺感评分分别为(66.9±22.4)分、(76.7±19.2)分、(69.7±18.8)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患者运动、触觉、针刺感评分分别为(74.8±23.3)分、(88.5±22.4)分、(83.2±21.1)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后颈椎复位良好,均实现骨性融合。患者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未见螺钉或钢板松动、滑脱等现象。结论应用颈椎前路交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结合激素治疗可以实现彻底减压,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理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李宽新  李锋 《农垦医学》2010,32(6):501-504
目的:探讨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不同节段内固定的方法,评价脊椎单元骨折重建与脊髓修复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胸椎中上段骨折采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椎下段骨折行经伤椎置钉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积极采用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膀胱训练,观察伤椎椎体前高比和脊髓神经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月~5年,伤椎前高比明显高于术前(P〈0.05);感觉运动评分较术前亦明显提高(P〈0.05)。结论:选择恰当的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能较好地重建骨折脊椎解剖结构、生物力学及椎管有效容积,为脊髓修复提供解剖基础,采用积极规范康复措施,能最大限度恢复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9.
高志成  郭素银  陈晓斌  郝夏 《医学综述》2011,17(7):1113-1115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加后路横突椎板间植骨或伤椎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骨折48例。结果经9~24个月的随访,48例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33%恢复到术后的94%,Cob角由手术前的平均24°降低到手术后的平均4°,椎管内骨块复位率达91%。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能获得良好的骨折复位固定脊柱及椎管减压的目的,后期随访椎体高度及Cob角丢失率低,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曾华东 《微创医学》2014,(6):733-735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腰椎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方法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疼痛评分(VAS)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和VAS评分的时间点间及分组和时间的交互作用显著(P0.05),ODI评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VAS评分不显著(P0.05);两组ODI评分和VAS评分均随时间的推移而趋于下降(P0.05),ODI评分术后3月、6月差异显著(P0.05),VAS评分术后3月差异显著(P0.05),其他时间点两指标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具有疗效好、临床症状缓解快、神经功能影响轻的特点,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