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对心肌桥-壁冠状动脉(MB-MCA)的显示方法及影像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654例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资料,检出MB-MCA,观察其位置,测量MB深度及MCA长度,总结MB-MCA显示方法及影像表现.结果 MB-MCA检出率为28%(181/654).181例204段MB-MCA中发生于左前降支162段,占79%.MB深度0.6~12.7 mm,平均约2.0 mm.MCA长度7.6~64.6 mm,平均约23.6 mm.MB-MCA的CT表现包括:①冠状动脉主干或分支穿行于心壁肌层内;②迂曲成角;③圆锥状改变; ④ "挤奶效应".结论 DSCT可正确诊断MB-MCA,并可显示MB-MCA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探讨心肌桥的出现率、好发部位.方法:连续收集临床诊断为冠心病且行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病例251例,回顾性地在线分析冠脉CT血管造影上心肌桥的出现率及其部位.结果:52例患者检出了心肌桥(52/251,20.7%),其中男性20例,女性22例,年龄60.27±11.36岁,共66段心肌桥.其中38例为单一壁冠状动脉,14例为两段受累,分别发生在前降支中段和钝缘支、前降支中段和右侧冠状动脉中段.心肌桥最常见于左前降支中段(48段,72.7%).结论:心肌桥常见,最常出现于左前降支,特别是左前降支中段,256层螺旋CT有效、无创且清晰地显示了心肌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64层CT冠状动脉成像(64 CTCA)对心肌桥(MB)和壁冠状动脉(MCA)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行64 CTC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527例患者资料,测量CTCA发现MB的长度、厚度和MCA狭窄程度,与CAG表现对比分析。结果 527例患者经64 CTCA检出MB 118例(22.4%),而该118例MB患者经CAG仅检出48例(9.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4 CTCA发现MB的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6.1±2.5)mm、(2.5±1.6)mm,MCA狭窄程度为(47.3±11.3)%;与CAG检出的MB长度与MCA狭窄程度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 CTCA对MB和MCA的诊断特异性较高,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SPECT/CT完成同机核素MPI和CTCA,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心肌桥(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间294例以胸闷、胸痛或心悸为主要症状、接受MPI及同机CTCA检查的患者资料,筛选出冠脉MB患者49例[男26例,女23例,年龄32~85(55.4±16.6)岁]。统计MB和缺血发生部位;将MPI和CTCA图像进行融合,对融合图像上MB.壁冠脉穿行心肌缺血区域、且CAG证实该区域供血冠脉不存在粥样斑块所致管腔狭窄者,判定心肌缺血为MB所致。利用z。检验比较不同部位MB引发心肌缺血改变的发生率差异。结果49例冠脉MB患者中,MB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前降支中段34例,前降支远段4例,间隔支3例,回旋支远段2例,中间支I例,右冠脉近中段2例;MPI显示心肌缺血41例(缺血部位46处),其中心尖部3例,前壁心尖部5例,前壁中部17例,间隔心尖部4例,前间隔中部3例,前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中部2例,下侧壁基底段4例,下壁近心尖部3例,下壁基底段3例;融合图像示MB引发的心肌缺血有32例,其中23例由前降支中段MB所致。MB位于好发部位组(前降支中段,34例)与非好发部位组(15例)的心肌缺血发生率分别为67.6%(23/34)和60.0%(9/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7,P〉0.05)。结论左冠脉前降支中段是MB的好发部位,不同部位的MB引发心肌缺血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MPI/CTCA融合影像可同时探测心肌缺血和冠脉MB的部位,判断MB对心肌血液供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128层容积CT冠状动脉造影(128-VCTCA)评价壁冠状动脉-心肌桥(MCA-MB)的形态学特征、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86例可疑冠心病患者,通过CT冠状动脉造影(CTCA)检查,分析MCA-MB冠脉CTA影像学特点。结果 128-VCTCA对MCA-MB的检出率为38.1%。其中,76.8%出现在左前降支,平均长度为(11.76±3.60)mm,心肌桥(MB)平均厚度为(2.90±2.33)mm。128-VCTCA对MCA-MB的检出率高于其他检查。结论128-VCTCA可准确判断MCA-MB的结构特点;128-VCTCA是一种评价MCA-MB可靠的、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64层螺旋CT评价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连续收集300例因怀疑冠心病(CHD)而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的病例的资料,由2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为前降支MB。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MPR、CPR、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结果:在300例受检对象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74例(24.7%,74/300)。MB组与非MB组前降支钙化的发生率分别为36.5%与31.3%,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54.1%与45.1%,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8.4%与44.6%,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40;P=0.18;P=0.97)。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对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在双源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dual-source CT coronary angiogra-phy,DSCTCA)中的检出率及其形态学特征,明确MB与邻近冠状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对108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DSCTCA,观察MB的检出率、位置、长度、厚度及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观察记录MCA近、远端2 cm以内血管及MCA本身有无动脉硬化(atherosclerotic,AS)。结果 (1)MB检出率为27.8%(30/108),以左前降支中段最多见(53.3%,16/30),MB平均长度为(19.17±6.43)mm,MB的平均厚度为(2.02±0.80)mm。MCA收缩期平均受压缩程度为(38.41±17.09)%;MCA收缩期受压缩程度与MB厚度呈正相关(r=0.910,P<0.01),与MB的长度无相关性(r=0.176,P=0.362>0.05)。(2)所有MCA未发现明显AS斑块,相邻2 cm以内冠状动脉段发现AS斑块14例,其中近端12例,远端2例。近端AS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及MCA(χ2=9.32,P<0.05;χ2=15.00,P<0.05)。结论 DSCTCA对MB的检出率高,并可判断MB的形态特征,是检测MB安全、有效、可靠的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心肌桥(MB)的诊断及其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1422例患者均行64层CT扫描,所有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重组和后处理,观察有无MB,测量MB的长度、厚度、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等。所有MB病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并与CT结果对比。结果共发现104例119段MB,平均长度及厚度分别为(5.0±2.7)mm、(2.0±1.6)mm,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31±17)%。104例MB患者CAG发现42例44段MB,其长度、厚度与CT结果存在明显差异。结论64层CT对MB和壁冠状动脉清晰显示,有特殊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评价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的发生率及其解剖特征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athorosclerosis,AS)的关系。方法:收集行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564例患者的资料,评价MB的有无、部位、长度、厚度、伴发的AS情况及MB解剖特点与AS关系。结果:564例检出MB 131例,159个,总发生率为23.2%(131/564),男性发生率28.8%(90/313)高于女性16.3%(41/251)(χ2=12.048 5,P=0.005)。第一对角支(D1)为最常累及的部位,其次为左前降支(LAD)。完全性MB 83个,不完全性MB 76个;完全性MB长度和厚度中位数分别为27.7mm(范围2.0~71.1mm)和2.4mm(范围1~6.9mm);其长度与厚度间无相关性(R=0.061 1,P=0.106 6)。不完全性MB的长度中位数为24.1mm(范围3.9~57.0mm)。桥血管及桥血管远段血管均未见AS改变。桥血管近段血管AS程度在LAD组高于D1组(χ2=7.576 6,P<0.05),完全性MB组高于不完全性MB组(χ2=7.484 9,P<0.05)。结论:256层CT冠脉成像技术能无创、清晰、可靠地显示活体内MB的存在及解剖特点,并能评估桥血管及其毗邻血管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左前降支心肌桥的形态特征及其与右心室的关系.方法 17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者行16层CT冠状动脉造影.测量左前降支壁冠状动脉的长度、深度及其与右心室的间距,记录壁冠状动脉的行程,分析其壁冠状动脉的深度及走行方向与右心室的关系.结果 40例心肌桥中,位于左前降支44处.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1.0 mm组中,壁冠状动脉深度≥1.0 mm、<1.0 mm的比例分别为63.16%,36.84%;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1.0 mm组,壁冠状动脉深度≥1.0 mm、<1.0 mm的比例分别为32%,68%.2组中壁冠状动脉深度有显著差异.11处(57.89%,11/19)壁冠状动脉走行向右心室偏曲,且与右心室间距<1.0 mm.结论 左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壁冠状动脉至右心室间距取决于其壁冠状动脉的深度及其走行方向.MSCT可以定量评价心肌桥的形态特征,对其手术和介入治疗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肌桥(MB)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56层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CTCA)检查确诊为左前降支(LAD)单一 MB的20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根据桥前段冠状动脉有无粥样硬化分为2组,比较2组 MB类型、长度及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狭窄程度的差异。比较完全 MB中2组 MB厚度的差异。同时比较2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及心血管病家族史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不完全、完全MB分别为36例、48例与82例、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01,P=0.000);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34.2±10.1)%、(15.7±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5,P=0.000);MB长度分别为(15.4±3.7)mm、(14.8±4.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5,P=0.183)。完全MB中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 MB厚度分别为(2.4±0.6)mm、(1.5±0.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74,P=0.000)。所选2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吸烟史及心血管病家族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B的类型、厚度及 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均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密切相关,而 MB长度对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64层螺旋CT(MSCT)对低龄儿童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随访诊断价值和应用可行性.方法 对12例随访中的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平均年龄5.2岁,随访时间1.1~5.1 年)进行64层MSCT冠状动脉成像,观察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和冠状动脉瘤的数目、位置、形态和大小,并和同期超声心动图(ECHO)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MSCT共观察到30个冠状动脉瘤,左、右冠状动脉各15个,肿瘤最宽径为20.6 mm,平均(7.5±3.8)mm;最长径为38.0 mm,平均(124±9.1)mm;10个小冠状动脉瘤,7个中等冠状动脉瘤,13个为巨大瘤;14个圆形,16个梭形.累及左冠状动脉主干7个,前降支近段9个,前降支中段4个,回旋支2个;右冠状动脉近段6个,右冠状动脉中.段9个,右冠状动脉远段4个;其中9个肿瘤累及2个节段,1个累及3个节段.发现6处狭窄,5个瘤壁钙化,3个合并血栓.8个较小或位于中远段的冠状动脉瘤ECHO未能发现.结论 64层MSCT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瘤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可成为低龄川崎病冠状动脉瘤患儿随访和诊断的重要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DSCT对500例可疑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和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由3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前降支MB,测量MB长度、厚度。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利用Circulation软件QCA工具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统计分析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00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 135例(27%)。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53.3%,非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46.3%,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5.6±21.2)%和(45.7±22.2)%,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25;P=0.16;P=0.99),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间相关性均不明显(r=-0.03,P=0.83;r=-0.10,P=0.42)。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增加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分析不完全与完全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e,MB)对冠状动脉形态及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为MB-壁冠状动脉(mural cor-onary artery,MCA)的160例患者的影像资料,根据MB形态将其分为不完全与完全MB,分别比较两组在MCA、桥前段、桥后段与整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以及MCA邻近血管成角出现率的差异。比较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及MCA邻近血管成角组与正常组MB长度的差异。结果不完全MB组MCA、桥前段、桥后段及整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分别为0、29.35%、8.69%、38.04%,MCA邻近血管成角出现率为21.74%;完全MB组MCA、桥前段、桥后段及整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分别为0、60.29%、7.35%、67.64%,MCA邻近血管成角出现率为69.12%。两组桥前段(χ2=15.323,P=0.000)、整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χ2=13.709,P=0.000)及MCA邻近血管成角出现率(χ2=36.06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MCA及桥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4,P=0.759)。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无粥样硬化组MB长度分别为(11.75±5.49)mm、(11.22±4.71)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96,P=0.511)。MCA邻近血管成角组与正常组MB长度分别为(11.76±5.53)mm、(12.17±4.88)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97,P=0.620)。结论与不完全MB相比,完全MB更易诱发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更易使MCA邻近血管迂曲成角,但MB形态对MCA及桥后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影响不明显,从而导致整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增加。而MB长度则与桥前段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及冠状动脉形态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18例冠状动脉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利用多种重建方法进行重建,分析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及其显示率,以及冠状动脉疾病的影像特点。结果:图象优良率:优27.8%(5/18),良55.6%(10/18),差16.7%(3/18),优良率为83.3%;冠状动脉分段显示率为:右冠状动脉近段100%(18/18)、中段72.2%(13/18)、远段66.7%(12/18);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中段100%(18/18)、远段72.7%(13/18)左回旋支近段100%(18/18)、远段55.6%(10/18)。发现冠状动脉管壁欠光滑9例、钙化4例、管腔充盈缺损2例,冠状动脉变异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1例。结论: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16.
MSCTA对壁冠状动脉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壁冠状动脉(MCA)MSCT血管成像对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651例临床确诊或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行MS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心脏扫描,重建所有原始图像用于冠状动脉图像重组,心率>75次/分者重建时相为30%~40%RR间期.心率<75次/分时重建时相为40%~50%RR间期,对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获得MIP、MPR和VR重组图像,对左、右冠状动脉主干及其主要分支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结果:651例中发现壁冠状动脉69例,检出率10.6%,其中位于前降支近段3例(5%)、前降支中段55例(80%)、前降支远段11例(10%)。壁冠状动脉管腔长度1.2~4.9 cm,平均2.45 cm;肌桥厚度0.7~5.3 mm,平均1.3 mm。24例(35%)管腔呈轻度狭窄(<50%)。前降支中段55例中13例近段伴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管腔狭窄均接近50%,其中软斑块4例。单纯MCA的患者有心绞痛症状者31例(65%);MCA同时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患者有心绞痛症状的18例(86%)。结论:MSCT血管成像能明确诊断壁冠状动脉及其远近段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能显示心肌桥的形态,但对判断壁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准确性尚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屏气下二维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二维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在缺血性心脏病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初步评价。材料与方法:共10例患者,全部经过X线冠状动脉造影(简称X线冠脉造影)检查,磁共振造影在1.5T扫描机上应用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对冠脉进行研究。结果:10例左冠脉主干、左前降支、左旋支和右冠脉近段在MRA上均完全显示,其冠脉MRA左前降支、左旋支及右冠脉平均显示长度分别为6.72±3.16cm、3.67±4.81cm和7.93±3.12cm。与X线冠脉造影对照,MRA发现具有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狭窄≥50%)总的敏感性为62.5%。结论:屏气下二维冠脉MRA能较好显示较长节段的主要冠状动脉,对引起血液动力学明显改变的冠脉病变的显示亦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在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方面的价值,阐述其在CTA扫描方面的优势,并分析其对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行320排动态容积扫描的冠状动脉CTA受检者中CTA图像未发现病变且图像质量为1级者70例,均测量其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开口处的内径,左、右冠状动脉的开口位置、开口角度,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之间角度及左主干长度,并按性别分组,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左冠状动脉主干、右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开口处的内径平均值分别为(4.10±0.80)mm、(3.52±0.69)mm、(3.43±0.72)mm及(2.84±0.77)mm。其中,男性平均值分别为(4.25±0.80)mm、(3.78±0.68)mm、(3.54±0.75)mm及(3.06±0.83)mm;女性平均值分别为(3.91±0.79)mm、(3.18±0.53)mm、(3.30±0.66)mm及(2.54±0.58)mm。2左、右冠状动脉起始处与升主动脉之间夹角分别为110.13°±15.04°、47.49°±17.19°。其中,男性平均值分别为108.42°±17.25°、45.57°±17.07°;女性平均值分别为112.41°±11.33°、50.05°±17.30°。左前降支与左回旋支之间夹角平均为72.70±30.88°,其中男性为74.18°±31.04°;女性为70.74°±31.08°。3左、右冠状动脉开口位置:位于窦内者分别占78.57%、81.43%,位于窦管结合处者分别占15.71%、14.29%,位于窦外者分别占5.72%、4.29%。4左主干长度平均为(10.49±4.08)mm。其中男性平均为(10.63±4.48)mm;女性平均为(10.29±3.53)mm。5冠状动脉变异情况:左、右冠状动脉开口高位者各1例;双开口10例;右冠状动脉缺如1例;心肌桥9例;冠状动脉瘘1例。结论:320排动态容积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正常解剖结构及变异情况,对于指导CAG及PCI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应用256层CT冠状动脉成像(CTCA)结合负荷/静息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探讨心肌桥(MB)对心肌供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256层CTCA及负荷/静息核素MPI检查的88例孤立性LAD-MB的影像资料.依据MB类型分为不完全与完全MB组,比较两组壁冠状动脉(MCA)收缩期狭窄率及MPI的差异;比较完全MB中MPI正常与异常组MB厚度、长度及MCA收缩期狭窄率的差异;比较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中MB类型及MPI的差异.结果 不同MB类型组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13.2±10.1)%、(39.8±11.4)%,MPI正常与异常分别为45、5例,15、2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574;x2=25.408,P均<0.01).完全MB中不同MPI组MB厚度分别为(1.6 ±0.4)mm、(2.6±0.7)mm,MCA收缩期狭窄率分别为(29.3±9.8)%、(46.7±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672;t =5.187,P均<0.01),MB长度分别为(11.2 ±5.6)mm、(12.8±6.3)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00,P=0.429).MCA收缩期狭窄Noble分级中2、3级完全MB(15/15、2/2)及MPI异常(10/15、2/2)比例明显高于1级(21/71、16/71).结论 MB的类型、厚度及MCA收缩期狭窄程度均与心肌缺血密切相关,而MB长度对心肌供血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巩红  李季  胡永刚  陈志功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8):1303-1305,13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判别冠心病不同类型间斑块性质方面的价值。方法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明确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26例,行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对主要冠状动脉狭窄节段数、狭窄程度以及斑块性质进行比较。结果本组患者冠状动脉评估节段数368个,其中狭窄节段195个(35.4%)。狭窄<50%共98个节段,狭窄50%~75%共71个节段,狭窄>75%共26个节段(左前降支中段、近段、后降支中段、左回旋支近段),其中完全闭塞2个(右冠状动脉近段以远、左回旋支中段以远)。软斑块46个(27.3%),纤维斑块42个(31.5%),混合斑块78个(29.5%),钙化斑块93个(12.6%)。对应斑块测量的CT值分别为软斑块(17±26)HU,纤维斑块(97±35)HU,钙化斑块(489±195)HU。结论 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有助于显示斑块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