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我们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抗生素研究所与无锡第二制药厂提供的国产乙酰螺旋霉素(Acetyl-Spiramycin),于1980年2月至1981年12月,治疗猩红热45例,扁桃体炎5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兰咏梅  韩涛 《武警医学》1999,10(10):582-583
为了解近年来基层部队各类传染病发病情况,指导部队防病工作,本文将我科1993年1月~1997年12月经确诊住院的驻甘肃省武警部队官兵传染病患者590例进行分析,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并提出防治意见,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分析11 传染病发病及构成 5a共收治传染病7种590例,其中乙类5种516例(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麻疹、伤寒、猩红热),丙类2种74例(包括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无甲类传染病发生及传播。按传播途径分类:5a中肠道传染病(包括甲肝、菌痢、伤寒)338例,占传染病总数的5729%;呼吸道传染病(包括肺结核、猩红热、流行性腮腺…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各型药疹临床特点、常见致敏药物、治疗方法,为减少药物过敏、提高治愈率提供参考.方法 对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皮肤科2017年1月—2019年12月131例药疹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明确一种药物过敏者54例(41.2%),其中抗生素类25例(46.3%),中药类15例(27.8.1%),解热镇痛药3例(5.6%),抗癫痫药物2例(3.7%).轻中度药疹106例(80.9%),主要表现为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73例(55.7%),多形红斑型药疹18例(13.7%),荨麻疹型药疹11例(8.4%),紫癜型药疹4例(3.1%).重症药疹25例(19.1%),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23例(17.6%),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2例(1.5%).结论 药疹以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最多见,抗生素与中药为两大类主要致敏药物.临床中应加强抗生素和中药的使用管理,按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出现滥用药物.  相似文献   

4.
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下称GBS)是临床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多继发于各种急慢性感染。本文报告1例猩红热后同时继发GBS和急性肾小球肾炎(下称急肾)的患儿,现简述如下: 临床资料 12岁女孩,因发热2天皮疹1天血象高,以猩红热住传染科,经青霉素等治疗6天痊愈,体温正常,仅见皮肤粗糙,少许脱屑,发病1周后出现眼睑浮肿,尿中蛋白及红白细胞、颗粒管型,以急肾转儿科:查体中发现双手手握物无力,双下肢轻度跛行,蹲位时不能站起,膝反射左侧极弱,右侧消失,BP100/72mmHg,眼睑浮肿。追问病史自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猩红热暴发疫情的处理加强基层疾控人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方法:采取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发病病例逐一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08例病例分布在共青团农场学校的24个班级(全校30个班级,1258人,住校生326人),占总班级数的86.67%,罹患率24.48%,罹病率3120.96/10万,具有年级、班级聚集性,小学报告发病数占总发病数60.93%的(186/308)。大部分病例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发热、草莓舌,全身出现鲜红色皮疹等猩红热典型症状,起疹顺序:颈部、面部、躯干,偶有四肢出疹情况发生。本次疫情蔓延时间长,先后出现三次反复,后经严格执行防控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短期内将疫情控制。结论控制传染源、隔离密切接触者、加强宣传教育是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暴发、蔓延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1971年~1984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冶疗小儿急性肾炎110例,取得较满意的疗效。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全组110例,男64例,女46例。年龄21/2岁~14岁。3岁以下5人。3~7岁36人,7~14岁69人。有前驱病史者84人。其中上感55人。皮肤感染9人,扁桃腺炎8人,淋巴腺炎5人,支气管肺炎4人,猩红热2人,咽炎1人。 临床表现:有浮肿者81例(73.60%)。其中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3岁,因面部及躯干部散在红色斑丘彦,给以静点5%葡萄糖 利巴韦林0.2g,5%葡萄糖 双黄连0.6静滴每日一次,第4d突然全身皮肤呈暗红色粗燥,上有类似猩红热皮疹(以躯干、面部为重)疑诊为猩红热改静滴先锋霉素V,次日患儿眼结膜充血,有白色分泌物,口周皮肤结黄痂,不慎轻擦皮肤时即表皮擦落露红色渗液面。静滴先锋霉素V无效,后考虑  相似文献   

8.
盐酸小檗碱片是小檗碱的盐酸盐(俗称盐酸黄连素),已广泛用于治疗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对肺结核、猩红热、急性扁桃腺炎和呼吸道感染也有一定疗效。本品对细菌只有微弱的抑菌作用,但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9.
马兰 《人民军医》2014,(10):1148-1148
1病例报告患者女,49岁。因双下肢猩红热样皮疹,伴灼热、肿胀、瘙痒1天就诊。有原发性高血压(二期)2年,长期口服吲达帕胺10mg/d,血压控制平稳。近日,在他人建议下改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d。服药5天双侧大腿内侧出现猩红热样皮疹,上至腹股沟,下至膝关节,皮疹高出皮肤,灼热、肿胀伴轻度瘙痒。既往无药物过敏史,近期无外出,饮食起居如常。血常规检查示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考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所致药疹。立即停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继续服用吲达帕胺片控制血压,并给予氯雷他定片10mg/d,炉甘石洗剂涂抹患处。3天后皮疹渐消,1周后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10.
1992年6月至1993年2月应用日本膝泽制药厂提供的口服三代头抱菌素头抱克胀(Cefixime,CFX)胶囊治疗各种感染25例,取得了显著疗效,并对该药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检测,介绍如下。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5例中门诊病人6例,住院病人19例。男性历例,女性10例。年龄7个月~63岁,婴幼儿8例,7~14岁3例,青壮年13例,老年1例。呼吸道感染10例(包括肺炎及难治性慢性支气管炎7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化脓性扁桃体炎1例)I猩红热7例;泌尿系统感染4例中肾盂肾炎1例,反复发作性难治性泌尿系感染3例;慢性肝炎合并腹膜炎3例;急性淋巴结炎1例。…  相似文献   

11.
患者石×,女,3l岁。89年12月12日晚给小孩测体温时不慎打破体温计致水银漏散床上,做一般清扫后上床入睡。翌日感颈、面部肿胀,灼痒明显,面部、躯干、上下肢皮肤潮红,在外院皮肤科诊断为“猩红热”,患者表示怀疑又到我院就诊。既往对复方新  相似文献   

12.
浆细胞肉芽肿又称炎性假瘤,在小儿良性肿瘤中似属多见,作者报告2例。例1,女6岁,以往体健。因上呼吸道感染摄胸片,于中叶内侧段近胸膜面见一2cm大小圆形密度增加影,边界锐利,无钙化。一年后临床无甚变化行手术切除,组织学示以浆细胞为主伴许多Russel体(退化的浆细胞),组织免疫化学研究系纯浆细胞增生。例2,男7岁,猩红热后体重锐减,活动后气促。胸片于右上叶前段见一6.5cm大小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边缘清晰、无钙化,并紧靠胸膜。右上叶切除后病理检查为肺浆细胞肉芽肿。随访6年仍存活良好。作者指出肺浆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现有病例的半数在30岁以内确诊,最小为13个月。多见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度各科室共上报传染病136例,其中57例为门诊病例,76例为住院部临床科室病例,无漏报病例,报告率为100%。在报告的全部传染病病例中,结核病所占的比例最大,占61.76%;其次为包虫病,占12.50%;尖锐湿疣、淋病各占6例;乙型肝炎6例,流行性腮腺炎5例,感染性腹泻2例;手足口病、伤寒、水痘、猩红热各1例(详见表1)。上报的136传染病中,男性患者93例,女性患者43例,分别占报告总数的68.38%和31.62%(详见表2)。136例上报的传染病例中,有9例为未成年人(〈14岁),占总报告数的6.12%;青壮年(15.60岁)为111例,占总报告数的81.62%;老年人数(〉60岁)为16例,占12.26%(详见表3)。传染病职业分布为:工人12例,占总数的8.82%;  相似文献   

14.
罗某,女,7岁。以发热2天,全身皮疹1天,于1986年12月9日入院。患儿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发热、咽痛、头痛、腹痛及全身肌肉关节痠痛,伴恶心呕吐,无咳嗽及腹泻。在当地卫生院以“感冒”治疗无效,次日症状加重,全身皮肤潮红并出现密集红色皮疹,以“猩红热”收住我院。体温36.8℃,脉搏124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腮腺炎是一种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并发症,对儿童和青少年的健康影响较大[1].为了解昌吉州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的流行趋势,制定防制措施,现将昌吉州2004~2013年的猩红热疫情进行分析,了解流行特征和规律,为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口服泻痢停引起过敏性休克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泻痢停是当前止泻、止痢的最佳药物 ,具有高效、速效、疗效稳定、经济方便等优点 ,泻痢停主要由磺胺甲口恶唑0 4g ,甲氧苄啶 0 0 8g制成。遇见 1例过敏性休克患者 ,经抢救 ,转危为安 ,现报告如下 :病情简介 :张某男 39岁 ,因患急性胃肠炎于 1998年 7月 2 3日收入院 ,自诉入院前因患泌尿系统感染曾肌注磺胺嘧啶 ,以往无过敏史 ,入院后于上午 10点口服泻痢停 1 0g ,5分钟后自感软弱 ,全身搔痒 ,同时出现泛发性猩红热样皮疹 ,10点 2 5分出现口唇发绀 ,面色苍白 ,呼吸困难 ,全身湿冷 ,血压 9 3/ 5 3Kpa ,脉搏细弱 ,触不清 ,确诊过敏性…  相似文献   

17.
正春天到来,天气转暖,致病的细菌、病毒等随之生长繁殖,因而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行性脑膜炎、猩红热、肺炎等传染病最容易发生。"春捂秋冻"就是顺应气候的养生保健经验。春季气候变化无常,忽冷忽热,加上人们用冬衣捂了一冬,代谢功能较弱,不能迅速调节体温,如果衣着单薄,稍有疏忽,就易感染疾病,危及健康。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老年人,在早春时节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死等病的发生。尤其是初春时节,春寒未去,"老寒  相似文献   

18.
例1 男,1岁10个月。1984年11月8日被开水烫伤会阴及右下肢。烧伤面积16%,Ⅲ度15%。伤后1小时急诊入院。创面清创后以75%酒精纱布包扎。并予以输液、庆大霉素治疗。休克期平稳,体温38℃以下。伤后第4天,体温骤升至39.8℃,右下肢创面有臭味及黄绿色分泌物。第5天全身皮肤充血,遍布粟粒样充血性皮疹,压之退色,尤以皮肤皱折部明显。咽部轻度充血,舌质红,舌体呈杨莓样。两颊部红润,口鼻周呈环状苍白。咽拭子培养为细球菌,创面培养为不典型链球菌生长。临床诊断为外科性猩红热。给予输血、输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青霉素320万u/日,  相似文献   

19.
葡萄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Staphy TSS)是由金葡菌所产生的毒素引起的急性严重症候群,本病以高热,低血压,猩红热样皮疹及多系统器官受累等为特征,其死亡率较高,近来我科收治1例由中耳炎所致金葡菌毒血综合征,经积极抢救治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 男,34岁,因发热,乏力伴皮疹10~ d以“成人麻疹”于1997年5月14日收入我科,入科后经抗病毒,对症治疗,病情加重,体温42℃,血压9/5kPa(持续30min),全身皮肤满布红色斑丘疹,压之不褪色,颜面、眼睑、四肢水肿明显,如彩图,肌肉疼痛,口腔粘膜,咽部明显充血,双侧外耳道可见淡黄色分泌物,查血常规WBC16.1×10~9/L,N0.92,肝  相似文献   

20.
田庚善 《武警医学》2003,14(9):519-520
1 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传染病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染性比较强的 ,比较容易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染病 ,也可称为经典的传染病 ,如天花、霍乱、鼠疫以及麻疹、白喉、猩红热、伤寒、痢疾、病毒性肝炎等许多二类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另一类是传染性比较弱的 ,不容易引起暴发、流行的传染病 ,如医院内感染、机会性感染等。为了与经典的传染病相区别 ,也将这类传染病称为“感染性疾病”或简称感染病或感染症。但是这种名称并不太恰当。从字义上讲 ,感染性疾病所包括的范围似乎应当更广泛一些 :凡是由能感染人体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称为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