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a Sonoa 7500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系统获取3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息者的三维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分析。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经胸和(或)经食道超声测量值、球囊伸展径和(或)手术结果对照。对其中4例中央型房缺患者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缺封堵术。结果:实时三维成像能从多个视角、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金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残端,以及与周边组织的毗邻关系;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介入或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97va r=0.88),并能更准确引导房间隔介入手术。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了房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可对缺损大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同时在引导介入手术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监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小儿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GE Vivid E9超声诊断仪、M5S广角及4V-D四维探头对27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3~15岁,平均(9.0±5.5)岁,进行常规二维经胸超声及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经胸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并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分析,将二维、三维测量值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从多个视角,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房间隔全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以及毗邻关系;实时三维超声、二维超声同手术结果相对比:测量ASD最大长轴径分别为(29.7±7.3)mm、(33.6±9.2)mm、(31.2±9.2)mm ,实时三维超声较二维超声与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分别为0.96,0.82)。结论 单心动周期实时三维经胸超声心动图能够模拟手术野,为ASD的测量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新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经胸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房间隔缺损的准确性。方法:在32例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患者中行经胸二维和多平面经胸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房间隔缺损的最大直径,并与手术实测值对比。结果:经胸二维超声所测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2.1±0.8cm)与手术实测值(2.5±0.6cm)呈中度相关(r=0.83),两组数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平面经胸三维超声所测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2.4±0.7cm)与手术实测值呈高度相关(r=0.92),两组数值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房间隔缺损最大直径的测量,经胸二维超声的准确性较低,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临床需要;而多平面经胸三维超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及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在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及其对比性分析.方法 选取烟台毓璜顶医院2018年5月~2019年11月62例ASD,比较患者术前TTE、TEE与RT-3DE测量的ASD最大直径及面积(三维测量)与术中封堵器直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预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直径的价值。方法:使用VIVID7超声仪分别在主动脉根部短轴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及剑突下两心房切面测量ASD直径,房间隔总长度及残余房间隔各硬缘长度。预选封堵器直径为测得的最大ASD直径加4mm。在X线透视和TTE监测下行ASD封堵术。结果:14例ASD手术当日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为17~31mm,术中所用封堵器直径为22~40mm,二者间相关性良好(r=0.91)。除两倒术中试用不同型号封堵器外,其余均以TTE测得的最大ASD直径加4mm选用封堵器型号,一次成功。结论:TTE能准确预测ASD封堵器型号,从而大大节省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法洛三联症(TOF)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和规律性,分析房间隔缺损(ASD)血流动力学与肺动脉瓣狭窄(PS)程度的关系,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应用CDE检查62例成人TOF(14~57岁,平均24.8岁),二维超声心动图(2DE)测量ASD大小,连续多普勒(CW)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与心导管和手术对照。其中52例行心导管检查,14例行介入治疗,48例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表现对56例做出正确诊断,诊断准确率90.3%,误诊继发孔ASD和PS各3例。2DE测量ASD直径5~33(18±12)mm与手术测量ASD直径7~35(21±13)mm呈正相关(r=0.52,P〈0.001);CW估测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6~154(93±52)mmHg与心导管测量跨肺动脉瓣压力阶差30~140(86±50)mmHg呈正相关(r=0.67,P〈0.001)。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房间隔分流束血流信号,其中左向右(61.3%)、双向(22.6%)、右向左(11.3%)和无分流(4.8%)。根据CDE筛选14例适应证实施介入治疗全部获得成功。结论:成人TOF的CDE特征明显,CDFI显示过ASD分流束血流信号呈多样化,与PS程度密切相关,CDE对成人TOF有特异性诊断价值,介入治疗前应用CDE判断ASD大小、位置和PS程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2例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向右心房或左心房凸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IASA多并畸形,在合并畸形中ASD(84.4%)多见,其次是室间隔缺损(12.5%)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6.3%),还有法乐三联症、法乐四联症、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和主动脉瓣狭窄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TTE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TEE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⑤IASA女性(75.0%)明显多于男性(25.0%)。结论:CDE对I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TEE判断合并畸形ASD比TTE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寻房间隔膨出瘤(IASA)合并畸形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特征及规律性。方法:应用CDE检查32例IASA,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之后18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10例行合并畸形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16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2例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及规律性明显:①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向右心房或左心房凸出,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IASA多并畸形,在合并畸形中ASD(84.4%)多见,其次是室间隔缺损(12.5%)和房间隔卯圆孔未闭(6.3%),还有法乐三联症、法乐四联症、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和主动脉瓣狭窄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TIE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TEE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⑤IASA女性(75.0%)明显多于男性(25.0%)。结论:CDE对IASA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TEE判断合并畸形SD比TIE更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6.2%~22.0%[1]。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 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超声成像技术,它可任意从左、右房侧方向观察房间隔及其缺损的形态、大小、部位、与毗邻结构的关系以及随心脏活动缺损形态的变化[2],并可对缺损最大径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室缺的定位及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法:用彩超对123例室缺进行定位及大小测量,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彩超定位与手术结果完全符合者112例(91.06%),基本符合者6例(4.88%)。不符合者5例(4.07%)。缺损大小的测量用分流的血流束过隔宽度与手术测量的缺损大小相近,而单用二维声像图测量的缺室大小则小于手术测值。结论:彩超对室缺的定位诊断及缺损大小的测量与手术结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30例ASD患者应用TTE行术前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随访。结果用TTE术前检查ASD大小8~36(25.0±6.8)mm,选用Amplatzer封堵器大小为12~40(28.2±7.0)mm。TTE测量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r=0.94,P<0.0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1~6mm。软缘ASD通常不考虑摆动较大部分为有效缘而予以去除,封堵器选择比超声所测ASD大7~13mm。随访6个月封堵器牢固,无脱落及残余分流。结论 TTE术前检查及术中指导ASD封堵是一种可行、简便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TEE严格筛选并确认符合条件的ASD患者28例,观测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态、延伸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TTE引导下,以声束测量房间隔缺损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并在术中准确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28例,1例失败转外科治疗,1例因缺损小无需封堵,其余26例均封堵成功.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术前病人的选择,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器Amplatzer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形态结构改变的方法与价值。方法 :应用实时三维超声诊断仪对 2 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检查 ,其中房间隔缺损 7例 ,室间隔缺损 8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 ,右室双出口 1例 ,心内膜垫缺损 1例 ,法洛四联症 1例 ,法洛五联症 1例 ,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2例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 4例。检查时采取“实时显示”与“全容积显像”两种方式显示三维图像 ,针对不同部位的病变 ,寻找恰当的观察方位显示病变结构的整体立体形态。在相同的观察剖面上 ,将三维图像与二维图像相对照。部分病例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 :①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在恰当的观察方位上显示出先天性心脏病解剖结构的整体立体形态及毗邻结构的复杂空间关系 ;②在与二维图像相同的观察剖面上 ,实时三维图像能显示出二维剖面深部的解剖结构 ;③部分手术患者实时三维图像与手术视野观一致 ;④可显示出立体解剖病变在心动周期中的动态变化。结论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形态与结构的立体图像 ,提供比二维图像更丰富的空间解剖结构信息 ,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房间隔缺损(ASD)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0%,多见于成人女性.绝大多数ASD能够采用介入治疗的方法得到治愈.超声心动图能够明确诊断,准确测量缺损的位置和大小.本文系统介绍ASD介入治疗的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封堵器选择与并发症防治.对合并肺动脉高压,多孔型,房间隔膨出瘤型及边缘不好等特殊情况下ASD的处理均进行详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心血管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lips Sonos 7500超声诊断仪、X4探头和TomTec三维工作站,对133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研究(共18种基础心脏疾病)。与经胸二维超声比较,其中97例患者进一步予手术或导管、磁共振检查,评价其准确性和优越性。结果: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可对多种心血管病变的病理结构进行各个角度立体、客观的显示,能够模拟手术途径动态三维显示,准确诊断病变程度和范围及与邻近组织结构的空间关系,可预先了解手术范围和可能采用的方式。97例患者得到了手术或导管、磁共振的证实。结论:实时三维超声技术能够提供二维超声心动图不能力及的形态学信息,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和工作效率;可在机迅速获得三维图像,对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寻成人房间隔膨出瘤(IASA)及合并畸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DE)的特征和规律性.材料和方法:应用CDE检查38例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在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之后22例又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26例行心导管检查,20例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8例行合并畸形手术治疗.结果:根据CDE特征对38例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全部做出正确诊断.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CDE特征和规律性明显:①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心尖四腔心切面、胸骨旁四腔心切面和剑下四腔心切面显示房间隔中部变薄,局部凸向右心房,并随心动周期摆动.② IASA合并畸形者多见(94.7%),孤立性IASA少见(5.3%).在合并的畸形中ASD多见(80.0%),其次是室间隔缺损(5.3%)和房间隔卵圆孔未闭(5.3%),还有主动脉瓣狭窄和主动脉窦瘤破裂等,但少见.③孤立性IASA患者2DE显示各心腔内径正常;合并ASD患者2DE显示右心房、右心室内径增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房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合并室间隔缺损2DE显示左心房内径增大,CDFI显示过室间隔左向右五彩镶嵌分流束血流信号.④经胸超声心动图很难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准确显示IASA合并ASD的数目、大小和位置.结论:CDE对成人IASA及合并畸形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应用CDE明确判断合并畸形比诊断IASA更重要;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合并畸形ASD比经胸超声心动图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诊治中的作用。方法筛选98例小儿继发孔ASD患者,封堵术前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观察ASD位置、大小和残余边缘长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过房间隔分流束和各瓣膜反流情况。应用连续波多普勒(CW)估测肺动脉压力。封堵术中应用2DE监视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及是否引起或加重瓣膜反流。封堵术后应用2DE测量心腔内径的变化,观察封堵器是否有移位、脱落。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情况。应用CW估测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本组98例小儿继发孔ASD患者经TEE术前筛选适应证、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判断,实施ASD封堵术全部获得成功,包括合并畸形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的术前诊断、术中监测及术后疗效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胸超声心动图和X线透视引导下行房间隔封堵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在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和X线透视引导下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 全组 84例 ,TTE测量ASD最大径 :周缘较硬者直接测量ASD最大径 ;周缘较薄或菲薄的边缘 ,剔除极软边缘测量ASD最大径。 4 6例同时球囊测量ASD伸展径。均在TTE及透视监视下封堵ASD。结果  84例ASD术前TTE测量缺损最大径为4 0~ 36 5mm[(18 7± 7 4 )mm]。TTE测量ASD最大径 (18 6± 7 5 )mm与球囊伸展径 (19 2±7 4 )mm差异无显著意义 (t=0 384 ,P >0 0 5 ) ,但两者之间密切相关 (r =0 95 7,P <0 0 1)。 84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选用的封堵器直径为 5~ 4 0mm [(2 2 1± 9 7)mm]。初期有 2例术中同时加做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术后即刻TTE显示 6例 (7 1% )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3d还有 3例 (3 6 % )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6个月仅有 1例 (1 2 % )多发ASD存在微量分流。39例随访 1年以上者右心房、室恢复正常大小 ,未见封堵器及残余分流者。结论 TTE和X线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安全、简便可行的方法。缺损较大、边缘较短或TTE不易显示清楚的薄缘ASD ,术前行TEE检查先了解ASD的边缘 ,术中可在TTE和透视指导下完成封堵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评价 CT对房间隔缺损(ASD)合并肺静脉异位引流(APV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CT检查的24例ASD合并APVC的病例,观察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异位肺静脉引流的位置、形态及其异位连接,并与经胸心动超声(TTE) 比较,以手术或心导管造影所见为参考标准,评价CT检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24例ASD合并APVC的病例中,腔静脉窦型房缺 14例,二孔型房缺9例,无顶冠状静脉窦型房缺1例;肺静脉异位引流中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4例,其中心上型3例,心脏型1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20例,其中心上型8例,心脏型12例。CT的诊断准确性为100%,TTE的诊断准确性为75%(18/24) 。结论:CT在ASD合并APVC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价值,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方案的制订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TTE)在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68例小儿ASD患者,封堵术前应用TTE筛选适应证,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2DE)观察ASD位置、测量ASD大小和残余边缘长度。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过ASD分流束和各瓣膜反流情况。应用连续波多普勒(CW)估测肺动脉压力。封堵术中应用2DE监视封堵器位置是否正常,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封堵术后应用2DE测量心腔内径的变化,观察封堵器是否有移位、脱落。应用CDFI观察是否有残余分流,应用CW估测肺动脉压力变化。结果本组68例小儿ASD患者经TEE术前筛选适应证、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判断,实施ASD封堵术全部获得成功,包括合并畸形全部实施介入治疗,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因小儿ASD患者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受限制,只能依靠TTE检查。因此TTE在小儿ASD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