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人们控制HIV的能力有所提高,用最好的方法使用更有效的药物己变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这些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和毒性不那么明显,但掌握这些知识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是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不断上升受到普遍关注,国内1994年2.5%,1996调查显示达3.2%。研究发现,精神病患者中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这类患者多数肥胖且血糖控制差。本文就精神病、抗精神病药物与糖尿病相关性的研究近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抗精神病药物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5月我院收治的60例住院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并以同期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的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对照组入组次日和研究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8、12周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QTc间期延长、T波改变等心...  相似文献   

4.
《柳叶刀》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揭示,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急性躁狂症患者比使用情绪稳定剂更有效。这项研究是由维罗纳大学和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完成,他们分析了在1980~2010年期间所进行的68项临床试验的数据。研究人员观察了使用强生公司的维思通(利培酮)、礼来公司的再普乐(奥氮平)和氟哌啶醇治疗成人急性躁狂症的疗效。通过对比它们治疗急性躁狂症的有效性发现,三个抗精神病药物比情绪稳定剂更有效,且氟哌啶醇最有效。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特征以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为主,其中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对患者及照料者有重要影响。针对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已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研究的一大热点,本文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痴呆综合征和精神病性症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帕金森氏病(PD)是老年人神经病变的重要原因,它的治疗已取得长足的进展,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包括抗胆碱能药物盐酸金刚烷胺,左旋多巴,左旋多巴加甲基多巴肼,丙炔举丙胺,溴麦角环肽和环丙麦角林。这些药物对中枢神经递质有直接作用,但也可引起一些副反应。在行为方面,药物的副反应有时比较严重,包括幻视妄想、躁狂和其他行为改变。老年人比青年人发生副反应有更大的危险,这些知识对于PD病人的精心护理是十分  相似文献   

7.
抗精神病药物常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突然死亡。本文选择1994.1—1995.12期间42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对临床常用的几种抗精神病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就药物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加以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抗精神病药物系统治疗的精神病患者428例。其中男性263例,女性165例。年龄12~75岁。平均年龄35.72 18.03岁,≤20岁23例,21~40岁182例,41—60岁189例,>60岁34例。 1.2 方法 选择入院时体检及用药前心电图检查正常,排除心脏疾患,常规服用抗精神病药物2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及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后心电图变化的差异情况。方法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别使用阿立哌唑、利培酮、氯氮平、氯丙嗪治疗,分别于第一、二、三月复查心电图。结果使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三月后患者心电图改变显著,低于使用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患者(P〈0.05);心电图改变与性别、年龄无关,与使用药物剂量有关。结论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心电图异常率较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低,临床使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心电图的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心功能不全。现将我院精神科1990年1月至1991年12月收治的首次发病的精神分裂症病人200例,使用单种抗精神病药物治疗6个月内心电图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可见抗精神病药物引起心电图改变,总的发病率为57.5%,以吩噻嗪类及二苯氧氮平类  相似文献   

10.
在以往的文献中已经报道过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所带来一些代谢后果,包括体重增加、高血糖和脂代谢紊乱。虽然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功能障碍的确切机制不明,但是仍有一些可能的机制。由于体重增加被认为是糖尿病和脂代谢紊乱发展的诱发因素,所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监测体重变化是一个重要的筛查措施。由于某些抗精神病药物不太可能造成体重增加,如阿立哌唑和齐拉西酮等,所以对于高风险人群或者之前诊断为糖尿病或者有高血糖、脂代谢紊乱和/或体重显著增加的人群来说,选择低风险的抗精神病药物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阿尔茨海默病(AD)目前国内外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临床常规用药拟胆碱药或胆碱酯酶抑制药、抗氧化剂、自由基清除剂、雌激素替代治疗、抗炎制剂,神经营养药、神经生长因子等治疗。近年来多方面的研究证实β-淀粉样蛋白(Aβ)所触发的级联反应在AD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并提出Aβ可作为抗痴呆、改善记忆减退的最主要药物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2.
应用抗精神病药物会使心电图表现异常,其导致患者猝死的报道也屡见不鲜[1-2]。由于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时间较长,常规心电图已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监测需求,而动态心电图在临床上已较为普及,本文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多种病理机制和病变类型参与了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临床上已经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钙通道阻滞剂和神经营养药物.文章对血管性痴呆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与静脉血栓栓塞的相关关系。方法随机选择我院80例抗精神病药物服用患者,同时选择80例未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对其进行跟踪观察,对其突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的风险明显高于未服用患者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存在静脉血栓栓塞的高发病风险,是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必须针对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抗精神病药物主要用于精神分裂症或有其他重性精神病者。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又称第二代或新型抗精神病药物,包括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奎硫平、阿立派唑、齐拉西酮等。与典型抗精神病类药物相比,因作用广谱、疗效好、不良反应相对较轻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临床应用的扩大,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下称第二代药物)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报道日益增多,尤其对心脏的不良反应常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多表现为心电图的各种异常,或发生心源性猝死[1、2]。现综述如下。1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与激动次序的异常[3]。精神病者服用第二代药物致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多以不产生严重后果的窦性心律失常为主,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50%)[4],多发生在用药初期。氯氮平作为此类药物的典型代表,与利培酮[5]、阿立派唑[6]等同类药物相比,其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最高的,可能该药物能拮抗乙酰胆碱受体、抑制迷走神经,使交感神经功能亢进、心率增快,增加心肌耗氧量[7]。其次是窦性心动过缓,利培酮的窦性心动过缓发生率相对较高,可达65.51%[8],可能与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有关。抗精神病药物的奎尼丁样效应,可抑制钾-...  相似文献   

16.
粟英  向毓明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51-3152
目的 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在老年精神病患者中的合理应用情况.方法 对2010年及2011年恩施市两家医院的门诊和急诊>60岁患者的电子处方进行回顾分析,统计抗焦虑及抗抑郁药物用药种类.结果 2010年门诊处方32 9434张,2011年374 875张;2年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具有较高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更高;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具有较低的处方频率,且2011年较2010年进一步降低.2011年4 424张SSRIs处方中28.80%联用一种及以上的药物;187张TCAs处方中65.78%联用一种及以上药物.在与SSRIs联用的药物中以镇静催眠药物频率最高,其次是脑功能激活药和钙离子拮抗药.该院2年期间帕罗西汀用量较大,超过规定剂量,其他抗焦虑及抑郁药物使用合理.结论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药物的特点和自身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和考虑,达到真正的抗精神病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7.
伍光辉  潘天伟 《内科》2008,3(6):924-926
抗癫痫药单独或与抗精神病药联合使用治疗包括双相障碍在内的各种心境障碍、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障碍(ADHD)与多动、品行障碍、器质性精神障碍(谵妄与痴呆)、各种精神病性障碍、偏执性或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等精神病。本文将对抗癫痫药物的若干进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抗精神病药物,特别是第2代抗精神病药物(secondgeneration antipsychotics,SGAs)自问世以来,极大地改善了抗精神病治疗的有效性和耐受性,对精神分裂症尤然。但是,随着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SGAs对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包括体重增加、血糖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催乳素(PRL)水平升高等。导致体重增加和高血糖症已经在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得以证实,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要求所有SGAs的说明书必须警示其有无诱发高血糖症、糖尿病的风险。现将近年来抗精神病药物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19.
女,30岁。诊断癔症性精神障碍。按医嘱开始口服氯氮平75mg/日,肌注氯丙嗪50mg/日,静脉点滴氯丙嗪25mg/日。至第5日逐渐将药物递增到氯氮平275mg/日,氯丙嗪50mg/日,肌注氯丙嗪100mg/日。病人表现安静。起床时,述头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就老年期常见的精神障碍及其伴发躯体疾病时精神药物应用中的某些临床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