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的预后及其影响。方法将48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指导,治疗前后两组均用 SCL90自评症状量表及健康信念表进行评分比较。结果心理护理后,观察组较病人心理障碍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 ﹤0.05),对疾病认知情况、乐观的心理及健康信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预防心理障碍有明显效果、稳定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促进病人康复,对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护理,以提高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在不同时期给予心理上的关注和指导,有针对性的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给予比较全面的心理支持。结果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有效的心理干预,在干预2个月后再次问卷收集资料,其中170例患者心理状况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提高,11例改善不明显,15例无效。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使患者提高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对不同时期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干预,对促进疾病的恢复,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复发,促进肝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总结护理方法及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抗病毒、保肝、抗纤维化及基础护理,并观察其心理状态,并对其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地心理护理,随访跟踪6个月,查看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其心理障碍,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期肝硬化治愈,中晚期肝硬化得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稳定。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及问题及时的掌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恰当的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情显著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血清Ⅳ型胶原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微  曹立森 《江苏医药》1997,23(6):412-412
本文检测了146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Ⅳ型胶原(CN)的含量,以探讨血清CIV在病毒性肝炎中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一、对象住院病人146例,按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进行临床分型。肝硬化(LC)ZI例,慢性活动型肝炎(CAH)55例,慢性迁延型肝炎(CPH)26例,急性黄疽型肝炎(AIH)44例。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二、方法全部受检者于晨空腹抽血。血清CN测定采用双抗体夹心固相酶免疫法。结果一、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IV含量变化见表1表1各型肝炎M清CIV含量(】土s,ng/ml)二、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Cw异…  相似文献   

5.
王菊 《首都医药》2011,(24):17-17
目的了解近年来我国上海部分地区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2010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5种病毒性肝炎的分型构成。结果60例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甲型肝炎(HAV)5例,乙型肝炎(HBV)22例,戊型肝炎(HEV)30例,重叠感染3例。重叠感染以HBV/HEV常见,2例,HAV/HEV1例。甲、乙、戊及重叠感染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3.4岁、39.59岁、51.17岁、65岁,各型肝炎男女发病比为2:1~4:1。结论在本研究群体中HBV和FIEV是急性散发病毒性肝炎最主要的病毒体。各型急胜病毒性肝炎男女发病性别比均为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年龄与以往相比有增加现象,其中HEV最为明显,集中在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6.
本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11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转运铁蛋白水平。结果显示,各型病毒性肝炎血清转运铁蛋白含量与正常人组相比均下降,且有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转运铁蛋白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高依从性患者35例为高依从性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低依从性的35例患者作为低依从性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从事职业、文化程度、治疗药物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无明显关联(P>0.05);疾病认知度、生活质量评分、家庭关系是否和睦、经济状况、是否有多种基础疾病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疾病认知度低、生活质量评分<65分、家庭关系不和睦、经济状况差、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是影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疾病认知度低、生活质量评分<65分、家庭关系不和睦等多种因素均是影响患者抗病毒治疗的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针对性实施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王三凤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9):42-42,44
采用横断面监测方法,监测特定年龄组人群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感染状况及乙肝、甲肝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及免疫状况,为评价乙肝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我们对焦作市计免综合监测点特定人群进行了病毒性肝炎(HAV、HBV、HCV)血清学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150例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状态,并探讨相应的对策。方法对妊娠晚期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150例采用自行设计的心理状态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50例患者中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120例:焦虑恐惧32例、困惑不解27例、悲观抑郁23例、猜20例、孤独寂寞18例。结论妊娠合并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各种不良心理,因此必需重视心理护理:帮助产妇尽快完成角色转换、尊重孕妇人格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认知水平增加患者的安全感、实施心理疏导、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0.
毕海祥  许淑云 《医药导报》1995,14(4):157-158
我们使用湖北医科大学病毒研究所提供的肝细胞肽冻干针剂,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70例,60 ̄100mg/d,静滴,疗程2 ̄4周,结果总有效率94%。  相似文献   

11.
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胃粘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的胃粘膜病变太原市传染病医院(030012)王晶晶,桂秀海,周莉,李文华很多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有肝外各系统病变,本文通过对58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进行纤维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失眠特征,研究加味血府逐瘀汤的治疗效果。方法46例入选病例均为慢性病毒性肝炎伴失眠患者,采用自制调查表对患者失眠状况进行调查,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片治疗,中药纽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观察CVH患者失眠特征和治疗前后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患者失眠特征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夜间易醒、早醒、头昏、健忘、再入睡困难、反应迟钝等;对照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52.2%;中药组总的治疗有效率为91.3%。中药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失眠特征以多梦、早醒、健忘等为主,采用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特征,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妊娠期病毒性肝炎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84例,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43例,把一般药物治疗的41例患者作对照组,每周复查肝功能,随时观察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食欲不振、尿黄也有明显改善。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明显改善妊娠期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及临床症状,且对母体及胎儿均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肝乐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乐宁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王立兴,武淑环,安敬军(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郑州市450052)我科自1993年7月~1994年12月,应用肝乐宁注射液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74例,并与常用保肝药物治疗的74例作对照,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临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在临床治疗时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 32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积极临床治疗时给予全面的护理。结果 32例患者痊愈出院26例,未愈自动出院4例,死亡2例。结论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治疗同时加强临床观察和详尽的心理、饮食护理、临床护理可以促进上消化道出血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期间的心理压力,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观察50例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干扰素、拉米夫定、阿德福韦等)患者的临床心理表现,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患者进行测评,分析压力形成的原因,并给与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心理表现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4个方面均显著高于常模(P<0.05,P<0.01)。经护理干预后心理压力明显缓解。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抗病毒治疗期间心理健康状况比未进行抗病毒治疗时期差,需对其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帮助其正确认识病情及抗病毒治疗的重要意义、治疗效果,这是维护患者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抗病毒药物治疗患者的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17.
掌握临床诊断病毒性肝炎血清学分型,有助于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预防和治疗.为此,我们对佳木斯地区被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患者,进行了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戊型肝炎病毒(HEV)等五型病毒性肝炎病原感染的血清学调查.1资料来源与方法 收集佳木斯市内各医院临床诊断的各类病毒性肝炎的当地住院患者血清,进行 HAV、 HBV、 HCV、 HEV感染水平的检测,收集门诊检出 HBsAg阳性患者血清进行HDV感染状况的检测.使用上海科华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临床护理,发现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1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在抗病毒保肝治疗的同时给予全面护理。结果针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病毒性肝炎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结论加强护理使病毒性肝炎患者提高治疗意识,延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原卟啉钠治疗病毒性肝炎463例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原卟啉钠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463例,在改善症状、降酶、退黄、降浊等方面均取得一定的疗效。急性肝炎有效率94.2%,显效率84.2%;慢性迁延性肝炎有效率66.7%,显效率45.7%;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率58.9%,显效率37.1%。除少数病例在夏季治疗时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外,无其他明显副作用。可作为治疗病毒性肝炎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替比夫定治疗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功能评分、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sNORs)的测定,探讨替比夫定治疗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及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方法:对5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分别检测肝功能、AgNORs,从而比较使用替比夫定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患者AgNORs含量以及Child—Push评分的改变。结果: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脏Child—Pugh分级计分显著降低(P〈0.05),而AgNORs显著升高(P〈0.05)。结论:替比夫定可明显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改善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缓解病情,患者在使用替比夫定治疗6个月后T淋巴细胞免疫活性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