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施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鼻腔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中治愈38例,占84.4%,好转5例,占11.2%,无效2例,占4.4%。结论: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与经皮泪囊鼻腔造孔吻合术相比,具有临床疗效好,操作简单,术中出血少,术后面部无疤痕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18例、22眼的临床资料,随访3~12个月。结果:18例、22眼中治愈20眼,占90.9%,好转2眼,占9.1%,未发生手术并发症。结论:经鼻内窥镜行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有效,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微创等优点,疗效满意,并可同期处理影响预后的鼻腔疾病。  相似文献   

3.
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既往治疗慢性泪囊炎多采用经内眦部切口行泪囊鼻腔吻合术。自 1997年 1月以来 ,我们在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 ,疗效较好 ,且面部无切口瘢痕 ,无损伤内眦韧带之虞。1 资料与方法1 1 解剖 泪囊位于前后泪嵴间的泪囊窝中 ,长约 12mm ,宽约 4~ 7mm ,下接鼻泪管 ,开口于下鼻道前端 ,鼻泪管长 15~ 18mm。泪囊在鼻腔投影标界 :上界 :鼻丘筛房及中甲附着处 ;下界 :下甲上缘 ;后界 :钩突基部 ;前界 :由钩突基部向前 6~8mm。泪囊后标界十分重要 ,如果手术从钩突向后操作 ,可伤及纸样板进到眶内 ,手术时切记。1 2 手术方法 依据患者…  相似文献   

4.
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9月至 1998年 10月我们经鼻内窥镜施行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19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例 (19眼 )中男 2例 ,女 17例 ,2 4~ 6 5岁 ,病史 2月~ 16年 ,其中 1例为经皮泪囊鼻腔粘膜吻合术失败者。临床表现为溢泪、溢脓性分泌物 ,内眦部红肿 ,反复发作 ,术前泪道冲洗不通。按王寅威等 [1 ]泪囊造影形态分类属普通型、囊样扩张型 ,粘连型 (手术失败者 )。 2例中鼻道拥挤、钩突肥大、鼻中隔偏曲。1.2 手术方法 器械采用 0 0直径 4mm国产硬质鼻内窥镜 ,国产 YAG— 10 0型激光器。泪道探针、泪小…  相似文献   

5.
6.
鼻内窥镜监视下经鼻行泪囊鼻腔造孔术,与传统手术比较,具有损伤小,方法简便、快捷,而无面部瘢痕,手术并发症少等优点。本语文报告了近期内接受鼻内窥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7例,并随访观察6-12个月,有效率为95%。同时 手术的优点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并总结归纳了手术主要步骤。  相似文献   

7.
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周兵  唐忻 《北京医学》1995,17(6):338-340
报告一组接受鼻内窥镜下鼻内泪囊鼻腔造孔术的经皮手术后复发性泪囊炎10例的治疗结果,随访3-18个月,治愈率为100%,未出现手术并发症。结果表明运用鼻内窥镜手术技术治疗复发性泪囊炎,损伤小,简捷,疗效满意,探讨了复发性泪囊炎的特点及经鼻在鼻内窥镜下再手术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李幼珍  成璞 《浙江医学》2000,22(11):692-693
随着鼻内窥镜技术在临床的应用、鼻眼相关外科的发展,泪囊鼻腔造孔术的径路从鼻外移到了鼻内。与传统的手术相比,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孔术具有更多的优点。现将我院开展的8例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8例均为慢性泪囊炎患者,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27~49岁,平均38岁。病程1~10年。全部病例均有溢泪、反复溢脓史,泪道冲洗不通畅,泪囊造影提示不同程度的鼻泪管阻塞。其中2例有鼻部外伤史,1例因反复急性发作而多次切开排脓,入院时仍有皮肤瘘口溢脓。3例因鼻中隔明显偏曲先行鼻中隔矫正术。2.手术方法:术前每天冲洗泪道…  相似文献   

9.
1997年以来我们在鼻内窥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36例、4 0眼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6例 ,4 0眼 ,其中 2例为双侧泪囊炎 ,男 10例 ,女 2 6例 ,2 5~ 5 0岁 ,平均 35岁。病史 2~ 2 0年。有鼻部外伤骨折史 2例 ,鼻外径路行鼻腔泪  相似文献   

10.
文春秀 《广西医学》2004,26(8):1191-1192
为扩大鼻内窥镜的临床应用范围,解决传统术式在治疗慢性泪囊炎时给患者面部留有疤痕造成的遗痕,术中吻合口显示不清及传统手术失败屡有发生的问题[1] 。我科自2 0 0 0年1月至2 0 0 3年4月间开展鼻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2 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6 5岁,最小2 0岁,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有慢性泪囊炎病史多年,且长期溢泪,经保守治疗无效,其中2例为1年前做传统手术后失败,选用此术式。术前常规行鼻泪管、泪囊造影,显示全部病例均有鼻泪管阻塞,其中2例伴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鼻泪管阻塞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7例(19眼)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19眼)中,女11例(12眼),男6例(7眼),治愈18眼,好转1眼,有效率100%;鼻内吻合口在3个月内上皮化。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及其他原因造成的鼻泪管阻塞的切实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耳鼻喉科门诊日常工作中,妊娠期鼻出血较常见,大多数患者出血部位浅在,程度轻,局部轻微压迫即可止血,无须住院治疗。但亦有少数妊娠期妇女鼻出血较严重,且出血量大,直接影响孕妇及胎儿健康,必须在鼻内镜下止血,且严密监视胎儿胎心情况,补充血容量,预防意外发生。自2006年4月至2013年4月我科曾治疗2例妊娠期严重鼻出血患者,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真菌性鼻窦炎(fungal rhinosinusitis,FRS)是真菌在鼻窦内引起的一种特异性疾病。FRS分为侵袭性和非侵袭性,非侵袭性可以表现为真菌球和变态反应性两大类。真菌球型鼻窦炎以单侧单窦发病为主,其中单侧上颌窦为最好发部位。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治疗原则是手术,通过彻底清除鼻窦内真菌团块,建立鼻窦通气引流。真菌球型鼻窦炎的手术目前多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临床上我科采用了三种手术径路,即中鼻道上颌窦开窗、下鼻道上颌窦开窗、鼻内镜联合尖牙窝钻孔双径路,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OS)浸润对鼻息肉术后鼻腔黏膜转归及疗效影响的因素。方法:对于50例鼻息肉患者术中及部分术后复发的鼻息肉组织和上颌窦口周边水肿组织采用Chromo-trope 2R特染,检测以上标本中嗜酸性粒细胞在功能性鼻窦内窥镜术后术腔黏膜恢复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鼻息肉组织中EOS水平明显高于中鼻甲黏膜组织,且随时间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P<0.01);EOS浸润程度越深,鼻腔黏膜恢复越慢,鼻息肉复发越快。结论:EOS浸润在鼻息肉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延迟鼻窦、鼻腔黏膜上皮化的进程,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鼻内窥镜下应用微波辅助技术治疗上颌窦囊肿的疗效。方法:31例中男19例,女12例,12∽52岁,平均30岁,手术经犬齿窝径路,采用小切口,小骨创,在鼻内窥镜监视下微波热凝囊壁,然后用黏膜钳清除残余囊壁,术后窦腔不填塞。结果:3l例手术效果良好,无并发症,随访1∽2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下微波治疗上颌窦囊肿手术损伤小,视野清晰,出血少,术后痛苦小,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局部不同处理对提高鼻内镜手术治愈率的影响。方法:3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60例(308侧)在鼻内镜手术后鼻腔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对照组180例(346侧)未用丝裂霉素。患者均予以鼻腔局部喷雷诺考特并常规行术后术腔清理。结果:两组鼻内镜术后术腔粘连和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局部应用丝裂霉素可明显降低术腔粘连的发生率,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近8年来采用鼻内窥镜术治疗的4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均治愈。术后定期在鼻内镜下换药,38例术腔黏膜轻度水肿,窦口通畅,窦内未见菌团;4例术后初期见上颌窦内有较多干酪样物,经用1%H2O2及生理盐水多次冲洗换药后,出院时术腔干净。40例随访6个月~5年未见复发,2例失访。结论:采用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非侵袭型鼻窦真菌病较传统的柯-陆手术创伤小、照明好、清除病灶准确;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窦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用鼻腔组织瓣经鼻腔行腭裂二期修复手术的方法及优越性。方法2003年9月至2007年8月,我们在鼻内镜下经鼻腔用鼻中隔及下鼻道黏骨膜瓣行腭裂二期修复术11例。结果11例腭裂二期修复均一次成功,鼻腔通畅,无不适感。结论鼻腔组织瓣完全能够满足腭裂二期修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鼻内镜下治疗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经鼻内镜切除鼻-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与传统术式在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80mL,对照组平均500mL。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h,对照组平均3h。观察组未见严重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1%(3/42)。观察组术后复发率14.2%(4/28),对照组术后复发率35.7%(15/42)。结论经鼻内镜切除鼻一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难治性鼻出血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先行鼻内镜鼻腔扩容手术,解除鼻腔结构异常,再寻找出血点,电凝止血。结果25例无复发,无鼻腔粘连等并发症;2例术后2周复查发现鼻中隔与下鼻甲轻度粘连,行粘连松解,随访6个月未见再次粘连,未见出血复发;1例出院后1个月出血复发,再次手术后未再出血,随访6月未见复发。28例均无鼻腔干燥、头痛等并发症。结论鼻内镜鼻腔扩容手术治疗难治性鼻出血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