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腹腔镜可调节胃束带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敏 《上海护理》2011,11(3):62-64
肥胖症是指人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1].单纯性肥胖是排除内分泌及代谢性病因所致的肥胖症.1997年WHO公布了以体质指数(BMI)作为确定肥胖的标准.当BMI≥27 kg/m2为肥胖.据统计,全世界患重度肥胖症者达12亿[2].目前,中国肥胖者为3.01%.肥胖已成为一种危害健康的社会公共医疗问题[2].  相似文献   

2.
<正>肥胖症是由于营养物质过剩,导致体内脂肪堆积引起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病态性肥胖是指体质指数(BMI)≥40 kg /m2或BMI≥35 kg/m2且合并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性疾病,可严重减低病人生活质量,缩短病人实际寿命[1]。目前普遍认为,减肥手术是病态肥胖者控制体重和减轻肥胖相关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 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0多年中。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世界迅速增长。全球体重超标者[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体重指数(BMI)≥25kg/m。为超重,BMI≥30kg/m^2为肥胖。中国定义BMI≥24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超过10亿。与肥胖症密切相关的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和癌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也不断上升。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肥胖肺功能改变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通气与一氧化碳弥散功能变化,进一步探索单纯性肥胖患者肺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择轻、重度单纯性肥胖患者各20例和正常对照30例,采用相关仪器测定体重指数(BMI)和肺功能指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轻度肥胖患者VC、TLC比正常组有所下降,差异无显著性,重度肥胖者明显下降(P<0.05)。肥胖症患者FEV1、FEV1%比正常组有所下降,重度肥胖者尤为明显,但无统计学意义,均值都在正常范围。轻度肥胖症患者DLCO低于正常组,但无统计学意义,均值在正常范围,重度肥胖患者已呈明显异常(P<0.01)。结论:单纯性肥胖患者存在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及一定程度的阻塞性通气功能及弥散功能障碍,肥胖越严重,相应肺功能改变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左室压力-应变环(LVPSL)技术评估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方法 收集我院减重代谢外科门诊及住院的单纯性肥胖症患者64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超重组(BMI 24~28 kg/m2)和肥胖组(BMI≥28 kg/m2),每组各32例;另选同期年龄、性别与之相匹配的非肥胖健康志愿者46例作为对照组(BMI<24 kg/m2)。各组均行斑点追踪技术获取整体纵向应变(GLS),LVPSL技术获取左室心肌做功参数,包括整体做功指数(GWI)、整体有用功(GCW)、整体无用功(GWW)及整体做功效率(GWE),比较各组上述参数的差异;分析左室心肌做功参数与GLS、BMI,以及GLS与BMI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超重组和肥胖组GLS、GWI、GCW均减低,GWW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超重组比较,肥胖组GLS、GWI、GCW均减低、GWW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GW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GLS与GWI、GCW均呈正相关(r=0.875、0.833,均P<0.001),与...  相似文献   

6.
冯雅琴 《护理研究》2006,20(22):2032-203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饮食结构的变化,肥胖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肥胖妇科病人手术及麻醉日益增多,由于肥胖所致的生理改变,术中易发生低氧血症,即所谓的肥胖病人肺通气不足综合征[1]。笔者对比观察了全身麻醉术中取头高倾斜卧位前后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等几项指标的变化,以研究头高倾斜卧位对肥胖妇科病人通气量的影响。1研究对象与方法1.1肥胖的判定标准采用体重指数(BMI)来确定肥胖。根据2000年WHO西太平洋地区肥胖症特别工作组提出的亚洲成人体重分级建议:BMI18.6kg/m2~22.9kg/m2为正常体重,BMI23.0kg/m2~24.9kg/m2为超重,…  相似文献   

7.
肥胖症是指以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多因素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国内提出的肥胖标准:体重指数(BMI)≥24 kg/m2为超重,BMI≥28 kg/m2为肥胖[1].肥胖不但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是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脂肪肝、痛风、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参与肥胖症发生发展的因素中除了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褐色脂肪组织功能异常之外,饮食、运动、心理精神等环境因素与肥胖有着密切关系[2,3].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受体基因外显子4变异情况及是否与肥胖症相关。方法:选择肥胖症患者犤体质量指数(BMI)≥28kg/m2犦和正常人(18.5≤BMI<23kg/m2)各50例,运用PCR-SSCP方法,检测瘦素受体基因外显子4的变异情况。结果:50例肥胖症患者瘦素受体基因外显子4未发现碱基改变。结论:瘦素受体基因外显子4中519位点变异不是肥胖症的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症儿童在短期治疗班的治疗和护理模式。方法根据不同个体特点,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采用调整饮食、运动锻炼、行为矫正、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等措施,对3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于暑假期间进行10~20d的住院干预治疗和护理。并根据肥胖儿童特点,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作为院外治疗参考。结果32例肥胖儿童治疗前腰围(87±8)cm,治疗后(83±7)cm,t=5.534,P<0.001;治疗前BMI(27.4±2.6)kg/m2,治疗后(25.3±2.3)kg/m2,t=13.367,P<0.001。结论合理的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良好的自制行为和有效的护理,是本病防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判定标准的差异及实际应用意义.方法:对入选441例健康体检人员分别测定身高、体重及体脂肪率,根据BMI、标准体重及体脂肪率三种不同肥胖判定方法分别计算男、女肥胖率.结果:根据BMI≥25 kg/m2、BMI≥28kg/m2、BMI≥30kg/m2判定肥胖,男性分别为197例、90例和25例,女性分别为67例、35例和17例;超出标准体重20%者,男性150例,女性78例;体脂肪率男性≥25%者128例,女性≥33%者75例.超出标准体重20%判定肥胖和体脂肪率判定肥胖,男性、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男性超出标准体重20%和体脂肪率判定的肥胖均分别与BMI≥25 kg/m2、BMI≥28 kg/m2、BMI≥30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女性超出标准体重20%和体脂肪率判定的肥胖均与BMI≥25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与BMI≥28 kg/m2、BMI≥30 kg/m2判定肥胖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超出标准体重20%判定肥胖与亚太地区的体脂肪率判定肥胖标准相符.  相似文献   

11.
何一芳  叶小丽 《护理研究》2007,21(24):2182-2183
肥胖症已成为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全世界几乎所有人群和年龄组的肥胖症患病率都在不断上升.2003年4月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发布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和治疗指南》显示,我国体重超重者(BMI≥24 kg/m2)22.4%,肥胖者(BMI≥28 kg/m2)3.01%.肥胖本身不仅是一种疾病,而且是血脂异常、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重要危险因素,常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骨关节炎等内科疾病.为探讨肥胖与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糖(GLU)、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等因素的关系,对机关干部的体检资料作回顾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重度肥胖伴脂肪肝患者垂直束带式腹腔镜胃减容术(laparoscopicverticalbandinggastroplasty,LVBG)前及术后1年的随访研究,探讨胃减容手术对重度肥胖患者脂肪肝及代谢紊乱的影响。方法:11例体重指数(BMI)≥35kg/m2的重度肥胖患者,术前肝脏CT检查诊断为脂肪肝,行LVBG。比较术后1年患者体质量、BMI、腰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血脂、肝脏酶谱(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尿酸、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及肝平均CT值的变化。结果:术后平均减重(27.78±3.73)kg,患者体质量、BMI、腰围均明显下降(P<0.01);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三酰甘油及CRP降低,与术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肝平均CT值:(21.24±7.76)Hu;术后肝平均CT值:(38.80±3.28)Hu,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空腹胰岛素及HOMA-IR的降低与腰围的减少相关(P<0.01),与肝CT值的增加相关(P<0.05)。结论:单纯性重度肥胖患者LVBG术后体质量显著下降,肝脂肪变减轻,血脂紊乱及胰岛素抵抗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肥胖症伴抑郁症患者行减重代谢手术后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变化,探讨抑郁症对减重代谢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247例肥胖症患者(BMI≥28 kg/m2),其中86例合并抑郁症者为抑郁症组,161例无抑郁症者为无抑郁症组。2组减重代谢手术采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或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空肠旁路术。比较2组性别、年龄、合并症、手术方式及术前体质量、BMI;计算术后3、6、12、24、36个月体质量减少值和BMI减少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1)抑郁症组年龄[(32.1±8.8)岁]小于无抑郁症组[(34.7±8.7)岁](t=-2.237,P=0.026),男性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脂肪肝、脂肪胰比率、行胃袖状切除术比率与无抑郁症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抑郁症组术前BMI[41.2(37.8,44.3)kg/m2]大于无抑郁症组[37.3(34.0,40.5)kg/m2](U=-5.444,P=0.024),术前体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样本中,为异常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发生率提供概况;确定是否有任一医学专科与异常的BMI有关;分析BMI与ICU相关转归的关联。方法:选择2012年11月至2014年6月,在Sir Charles Gairdner医院的三级ICU(23张床位)住院的735例成年患者(年龄中位数为58岁),进行回顾性观察。首要结果测量指标是患者的BMI,低体质量(18.5 kg/m~2)、正常体质量(18.5~24.99 kg/m~2)、超重(25~29.99 kg/m~2)、肥胖(30~39.99 kg/m~2)或重度肥胖(≥40 kg/m~2);其他测量指标包括性别、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住院科室、机械通气(MV)时间、住院时间(LOS)和病死率。结果:与普通人群比较,研究队列中肥胖患者的比例更高,绝大部分患者超重(33.9%)或肥胖(36.5%),BMI的中位数为27.9(IQR为7.9)。不同专科患者的BMI无统计学差异(P=0.103)。未发现异常BMI对患者病死率有负面影响(ICU,P=0.373;医院,P=0.330);正常BMI患者比其他类型BMI患者的MV时间更短,BMI对患者ICU LOS的影响取决于MV时间。与正常体质量的患者比较,机械通气时间为5天或更长的超重患者,LOS更短;重度肥胖无机械通气的患者,LOS更长。结论:尽管肥胖-疾病关系日益复杂化,而现有数据只反映了单中心ICU住院患者的不同类别的BMI;但在研究队列中,考虑护理的成本影响仍然可能是重要的,尤其是对MV和LOS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内分泌代谢疾病(5)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傅祖植 《新医学》2003,34(9):580-582
1引言肥胖症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WHO早就将肥胖症定为一种疾病。肥胖症常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集结出现。1999年WHO将中心性肥胖症定为代谢综合征的成分之一。肥胖症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犤如下丘脑、垂体的炎症、肿瘤、创伤,库欣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性腺功能减退症犦的临床表现之一,称为继发性肥胖症。20年来,肥胖症的患病率上升很快。在美国,约一半成人的体重指数等于或超过25kg/m2,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肥胖者。在英国,1994年的调查发现肥胖症的患病…  相似文献   

16.
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大凤  冉兴无 《华西医学》2005,20(4):799-800
1923年Preble[1]等报道约40%的肥胖患者伴有蛋白尿,1948年Weil[1]报道一例40岁极度肥胖(体重指数BMI47.9kg/m^2)的男性患者,临床表现有水肿,大量蛋白尿(9.7g/24h),经严格控制饮食,体重减轻31kg后,蛋白尿降至0.13g/24h.1974年Weisinger[3]等证实了肥胖与肾小球病变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提出肾病综合征是极重度肥胖的并发症之一.此后,随着肥胖症发病率的上升,人们对由肥胖导致的肾小球疾病日益受到重视,对其发病机制、病理特点、防治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并将其命名为肥胖相关性肾病[4](obesity-related glomerulopathy, ORG),国内由陈惠萍[5]等于2002年首次报道.本文就近来国内外有关本病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指睡眠时上气道塌陷阻塞引起的呼吸暂停和通气不足,伴有打鼾、睡眠结构紊乱,频繁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白天嗜睡及认知功能障碍等病征。并由于长期的低血氧症,许多病人同时合并有心、脑血管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严重危害病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我院自2004年3月—2006年5月采用改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25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手术护理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5例均为男性,年龄35岁~59岁,平均43.2岁;体重指数(BMI)21kg/m2~38kg/m2,平均29.3kg/m2;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每小时39次~89次,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游离脂肪酸(FFA)在肥胖症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其与肥胖症发病的关系。方法 检测19例肥胖症[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和29例非肥胖症(BMI<25 kg/m2)患者的空腹血浆葡萄糖(FPG)、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血脂和血清瘦素、TNF -α、FFA等指标,使用SPSS11.0 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上述指标在两组人群间的水平差异,以及瘦素、TNF α、游离脂肪酸与肥胖相关指标,如BMI、腰臀比、血脂间的相关性。结果 肥胖者的血浆甘油三酯(1.93±1.06)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72±0.38)mmol/L、FINS(20.48±4.81)mmol/L、瘦素(15.09±13.20)μg/L、TNF α(43.61±31.18)ng/L、FFA(0.12±0.08)mmol/L均显著高于非肥胖者(P<0.05);肥胖者的FFA与血浆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FINS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492、0.610、0.632和0.612,均P<0.05),瘦素与BMI、FINS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673和0.831, P<0.01和<0.001)。结论 肥胖人群的血清瘦素、TNF α、FF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血清瘦素、FFA与肥胖等项指标之间有相关性;血清瘦素、FFA是衡量肥胖很好的指标,并为肥胖症的防治开拓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前体重与产科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对747例孕足月、单活胎初产妇行前瞻性调查研究,根据产前体重指数(BMI)的不同分为三组:A组(BMI〈26 kg/m2),B组(26 kg/m2≤BMI〈28 kg/m2),C组(28 kg/m2≤BMI〈30 kg/m2),D组(BMI≥30 kg/m2),比较各组间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产前体重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巨大儿、产程阻滞、难产剖宫产呈增高趋势(P〈0.001,P〈0.05),产前BMI≥28 kg/m2是巨大儿的危险因素;产前BMI≥30 kg/m2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程阻滞、难产剖宫产危险因素;产前体重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BMI与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呈正相关(P〈0.001)。结论:对孕前体重及孕期增重适当控制,有利于降低产前体重,减少产科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建议最佳产前BMI〈28 kg/m2,最高不应≥30 kg/m2。  相似文献   

20.
吴金凤  顾平  秦正方 《全科护理》2013,11(6):575-576
肥胖症(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体重增加,是一种多因素相关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规定的标准[1],24.0kg/m2≤BMI<28.0kg/m2为超重,BMI≥28.0kg/m2为肥胖。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早期宫颈癌首选治疗手段。肥胖病人本身就存在机体代谢紊乱,对水、电解质等的调节能力也明显下降,因此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给围术期的治疗和护理带来极大困难,增加了病人康复的风险。我科于2012年10月3日收治1例宫颈癌Ib1期的肥胖病人,针对病人肥胖这一特点,我们对其潜在的健康问题采取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对其进行前瞻性的护理。病人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切口感染、深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