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总结7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用阿奇霉素联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用药护理和氧气雾化吸入护理,加强气道管理,重视患儿休息和营养护理。治愈58例,好转11例,无效3例;阿奇霉素治疗发生药物不良反应7例,氧气雾化治疗发生不良反应2例。  相似文献   

2.
总结72例婴幼儿哮喘急性期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通过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护理。护理重点为氧气雾化吸入前做好病室环境和患儿准备工作;雾化吸入中注意选择体位、严格无菌操作、调节好氧气流量、及时处理雾化吸入中出现的不良反应;雾化吸入后做好患儿护理及雾化吸入器的消毒。72例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经治疗7d后,显效67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8%。  相似文献   

3.
婴幼儿麻疹合并肺炎40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40例婴幼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呼吸系统护理,其中关键是及早发现有无呼吸衰竭,保持呼吸道通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配合做好氧气雾化吸入;同时做好对症护理、输液护理。40例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接受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溶液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要点,以确保患儿安全。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对4例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雾化吸入伊洛前列素治疗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要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通过规范的护理管理和精心护理,3例患儿用药后肺动脉压力下降,无严重不良反应;1例因合并肺炎死亡。结论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注意对患儿实施全方位的安全护理,加强管理,提高患儿治疗的信心和依从性,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在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儿科呼吸科门诊就诊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72例咳喘患儿,根据就诊时患儿家长是否愿意借机回家治疗将患儿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6例。两组患儿均给予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在门诊雾化室行雾化吸入治疗,实施门诊雾化吸入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实施专业护理人员全程指导护理。对两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家长对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依从性、治疗效果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可提高家庭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提高患儿依从性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凌芸  沈丽明  陈英 《全科护理》2012,10(26):2434-2434
对25例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氧气雾化吸入,同时给患儿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心理护理及物品、时间准备,雾化吸入过程中及结束后给予精心的护理,结果患儿在进行氧气雾化吸入的过程中能配合治疗,在5d~14d内肺部症状均明显减轻或痊愈,予出院。  相似文献   

7.
观察氧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总结了38例雾化吸入治疗时的护理体会.护理措施包括:做好心理护理、正确使用氧气雾化面罩、观察面色及呼吸、防止交叉感染、同时做好预防宣教工作等,通过观察和护理发现该治疗方法疗效显著,操作方便,患儿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雾化吸入中实施舒适护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0.1-5岁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中的操作用药与护理。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对100例患儿在雾化吸入中表现的抵触情绪实施舒适护理。结果:100例患儿抗拒治疗的心理行为明显减弱,对治疗的依从性显著提高。结论:顺应患儿心理、年龄特点予以护理,与家长沟通,取得其合作。做好对治疗的依从性工作,是帮助此类患儿顺利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在雾化吸入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该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行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15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干预, 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雾化吸入方式正确率、雾化依从性以及家长知信行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吸气方式规范、残余药液≤0.33 ml、吸入时间≤15 min比例以及雾化吸入整体正确率均高于对照组, 治疗期间整体雾化依从性良好比例高于对照组, 家长雾化吸入治疗知识、态度、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 服务态度、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病区环境和护理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视频健康教育联合家属互动参与有利于提升雾化吸入患儿治疗依从性, 提高雾化吸入正确率, 加速患儿康复进程, 同时也有利于加强患儿家长知信行水平, 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在儿科门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96例喘息性支气管炎行雾化吸入治疗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实施协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及家属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及家属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咳嗽消退时间、喘憋消退时间、喘鸣音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儿科门诊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家属满意率。  相似文献   

11.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应用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的护理体会。(1)做好雾化吸入护理:伊洛前列素吸入的次数需根据患儿病情及耐受情况而定,根据医嘱按患儿体质量计算吸入剂量,吸入伊洛前列素前后均要合理调整呼吸机参数,12个月以下患儿无法应用口含器吸入给药,采用面罩吸入给药。(2)做好不良反应的观察:在伊洛前列素吸入前认真清理气道分泌物,减少对气道的刺激,手动呼吸气囊的辅助频率和潮气量应准确,护理过程中注意观察患儿的肢体动作、表情特点等,及时判断药物不良反应;患儿行机械通气致气道疼痛,而吸入伊洛前列素的不良反应亦表现为头痛、下颌痛等,疼痛会严重影响患儿的舒适度,而患儿年龄小、行机械通气等无法表达其不适感,可通过绘画评估、面部表情、行为测定等帮助测定疼痛程度。本组26例患儿给予伊洛前列素雾化吸入治疗和护理,无严重不良反应,22例效果显著,4例出现较轻不良反应,停药数分钟后均逐渐消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选取70例哮喘发作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2组患儿均采取常规吸氧、抗感染、抗病毒、解痉平喘、止咳化痰以及纠正体液平衡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并针对雾化吸入治疗采取整体护理措施;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纯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采取常规护理措施,2组均治疗1个疗程(5 d)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儿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患儿咳嗽及咳痰、呼吸困难、肺部哮鸣音及湿罗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好,充分做好雾化吸入治疗的各项护理措施,是提高临床疗效、减少药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空压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通过对60例儿童哮喘患儿随机分组,2组均采用综合性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空压雾化吸入,同时做好雾化吸入相关护理.结果治疗组在缺氧、气促症状改善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上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30例,气促、缺氧和肺部哮鸣音的消失时间分别为(2.2±1.1)d,(6.4±1.2)d,(5.3±1.3)d;对照组30例,其相应症状消失时间分别为(2.5±1.1)d,(8.4±2.5)d,(7.8±2.6)d,经t检验,2组各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哮喘患儿应用空压雾化吸人布地奈德,同时做好雾化吸入相关护理,可有效地控制哮喘的发作,治疗效果显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毛细支气管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行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患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两组均给予毛细支气管炎一般护理和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患儿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2例雾化吸入治疗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的态度、行为。结果:个性化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高(P<0.05),患儿态度、行为较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针对患儿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特点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儿对雾化吸入的依从性,更好的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积极护理干预系统在哮喘患儿糖皮质激素吸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9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00例,入选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积极护理系统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糖皮质激素雾化知识知晓率、雾化吸入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采用积极护理干预系统对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哮喘患儿实施护理,可显著提高该类护理对象的糖皮质激素雾化知识知晓率、雾化吸入依从性、治疗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家庭式护理模式对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采用家庭式护理干预模式。记录两组患儿雾化吸入完成时间,并根据雾化吸入完成情况进行依从性评价。在雾化吸入治疗结束后,由患儿或家长填写问卷调查表,掌握患儿或家长对雾化吸入护理干预的认可状况。结果观察组雾化吸入平均完成时间为(17.4±8.6)min,显著低于对照组(t=12.372,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很好75例(53.57%),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989,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差8例(5.71%),显著低于对照组(χ2=18.934,P<0.05);观察组对干预模式的认可率为95.00%(133/140),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7.538, P<0.05)。结论在支原体肺炎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中采用家庭式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缩短雾化吸入时间,提升患儿及家长对护理干预的认同,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将96例喘息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射流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0%(49/50),对照组有效率为91.3%(42/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氧驱射流雾化吸入联合超短波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遵医行为情况与护理对策。方法 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应用改良的《Morisky用药依从性调查量表》对本院行雾化吸入治疗的120例肺炎患儿的遵医行为进行调查,了解影响肺炎患者遵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护理对策。结果 120例雾化吸入肺炎患儿遵医行为依从性率为85例(70.83%),经单因素分析可知,小儿年龄6岁、患儿气质类型为难养型、家属配合度差、雾化吸入前未行健康教育、雾化吸入时间20 min、家属对雾化吸入认知水平低、雾化过程不适及雾化时注意力干预等因素均影响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知,患儿气质类型为难养型、雾化吸引前未行健康教育、雾化吸入时间20 min、家属对雾化吸入认知水平低等因素是影响小儿肺炎雾化吸入治疗遵医行为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雾化时注意力干预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结论对于难养型肺炎患儿在行雾化吸入治疗前应对其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在雾化过程中通过实施动画、音乐、玩具等转移注意力的措施来提高患儿雾化吸入依从性,改善肺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不合作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不合作的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的雾化吸入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2组患儿的雾化吸入配合情况、治疗依从性、家长满意度及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时间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雾化吸入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不合作哮喘患儿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有利于正常治疗的开展,适合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