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ICU专科护士在专科护士培训项目中对实践学习的体验,为制定更加完善的实践培训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半结构访谈法,对参加ICU专科护士培训的11名护士进行访谈。结果得到6个主题,一方面是专科护士对实践学习的自身体验:学习的充实感、角色的认同感、现实的无奈感;另一方面是专科护士对带教老师影响实践学习效果的体验:榜样的激励、思维的引导、对不称职师资的负性体验。结论护理管理者应认识到实践培训的重要性,制定实践培训方案应体现对专科护士的要求,选择专科护士担任带教老师并对其进行创新教学理念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ICU医护人员对高级实践护士(APN)的认知现状及期望。方法采用自设医护人员对APN认知和期望调查表对ICU护士350名和医生80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0%护士和73.8%医生知晓"专科护士";84.6%护士和61.2%的医生认为直接临床护理能力为APN最重要的能力,42.4%护士和41.3%医生认为本科学历与至少5年ICU工作经验为最佳适任资格;91.6%护士和93.8%医生期望APN首要工作内容为解决疑难患者的护理问题;51.7%护士和48.7%医生认为APN的职能范围应以护理为主、医疗为辅;45.1%护士和48.7%医生认为APN的岗位职权应"仅次于护士长,拥有分配床位和(或)排班的权利";57.1%护士和53.8%医生认为APN的岗位名称应为"高级实践护士";42.9%护士认为APN应该"分管床位,照顾复杂、危重病患",而47.5%医生认为APN应"负责整体管理,不具体分管床位"。结论ICU医护人员对APN的认知和期望较为一致,可作为推进我国ICU-APN角色发展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ICU护士资质过剩感现状及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分析相对剥夺感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为针对性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陕西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03名ICU护士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资质过剩感量表、医院护士工作幸福感问卷和相对剥夺感问卷进行调查,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图进行中介效应检验,使用分层回归分析进行调节效应检验.结果 资质过剩感得分为2.97±0.65,工作幸福感得分为4.29±0.76,相对剥夺感得分为2.96±0.71.相对剥夺感在资质过剩感和工作幸福感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 0.13,占总效应的24.5%.相对剥夺感在资质过剩感和工作幸福感间具有调节作用(调节R2 =0.051,P<0.01).结论 ICU护士工作幸福感相对较低,相对剥夺感可增强资质过剩感对工作幸福感的负面影响.护理管理者应加强针对性干预,提升护士情绪自我调节能力,增加其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4.
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目的 了解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现状及对ICU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情况,为完善ICU专科护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地区市级以上ICU护士750人进行调查.结果 68.53%ICU专科护士职称为护士,45.73%学历为中专;99.87%听说过专科护士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杂志、图书、讲座及同事介绍等途径获知;70.27%在进入ICU前未经过任何培训;29.60%~90.80%需要高级临床护理、英语、科研、教学、管理、病房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学历、职称、民族、工作时间和ICU工作时间对培训需求有影响(P<0.05,P<0.01).结论 新疆地区ICU护士存在低职称、低学历的状况,需要接受高级临床护理、英语、护理科研、管理等知识培训.不同条件护士培训需求有差异.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部的培训大纲及护士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ICU医护合作关系及ICU护士职业获益感,分析医护合作对护士职业获益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医护合作量表、护士职业获益感量表对23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医护合作量表总分为(90.60±14.48)分,条目均分为(3.62±0.58)分;护士职业获益感总分为(133.39±17.11)分,条目均分为(4.04±0.52)分。回归分析显示,护士和医生的关系、患者信息的交流能力及职称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主要影响因素(调整R2=0.428)。结论ICU医护合作和护士职业获益感较高,且医护合作是护士职业获益感的重要影响因素,管理者应重视医护合作关系的建设,提升护士的积极职业认知。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现状及对ICU专科护士培训需求的情况,为完善ICU专科护士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新疆地区市级以上ICU护士750人进行调查。结果68.53%ICU专科护士职称为护士,45.73%学历为中专;99.87%听说过专科护士的概念,主要是通过杂志、图书、讲座及同事介绍等途径获知;70.27%在进入ICU前未经过任何培训;29.60%~90.80%需要高级临床护理、英语、科研、教学、管理、病房沟通等方面的培训;学历、职称、民族、工作时间和ICU工作时间对培训需求有影响(P〈0.05,P〈0.01)。结论新疆地区ICU护士存在低职称、低学历的状况,需要接受高级临床护理、英语、护理科研、管理等知识培训,不同条件护士培训需求有差异。管理部门应根据卫生部的培训大纲及护士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真实体验,为促进ICU护理团队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名ICU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提炼出4个主题:ICU护理工作特点决定了互惠行为的普遍性和积极性;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具有多元性;ICU护士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受情境影响且具有适时性;护理管理者支持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结论 工作场所互惠行为对ICU护士具有积极效应。护理管理者可以利用工作场所互惠行为的特点,加强团队合作,营造更为和谐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8.
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临床角色发展的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发展我国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临床角色。方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指导研究,4名研究者与12名实践者组建行动小组,遵循提出问题、计划、行动和评价4个阶段展开研究,行动小组成员通过小组座谈收集资料,并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在提出问题阶段明确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发展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计划阶段做准备。结果国内发展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以临床护理专家更合适,工作模式以高级专科护士统筹督导的责任小组模式为最佳,新角色可能遭遇与科室管理者角色冲突、能力发挥受限、能力与头衔不相符、同事不理解等困难,希望得到宣传、充足的人力以及继续教育的机会等资源,新角色的岗位内容涉及关注危重患者、督导护士和发动改革3方面。结论行动研究方法可应用于重症监护高级专科护士角色发展中的研究,有利于护理研究在临床实践中的开展。  相似文献   

9.
介绍肝胆医院ICU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过程,其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基本数据集分类与建立阶段、护理人员培训阶段、护理记录双轨制实践阶段。结果ICU护士彻底改变了过去“手记笔描”的工作方式,减少重复抄写工序,避免了手工之误引致错误、遗漏和沟通困难;节省了大量的记录和书写文书的时间,使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ICU护士对系统的使用皆感较满意。提示通过重症监护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ICU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和工作效率,让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万佳  夏海鸥 《护理学杂志》2023,28(5):82-86+100
目的 了解专科护士工作获得感的源泉,为专科护士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选取我国11所医院33名专科护士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主题。结果 提炼出专科护士工作获得感源泉的4个主题及12个亚主题,包括工作回报获得感(能力提升、发展晋升、薪酬激励)、价值认同获得感(患者认同、职业归属、社会认可)、组织支持获得感(医院支持、文化塑造、管理赋能)、自我超越获得感(自主决策、挑战创新、职业期望)。结论 医院通过健全管理体系、增强职业认同、加强医院支持与获得环境等方面的优化提升,激发专科护士工作获得感,进而增强其工作投入度、主动性与创造力,最终实现医院专科护理队伍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总结ICU联络护士的起源、概念与发展,阐述ICU联络护士的准入资质、培训考核、工作模式及岗位角色;ICU联络护士临床实践的工作内容包括参与ICU转出、转入的医疗决策,协调与组织转运,标准化交接,转出后随访及提供教育和支持。提出应探索和建立符合国情的ICU联络护士培训、准入和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赵玲  李丽 《护理学杂志》2008,23(22):12-13
介绍肝胆医院ICU重症监护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实施过程,其主要包括3个阶段,即基本数据集分类与建立阶段、护理人员培训阶段、护理记录双轨制实践阶段.结果 ICU护士彻底改变了过去"手记笔描"的工作方式,减少重复抄写工序,避免了手工之误引致错误、遗漏和沟通困难;节省了大量的记录和书写文书的时间,使护士能有更多的时间服务于患者;ICU护士对系统的使用皆感较满意.提示通过重症监护系统的应用,大大提高lCU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和工作效率,让护士有更多时间服务于患者.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二、三级医院护士工作疲溃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我国二、三级医院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全国护理人力资源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工作疲溃量表测量我国179所二、三级医院9698名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结果 中国医院护士的工作疲溃现状中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处于中等水平,个人成就感缺失处于高等水平;不同工作年限、病区,有无执照,工作是否超时以及在不同等级、地点、地区医院工作的护士工作疲溃感程度存在差异(均P<0.05).结论 高年资、工作超时的护士以及在ICU、直辖市、三级医院、东部地区工作的护士工作疲溃感水平较高,建议护理管理者重视引起我国护士工作疲溃感的相关因素,降低护士的工作疲溃感,以稳定护士队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ICU规范化培训护士科室归属感的心理体验,为促进ICU专科护士规范化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深入访谈12名ICU规范化培训护士,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整理分析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岗位能力不足、缺乏鼓励,团队融入困难,福利待遇差、职业价值体现不够。结论 ICU规范化培训护士需要提升岗位能力,其科室归属感较低。科室管理者应多关注新护士的内心感受,肯定其工作能力,多鼓励多安慰,形成融洽的科室文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ICU护士对于临终关怀的认知、行为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深入访谈的形式,访谈11名护理过临终患者的ICU护士,将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ICU护士认为临终关怀和安乐死有区别,对患者死亡存在多种感受,对临终患者的要求有一定认知,临终关怀相关知识的获取途径多为非正式渠道,在实际工作中实施临终关怀服务很少,临终关怀受到心理护理技能、疼痛认知、医患关系、家属态度以及社会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等主题。结论临终关怀需要关注患者及家属生理、心理及社会多方面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开展临终关怀服务,应该增加教育力度,培养ICU护士专业技能,增加社会宣传,普及优逝理念,组建临终关怀团队,以为临终患者提供高质量的临终关怀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科护士角色清晰度对体面劳动感的影响,为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护士体面劳动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角色清晰度量表、体面劳动感知量表对湖南省5所三级医院336名肿瘤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肿瘤科护士角色清晰度得分(30.50±5.16)分、体面劳动感得分(47.98±6.09)分。角色清晰度与体面劳动感呈正相关(r=0.257,P<0.0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是否接受过灵性教育培训、月收入、角色清晰度是肿瘤科护士体面劳动感的影响因素(均P<0.05),其中角色清晰度可独立解释5.4%体面劳动感的变异。结论 肿瘤科护士体面劳动感处于中等水平。管理者应及时引导护士,形成对自身角色的正确认知,提高其体面劳动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CU护士科研能力水平及其与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护理人员一般情况调查表、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181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中,96.7%科研能力处于中低水平;72.4%工作压力处于中重度水平;工作倦怠中,71.8%护士情绪衰竭、81.8%工作冷漠感处于高度水平,工作成就感全部处于低水平。科研能力与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ICU护士科研能力偏低,科研能力与工作压力源、工作倦怠呈负相关,提示管理者应采取合理措施降低职业压力、减轻工作倦怠,以利于提高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18.
ICU护士资格认证技能培训考核成绩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通过对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临床技能考核的分析,不断完善ICU资格认证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的方法与内容.方法对119名护士参加ICU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后的8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术(CPR)操作考核中,三级医院护士得分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5),ICU工作≥5年的护士显著高于<5年者(P<0.05).NICU、EICU、CCU护士8项技能考核成绩均达标,而RICU、ICU、SICU、病房护士未完全达标.结论通过ICU资格认证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了ICU专科护士的技能,建立了ICU护士资格认证技能考核体系.分级别、分层次培训是保证培训质量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9.
课题作业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ICU专科护士资格认证临床技能考核的分析。不断完善ICU资格认证临床技能培训考核的方法与内容。方法 对119名护士参加ICU护士资格认证培训后的8项技能操作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心肺复苏术(CPR)操作考核中,三级医院护士得分显著高于二级医院(P〈0.05),ICU工作≥5年的护士显著高于〈5年者(P〈0.05)。NICU、EICU、CCU护士8项技能考核成绩均达标,而RICU、ICU、SICU、病房护士未完全达标。结论 通过ICU资格认证操作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提高了ICU专科护士的技能,建立了ICU护士资格认证技能考核体系。分级别,分层次培训是保证培训质量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韩景  周敏 《护理学杂志》2019,34(22):67-69
目的探究ICU护士对脑死亡患者器官捐献的认知、态度与实践。方法通过方便抽样选取210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器官捐献知识、态度及实践现状。结果 ICU护士捐献知识得分为(8.29±1.55)分,捐献态度为(3.62±1.05)分。献血经历、护理过脑死亡患者,捐献知识和年龄是器官捐献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 01)。只有18.10%的ICU护士劝导过脑死亡患者家属进行器官捐献。结论 ICU护士对脑死亡患者器官捐献认知呈中上水平,态度不太乐观,实践缺乏。应对ICU护士进行器官捐献知识培训,促进其态度及实践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