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活动主题,分析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质量持续改进。结果〓实施活动后胃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2.16‰下降至改善中的0.45‰,改善后为1.21‰;锁骨下静脉置管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由改善前1.30‰下降至改善中的0.90‰,改善后为1.2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促使非计划性拔管率下降,护理人员防拔管意识增强,工作压力减轻,满意度提高;也提高患者导管留置期间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对ICU气管插管患者,实施前馈控制干预方案,主要包含成立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前馈控制管理监督委员会、建立严格的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模式(基于SBAR沟通程序的导管交接班流程)、转变护理人员对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强各能级护理人员相关护理知识及应急技能的培训。结果实施前馈控制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66%降到0.58%;护理人员非计划性拔管相关知识认知、评估技巧(工具)方面及护理对策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1)。结论前馈控制用于ICU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管理,能够有效降低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提高ICU医疗护理质量,保障住院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06—2013-12间收治80例食管癌患者做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择2014-01—2014-06间收治8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以"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为主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2.50%)明显少于对照组(11.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降低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率,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引流管意外完全或半脱出,或出现并发症等原因造成的引流管未按照计划留置时间,需提前拔出的行为[1]。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指将腰段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通过引流管短期内持续引流到体外[2],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积水及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品管圈是一项短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的活动。其利用科学的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并很好调动医护的积极性和潜能。我们在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8-02间入住ICU的意识清醒且接受气管插管的84例患者。将2016-01-2017-01间入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ICU常规护理;将2017-02-2018-02间入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联合针对性护理。各42例。比较2组患者气管插管期间的非计划性拔管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气管插管期间,观察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及家属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充分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并在ICU气管插管期间做好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相似文献   

6.
<正>重症监护室(ICU)是以救治各类危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为主的综合诊疗体系。气管插管是便捷和有效为ICU患者提供通畅气道、辅助供氧和防止误吸等抢救和治疗的重要手段~([1])。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处理不及时可因延误抢救时机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收集2017-01—2018-12间在我院ICU行经口气管插管且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1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ICU患者治疗效果和ICU护理质量。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中的效果。方法按时间段将118例ICU行机械通气患者分为对照组57例,研究组61例。对照组实施约束常规护理;研究组针对降低约束率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即制定有效对策群组并组织实施,进行标准化管理。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研究组患者身体约束率、镇静镇痛合格率、谵妄发生率显著下降(均P0.05)。品管圈活动目标达成率110.8%,进步率33.24%。结论开展课题达成型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ICU机械通气患者约束率、谵妄发生率,同时圈员的品管手法、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制嵌插式约束手套对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防范作用.方法 将ICU留置静脉留置针、尿管、胃管、引流管等4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使用腕部约束带,观察组使用棉布、有机玻璃等制作的嵌插式约束手套.比较两组非计划拔管率.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拔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嵌插式约束手套具有便于观察末梢血液循环、防旋转、防抓握、便于拆卸清洗的优点,可有效预防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危机管理在预防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5月ICU气管插管患者98例,作为观察组,实施家庭参与式危机管理,以2015年9~12月ICU内行气管插管患者10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以及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将家庭参与式危机管理应用于ICU气管插管患者风险管理中,可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事件的发生,促进ICU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知信行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80名护士进行调查分析。结果ICU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中位数分别为4.50分、7.50分、5.50分;ICU工作年限、职称和工作年限是认知水平的影响因素,ICU工作年限是态度和信念水平的影响因素,职称和科室是行为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ICU护士预防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认知和行为状况不佳。应重点加强低年资、低职称的护士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知识技能培训,以提高ICU护士知识水平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联合镇静程度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在预防机械通气患者意外脱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88例机械通气超过24h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按照常规采用RASS监测,观察组采用BIS联合RASS监测,并根据镇静程度进行相应的治疗护理。结果观察组无一例意外脱管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结论应用BIS联合RASS进行镇静程度评估使护理更加安全、有效,能有效避免机械通气患者意外脱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动作特征,为非计划拔管智能识别与预警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8例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全过程视频图像,对非计划拔管动作进行分析。结果 非计划拔管行为过程分为意图前期、意图拔管以及拔管完成,3个阶段时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意图前期动作主要为上肢动作(82.1%),其次为头颈部动作(28.6%);上肢摸索最高(53.6%),其次为抬手(25.0%)、触管(25.0%)等。拔管动作拇指、示指参与度均为100%,中指参与度为71.4%。结论 非计划拔管的意图前期持续时间最长,主要为上肢动作,表现为摸索、抬手、触管等,拇指和示指参与度最高。应引入计算机视觉技术早期识别异常行为,达到预警目的,以降低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ICU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方法自行设计ICU留置尿管拔管评估监测表,便利抽取2014年7~12月96例ICU留置尿管的患者,留置尿管当日起责任护士根据留置尿管拔管评估监测表每日评估患者留置尿管的必要性,并与监测表使用前86例患者进行比较,统计使用前后留置尿管天数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果使用拔管评估监测表后,患者留置尿管时间及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较使用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使用ICU留置尿管拔管评估监测表,有助于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风险,提高留置尿管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为活动主题,按照品管圈活动步骤开展活动,分析导致PICC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PICC临床护理中存在的缺陷,针对原因拟定改进对策并实施,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及PICC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PICC临床护理缺陷发生率由32.03%降至9.38%,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由38.78%降至7.84%,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血液病患者PICC并发症发生率,提高PICC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栾诚  郭凡  嵇艳 《护理学杂志》2023,28(6):63-67
目的 构建并验证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300例(建模组)ICU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选择117例ICU留置外周动脉导管患者对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 建模组23.00%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年龄≥65岁,并存高血压、静脉血栓栓塞症,置入部位为桡动脉及置入导管为静脉留置针是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均P<0.05)。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8。模型验证结果显示,ROC曲线下面积为0.903,灵敏度为86.2%,特异度为85.2%,约登指数为0.714。结论 构建的ICU患者外周动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效果良好,可为医护人员及时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