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主动脉弓杂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总结护理方法.方法 对129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主动脉弓杂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5例(3.88%)并发脑梗死,其中1例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治愈出院4例,但均遗留神经系统症状,需进一步行康复治疗.结论 桥血管狭窄或闭塞、主动脉弓部斑块或附壁血栓脱落造成栓塞、术后低血压、伤口血肿及小动脉瘤形成是主动脉弓杂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原因.对主动脉弓杂交术后患者,除严密观察生命体征、避免低血压的发生外,还要做好神经系统、伤口出血和肢体血运的观察,以预防和及早发现脑梗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的临床经验。方法累及主动脉弓的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50例,在杂交手术室完成一期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分别采用正中开胸、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替换和(或)主动脉瓣置换和(或)冠脉旁路移植术,顺行或逆行主动脉弓部腔内覆膜支架隔绝术。比较体外循环组与同期采用传统深低温停循环手术行主动脉弓置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全组均成功同期完成手术并置入覆膜支架。体外循环(130.7±22.6)分钟,主动脉阻断(48.6±12.8)分钟;支架直径(33.8±0.6)mm,支架长度(187.9±6.3)mm;1例术后12 d死于严重腹腔缺血,1例术后30 d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术后32 d死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体外循环和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者ICU时间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杂交手术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和肺部感染发生率也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P0.05)。47例患者存活出院接受随访,随访时间12~48个月,平均(28.4±10.9)个月,3例患者随访死亡,随访死亡率与传统手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杂交全主动脉弓修复术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弓部受累安全、有效,与传统手术比较,手术时间和CUI住院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围术期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随访结果亦不劣于传统手术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行PCI患者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6.1%;其原因为并发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1例、冠状动脉穿孔发生延迟心脏压塞2例、严重股动脉穿刺处出血1例、拔出股动脉鞘管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血容量不足应用血管扩张剂6例。结论低血压是PCI术后并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查找低血压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预防PCI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亢君  李海燕 《护理学杂志》2006,21(11):30-3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5例行PCI患者术后并发低血压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CI术后低血压发生率6.1%;其原因为并发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休克1例、冠状动脉穿孔发生延迟心脏压塞2例、严重股动脉穿刺处出血1例、拔出股动脉鞘管诱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0例、血容量不足应用血管扩张剂6例.结论低血压是PCI术后并发症的常见临床表现,及时发现和查找低血压的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对预防PCI术后严重并发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临床特点、相关愈后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1999年至2006年6例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例。分析其治疗经过和结果,总结其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在6例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中.有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胸降主动脉瘤1例;空气栓塞1例,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脱落、栓塞2例,与术中控制性降压或低血压时间过长有关者3例;死亡3例,另3例治愈出院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胸主动脉疾病腔内修复术后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虽发生率较低,但后果严重,预后不佳。在以后工作中,需进一步总结经验。严格规范介入操作技术,积极改进相关医疗器械,以逐渐减少卒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报道1例62岁患者因阴茎癌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后出现顽固性低血压,最终诊断为下丘脑垂体功能低下的诊治过程,分析其原因可能为术后脑梗死导致垂体柄或下丘脑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杂交或腔内修复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锁骨下动脉伴Kommerell憩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例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锁骨下动脉伴Kommerell憩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患者主动脉弓变异情况、近端破口位置、手术方式,以及围手术期与随访情况。结果:根据患者的主动脉弓变异情况与近端破口位置,2例行杂交手术,3例行单纯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90~538 min,平均294 min。术后即时造影显示破口封堵完全,主动脉分支或旁路血流正常。1例患者于术后1周因大面积小脑梗死而死亡,其余4例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存活,无脑部及上肢缺血症状,支架无移位,无内漏。结论:主动脉分支异常走形以及脆弱的Kommerell憩室给手术带来不便。杂交或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合并迷走锁骨下动脉伴Kommerell憩室可行,但治疗经验还需要进一步积累,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夹层术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方法对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是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健康,需采取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不开胸"杂交"手术(不开胸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的近中期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心胸外科接受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主动脉弓分支血管旁路术毕即转入导管室行同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夹层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5例,年龄46~71岁。分析该手术方式的选择及预后情况。结果行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4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术3例,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旁路术、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0例。全部手术均获得成功。1例患者术后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术后7 d、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复查CT,随访截至2015年9月,随访时间12~53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均健康存活,人工血管旁路通畅,血管支架无内漏。结论不开胸"杂交"手术可用于治疗难以耐受主动脉置换的主动脉弓部主动脉夹层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方法 对3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病史、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是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后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影响患者恢复健康,需采取针对性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保守治疗19例,再次手术6例. 结果 25例急性颅脑损伤术后患者,按GOS评分:预后良好9例,中残3例,重残1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1例. 结论 密切随访CT或MRI,早诊断,积极正确及结合中医治疗,有助于改善并发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免开胸新方法——颈颈动脉转流加开窗覆膜支架杂交术治疗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价值。方法:对2例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进行颈颈动脉转流加开窗覆膜支架杂交术。首先行右颈动脉-左颈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然后经股动脉通路将开窗后的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弓部动脉瘤处,隔绝瘤腔但保持无名魂咏通畅。结果: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转流血管通畅,无脑部缺血或神经意外症状,上肢功能无丧失;左锁骨下动脉和左颈总动脉开口封闭;瘤腔隔绝彻底。结论:对主动脉弓部动脉瘤患者应用颈颈动脉转流加开窗翟膜支架杂交术,能够避免体外循环和开胸手术可能引起的巨大创伤、失血以及剧烈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具有操作微创、隔绝彻底、手术简单等优点。但该术式对定位要求较高,术者需具备丰富的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手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DSA杂交手术室"一站式"精准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合并脑内血肿的价值。方法对11例颅内复杂动脉瘤合并脑内血肿未发生脑疝患者于发病72 h内行DSA杂交手术室"一站式"精准治疗,术中以DSA评估动脉瘤是否累及载瘤动脉,行DSA引导下颅内外血管搭桥联合动脉瘤孤立术或球囊临时阻断辅助下动脉瘤塑形夹闭治疗,同步清除血肿。实时监测术中治疗情况,记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随访观察术后6个月CTA表现;于出院及末次随访时以格拉斯哥转归评分(GOS)评价疗效,GOS≥4分认为治疗效果良好。结果对5例行颞浅动脉(STA)-大脑中动脉(MCA)搭桥,术中DSA示桥血管通畅,一期行动脉瘤孤立术;6例行动脉瘤塑形夹闭,术中3例误夹穿支血管,1例夹闭不全,调整瘤夹位置后夹闭效果满意。术后并发小灶性脑梗死2例,癫痫1例。出院时、末次随访时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均占81.82%(9/11)。术后6个月均未见复发,吻合口及载瘤动脉无狭窄。结论对难以直接夹闭或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复杂动脉瘤合并脑内血肿患者,采用DSA杂交手术室"一站式"精准治疗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阻塞性黄疸术后并发肝内胆汁淤积的机制及治疗。总结该并发症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3例阻塞性黄疸行手术治疗后并发8例(3.9%)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病例的病因及治疗体会。结果 在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中,有术前,术中一过性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无并发术后肝内胆汁淤积组。8例肝内胆汁淤积予肾上腺皮质激素辅以利胆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 阻塞性黄疸术后有可能并发肝内胆汁淤积,其原因可能为胆汁细菌感染,缺血再灌注损伤,乙肝病毒感染。其中缺血再灌注损伤及胆汁细菌感染可能起主要作用。治疗上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利胆药物为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32例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其中A型主动脉夹层27例,B型夹层逆撕累及升主动脉及弓部5例。所有患者均行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去分支杂交手术,无术中更改为全弓置换手术者,无围术期死亡。其中同期行Bentall手术5例,主动脉瓣成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8例。3例患者术后造影提示Ⅰ型内漏(9.4%),其中2例为轻度,未予进一步处理,1例为中度,予球囊扩张后内漏消失。体外循环时间为(142.6±25.7)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96.4±13.8)min;无深低温停循环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为(21.7±4.8)h; ICU停留时间为(3.8±1.3)d;术后住院时间(16.8±3.7)d。1例患者因术前肾功能不全,术后早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行床旁血滤治疗后恢复至术前水平。2例患者因术前呼吸功能不全,术后出现重度呼吸功能障碍,经积极抗感染和加强肺部护理后恢复。结论 主动脉弓去分支杂交手术是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新型治疗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治疗要点。方法将颅脑外伤手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对照组(n=40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结果观察组GCS评分、颅内压、水肿体积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治疗,可较好改善预后,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外科杂交手术对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烧伤后四肢动脉缺血患者65例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采用单一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杂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 结果:观察组保肢率为97.14%(34/35),患者术后下肢足趾部组织坏死行足趾截肢术1例;对照组保肢率为86.67%(26/30),患者术后组织坏死严重行急诊截肢术后并发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1例,术后足部坏疽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因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截肢1例,术后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后导致截肢1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1、7 d患肢脉搏波幅较手术前明显增高(P<0.05),皮肤温度稍高于手术前(P>0.05);术前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7 d观察组患肢脉搏波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肢溃疡面改善率和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管外科杂交手术有助于改善肢体烧伤后缺血患者保肢率、患肢脉搏波幅、血液循环和溃疡面,提高患者对烧伤治疗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袁敏  孙虹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8):290-291
目的:观察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术后发生伤口再出血的临床表现,探讨行颈椎前路手术后伤口再出血预见性护理的要点。方法:对近一年在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64名患者,术后伤口再出血的综合治疗和预见性护理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本组64名患者,其中62名患者在围手术期内无特殊不适,平稳度过围手术期,2例在术后24h小时内发生伤口再出血致伤口局部异常肿胀,急性呼吸困难,及时通知医师后,其中1例急诊入手术室打开伤口止血并行血肿清除术,1例术后发生严重呼吸困难,床边急行气管切开术,患者均康复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是治疗颈椎疾患的有效方法,但手术风险大,易发生术后早期的伤口再出血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认真做好术前准备,进行必要的技术指导,严密的生命体征观察、伤口局部的观察、四肢感觉运动的观察,配合心理治疗,引流管的护理是预防术后再出血而引起严重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宜单独行腔内隔绝治疗、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杂交手术治疗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至2011年8月成都军区总医院15例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51~72(58.2±7.2)岁。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4例,B型主动脉夹层11例,病变均累及主动脉弓。采用胸骨正中切口或加颈部切口行升主动脉至头臂动脉旁路移植、单纯颈部切口行头臂动脉间旁路移植,然后行股动脉切口逆行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即刻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术后3个月、术后1年和2年分别随访CT造影资料,观察支架和人工血管通畅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并植入覆膜支架。术中血管造影证实支架植入定位准确,支架无明显内漏和移位。主动脉夹层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旁路血管血流通畅,围术期无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5例,随访时间3~20(12.0±4.1)个月,所有患者均生存,恢复正常生活。术后3个月及术后1年、2年复查主动脉增强CT示:支架无移位和内漏,支架内及人工血管旁路血流通畅,未见脑部和肢体缺血征象。结论累及弓部的主动脉夹层可根据受累部位和程度采用不同的杂交手术方法,安全、有效,能明显减轻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该方法扩大了介入覆膜支架腔内治疗的适应证,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的发生机制,探讨早期预防、救治的措施。方法:总结18例经影像学证实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按格拉斯哥结果分级(GOS)判断预后的标准,恢复良好8例,中残4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例。结论: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术后并发脑梗死死亡率高。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