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凌艳  张宏  吴静 《护理学杂志》2012,27(12):10-11
目的总结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围生期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以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方法对3例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孕妇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在围生期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结果3例孕妇顺利行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4h后转入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治疗。3例新生儿体质量1 800~2 400g,1min Apgar评分为7~8分,转入新生儿病房治疗2~3个月后痊愈出院。结论产前做好心理疏导、密切监测血压波动、动态评估疼痛情况,做好母婴抢救准备工作;产后充分镇痛、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生活照顾是延缓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妇的病情发展,争取外科手术治疗,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围生期的临床观察要点和护理对策,以提高产科护理水平.方法 对3例晚期妊娠合并主动咏夹层的孕妇行剖宫产结束妊娠,在围生期实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结果 3例孕妇顺利行剖宫产手术,术后恢复良好,24 h后转入心脏外科择期手术治疗.3例新生儿体质量1 800~2 400 g,1 min Apgar评分为7~8分,转入新生儿病房治疗2~3个月后痊愈出院.结论 产前做好心理疏导、密切监测血压波动、动态评估疼痛情况,做好母婴抢救准备工作;产后充分镇痛、动态监测生命体征、加强生活照顾是延缓晚期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孕妇的病情发展,争取外科手术治疗,保障母婴安全的有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晚期)及产褥期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特点、治疗策略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至2017年6月间上海长海医院7例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妊娠晚期、2例产褥期,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6例(85.7%)、B型1例(14.3%),年龄26~34(30.8±3.1)岁。患者发病时间为孕28周至产后18 d,其中5例孕妇发病时间平均(31.8±2.63)周。A型夹层患者心脏超声显示升主动脉最宽内径4.2~5.7(4.7±0.6)cm,2例合并主动脉窦瘤,3例为马方综合征(42.8%)。A型夹层患者主动脉处理方式为:Bentall手术1例,Bentall+Sun’s手术2例,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根部成形+升主动脉置换+Sun’s手术2例。B型夹层患者先行剖宫产后再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结果主动脉阻断时间51~129(85.5±22.9)min,体外循环时间75~196(159.0±44.0)min,中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为20~30(23.8±3.5)min。所有母体及胎儿均存活,其中先行主动脉修复而后期行剖宫产的1例胎儿经诊断为脑瘫。孕妇及新生儿随访9个月至4年,随访期内除脑瘫胎儿外其余婴幼儿均发育生长良好;7例孕妇均恢复良好;早期先行主动脉修复的孕妇(仅1例),在后期剖宫产时发现乙状结肠破裂同期行乙状结肠造瘘术治疗;另1例A型夹层的产妇,出院2年后经诊断为胡桃夹综合征。结论妊娠晚期合并主动脉夹层多为A型夹层患者,马方综合征是妊娠合并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高危因素。尽早手术并根据主动脉夹层类型及胎龄选择相应的治疗策略,妊娠晚期及产褥期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可获得良好的母儿结局。  相似文献   

4.
对8例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行开颅肿瘤切除术,其中4例先行剖宫产术再行开颅手术,1例开颅术后再行剖宫产术,2例开颅术后再行引产术,1例开颅术后出院待产。结果患者手术顺利,术中无并发症发生,住院13~40d。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前准备、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做好胎儿监护,是降低中晚期妊娠合并脑胶质瘤患者和胎儿病死率,减少致残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晚期妊娠和产褥期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妊娠相关性B型主动脉夹层行腔内带膜支架修复术患者临床资料。在4例患者中,2例夹层发生于37孕周,1例发生于产后2 h,1例发生于产褥期;3例患马凡综合征(MFS),1例病因不明。患者均接受胸主动脉带膜支架腔内植入术,辅助技术包括主动脉狭窄段球囊扩张,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植入术。产妇及新生儿均进行临床观察随访,术后1,3,6个月分别对产妇进行CT血管造影监测。结果:围产期及随访时间无产妇及胎儿死亡,1例胎儿经阴道娩出,3例胎儿剖宫产娩出。4例患者主动脉支架均成功植入,初始破口完整覆盖,3例患者覆盖左锁骨下动脉,无I型内漏及支架移位。1例患者初始破口位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处,锚定区向主动脉弓部拓展,同期植入左颈总动脉烟囱支架,术后出现II型内漏,随访11个月内漏自行消失。平均随访时间17.5个月,产后新生儿均存活良好,1例出现新生儿黄疸,产后12 d消失。结论:腔内带膜支架治疗晚期妊娠及产褥期B型主动脉夹层早-中期疗效肯定,手术时机与适应证需要根据孕产期临床状况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特点及手术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妊娠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6例,术中采用搏动性、浅低温或常温灌注,预充液中加入黄体酮20 mg,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及胎心率变化。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3例,主动脉瓣置换+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术1例,左室黏液瘤切除术1例,左室流出道疏通术+人工主动脉瓣赘生物清除术+三尖瓣成形术1例。结果体外循环96~419分钟,平均169分钟;主动脉阻断56~296分钟,平均113分钟。1例术后6小时因心功能衰竭、肺水肿母体及胎儿死亡,其余5例母体均存活。其中1例术后因左心功能不全,术后第3天胎膜早破致胎死宫内,行剖腹取胎手术后顺利康复出院。2例患者因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在康复出院后选择了引产。2例患者继续妊娠至足月生产,1例顺产,1例剖宫产,新生儿均无异常。结论娠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是可行的,可有效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妇女的母婴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发病特点、妊娠期管理,探讨合理的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7年6月武汉同济医院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25.2(21~29)岁。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为初产妇;5例在孕晚期,4例在产褥期发病,其中1例患者有妊娠期高血压,且左右上肢血压明显异常(初始接诊时:左上肢血压90/60 mm Hg,右上肢血压150/90 mm Hg)。临床表现主要为突发剧烈胸背疼痛,伴D-二聚体、C-反应蛋白(CRP)升高,可能与炎性反应相关;所有患者均经胸腹主动脉CTA确诊,其中5例为Stanford A型夹层,5例为Stanford B型夹层,10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拒绝手术,最终夹层破裂死亡、胎死腹中,其余9例均接受手术治疗,3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2例行Bentall术,1例行Bentall术+全主动脉弓血管置换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Bentall术+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行Bentall+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行胸腹主动脉血管置换术;其中1例行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因术后重症感染死亡,其余8例康复出院。9例夹层患者均为单胎分娩,9例新生儿中有5例出现新生儿重度窒息,4例轻度窒息。最终3例新生儿因严重并发症死亡,余6例生存。结论妊娠期合并主动脉夹层发生Stanford A型的比率远高于普通人群,胎儿发生宫内窒息的可能性较大,但经过积极有效的手术及围手术期处理,可以有效挽救母(胎)儿生命。  相似文献   

8.
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在临床中较少见,同时由于其临床表现特异性小,早期诊断困难,病情进展迅速,孕妇及胎儿死亡率高,妊娠孕妇发生死亡一半是由于发生主动脉夹层。在医疗条件快速发展的今天,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对患者和临床医生仍然是一项巨大挑战,也是产科发生医疗纠纷的重要疾病之一。本文结合近年来发表的相关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文献,总结妊娠合并主动脉夹层的流行病学特点及相关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妊娠晚期合并心衰病人的麻醉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期妊娠合并心衰病人剖宫产的麻醉选择。方法52例晚期妊娠合并心衰病人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三组。Ⅰ组18例,腰硬联合麻醉;Ⅱ组20例,硬膜外麻醉;Ⅲ组14例,局部麻醉。观察病人围手术期心衰症状的改善、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羊水浑浊度及新生儿预后、产妇产后出血等情况。结果Ⅰ、Ⅱ组病人麻醉后心衰症状改善,呼吸循环功能渐趋稳定,病人术中平稳,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Ⅲ组病人2例胎儿娩出后出现急性肺水肿,5例产后5min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3分,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2例新生儿死亡。Ⅲ组羊水浑浊度、产后出血均多于Ⅰ、Ⅱ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均适宜于晚期妊娠合并心衰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的经验。方法 2009年1月~2016年12月对26例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急诊行腹腔镜手术,根据术中情况,腹腔镜下行囊肿剥除术或患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早期妊娠患者黄体酮20~40 mg肌肉内注射,1次/d,连续3 d;中晚期妊娠患者硫酸镁静脉滴注,5 g/d,连续3 d。通过患者再次入院记录、门诊或电话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26例均完成腹腔镜手术。术中发现11例卵巢坏死行患侧附件切除术,其余15例行患侧卵巢肿物剥除术。手术时间20~60 min,平均47.8 min。术中出血10~400 ml,平均88.8 ml。住院时间2~16 d,平均5.8 d。术后21例(80.8%)保胎治疗。术后26例均未出现流产、早产症状,继续妊娠至足月分娩,13例顺产,13例剖腹产;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8~10分。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妊娠合并卵巢囊肿蒂扭转对妊娠是安全的,但对于大囊肿、妊娠晚期患者手术困难。  相似文献   

11.
对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手术、对症治疗,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积极控制血压和给予镇痛,结果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死亡。提出护士应熟知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线索,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及时镇痛,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早期鉴别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进行手术、对症治疗,给予心理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积极控制血压和给予镇痛,结果6例痊愈或好转出院,2例因病情恶化自动出院,2例死亡.提出护士应熟知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症状,早期识别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线索,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积极控制血压和心率,及时镇痛,以提高主动脉夹层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孕妇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00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共收治12例妊娠合并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例急诊行主动脉CTA检查过程中突发夹层破裂死亡,另外10例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年龄22~40岁,平均(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经验.方法 2007年1月至2012年2月,6例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接受治疗,年龄24~37岁,平均31岁.妊娠12~38周,平均24.5周.4例马方综合征,2例妊娠期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病理分型A3S1例,A2C2例,A3C3例.5例手术治疗,1例药物保守治疗.手术在低温体外循环或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完成.其中Bentall手术1例,Bentall加孙氏手术2例,升主动脉替换加孙氏手术2例,术后母亲和活体胎儿均接受随访.结果 接受药物治疗患者治疗9天后因为主动脉夹层破裂母体及胎儿死亡.5例接受外科手术患者母体均生存,胎儿成活3例,死亡2例.体外循环75~210min,平均167min;主动脉阻断83~145min,平均98min;停循环19~27min,平均23.5min.随访1.0~3.5年,平均2.2年,5例均生存.CT示手术部位形态、结构、血流无异常,支架远端的自体血管无扩张;3例婴儿生长发育好,智力正常.结论 妊娠合并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应及时手术治疗,药物治疗风险高、夹层破裂可导致母体及胎儿死亡的不良后果.术前应在多学科会诊下综合考虑主动脉病理改变、妊娠周龄来决定灌注部位、体外循环方法,选择恰当的胎儿处理方式及手术方式,从而最有效的保证母婴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预后影响。方法纳入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院连续24例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龄(58.83±10.42)岁,定期复查主动脉CTA(复查时间为3~4周),观察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进展情况。结果 24例患者在复查时,出现A型主动脉夹层2例,B型主动脉夹层3例(均为腹部局限性夹层);4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复查时2例进展为主动脉夹层,2例血肿及溃疡加重。结论主动脉壁内血肿整体呈吸收趋势,无并发症发生。手术事件的发生率与患者合并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妊娠中晚期合并子宫肌瘤患者行剖宫术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收集96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要求剖宫术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新生婴儿的Apgar评分、术后恢复指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术后48h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恶露排净时间均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对妊娠中晚期合并子宫肌瘤妇女行剖宫术联合子宫肌瘤切除术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在耐受范围内,适合临床的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7.
围产期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是指发生在妊娠期、分娩期及产褥期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国内学者报道的妊娠期及产褥期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发病情况显示:26.9%发生于孕早期,7.7%、11.5%发生妊娠中晚期,53.8%发生在产后,患者病死率高达33%[1]。积极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分析发生围产期妊娠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危险因素。早期发现,及时诊断,正确的治疗,可降低孕产妇的死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产后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结果 13例临床治愈出院,1例因经济原因病情好转后出院,2例(12.5%)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恰当的护理是促进妊娠合并重症肝炎患者产后病情稳定及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将普贝生用于30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结果 诱发宫缩经阴道分娩24例,剖宫产6例;新生儿Apgar评分9~10分.不良反应:发生子宫强直性收缩1例,恶心呕吐及腹泻2例,经对症处理好转.提出给药前实施健康教育和知情同意,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给药后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及并发症观察和护理,是取得良好引产效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对8例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孕妇,应用宫缩抑制剂、宫颈环扎术、促胎儿成熟度治疗,以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治疗过程中严密监测母胎情况,加强基础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护理、便秘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结果 3例保胎失败,完全流产。5例成功保胎孕妇终止妊娠孕周为28+5~33+2周,2例行剖宫产,3例自然顺产分娩;出生时新生儿Apgar评分6~9分。出院随访半年,5例孕妇未出现危害母体的严重产科并发症,胎儿均成活,新生儿无严重后遗症发生。提出双胎妊娠一胎晚期流产后继续保胎可行且较安全,加强保胎治疗期间护理可保证妊娠顺利,减少产科并发症,获得满意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