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完全腭裂与牙槽突植骨同期修复术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410008)王福华唐瞻贵翦新春腭裂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畸形之一,完全腭裂畸形更为严重。单行腭裂修复,仅能关闭裂隙,改善语言,但仍存在颌骨畸形。牙槽嵴的缺损致上颌骨不连续,33不能正常位置萌出使上...  相似文献   

2.
由于遗传、发育、不良习惯等因素的作用,颌面骨在三维方向位置失调,造成牙颌面畸形1。正颌外科手术是通过对颌骨各种形式的截骨、移动、固定及去骨和植骨等操作,达到矫正牙颌面畸形的目的。正畸外科手术基本上是在口腔内进行,由于术后短期内限制患者的口腔运动,使语言交流及进食都受到影响,同时口腔又是一个有菌的腔隙,易发生感染,造成伤口愈合延误。因此,做好正颌手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护理,对正颌手术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牙槽骨量不足行牙种植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32例牙槽骨量不足行牙种植修复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点.牙槽骨量不足的患者行牙种植修复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术前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和自理能力,协助医师排除患者植骨区炎性病灶及其他手术禁忌证,通过耐心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因素,使其能积极配合治疗;在种植过程中施予骨劈开术及上颌窦外提升术,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植骨区骨粉被患者口腔中唾液污染;术后告知患者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使其掌握自我护理技术,保证手术效果.本组患者行植骨并同期行Straumann种植修复后全部种植成功,无骨质吸收,无种植体松动、脱落,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赵晓  林祥娥 《现代护理》1998,4(4):10-10
下颌骨肿瘤是口腔颌面外科的一种常见病,恶性肿瘤或较大的良性肿瘤须行下颌骨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下颌骨重建的方法有很多种,各有优缺点。血管化游离排骨肌瓣重建下颌骨适用于受植区感染或术后拟行放射治疗的患者,而且胖骨长度较长,足以重建整个下颌骨,有其独特的优点。我科于1997年8月收治2例颌骨肿瘤患者,行血管化游离胖骨肌瓣下颌骨重建术,其中1例为全下颌骨重建,取得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工作经验总结如下。1病例介绍例1,男,30岁,因“左下牙龈肿物”在外院行“肿瘤及左下颌骨切除术个舌骨上淋巴清扫术”,术后5个月复发求诊…  相似文献   

5.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为了达到最佳的功能和美观,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种植义齿修复口腔牙齿缺失。然而许多患者因牙齿长期缺失、外伤、肿瘤或增龄性变化等原因,导致牙槽嵴缺损或吸收,加大了口腔种植修复的难度。如何适宜地增加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给口腔种植修复创造理想条件,是口腔种植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目前临床上用于口腔种植中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材料品种繁多,然而许多生物材料的应用缺乏长期的临床应用评价。本文通过回顾骨及牙槽骨缺损修复材料的发展,就口腔种植术中修复牙槽骨缺损的生物材料作一综述,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LefortⅠ型截骨术是将上颌骨整体截断后形成游离骨段进行前移。本手术适用于上颌骨发育畸形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面中 1 / 3颌骨后缩 ,并伴有咬牙合异常 ,影响外貌、咀嚼、语言 ,导致颞颌关节紊乱等一系列功能障碍的患者。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自 1 979年 1 2月~ 2 0 0 1年 1 2月应用LefortⅠ型截骨术治疗面中 1 / 3颌骨畸形 2 5 0例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 5 0例 ,男 1 4 2例 ,女 1 0 8例。年龄最小 1 7岁 ,最大37岁。先天性畸形 2 2 0例 ,外伤致畸 1 1例 ,腭裂术后 1 2例 ,不良习惯 7例。 2 5 0例上颌后缩面中 1 / 3畸形 ,…  相似文献   

7.
总结5例外胚层发育不全性先天无牙合患者自体骨移植同期颧种植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做好口腔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术中做好两种专科手术的护理衔接、配合;术后从生命体征监护、指导进食、植骨区域软组织观察、预防种植体失败及上颌窦感染、心理护理和正确使用义齿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5例患者均获得了有效的口腔生物功能重建.  相似文献   

8.
种植义齿以其美观、舒适、损伤小等优点,受到患者的青睐。然而,临床上由于缺牙后生理性骨吸收和外伤性缺牙时骨性缺损,约40%~80%患者都存在骨量不足,使种植体植入困难。随着口腔外科新技术的发展,引导骨组织再生(guide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及Bio-Oss生物骨、Bio-Gide生物膜近年来开始用于牙种植术中牙槽骨骨量不足的修复。  相似文献   

9.
下颌骨缺损在口腔颌面外科中较常见,常由于外伤、下颌骨肿瘤术后引起下颌骨节段性切除使颌骨连续性中断以及残留颌骨移位,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面部畸形和功能障碍,随着纤维外科技术的发展,游离腓骨肌皮瓣已经成为口腔颌面缺损与重建应用最多的游离组织瓣之一[1].我科采用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上颌骨缺损是口腔颌面缺损中最常见、发生率最高的缺损,上颌骨缺损患者占整个颌面缺损患者的58.8%。上颌骨缺损的功能性修复总体上分为外科和赝复治疗两种方式。其中,赝复体修复具有早期、快速、简便、可清洁、易修理、关闭口鼻交通和重建咬合及受放疗影响较小等优点,仍然是目前上颌骨缺损修复的主要方法,特别是适应于要定期对肿瘤复发检查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LefortⅠ型截骨术是将上颌骨整体截断后形成游离骨段进行前移.本手术适用于上颌骨发育畸形或外伤等原因引起的面中1/3颌骨后缩,并伴有咬牙合异常,影响外貌、咀嚼、语言,导致颞颌关节紊乱等一系列功能障碍的患者.我院口腔颌面外科自1979年12月~2001年12月应用LefortⅠ型截骨术治疗面中1/3颌骨畸形250例,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各种原因所致的下颌骨及其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采用自体吻合血管游离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目前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2004年收治的14例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骨瓣全部成活。本文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口腔种植是将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的牙种植体置入缺牙区的颌骨内,并在与种植体连接的基桩上进行义齿修复,使患者恢复正常的外观及口腔咬合、发音等功能[1-2]。种植义齿具有固位好、舒适度高、美观、功能强、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3]。随着口腔种植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口腔种植义齿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牙缺失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良好的手术配合及优质高效的护理是保证种植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各种原因所致的下颌骨及其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是口腔颌面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采用自体吻合血管游离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目前认为是最好的办法.我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年-2004年收治的14例应用带血管蒂腓骨组织瓣修复下颌骨缺损患者骨瓣全部成活.本文总结该类患者的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种植义齿利用植入颌骨的人工种植体支持义齿,从而可去除义齿的基托,为患者提供极大的舒适感,同时它还能取得良好的固位效果,使患者咀嚼效率恢复至接近真牙的程度,并延缓牙槽骨吸收的速度。但上颌后牙区由于解剖因素、上颌窦气化和牙槽骨吸收等原因易造成该区域骨量不足、牙槽骨高度不足,使种植体植入受限,上颌窦底提升技术的应用扩大了种植义齿适应证[1]。该手术成功与否,除患者自身条件及医生的手术操作外,护士在手术中与医生的配合及术前充分准备、术后正确  相似文献   

16.
总结1例先天性外胚叶发育不全患者行全口种植修复的护理经验。护理重点为术前数字化扫描设计修复体咬合及形态;全口种植后协助患者进行咀嚼功能训练及语言功能训练。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咀嚼、发音等口腔功能恢复正常,颞下颌关节功能无异常,颌面关系稳定,社会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颅面正中裂眶距增宽症是现代颅颌面外科的高难手术之一.此类手术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神经外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在手术中包括:截骨、移位、重建组合、植骨及固定等复杂的手术步骤.介绍了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手术的密切配合,麻醉的配合.我们体会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中,要进行全方位的配合,并且对所要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提前量,使配合达到主动.  相似文献   

18.
对2004-03/2007-06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种植中心收治的25例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患者一期植入32颗Endopore种植体的效粜进行回顾性分析.25例患者共植入32颗Endopore 5 mm×7 mm种植体,术中未使用任何骨移植材料,3~6个月后行二期修复.在随访1~4年内,32颗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并完成义齿修复,义齿修复后无松动、脱落,种植体周围的软组织无炎症,患者对修复效果满意.结果提爪山于Endopore短种植体具有独特的多孔状微钛粒根面以及较短的设计,可以应用于后牙区牙槽骨高度不足的缺牙区种植修复,扩展牙种植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9.
胡兰 《现代护理》2003,9(7):572-573
先天性颅面正中裂眶距增宽症是现代颅颌面外科的高难手术之一。此类手术非常复杂。它涉及到神经外科、颌面外科、整形外科。在手术中包括:截骨、移位、重建组合、植骨及固定等复杂的手术步骤。介绍了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手术的密切配合,麻醉的配合。我们体会到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中,要进行全方位的配合,并且对所要出现的问题有一个提前量,使配合达到主动。  相似文献   

20.
潘丽丽  赵燕 《护理与康复》2004,3(6):374-375
小儿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是一种少见的由于外胚层先天性发育不良导致皮肤及附件发育不良的遗传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皮肤角化过度、汗腺缺如、黏液腺发育异常、毛发结构分布异常等。可分为无汗型和有汗型两类,前者少见。本院从1995年6月至2003年7月共收治无汗型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症患儿12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