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若处理不及时会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粘连或后粘连,促使白内障发展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形成等严重后果[1]。本文就近年来我院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作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抗青光眼术后,一般1d内前房即可恢复。如术后5d前房仍未恢复或极浅者称为前房延缓形成。前房延缓形成持续时间较久可引起广泛前房角粘连、顽固性虹膜炎、大泡性角膜病变及晶体混浊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术后第2天换药时发现前房不恢复者一定要指测眼压。前房不恢复的原因很多,现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 ,前房延缓形成是其常见并发症之一。一般情况下 ,青光眼术后 1~ 3d前房恢复 ,如果 5~ 7d前房仍浅或未形成 ,应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若处理不当 ,会导致术眼角膜内皮损伤 ,角膜水肿 ,白内障 ,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我院 1997— 2 0 0 1年收治 2 0例 (2 5眼 )浅前房的患者 ,其中 2 0眼 (80 % )滤过性强 ,3眼 (12 % )结膜漏形成 ,2眼(8% )脉络膜脱离 ,现将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例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2 1眼 ,继发性青光眼 3眼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1眼 ,平均年龄 37~ 81岁 ,女性多于男性 ,其中 6例曾有…  相似文献   

4.
伴有低眼压、正常眼压或高眼压的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脱离、自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文对一组青光眼术后的浅前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王洁 《疑难病杂志》2009,8(1):45-46
青光眼滤过性手术目前仍然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浅前房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有较高的发生率。青光眼滤过手术后浅前房是指术后第1天未形成前房或形成后数天内又消失者均定为术后浅前房。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手术失败、角膜内皮损伤、虹膜周边前后粘连、促使白内障进展加快及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等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6.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脱离、白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和、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对一组青光眼术后的浅前房情况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杨咏 《安徽医学》2005,26(5):440-440
青光眼是主要的致盲性眼病,滤过术是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措施之一,而浅前房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可导致角膜水肿、虹膜前后粘连、房角闭塞、白内障、大泡性角膜病变等所谓浅前房综合征(又称浅前房)。结合我院近几年的临床资料,对浅前房综合征的原因及处理作简要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青光眼是一种严重的不可逆致盲性眼病。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率为0.21%~1.64%,盲人中5.3%~21%为青光眼所致。随着显微手术设备及手术技巧的发展,滤过性手术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手段。术后浅前房或前房形成延迟是青光眼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使前房恢复,将会导致广泛的房角粘连,导致手术失败,  相似文献   

9.
青光眼滤过术后浅前房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角膜损伤、虹膜前后粘连、前房角关闭、白内障形成或加速原有白内障发展、视力下降等。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我院2000年8月~2004年8月期间有324例病人144眼发生水后浅前房,本文仅对其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有效的护理措施作一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原因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有低眼压、正常眼压或高眼压的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白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合、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本文对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102例110只眼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前房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术后浅前房为21例21只眼,发生率为20.6%。结论:浅前房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针对浅前房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疗,浅前房的发生率将会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常见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分析安阳市眼科医院2006年1月~2006年12月期间住院治疗进行常规小粱切除术的202例(271眼)青光眼患者,观察术后浅前房的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37例(39眼)术后发生浅前房,发生率为14.4%。浅前房程度按Spaeth分级法分级:Ⅰ级18眼,Ⅱ级20眼,Ⅲ级1眼。浅前房发生原因有:房水滤过过强37眼(94.9%),脉络膜脱离2眼(5.1%)。需手术恢复前房1眼(2.6%),其余均通过非手术方法即恢复前房。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7d。结论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多数可通过非手术方法恢复前房。  相似文献   

13.
浅前房是青光眼术后,特别是眼外滤过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或长期的浅前房会引起角膜内皮细胞数目减少、角膜水肿、角膜后弹力脱离、白内障、虹膜基质平坦、虹膜前后粘连和房角闭和、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因此了解青光眼术后浅前房的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本文对一组青光眼术后的浅前房情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术后浅前房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常见的近期并发症,多发生在术后2~3天,随着术后创面愈合,前房逐渐恢复,较为严重的浅前房如不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会导致严重后果。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不但关系到青光眼手术的成败,而且对视功能的保护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1991年一1996年作者共施行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94例,106眼,其中发生34眼持续性浅前房,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4眼中,男14眼,女20眼,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53岁。治疗前急性闭角型青光眼1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5眼,开角型青光眼6眼,继发性青光眼5眼。1.2浅前房持续时间及类型术后第id前房未形成者18眼,术后第2-3d前房变浅16眼。浅前房持续5d以内者16眼,5-10d14眼,11-15d4眼。按可以也分级法[‘j分为:I度为角膜与周边虹膜接触,中央前房形成;H度为除瞳孔区前房存在外,角膜内皮与虹膜均接触;m度为即整个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与比较小梁切除术中分别向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和灭菌空气预防术后浅前房的效果。方法:将72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常规小梁切除术后,A组向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B组向前房注入灭菌空气,观察术后前房深度、眼压水平及视力变化。结果:A组术后1d无浅前房,术后3d2例浅前房Ⅰ度,经常规治疗4d后恢复。眼压(mmHg)平均术后1d17.2mmHg,术后7d13.5mmHg,术后6个月12.7mmHg。视力术后1d提高5例,下降7例。术后7d,提高20例,下降3例。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泡形成比率91.66%。B组术后1d,浅前房Ⅰ度4例,浅前房Ⅱ度1例,术后3d新增2例浅前房Ⅰ度,经常规治疗后5d恢复。眼压(mmHg)平均术后1d13.2mmHg,术后7d11.3mmHg,术后6个月17.5mmHg。视力术后1d均下降,术后7d,提高18例,下降5例。术后6个月功能性滤泡形成比率77.78%。结论:前房注入透明质酸钠预防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效果及术后远期眼压控制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青光眼术后浅前房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青光眼患者术后浅前房发生的原因,以利于以后工作中减少浅前房的发生。方法206例(245只眼)青光眼患者行小梁切除术,对其病历分析。结果术后25只眼(10.2%)发生浅前房。结果分析:引流过畅(9/25,36%),房水渗露(5/25,20%),脉络膜脱离(3/25,12%),恶性青光眼(2/25,8%),虹膜睫状体炎(1/25,4%),原因不明(5/25,20%),经对症治疗前房均可恢复。结论对不同类型青光眼患者,术前应充分分析,适当治疗,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对策。方法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1~3个月,确定浅前房眼数及程度,采用加压包扎、散瞳、抗炎、甘露醇静点。用B超及眼底镜检查发现脉络膜脱离和恶性青光眼,保守治疗无效时尽快采取前房成形术、脉络膜上腔放液术、前玻璃体切割和晶体摘除术。结果在小梁切除术105眼中、术后浅前房16眼,占15.5%。治疗后均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术中操作精细、切口对合准确,术终重建前房、术后及时处理浅前房是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我国治疗青光眼的主要方法仍然是青光眼滤过性手术,但术后浅前房是术后常见的早期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不仅直接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导致多种并发症。轻者一般1周左右前房恢复,重者出现前房消失。长期前房不形成者,则会引起角膜内皮失代偿、水肿、白内障、虹膜前后粘连及青光眼手术失败等严重后果。为防治这一早期并发症,我院对收治的76例(98眼)抗青光眼手术,术后发生浅前房的16例(18眼)的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1月-2010年6月期间551例(626眼)青光眼患者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后发生浅前房的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行青光眼滤过性手术626眼,其中58眼(9.29%)发生浅前房。发生时间在术后1-7d,其中滤过过强46眼(79.3%)、睫状体脉络膜脱离6眼(10.3%)、结膜瓣渗漏4眼(6.9%)、恶性青光眼2眼(3.6%)。需要手术干预才能恢复前房8眼(13.8%),其余50眼通过保守治疗均恢复前房。结论青光眼术后浅前房发生率较高,常见原因是房水滤过过强、睫状体脉络膜脱离及结膜瓣渗漏。通常发生于术后1-2d。大多数浅前房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必要时采取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