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六省及自治区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Li S  Lin Q  Liu J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0):1220-1223
目的 调查中国1-6岁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患病现状。方法 1997年5月-1998年12月在中国江苏等6个省及自治区对1-6岁小儿脑性瘫痪现况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结果 共调查1-6岁儿童1047327名,诊断脑瘫患儿2009例,患病率为1.92‰,男性的患病率为2.24‰,女性为1.55‰;孕周小于37周的早产儿患病率为35.13‰,足月儿患病率为1.58‰,过期产儿的患病率为2.1‰。结论 本组合资料脑瘫的患病率与世界各国家及地区相比处于较低范围,这可能与中国早产儿发生率低和早产儿存活率低有关;同时脑瘫患病率还与地区、性别、年龄、民族、出生体重及孕周有关。  相似文献   

2.
涪陵区儿童脑性瘫痪现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咏  张蓉  邱海英 《重庆医学》2011,40(15):1510-1511,1528
目的了解本地区0~6岁儿童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病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调查2个乡镇0~6岁儿童3 360名。调查内容、方法、筛查标准和诊断标准均按"全国小儿脑瘫流行病学及病因学研究"方案进行。结果本区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5.06‰(17/3 360)。男童患病率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常出生孕周及异常出生体质量儿脑瘫发生率高于正常出生孕周及体质量儿脑瘫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瘫患儿中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及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构成比较高。结论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早产低出生体质量可能是本地区儿童脑瘫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广西11万1—6岁小儿脑性瘫痪患病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广西部分市县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的试点调查,为全省范围的调查及防治工作打下基础。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横县、钦州抽取24个乡(镇)为样本区,由通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按统一诊断标准,对样本区1~6岁小儿进行脑性瘫痪的患病状况调查。结果 共调查114952人,脑瘫152例,脑瘫患病率为1.33‰,其中男性111例,占73%,女性41例占27%。结论 广西两县11万1~6岁小儿脑瘫患病率与国内  相似文献   

4.
小儿脑性瘫痪的患病率在不同国家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尽相同,国际卫生组织报道1‰-5‰,我国六省(区)流行病学调查脑瘫患病率为1.2‰-2.7‰。我国现有脑瘫患儿400-500万,致残率为42%。45%,每年新增脑瘫患儿3。4万。已成为新的临床、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研究小儿脑瘫病因,及早取干预措施,及早诊断、康复、治疗,对于降低患病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 脑性瘫痪(以下简称脑瘫)是导致儿童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影响我国人口素质的提高。目前,我国对儿童脑瘫患病率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缺乏基于较大样本量和较新的儿童脑瘫的流行病学研究。目的 了解较新的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情况。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系统、维普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发表的关于中国0~6岁儿童脑瘫流行病学研究的文献,检索时限为2015-01-01至2020-01-01。收集纳入文献中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调查地区、性别、年龄、患儿例数等信息,并对纳入的文献运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对患病率进行定量合并,并对性别、年龄等分类指标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8篇,文献质量均为中等及以上,调查对象共527 758例,其中脑瘫患儿1 0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国0~6岁儿童脑瘫总患病率为0.23%〔95%CI(0.17%,0.29%)〕;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男童脑瘫患病率为0.22%〔95%CI(0.14%,0.29%)〕,女童脑瘫患病率为0.12%〔95%CI(0.06%,0.19%)〕;<1、1、2、3、4、5、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分别为0.21%〔95%CI(0.02%,0.40%)〕、0.20%〔95%CI(0.10%,0.30%)〕、0.19%〔95%CI(0.08%,0.30%)〕、0.21%〔95%CI(0.09%,0.32%)〕、0.13%〔95%CI(0.02%,0.24%)〕、0.20%〔95%CI(0.09%,0.32%)〕、0.32%〔95%CI(0.14%,0.50%)〕。结论 中国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0.23%,性别和年龄段的患病率均表现不同,对于政策制定、临床干预有指导意义,建议依据新的脑瘫分型进行更多横断面研究。  相似文献   

6.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Pals,CP),是指胎儿在出生前、出生过程中或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非进行性、永久性(可变化)脑损伤所致的大脑功能不良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影响患儿的身体发育、家庭、社会的关系,它是儿童致残的主要病患之一。目前发病率,发达国家为2‰~3‰,我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患病率1.86‰,并以每年4.6万的速度递增。我院于2008年被连云港市残联列为0~6岁残疾儿童定点康复训练机构。一年来我们对20例住院的小儿脑瘫儿童采用综合性康复训练。现将临床训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小儿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发育时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同时伴有智力、语言、视、听觉等障碍,是一种严重危害小儿健康的疾患。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儿童的脑瘫患病率为1.86‰。目前国内对脑瘫儿童的传统医学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现将近几年的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儿童期常见的致残性疾病,患病率为0.2%~0.6%,痉挛性脑瘫占脑性瘫痪的60%-70%。对痉挛性脑瘫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康复手段,包括Bobath手法、作业疗法、语言疗法、高压氧疗法加针炙及穴位药物应用。部分患儿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再加上田疗法,取得理想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合肥蜀山镇小儿脑瘫的流行现状 ,为决策部门制定卫生规划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于1998年 10~ 11月对蜀山镇 14个行政村及 1个居委会 7388名 2~ 13岁的儿童进行脑瘫现患调查。结果 共发现脑瘫儿童 11例 ,总患病率为 1 4 9‰ ;其中男性 6例 ( 1 51‰ ) ,女性 5例 ( 1 4 7‰ )。 2~ 5岁组儿童脑瘫的患病率为 0 54‰ ,6~ 9岁组为2 0 6‰ ,10~ 13岁组为 1 53‰。脑瘫患儿中痉挛型6例 ,肌张力低下型 3例 ,震颤型 1例 ,混合型 1例。结论 本次调查总患病率为 1 4 9‰ ;男女性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各年龄组之间患病率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患儿以痉挛型较为多见。  相似文献   

10.
制定调查方案,统一培训调查人员,一岁内小儿全部进行体检,1-6岁儿童按筛查标准找出体检对象,最后由专家组进行确诊,结果0-6岁儿童56231人,脑瘫92例,0-6岁儿童脑瘫患病率1.64‰。男略高于女,小儿脑瘫高发年龄在0-1岁和4-5岁;母亲年龄25-34岁小儿脑瘫患病率最高(56.5%);早产脑瘫发病率高于足月儿脑瘫发病率;脑瘫发生可见各种分娩方式;认为本组资料脑瘫影响因素多属于围产因素,因此要加强围产保健监测,减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减少母孕期用药,避免病毒感染及预防新生儿窒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约有14岁以下残疾儿童75万人,其中脑性瘫痪在新生儿中的发生率为0.8%,脑性瘫痪的病因中以早产儿较多见,约占20%~25%。此与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及颅内损伤有关。患有脑性瘫痪的残疾儿童的康复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了解我区患有脑性瘫痪儿童后期康复过程中在儿童出生时其足月产及早产因素对康复效果的影响,特对在宁夏儿童福利院住院康复的社区脑瘫儿童康复效果差异的情况进行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魏华安  何丹 《中原医刊》2009,(12):58-60
脑性瘫痪是儿科一种常见疾病。据1998年我国“九五”攻关课题报道,我国0—6岁儿童的脑性瘫痪患病率为1.86/1000,全国现有31万例脑性瘫痪患儿,且每年新增4.6万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评价揭示93%的患儿存在进食方面的问题,说明进食障碍是脑性瘫痪患儿一种常见症状,也是影响患儿康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提高的主要障碍,但是我国有关脑性瘫痪患儿进食障碍的研究极少。王辉等收集中国期刊网上1994年至2004年脑性瘫痪的文献834篇,排除24篇系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810篇被纳入统计。结果发现我国脑性瘫痪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语言障碍,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运动、姿势异常,少数做有关心理障碍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脑性瘫痪(脑瘫)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57例脑性瘫痪儿进行脑血流参数检测,并与55例正常小儿的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1岁以前患儿大脑前动脉的舒张末血流速度(Vd)、时间平均流速(Vm)及6个月以后的收缩期峰值流速(Vs)较正常对照组均有明显减少(P<0.05),且1岁以后的Vm,Vd减少更为显著(P<0.01);大脑中动脉,6个月以内的Vd,Vm较正常对照组也有减少(P<0.05),且6个月以后的Vd,Vm减少更为显著(P<0.01)。除6个月内的患儿的大脑中动脉的阻力指数(RI)较正常组升高不明显(P>0.05)外,患儿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的RI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增高(P<0.05),1岁以后的大脑中动脉的RI显著增高(P<0.01)。结论 脑瘫患儿脑血流量减少,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期脑供血不足状况更趋显著。提示对脑性瘫痪儿应早期干预,检测脑血流可有助于脑性瘫痪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冯春连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147-147,149
目的:观察脑性瘫痪儿童生活自理如厕训练的效果。方法:137例脑瘫儿童进行生活自理如厕训练。用快捷训练法,先日间,后夜间;先小便,后大便;先坐痰盂,后上厕所,如厕训练前后用poaage功能评估。结果:观察6年,快捷法如厕训练对脑瘫儿童总有效例数113例,有效率达82.5%(113/137)。9岁前疗效较好,6岁前疗效更佳,10~12岁疗效较差(P〈0.05)。结论:生活自理如厕快捷法对脑瘫儿童训练有较好的疗效。提示早期治疗、早期干预疗效更好,能提高患儿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胎儿及婴幼儿发育中脑的非进行性损害及缺陷所致的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根据2001年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儿童脑瘫的患病率为1.92%。由于脑瘫患儿不仅存在患肢残疾,往往还存在癫痫、吞咽功能障碍、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影响脑瘫患儿的康复及生存质量。现对300例脑瘫患儿细菌性肺炎感染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中的危险因素,为减少脑瘫儿患细菌性肺炎几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通过对420户居民中的424名6岁以下儿童的营养监测调查分析,结果:被调查儿童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有13名,占3.07%;按年龄,性别体体重患病率为0.2%,按年龄,性别体重过重占9.0%;按年龄,性别发育迟缓患病率1.90%;身高和体重与1992年按年龄,性别组进行比较,身高平均增长4.3cm,体重平均增长1.2kg;被调查儿童,血色素平均值为12.4g,离均差为0.92;血色素低于11g的占8=7%;3岁以下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1.0%,3-6岁儿童贫血患病率为1.9%(经x^2检验,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市万名儿童弱视斜视患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蒙汉儿童弱斜视患病情况。方法:调查鄂尔多斯市10053名3-12岁儿童,其中蒙古族3930人,汉族6055人,初查视力、眼位,复查散瞳验光,眼部常规检查。结果:检出弱视267人,斜视152人。蒙古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80%,斜视患病率1.45%,汉族儿童弱视患病率2.59%,斜视患病率1.57%。弱视漏诊率为95.9%,弱视以轻、中度多见,以屈光不正性为主。斜视以外斜视为主。结论:蒙汉族儿童患病率无显著差异,我地区弱视漏诊率高,需加强儿童眼保工作。  相似文献   

18.
汤明丽  吕复莉  唐久来 《安徽医学》2012,33(9):1255-1257
正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小儿最常见和最为严重的运动残疾,是自受孕开始到婴儿期非进行性的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功能障碍及姿势异常。该病患病率为1‰~3‰,其中以痉挛型脑瘫为主,占脑瘫患儿的60%~70%[1]。我国1998年"九五"攻关课题报道全国0~6岁脑瘫患儿有31万,平均患病率1.86‰[2]。脑瘫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筛查了解2016年民乐县农村已婚妇女宫颈癌及妇女病患病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10月进行的4636例35-64岁年龄段妇女,妇科检查、TCT、阴道镜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并分析阳性患者年龄分布特征患病情况。结果:4636例35-64岁农村已婚妇女中,前5位疾病依次为外阴及阴道炎症、宫颈疾病、盆腔炎性疾病及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症。筛查出可疑和异常妇女40例,占0.86%;40例可疑和异常者行阴道镜下组织病理学检查,31例组织病理学异常,宫颈癌前病变27例,患病率为0.58%;宫颈癌4例,患病率0.09%,平均年龄为54.21,高发年龄段为50-64。其中 CINI 20例,患病率0.45%,平均年龄为39.74岁,高发年龄段为35~49岁;CINII-III 7例,患病率0.15%,平均年龄为46.28岁,高发年龄段为45-59岁。结论:民乐县农村妇女病患病率低于全省水平,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患病率高于全省水平。  相似文献   

20.
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与脑性瘫痪患病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估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死亡和脑瘫患病风险。方法 利用安徽省两个城市1995~1999年围生儿登记资料和围生期死亡监测记录,结合脑瘫的现患调查,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期死亡情况以及脑瘫患病率。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脑瘫占所有脑瘫病例的28.9%。在低出生体重儿中,随出生体重的下降,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上升;出生体重为2000~2499g、l500~l999g以及l500g以下的活产儿脑瘫患病率分别为9.29‰、18.87‰和30.30‰,与出生体重3500~3999g新生儿相比,3组低出生体重儿脑瘫患病的OR值分别为13.9、28.5和46.3。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低于发达国家,但脑瘫患病率与发达国家接近。随着极低出生体重儿存活率的上升,儿童脑瘫患病率可能会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