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豚鼠耳蜗毛细胞Caspase-3表达水平与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水平的关系,分析毛细胞的噪声损伤机制。方法 SPF级雄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85、95、105、115dB SPL暴露组。暴露组分别给予上述强度的高斯白噪声,每天6h,连续28d。暴露前1d和暴露结束后第7天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量,以及耳蜗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法分析耳蜗毛细胞的Caspase-3表达水平。结果各组间豚鼠平均PTS水平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F=327.04,P0.01),在噪声暴露强的组PTS水平增加明显。各组豚鼠毛细胞的Caspase-3吸光度(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9,P0.01),115dB噪声暴露组明显高于其他暴露组(P0.01),105、95、85dB噪声暴露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学观察发现,各噪声暴露组均出现毛细胞的损伤,大于105dB暴露组出现毛细胞坏死现象。结论 NIHL可诱发耳蜗毛细胞的凋亡和坏死,坏死的发生早于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杨翠婵  邹志辉    杨湘宁  王军义   《现代预防医学》2015,(10):1755-1755
摘要:目的 研究噪声暴露对豚鼠耳蜗Bcl-2、Bax 基因的表达及Bcl-2/Bax的影响,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细胞凋亡机制。方法 36只SPF级健康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95 dB、115 dB声压级(SPL)暴露组3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分别予以95 dB、115 dB SPL的高斯白噪声暴露(28 d、6 h/d),暴露前1 d和暴露结束后d 7,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量、暴露结束后d 7进行耳蜗病理学检查和荧光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耳蜗Bcl-2、Bax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3组间豚鼠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70,P<0.0001),95 dB、115 dB SPL组豚鼠耳蜗PTS水平分别为(12.50±2.50)、(27.50±2.50)(Md±(P75-P25));病理学显示噪声暴露组的豚鼠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节细胞出现明显损伤,高强度噪声暴露损伤程度比低强度暴露严重;Bcl-2、Bax mRNA表达水平和Bcl-2/Bax比值,在3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χ2=20.35、22.89、23.48,P<0.0001);Bcl-2 mRNA表达水平随着噪声暴露强度的增加而下调;Bax mRNA表达水平在噪声暴露为115 dB SPL组显著上调;Bcl-2/Bax比值在95 dB和115 dB SPL两噪声暴露组中,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随着噪声暴露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结论 NIHL可诱导耳蜗细胞凋亡的发生,Bcl-2/Bax可作为评价耳蜗凋亡水平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程度的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豚鼠耳蜗毛细胞钙调蛋白(Ca M)表达水平与永久性听阈位移(PTS)水平的关系,分析毛细胞的噪声损伤机制。将SPF级健康雄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5个声压级(SPL)暴露组,除对照组外,其余4组分别予以85、95、105、115 d B SPL的高斯白噪声暴露,每天6 h,连续28 d,暴露前1 d和暴露结束后第7天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量,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耳蜗毛细胞Ca M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各组间豚鼠平均PTS水平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7.04,P0.01),在高强度噪声暴露组PTS水平增加;各组豚鼠毛细胞Ca M积分光密度值(IO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21,P0.01),105、115 d B SPL噪声暴露组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95、85 d B SPL噪声暴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NIHL的毛细胞Ca M表达水平与毛细胞损伤程度相关,Ca M可作为耳蜗毛细胞声损伤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种评价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的方法。方法通过对103只豚鼠110dB(A)3h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听阈偏移(TTS)进行统计学分析,作左右耳TTS均值频数分布图,探讨其分布规律;分别用百分位数法和正态分布法计算噪声暴露后豚鼠左右耳TTS均值90%参考值范围,在此基础上判定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与不易感豚鼠,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左右耳TTS均值90%参考值范围,百分位数法计算结果为18.2~31.4dB,易感和不易感豚鼠分别为7只和6只;正态分布法计算结果为14.6~31.8dB,易感和不易感豚鼠分别为7只和1只。结论百分位数法更适合用于豚鼠噪声性听觉损伤易感性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与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将60只成年豚鼠随机分5组,除对照组外分别予以不同噪声声压级(85、95、105、115 d B SPL)的高斯白噪声暴露(28 d,6 h/d),而后检测听性脑干反应(ABR)以确定听阈位移水平,同时进行耳蜗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化法分析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各组豚鼠平均永久性听阈位移水平变化随着噪声暴露声压级的增强而增加(F=308.655,P0.01),强噪声声压级组(105 d B SPL)豚鼠的病理形态学显示明显的毛细胞损失,Prestin蛋白表达水平在高于95 d B SPL时随着噪声暴露声压级的增加而上调(F=700.072,P0.01)。结论耳蜗外毛细胞Prestin的表达增高,与耳蜗外毛细胞损失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6.
抑制消减杂交技术克隆晕船易感大鼠脑干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筛选晕船易感大鼠脑干组织差异表达基因。方法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SH)技术构建晕船易感大鼠脑干组织差异表达基因 cDNA文库,斑点杂交筛选含有插入片段的阳性克隆。结果 文库中442个克隆含有插入片段,斑点杂交获得的阳性克隆测序,获得39条差异基因片段和2条全长序列基因。其中高表达16条,含未知功能基因片段3条;低表达25条,含未知功能基因片段5条。结论 SSH技术是一种高效的筛选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本实验结果为深入研究晕船易感性机制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亚氨乙基赖氨酸拮抗噪声损伤豚鼠听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亚氨乙基赖氨酸对豚鼠噪声性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 选健康白色红目豚鼠 4 0只 ,随机分为 4组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噪声组 ,C组为噪声 +药物组 ,D组为亚氨乙基赖氨酸组。B、C组豚鼠暴露于 115dB白噪声连续 6d ,每天连续 6h ;C组豚鼠每天腹腔注射亚氨乙基赖氨酸 10mg/kg ,B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组豚鼠每天腹腔注射亚氨乙基赖氨酸 10mg/kg,并不暴露于噪声。各组豚鼠在实验前、后均行ABR听阈检测。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诱生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NOSⅡ )在各组豚鼠耳蜗的表达。各组豚鼠耳蜗行扫描电镜检查。观察比较各组豚鼠ABR听阈、NOSⅡ染色强弱及耳蜗形态。结果 实验前 ,A、B、C、D各组间ABR听阈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实验后 ,A组、D组ABR听阈无明显改变 ,而B组和C组ABR听阈则有明显改变 ,B组ABR听阈为 (6 0 .2 3± 11.2 3)dB ,C组为 (38.4 6± 7.2 4 )dB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NOSⅡ在A、D组耳蜗表达阴性 ,B组耳蜗表达较强 ,C组耳蜗表达较弱。B组豚鼠耳蜗外毛细胞损伤较C组重。结论 NOSⅡ在噪声所致豚鼠耳蜗损伤中呈阳性表达 ,亚氨乙基赖氨酸能抑制NOSⅡ的活力 ,且对噪声所致豚鼠耳蜗损伤有拮抗作用 ,表明一氧化氮在噪声性聋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通过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耳蜗差异性miRNA构建的基因调控网络,分析NIHL耳蜗的重要基因及功能,探讨NIHL的损伤机制。方法 6只SPF及SD大鼠通过110 dB SPL(6 h/d、24 d)的高斯白噪声暴露建立NIHL模型,6只SPF及SD大鼠非噪声暴露作对照,噪声暴露后7 d取实验大鼠耳蜗组织进行sRNA深度测序,分析差异性表达的miRNA,以差异最显著的8个miRNA依据靶基因数据库TargetScan、miRanda和miRDB共同预测的靶基因建立差异性表达miRNA的靶基因集,结合蛋白互作数据库构建miRNA调控网络,统计网络中每个基因相连基因的个数,确定相连基因个数大于30的基因作为NIHL大鼠耳蜗的重要基因,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对重要基因进行功能注释。结果 (1)噪声暴露组大鼠永久性听阈位移水平(PTS)明显高于对照组(秩和检验:Z值-2097,P<0.01);(2)sRNA测序结果显示2组耳蜗差异性miRNA有148个[|log2(Fold Change)|>1],差异性最显著的8个miRNA为:rno-miR-378b、rno-miR-211-5p、rno-miR-133b-3p、rno-miR-29c-3p、rno-let-7c-2-3p、rno-miR-674-5p、rno-miR-495、rno-miR-3068-3p;(3)miRNA调控网络中的重要基因有11个:VEGFA、TNF、EGFR、FOS、NR3C1、AGT、CREBBP、PTK2、CD44、STAT3、IGF1。结论 NIHL大鼠耳蜗的11个重要基因通过调控细胞增殖与分化、控制细胞凋亡、改善组织细胞营养代谢、介导组织炎性反应以改善和修复耳蜗组织细胞。  相似文献   

9.
噪声性耳聋易感基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噪声性耳聋 (noiseinducedhearingloss,NIHL)是常见的职业疾患。以往的研究结果显示 ,相同噪声暴露下不同个体NIHL严重程度具有相当大的差异 ,说明NIHL存在个体易感性差异。一般认为NIHL易感性与遗传有关 ,近年的研究结果也显示一些与NIHL易感性相关的基因改变。然而整体而言NIHL易感基因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临着相当多的困难。笔者回顾近年该领域的研究进展 ,并对研究中存在的困难及相应策略进行初步分析 ,现综述如下。一、噪声性耳聋存在个体易感性差异人群研究结果表明 ,NIHL和噪声暴露量呈正相关 ,噪声愈强、暴露时间愈…  相似文献   

10.
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已成为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之一。大量研究表明不同个体对NIHL存在明显的易感性差异,目前认为这种个体易感性差异与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有关。活性氧族(ROS)是机体代谢过程中形成的多种性质活泼的有氧基团,由于化学性质过于活泼,很容易与脂类、核酸和蛋白等发生反应,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损害。有研究表明噪声可通过ROS介导的细胞氧化应激机制来损伤内耳毛细胞从而导致听力损失,ROS在NIHL的致病过程中起着关键性作用[1]。人体耳蜗内存在大量消除和控制ROS的抗氧化酶,这些抗氧化酶的表达及活力在NIHL的发病…  相似文献   

11.
晕船易感大鼠脑干组织消减cDNA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晕船易感大鼠脑千组织的晕船易感性相关基因,为建立晕船易感人群预测方法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以晕船易感大鼠为实验组,以非易感大鼠为驱动组,抽提恼千组织mRNA,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通过2次抑制性PCR反应得到二者之间差异表达的cDNA。将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构建消减cDNA文库,将连接产物用电击法转化大肠杆菌进行文库扩增。对所得克隆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 构建具有高消减效率的消减cDNA文库,差异表达的cDNA得到富集,文库中包含470个白色克隆(高表达260个、低表达210个),其中442个有插入片段,片段大小主要在250~650bp之间。结论 利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成功构建了晕船易感大鼠脑干组织差异表达基因cDNA文库,为研究晕船易感特异表达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构建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的消减文库,为进一步从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空间特殊环境影响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SuperSMART和SSH技术,以太空诱变的宫颈癌48A9细胞株作为Tester,地面正常对照组宫颈癌细胞株作为Driver,分离太空诱变的宫颈癌48A9细胞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连接T载体,转化宿主菌,构建太空诱变的宫颈癌48A9细胞cDNA抑制性消减文库。结果经蓝白筛选后随机挑取300个阳性克隆,以接头1和2R内侧序列为引物进行菌液PCR扩增鉴定阳性克隆,结果显示其中288个克隆有插入片段,阳性率为96%,大小分布在0.2—1.0kb间。结论本实验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成功的构建了高质量的太空诱变宫颈癌细胞消减文库,为进一步从基因水平阐明太空特殊环境对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子痫前期患者(PE)和正常妊娠者胎盘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ncRNA)表达谱的差异.方法 选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就诊的12 例PE患者和12例正常妊娠者.利用 Affymetrix lncRNA 芯片检测其中3 例PE患者 和3 例正常妊娠者胎盘中lncRNA 和mRNA 表达,GO 及Pathway 分析差异表达的lncRNA 功能分布,构建lncRNA-mRNA 的共表达网络,筛选可能与PE相关lncRNA,并应用qPCR进行芯片结果验证.结果 PE患者胎盘中差异表达大于1.5倍的 lncRNA 共有26 个,其中上调有 9个,表达下调有 17个,其中GSTT1上调最显著,ENST00000384564下调最显著;差异表达超过1.2倍的mRNA有 208 个,其中上调 87个,下调121 个,其中TREML2上调最显著,而CYTL1下调最显著.GO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先天免疫反应、炎症响应、免疫响应、凝血等生物学过程;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主要参与吞噬体形成通路、Fc受体介导的吞噬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等信号通路.lncRNA-mRNA共表达网络分析找到了NR_038877、NR_002794等可能与PE发病相关的lncRNAs.qRT-PCR 验证了ARPC3、PIK3CG、CLEC4M、FCGR1A、CYBB、NCF4在PE组显著下调;n340778、n342887、n345093、n346352、NR_002794、NR_038877、NR_039741在PE组显著上调,与芯片结果相一致.结论 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lnc 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其可能参与了PE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构建野生小鼠抗肺肿瘤基因差异表达文库。方法应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技术对TAF1小鼠与A/wy近交系小鼠中差异表达的抗肺肿瘤基因进行筛选,构建消减cDNA文库,并对部分克隆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利用BLAST检索分析其可能代表的基因。结果166个差异表达克隆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其中134个克隆与87个已知小鼠的mRNA或cDNA序列同源,32个克隆与14个DNA序列同源;87个已知基因按功能分为7大类。其他32个克隆中,20个克隆与9个鼠DNA序列同源,其中可能含有新基因,2个克隆与1个细菌序列同源,3个克隆为克隆载体。结论应用SSH技术成功构建了野生小鼠抗肺肿瘤基因差异表达文库。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性不孕患者在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差异表达基因,以了解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建立人子宫内膜着床窗口期基因表达的消减文库,并通过测序和同源性比较确定差异表达的基因;用RT-PCR技术验证其中的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CTP1)基因、载脂蛋白D(ApoD)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在分泌期中期子宫内膜中的表达。结果:对消减文库中20个差异表达的克隆进行测序与同源性比较,筛选出8个在分泌期中期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TCTP1、ApoD、EPO基因在分泌期中期的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分别为1.35±0.12、1.24±0.10、1.05±0.23,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的1.05±0.23、0.75±0.16、0.68±0.0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SH可有效地筛选出内异症相关性不孕患者着床窗口期子宫内膜差异表达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子宫内膜容受性形成的分子机理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比较德国小蠊野外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的基因表达差异,以筛选出抗性相关基因。方法根据NCBI数据库公布的德国小蠊所有已知序列信息,设计、合成oligo探针并点制基因芯片,利用该芯片对野外抗性品系与敏感品系德国小蠊进行表达谱检测,筛选与抗性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用实时定量RT-PCR进行确认。结果共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5个,其中上调(ratio≥2)基因3个,分别为CYP6K1、alpha—amylase mRNA和aspartic protease precursor;下调(ratio≤0.5)基因2个,即allergen Blag 6.0101 mRNA和allergen Bla g 8 mRNA。结论通过自制的德国小蠊基因芯片能够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其中CYP6KI可能与抗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侯文娜  马小兵  王献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23):4924-4926,4929
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SH)是一种简便易行、特异性高的高效分离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SSH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并详细论述了其在多种器官纤维化中的研究进展.通过SSH,可获得大量与器官纤维化相关的基因,有助于进一步阐明器官纤维化的发生机制,探究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60(HSP60)基因多态性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194名噪声暴露作业工人进行调查和听力测试,按听力学评价的结果将其分为听力损失组和听力正常组;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和多聚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其HSP60基因上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结果rs11551350位点在93名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工人中CG、AA和A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1.1%、9.7%和89.2%,等位基因G和A的频率为45.7%和54.3%;在101名听力正常的工人中,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9%(CG)、5.9%(AA)和88.1%(AG),等位基因频率为50.0%(G)和50.0%(A)。rs2340690位点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CC、TT和C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1.6%、7.5%和40.9%,等位基因C和T的频率为72.0%和28.0%;在听力正常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5%CC)、4.0%(TT)和50.5%(CT);等位基因频率为70.8%(C)和29.2%(T)。两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及其等位基因频率在噪声性听力损失组与听力正常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对两组问年龄、性别、吸烟状况、爆震史和累积噪声暴露量等因素进行校正后,未发现两位点中任一基因型的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危险度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HSW60基因的rs11551350和rs2340690两个单核苷酸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不是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遗传易感性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噪声作业场所除噪声外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对个体听力损失的影响,从环境因素出发寻找噪声性听力损失(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南方某市某大型空调生产企业连续性噪声暴露强度在75~120 dB范围内2400名作业工人为研究对象,比较同一噪声暴露组内噪声作业人员的左耳3000 Hz频段听阈位移情况,筛选出听阈位移最大的10%个体作为本研究的易感人群组,共202例;听阈位移最小的10%个体作为耐受人群组,共204例.并对两组人群进行作业场所职业卫生调查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环境因素对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噪声作业人员中吸烟、饮酒、工作接触有机溶剂、接触重金属、接触高温、接触粉尘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进一步的多因素分析发现,仅工作过程中接触高温是NIHL的高危因素,噪声暴露中同时接触高温的NIHL危险度是单纯噪声暴露的1.804倍(95%CI:1.101~2.958).结论 噪声作业同时有高温暴露的人群是NIHL的高危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