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紧张素Ⅱ上调Bax表达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凋亡的机制,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检测细胞凋亡。Bax和Bcl-2蛋白表达用Western Blot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结果发现:Ang Ⅱ组的凋亡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Bax的表达极显著地升高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Bcl-2无显著变化,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提示:Ang Ⅱ通过诱导Bax的高表达,致Bax/Bcl-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而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活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AngⅡ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Ⅱ凋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原代培养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用不同浓度AngⅡ及神经酰胺合成酶抑制剂烟曲霉素B1(fumonisin B1,FB1)处理细胞,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RT-PCR、Western blot技术对bax mRNA及蛋白进行表达分析.结果 AngⅡ处理组内皮细胞的凋亡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对照组和10-7、10-6、10-5mol/L AngⅡ处理24 h后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2±1.1)%、(6.0±1.2)%、(17.5±2.3)%、(27.4±4.5)%;终浓度10-6mol/L的AngⅡ处理6、24、48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6.2±2.3)%、(15.5±3.1)%、(21.6±2.5)%;FB1能显著抑制Ang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AngⅡ处理组bax mRNA及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FB1组bax mRNA和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变化(P>0.05).结论 AngⅡ通过神经酰胺及bax诱导细胞凋亡,其中bax作为神经酰胺的下游基因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能否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将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 Ⅱ培养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细胞凋亡,并检验Caspase-3酶性变化,用RT-PCR检测Ang Ⅱ受体AT1和AT2的mRNA表达。发现Ang Ⅱ可以诱导出典型的凋亡,凋亡细胞阳性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凋亡强度与Ang Ⅱ呈现剂量依赖关系。Caspase-3酶活性在Ang Ⅱ作用后有极显著的增加。内皮细胞同时表达AT1和AT2的mRNA。结果表明:Ang Ⅱ经AT1或(和)AT2可以诱导人内皮细胞凋亡,并且是Caspase-3依赖性的。这一结果有助于阐明Ang Ⅱ的致病机制。  相似文献   

5.
P53蛋白调节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p53基因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凋亡中是否发生了变化,取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不同时间,发现AngⅡ同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激动剂CGP42112A一样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成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112A作用18h后,没有观察到p53 mRNA的表达有显著的变化。在AngⅡ作用24h组,可以检测到P53蛋白显著增加,在18h、48h组未能观察到P53蛋白的显著改变。表明P53在AngⅡ诱导凋亡时通过转录后机制发生显著的改变,参与调节AngⅡ诱导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血管紧张素Ⅱ调控bax mRNA表达诱导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AngⅡ诱导凋亡细胞内机制。方法 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三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不同时间,用TUNEL和ELISA检测AngⅡ能否诱导凋亡及有否剂量依赖性;用RT—PCR检测bax的mRNA表达。结果 AngⅡ同AT2 受体激动剂CGP42 1 1 2A一样可以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成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 1 1A作用1 8小时后,baxmRNA显著增加。结论 AngⅡ在转录水平上诱导baxmRNA高表达,使得Bax蛋白高表达,致Bax Bcl- 2比值极显著地增加,细胞内促凋亡因素占优势地位而诱发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健康胎儿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至第3代,用不同浓度AngⅡ作用18h,用TUNEL和ELISA检测AngⅡ能否诱导细胞凋亡及其量效关系;用RT—PCR检测bax和bcl-2的mRNA表达。结果.AngⅡ与2型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2)激动剂CGP42112A一样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并且凋亡强度与AngⅡ是典型的剂量依赖关系。在AngⅡ与CGP4211A作用18h后,bax mRNA显著增加,bcl-2 mRNA显著减少。结论AngⅡ通过在转录水平调节bax和bcl-2 mRNA的表达,从而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Ⅱ与内皮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许多心血管病的病理基础,其发生机理被认为与血管壁的脂质浸润、血栓形成、损伤后的生物连锁反应、平滑肌细胞的克隆增殖以及各种黏附分子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在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卡托普利和氯沙坦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在血管紧张素Ⅱ不同浓度和不同作用时间下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和卡托普利、氯沙坦的影响。结果:血管紧张素Ⅱ可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单用氯沙坦对细胞凋亡无明显作用,卡托普利有一定的作用,二者合用时抑制作用较明显。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明显的促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作用;合用卡托普利和氯沙坦可明显抑制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0.
血管紧张素Ⅱ对内皮细胞致凋亡效应及血脂康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血脂康对AngⅡ此效应的干预作用,探讨AngⅡ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及血脂康调脂之外的内皮保护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内皮细胞株ECV304进行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AngⅡ诱导组,培养基中AngⅡ终浓度分别为10-8、10-7、10-6、10-5、10-4mol/L,与细胞共孵育18h。利用三磷酸腺苷生物素发光法(ATP法)检测AngⅡ对HU VECs生长增殖的影响,用电子显微镜观察AngⅡ(10-4mol/L)诱导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ngⅡ作用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采用比色法检验AngⅡ(10-4mol/L)诱导后内皮细胞Caspase3活性的改变;血脂康干预组,培养基中AngⅡ浓度为10-4mol/L,同时加入血脂康500ng/ml与细胞共培养18h,检测该组内皮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活性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10-8~10-4mol/L)的AngⅡ均能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增殖(P<0.05),且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不同浓度(10-7~10-4mol/L)的AngⅡ均可显著诱导内皮细胞凋亡(P<0.05),同时Caspase3的活性在AngⅡ(10-4mol/L)作用后明显增加(P<0.01);透射电镜下可见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呈明显凋亡改变;血脂康(500ng/ml)可抑制AngⅡ(10-4mol/L)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P<0.05)。结论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致凋亡效应及黄芪含药血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培养的 ECV-304分为以下3组:(1)空白对照组;(2)AngⅡ诱导组,使培养基中 AngⅡ终浓度为0、1×10-6、1×10-5、1×10-4 mol/L,与细胞共孵育18 h。MTT 法检测 AngⅡ对 HUVECs 生长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 AngⅡ作用后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电子显微镜观察 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3)黄芪含药血清干预组,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浓度黄芪含药血清培养24 h 后,加入 AngⅡ(1×10-4 mol/L)孵育18 h,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率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 AngⅡ均能抑制内皮细胞生长增殖。不同浓度的 AngⅡ均可显著诱导内皮细胞凋亡。透射电镜下可见 AngⅡ诱导后内皮细胞的凋亡形态。黄芪含药血清抑制 AngⅡ所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结论黄芪含药血清具有内皮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苦参碱诱导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苦参碱 (matrine,Mat)诱导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作用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cfi broblast,CFB)凋亡及相关调控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于体外培养AngⅡ作用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利用倒置显微镜、PI/Hoechst 33342双染结合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凋亡率、细胞周期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Bax蛋白表达的改变 ;采用WesternBlotting检测Caspase 3蛋白的表达。 结果 :不同浓度Mat处理AngⅡ作用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 2 4h ,可见到染色质浓缩、边集、碎裂 ;凋亡率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 ;细胞周期分析显示G1升高 ,S期下降 ,G2 /M期无明显变化 ;,Bcl 2的表达量减少 ;Bax的表达量增加且呈剂量效应 ;WesternBlotting检测显示Caspase 3活化。结论 :Mat诱导AngⅡ作用的小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凋亡且呈剂量效应 ,其机制可能与降低Bcl 2、升高Bax、增强Caspas 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取对数生长期HUVECs细胞接种96孔培养板中,常规培养细胞24 h后,弃掉旧培养基,加入新Ham′s F12k培养基,并分别加入AngⅡ,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μmol.L-1、0.01μmol.L-1、0.1μmol.L-1、1μmol.L-1和10μmol.L-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检测不同浓度AngⅡ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胞活性,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MT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μmol.L-1AngⅡ组作用24 h和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2 h、18 h和24 h的HUVECs的细胞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8 h的HUVECs呈现明显的"梯状"DNA断裂条带。流式细胞术结果:对照组和10μmol.L-1AngⅡ组作用18 h的HUVEC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1±0.54)%和(19.87±3.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0μmol.L-1AngⅡ可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引起HUVECs损伤,从而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 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 antagonist)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培养96 h后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无血清培养2、6、12、24 h;AngⅡ组:以10-7 mol/LangⅡ刺激2、6、 12、 24 h,用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数,免疫组化观察Bcl-2蛋白染色,荧光法检测caspase-3活性;AngⅡ AT1R拮抗剂伊贝沙坦(Irbesartan)组:以10-7 mol/LangⅡ与10-5 mol/L伊贝沙坦共同孵育,观察其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随着时间的延长AngⅡ组TUNEL染色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增高;同时伴有Bcl-2蛋白表达下降,caspase-3活性增高;加入伊贝沙坦后,TUNEL染色凋亡细胞数下降,caspase-3活性下降.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伊贝沙坦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1型受体介导,AngⅡ诱导心肌细胞凋亡是以caspase依赖方式,Bcl-2蛋白参与调节.  相似文献   

16.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牛磺酸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外源性血管紧张家Ⅱ(Ang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并探讨牛磺酸对其可能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利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成不同AngⅡ浓度(10^—9—10^—5M)诱导的细胞凋亡组和不同浓度牛磺酸(10、20、40mmol/L)作用组,观察培养24h后的各组心肌细胞存活率,光镜和电镜观察凋亡细胞形态结构变化.TUNEL法检测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10^—9M的AngⅡ可诱导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心肌细胞呈现特征性的凋亡形态结构变化;TUNEL检测观察到凋亡细胞核呈黄褐色改变;流式细胞仪PI染色呈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牛磺酸可以明显的降低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率(P<0.05)。结论 一定浓度的AngⅡ可以引起体外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发生调亡,且牛磺酸可对这种凋亡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和受体2对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诱导的作用。[方法]取新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传代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血管紧张素Ⅱ和AT2受体激动剂CGP-42112A,孵育24 h,流式细胞仪测定凋亡细胞比值,RT-PCR半定量检测AT2受体mRNA表达。[结果]血管紧张素Ⅱ以10-5mol/L、10-6mol/L、10-7mol/L、10-8mol/L浓度加入培养细胞24 h后,凋亡细胞比值分别为(21.73±1.25)%(、18.65±0.49)%、(17.29±0.67)%(、15.98±0.71)%,均显著增高于对照组(6.89±1.17)%,(P<0.001)。CGP-42112A以10-5~10-8mol/L浓度作用于细胞后凋亡细胞值分别为(22.32±2.69)%(、19.17±1.63)%(、17.98±1.96)%、(16.06±1.4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7.04±0.61)%,(P<0.001),凋亡细胞数与2种药物均呈剂量依赖性。RT-PCR半定量分析,两种药物作用于细胞后,随着浓度的逐渐增加,AT2受体mRNA的表达均逐渐增强。[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和AT2受体兴奋剂均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细胞凋亡可能通过AT2受体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张园  邱健  洪长江  易绍东  杨静 《广东医学》2006,27(11):1640-1642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AngⅡ与其诱导产生的炎症因子的关系,以及厄贝沙坦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可能的途径。方法Ⅰ型胶原酶法分离并鉴定HUVEC,MTT测各实验组的细胞毒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HUVEC细胞间黏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ICAM-1)、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各组细胞上清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P-选择素的含量。结果AngⅡ呈浓度依赖性诱导HUVEC中P-选择素和IL-6升高(P<0·05),0·1μmol/L的AngⅡ诱导细胞产生ICAM-1差异无显著性(P>0·05),含量为0·5μmol/L的AngⅡ在6h诱导HU-VEC产生ICAM-1达到峰值(178·02±21·55)%,在作用8h,HUVEC的IL-6含量达到峰值(598·02±31·98)pg/ml,P-选择素在12h时,含量为(2·68±0·03)ng/ml;厄贝沙坦均能显著降低AngⅡ诱导的HUVEC中ICAM-1、P-选择素和IL-6的含量(P<0·05)。结论AngⅡ能不同程度的促进HUVEC产生炎症因子,这是AngⅡ促AS形成的机制之一;厄贝沙坦通过拮抗AngⅡ1型受体,降低HUVEC产生各种炎症因子,在抗AS有巨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血管紧张素Ⅱ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其作用受体.方法:体外培养的Wistar乳鼠心肌细胞,以AⅡ10-11~10-5 mol*L-1孵育24 h,采用流式细胞术及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然后加入AⅡⅠ型受体阻断剂氯沙坦与AⅡ共同孵育,观察其对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AⅡ 10-11 mol*L-1组凋亡细胞数量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14.63±3.18)% vs (10.55±2.67)%, P>0.05]; AⅡ10-9 mol*L-1组凋亡心肌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22.18±3.59)% vs (10.55±2.67)%, P<0.01]; AⅡ浓度为10-9 mol*L-1、10-7 mol*L-1和10-5 mol*L-1三组间,凋亡细胞数量差异无显著性[(22.18±3.59)%, (19.07±3.27)%, (25.06±5.64)%,P>0.05].氯沙坦抑制AⅡ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12.87±4.31)% vs(19.07±3.27)%,P<0.05].TUNEL染色支持以上结果.结论:血管紧张素Ⅱ可以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可能通过AⅡⅠ型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20.
血管紧张素-Ⅱ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诱导的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病理变化中.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复杂,包括受体(AT1R和AT2R)水平、Fas/FasL信号通路、p53基因、Bcl-2基因家族、Caspase家族和Ang-(1-7)等调控.在凋亡诱导过程中,线粒体损伤、氧化损伤机制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Ang-Ⅱ诱导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