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治疗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类似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方法闭塞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第一间隔支,人为造成心室间隔的局限性梗塞,以达到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目的。本文就其方法及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正>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25%[1]。临床治疗的目的是使流出道变宽,狭窄减轻,从而达到缓解流出道梗阻,减轻症状,降低猝死率。目前治疗的方法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起搏治疗对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bstructive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OHCM)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及临床症状的长期疗效。方法 25例OHCM患者接受起搏治疗,临床随访12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起搏前后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um thickness,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mension,LVEDs)、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mension,LAD)、跨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gradient,LVOTG)、及二尖瓣前向运动程度(mitral valve systolic anterior motion,SAM)、二尖瓣反流面积(mitral valve area,MVA)的变化。结果 OHCM 25例,植入双腔生理性起搏器(DDD)21例,占84%,单腔抑制频率调节起搏(SSIR)4例,占16%。起搏治疗12个月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5例晕厥发作术后症状完全消失,劳力性呼吸困难、胸痛改善分别占82.6%和75.0%,LVOTG显著下降,从术前(90±24)mmHg降至术后(37±13)mmHg(P〈0.01),IVS、LAD、MVA减少,SAM运动明显改善,其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起搏治疗对OHCM长期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至2016年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PTSMA)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42例,比较患者术中消融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pressure gradient,LVOTPG),患者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的LVOTPG、室间隔厚度、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最厚室壁厚度、射血分数。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患者术中消融后LVOTPG与消融前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1.0±30.8)mmHg vs.(111.4±37.5)mmHg,P0.05;1 mm Hg=0.133kPa]。(2)术后1周LVOTPG与术前相比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8.8±40.9)mmHg vs.(105.6±42.7)mmHg,P0.05];术后半年LVOTPG与术后1周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40.3)mmHg vs.(58.8±40.9)mmHg,P0.05]。(3)术后1周室间隔厚度、最厚室壁厚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室间隔厚度:(18.5±5.4)mmHg vs(.19.5±4.4)mmHg vs.(18.9±4.2)mmHg,P0.05;最厚室壁厚度:(19.2±4.1)mmHg vs(.20.9±4.9)mmHg vs(.20.4±4.3)mmHg,P0.05]。(4)术前、术后1周、术后半年射血分数、LA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半年内,患者呼吸困难、黑朦、乏力等症状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少。结论在肥厚梗阻性心肌病的治疗中,化学消融能在短期内显著降低跨LVOTPG,长期能减少室间隔及最厚室壁厚度,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治疗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 HOCM)患者行经皮经腔内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septal myocardial ablation, PTSMA)治疗的围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5例HOCM行PTSMA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行心电图、血压、心肌酶谱检测及穿刺口护理。结果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和完善HOCM患者PTSMA围术期的护理.对进一步广泛开展这一技术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 ( 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 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是近年开展的治疗方法。我院于 2 0 0 1年1 2月采用该法治疗 HOCM1例 ,现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 ,60岁 ,因“反复活动时及睡眠中胸痛、胸闷两年余 ,加剧一月”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稳定 ,血压 1 3 0 / 75 mm Hg,浅表淋巴结未及 ,两肺呼吸音清 ,心律齐 ,心率 80次 /分 ,心界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外1 .0 cm,胸骨左缘 - 肋间可闻及 / 6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向颈部及心尖区传导 ,性质粗糙 ,腹部无殊 ,双下肢无浮…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 ,70岁 ,因反复晕厥、生活不能自理半年入院。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左室流出道 (LVOT)最大压力阶差为 112mmHg。行心肌化学消融 ,术后LVOT最大压力阶差为 98mmHg ,病人症状未缓解。 4个月后置入双腔起搏器 ,程控AV间期为 10 0ms时 ,LVOT最大压力阶差最小 ,为 10 .2mmHg。随访 7个月 ,病人症状消失 ,无晕厥发生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双心腔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疗效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0.
首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研讨会简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辽宁省人民医院、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共同举办的首届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化学消融 (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myocardialablation ,PTSMA)研讨会于 1999年 11月 4~ 5日在沈阳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 16个省市自治区共 2 0 0余名 ,共报告病例 46例 ,其中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暨辽宁省心脏病介入治疗中心 2 0例 ,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院 16例 ,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 3例 ,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例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2例 ,徐州市心…  相似文献   

11.
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15年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与遗传相关的心脏疾病,人群发病率为1/500,而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HCM中的一种类型,约占1/4.HOCM在老年人中主要引起心绞痛、心力衰竭、晕厥等不适,在年轻人中主要引发猝死.HOCM年死亡率约为2%~4%,猝死发生率≤1%.对于部分HOCM患者药物治疗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非药物治疗方法的发明对HOCM传统治疗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房室同步起搏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临床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 14例药物难治性HOCM患者。因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定不适合行化学消融治疗而植入DDD起搏器。评价术后临床症状、心功能改善情况,用超声心动图检测术后2周、≥1年的心脏结构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平均随访(2.1±1.3)年,所有患者存活。5例临床症状消失,7例明显改善,1例无改善亦未加重,1例无改善最终行外科手术。NYHA心功能由(2.64±0.74)级改善达到(1.57±0.65)级(P0.01)。超声检查结果显示:静息LVOTG术后2周下降了49.18%,术后1年下降了71.65%(P0.001),IVS亦有减小趋势(20±4比18±4,P=0.006),但LVPW、INEDD、LAD、LVEF无明显改变。结论房室同步起搏治疗可明显缓解HOCM患者临床症状,显著降低LVOTG,长期起搏可使室间隔厚度有减小趋势。房室同步起搏治疗可作为不适合化学消融治疗的HOCM患者另一种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心脏超声声学造影(MCE)介导下行PTSMA治疗的60例HOCM患者术后近期及中期的随访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54例术后左室流出道压差(静息和激发)较术前下降》50%,6例下降》30%但《50%,PTSMA成功率100%;术后随访2周~6年,平均2.5年,56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3例症状复发,1例术后1年死于扩张型心肌病并发心力衰竭.无一例需安装永久心脏起搏器.结论PTSMA治疗HOCM近期及中期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无水酒精联合明胶海绵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2017-05至2017-12我院7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无水酒精联合明胶海绵化学消融的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男性5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56(43~67)岁,最大室间隔厚度(19.6±4.8)mm,消融间隔支1~2支,无水酒精用量为1.4(1.0~2.0)ml,明胶海绵用量0.5(0.1~1.3)ml,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显著[(31.6±12.6)mm Hg vs(86.4±20.7)mm Hg,1 mm Hg=0.133 k Pa,P0.001)],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1.4±0.5)级vs(2.7±0.8)级,P0.05],无相关并发症。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无水酒精联合明胶海绵化学消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PTSMA)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02-02-2013-12经导管证实有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VOTG)的HOCM患者14例,明确适应证后行PTSMA治疗,观察手术前后LVOTG的变化,并分别于术前、出院时及随访期内行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结果:所有入选的患者均成功行PTSMA,平均随访(5.2±3.4)年,术中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右束支+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一过性房室阻滞1例,完全性房室阻滞植入起搏器1例,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1例;静息状态下LVOTG由术前的(47.07±36.53)mmHg(1mmHg=0.133kPa)下降至术后即刻的(13.3±8.76)mmHg(P0.01)。与术前比较,出院时心脏超声测得的二尖瓣收缩期前移(SAM)现象比例(78.6%︰21.4%,P0.05)、LVOTG[(45.1±23.6)mmHg︰(25.6±25)mmHg,P0.05]均明显降低;与术前、出院时比较,随访期内心脏超声测得的室间隔(IVS)厚度明显降低[(18.7±2.5)mm、(17.6±2.5)mm︰(14.2±1.3)mm,P0.05];与出院时比较,随访期的LVOTG进一步下降[(25.6±25)mmHg︰(8.8±4.0)mmHg,P0.05];随访期未有新发的传导阻滞出现,无死亡病例。结论: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长期疗效明确,且相对安全,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经皮间隔心肌消融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有人采用经皮间隔消融术(PTSMA)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OHCM),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国内目前仅见1例报道。我们采用PTSMA治疗1例OHCM,获得满意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患者,男,31岁。因劳力性心慌、胸闷、胸痛2年余,加重2个月,体力活动明显受限,于1998年10月12日入院,服用异搏定(40mg,tid)治疗半年,临床症状无改善。未发生过晕厥。入院时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76次/min,律齐。静息状态下各瓣膜听诊区无杂音,坐起、站立、Valsalva动作时,于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4/6级粗糙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腹部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用无水酒精作经皮心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下称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即刻疗效和术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观察31 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化学消融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的变化.结果 手术成功28 例(成功率90.3%)所有患者化学消融后左心室流出道压差([ 30.5±23.3)mmHg]较化学消融前([ 74.5±31.9)mmHg]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有间隔支收缩期挤奶现象者行单支间隔支化学消融成功率(100%)较无此现象者(26.1%)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单支血管化学消融致左心室流出道压差下降程度([ 46.5±20.7)mmHg]与多支血管消融([ 41.6±18.9)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化学消融术中发生一度房室传导阻滞1 例,酒精用量3.0ml;三度房室传导阻滞4 例,酒精用量平均4.3ml;室性期前收缩伴ST-T 改变2 例,酒精用量平均为3.3ml.结论 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疗效满意,伴有收缩期挤奶现象的化学消融可作为靶血管首选,化学消融多支血管仅作为化学消融单支血管疗效不满意时的补充.术中出现心律失常似与无水酒精用量较多有关,应尽可能减少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阜外医院2019年9月至11月间经充分药物治疗后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50 mmHg的HOCM患者,应用三维电解剖标测及心腔内超声行左室腔解剖建模并标记出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室间隔区及希浦系电位分布区域,经主动脉逆行途径应用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于SAM-室间隔区肥厚心肌处进行放电消融。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超声资料以及术中参数,并随访术后LVOTG变化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例HOCM患者,年龄(59±15)岁,男性2例(40.0%),室间隔厚度(23.4±1.7)mm,术前静息LVOTG(98.2±22.6)mmHg,运动激发LVOTG(130.0±25.6)mmHg。4例NYHA分级为Ⅲ级,余1例为Ⅳ级。术中标记平均SAM-室间隔区面积(5.2±1.6)cm~2,消融面积(3.7±1.6)cm~2,消融点数(18.2±4.7)个,消融时间(20.8±4.8)min。随访6个月,术后静息LVOTG(35.2±6.7)mmHg及运动激发LVOTG(47.6±5.6)mmHg,均较术前明显减低(P均=0.001)。3例NYHA分级改善至Ⅰ级,2例改善至Ⅱ级。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未发生射频消融相关并发症。结论心内膜室间隔射频消融治疗可显著降低HOCM患者LVOTG并改善其临床症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是以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左室流出道狭窄,并由此引起梗阻症状为特点的心肌病。降低左室流出道压差是临床治疗有症状HOCM患者的目标,经皮经腔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是一种很有前景的介入治疗方法,创伤小、安全性高,并能取得与外科手术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可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严重者发生先兆晕厥、晕厥及猝死。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种。药物主要应用降低心肌收缩力的β受体阻滞剂或钙拮抗剂。服药后,50%的患者症状将缓解,消除流出道梗阻,使晕厥消失,而疗效较差的另50%的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