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立体定向双靶点置管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立体定向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对30例明确高血压病史并经CT扫描诊断为高血压丘脑出血的患者进行立体定向血肿次全排空加侧脑室外引流术。结果:本组生存26例(86.6%),其中恢复良好16例(53.3%),中度残障5例(16.7%),重度残障4例(13.3%),死亡4例(13.3%)。结论:立体定向双靶点置管引流术加术后应用尿激酶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梗阻性脑积水较传统手术具有安全、快捷、易耐受、损伤小、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吸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对2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用CT引导立体定向单靶点术治疗术后辅以腰穿脑脊液置换术,对其手术时机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23例均为出血6小时以后手术.本组治愈或好转21例,死亡2例,随访3-6个月,存活者中,AP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一级3例,二级11例,三级7例,四级2例.结论 立体定向单靶点置管抽取引流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创伤极小,可兼顾引流丘脑及脑室内血肿,操作简单,并发症少,高龄,身体条件差病人也能耐受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研究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004年1月一2011年4月我科收住的60例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双侧侧脑室前角软通道置管引流加尿激酶(UK)冲洗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行(血肿侧)单侧侧脑室穿前角穿刺软通道置管引流加尿激酶(UK)冲洗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预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双侧侧脑室前角穿刺软通道置管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术较行单侧侧脑室前角穿刺软通道置管外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郭霞  谢翠英 《中原医刊》2000,27(11):33-34
1996年2月~1999年12月,我院对23例自发性脑出血血肿破入脑室者采用床旁钻颅抽吸血肿,置管引流,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临床资料 本组男23例,女9例,年龄19~68岁,有明显高血压史22例,脑血管畸形的5例,5例原因不明。全组均经CT确诊:单纯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8例(25%),右侧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 14例(43,7%),左侧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6例(18.75%),颞叶出血破入脑室4例(12.5%),入院时意识按glasgow计分法评分:GCS≤ 5分16例(50%),…  相似文献   

5.
徐辉 《四川医学》2004,25(4):413-4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31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通过头部CT扫描定位,采用血肿穿刺置管尿激酶灌洗术辅以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治疗。结果 本组31例,成活26例.死亡5例,有效率83.8%。结论 尽早实施血肿穿刺置管尿激酶反复灌洗术辅以侧脑室外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CT立体定向治疗脑内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立体定向术治疗脑内血肿的疗效。方法:本组30例,其中外伤性脑内血肿23例,高血压脑出血7例,采用CT立体定向穿刺抽吸清除及尿激酶溶解引流。结果:血肿排空85%左右26例,50% ̄60%4例。置管应用尿激酶灌注及引流4例,血肿排空再出血2例,痊愈27例,死亡3例;结论:CT立体定向脑内血肿空刺排空操作简便,创伤小,有极高的部位任选性及一次性穿刺成功性,能多靶点多屋面血肿排空,对脑功能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丘脑血肿腔穿刺抽吸引流同时行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法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 2 3例。结果  2 3例患者治疗 3个月后ADLⅠ级 12例、Ⅱ级 5例、Ⅲ级 2例、Ⅳ级1例 ,死亡 3例。结论 血肿腔穿刺引流加对侧侧脑室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立体定向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方法。方法:对3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应用立体定向技术行血肿内、侧脑室、第四脑室置管抽吸引流治疗。结果:36例立体定向手术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存活25例(69.4%),经6~12个月随访,ADL评定I级4例,II级7例,III级9例,IV级3例,V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手术对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是一种定位准确,安全可靠,疗效满意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额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治疗中等量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行钻孔引流的中等量丘脑出血(15~30ml)破入脑室的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1例行经额框架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刺置管引流(丘脑穿刺组),22例仅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脑室穿刺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结果 两组的性别、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比例、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服用、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丘脑血肿量、左/右侧出血、发病至手术时间、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室穿刺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长于丘脑穿刺组(P<0.05),丘脑穿刺组出院前、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3个月的Barthel指数[(65.4±9.7)分、(68.7±9.5)分、(71.2±9.0)分、(73.8±8.1)分]均高于脑室穿刺组[(55.3±10.3)分、(57.5±9.9)分、(60.1±8.2)分、(61.4±9.5)分](P<0.05)。结论 经额立体定向丘脑血肿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行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冲洗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1月-2008年3月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23例患者行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UK)冲洗及治疗方法。结果:治疗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预后:ADLⅠ(恢复正常)9例,ADLⅡ(生活自理)5例,ADLⅢ(需人帮助)5例,ADLⅣ(卧床不起)2例,无ADLⅤ(植物生存)者,ADLⅥ(死亡)2例。12例随访了1~3年,ADLⅠ7例,ADLⅡ2例,ADLⅢ2例,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对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的患者行双侧脑室引流加尿激酶(UK)冲洗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重度脑室内出血的治疗经验。方法:对50例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采用个性化置管引流术。其中18例单侧脑室铸型患者采用单侧脑室额角置管引流,16例双侧脑室铸型为主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引流术,10例Ⅲ、Ⅳ脑室铸型扩张为主患者行单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引流+终池置管引流术,6例全脑室铸型患者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置管引流+终池置管引流术,18例丘脑、基底节出血量较多并破入脑室患者行单侧或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丘脑、基底节血肿穿刺置管引流术。结果:按ADL(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Ⅰ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6例、Ⅱ级(部分恢复或可独立生活)12例、Ⅲ级(需人帮助,扶拐可走)18例、Ⅳ级(卧床但保持意识)7例、Ⅴ级(植物生存状态)1例、死亡6例。结论:对重度脑室内出血患者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不同采用个性化置管引流术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1998 - 0 3~ 1999 0 3采用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加尿激酶脑室内灌注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人 16例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年龄 47~ 6 3岁。均有高血压病史。意识状态表现为朦胧 4例 ,浅昏迷 9例 ,中昏迷 3例。CT检查均示丘脑内侧出血破入脑室 ,一侧脑室铸型者 7例 ,并发急性梗阻性脑积水 1例。1.2 治疗方法所有病人均在急诊局麻下行双侧脑室额角穿刺外引流并反复生理盐水冲洗后回病房 ,经数小时引流后 ,行脑室内尿激酶灌注 ,由血肿较多侧注入 ,每次剂量 5~ 10 μ ,夹管 2h后…  相似文献   

13.
胡彪  白万胜  黎柏源 《海南医学》2014,(11):1656-1657
目的观察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效果。方法 26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结果对照组7例患者再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配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后好转,5例痊愈,1例死亡。治疗组3例患者再出血,行侧脑室穿刺引流,配合腰椎穿刺置管引流后好转,10例痊愈。结论腰椎穿刺置管引流操作相对简便,是治疗丘脑出血破入脑室伴轻度意识障碍患者安全、有效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临床治疗与预后因素。方法 采用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64例高血压性丘脑出血患者。并分析脑室内血肿量,丘脑内局灶血肿量等因素与预后关系。结果 ADL分级法,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22例、Ⅳ级9例、Ⅴ级3例、死亡6例。结论 脑室穿刺引流对丘脑出血破人脑室的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关键作用,脑室内血肿量,丘脑内局灶血肿量,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军  李苹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1):1002-1003
目的探讨使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丘脑血肿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使用立体定向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手术治疗18例丘脑血肿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术中抽吸出血肿量10-21ml,平均(16.5±4.5)ml。术后72小时血肿减少70%以上16例。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2例。结论立体定向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手术治疗丘脑血肿,患者逆行脑室感染率少,疗程短,预后较单纯脑室引流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靶点置管手术治疗高血压性丘脑出血并继发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立体定向手术与传统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回顾对比分析.结果:35例立体定向手术病人中死亡9例(26%),恢复良好17例(49%),中度残障6例(17%),重度残障3例(8%).结论:立体定向手术治疗丘脑出血较传统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分型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分型和治疗方法.方法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分为2型(脑内血肿为主或脑室积血为主型),对脑内血肿为主型采用立体定向血肿和同侧侧脑室连通置管外引流术治疗,脑室积血为主型仅行脑室外引流治疗.结果 丘脑出血破入脑室22例,20例存活,生活自理13例,基本自理6例,卧床不能自理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9%.结论 根据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分型,采用相应的手术方法,可降低患者死残率.  相似文献   

18.
冯学花  褚万峰  刘云英 《当代医学》2009,15(24):114-115
目的探讨中重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首先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侧脑室穿刺引流,然后行丘脑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尿激酶液化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对37例患者治疗及疗效分析。结果37例患者中治疗存活32例,存活率86.5%,其中效果良好22例,恢复良好率59.5%,死亡5例,死亡率13.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清除术加侧脑室微创穿刺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丘脑出血是治疗中重度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方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对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老年高血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将其分为传统组及立体定向组。传统组采用止血、降颅内压、神经营养等对症治疗的方法;立体定向组采用立体定向引导下丘脑血肿腔置管引流并结合支持对症治疗,通过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comascale,GCS)评分、丘脑血肿量、修改Graeb评分标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两组在死亡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GCS评分(P=0.048)、并发症发生率(P=0.031)、30 d GOS评分(P=0.044)、7 d血肿后血肿量(P=0.047)的比较上立体定向组明显优于传统组。结论:立体定向下血肿腔置管引流术虽然不能降低老年丘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但是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余少正 《中原医刊》2007,34(17):58-58
目的探讨不同情况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方式的选择及评估手术方式的效果。方法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40例,小骨窗血肿清除59例,钻孔扩大骨窗法16例,43例行立体定向血肿穿刺引流,15例行术前脑室穿刺置管引流加血肿清除,12例行单纯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所有手术均在超早期(出血后7 h内)进行。结果全组185例存活171例,其中临床治愈78例,神志清醒伴功能障碍88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14例。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应在出血超早期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意识状态、出血部位、出血量、病情发展速度及患者基本身体状况酌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