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究药物性牙龈增生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2016年7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给予单纯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各时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周探诊深度、牙龈增生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治疗药物性牙龈增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应用治疗智齿冠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依照入选标准在临床上随机选择下颌智齿冠周炎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分别局部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A组)、碘甘油(B组),连续3天.结果 西吡氯铵含漱液局部应用治疗智齿冠周炎与常规保守治疗效果无显著性差别.结论 使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急性智齿冠周炎具有疗效确实、易用、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龈炎、牙周炎采取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牙龈炎、牙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治疗药物将患者分为氯己定组(n=40)和西吡氯铵组(n=40),对所有氯己定组患者实施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对所有西吡氯铵组患者采取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西吡氯铵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氯己定组相比明显较高,西吡氯铵组患者牙龈指数、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口臭指数评分与氯己定组相比明显较低,P0.05。结论牙龈炎、牙周炎采取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在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治疗的96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吡氯铵含片组(西吡氯铵组)、碳酸氢钠含漱组(碳酸氢钠组)和西吡氯铵含片+2.5%碳酸氢钠含漱组(联合组),每组32例。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口腔念珠菌落数;比较分析3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症状变化;比较3组治疗2周后的疗效情况。结果①3组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联合组治疗2周后口干、红斑或伪膜和疼痛评分低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②3组治疗2周后念珠菌落数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治疗2周后念珠菌落数低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低于碳酸氢钠组(P<0.05)。③联合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高于西吡氯铵组与碳酸氢钠组,且西吡氯铵组高于碳酸氢钠组(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片联合碳酸氢钠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改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菌落数,效果优于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西吡氯铵含漱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88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西吡氯铵组和复方氯己定组,每组44例。西吡氯铵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复方氯己定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黏膜萎缩、红斑及口腔疼痛评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口腔黏膜镜检阳性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西吡氯铵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46%(42/44),明显高于复方氯己定组的77.27%(3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黏膜萎缩、红斑及口腔疼痛评分均有降低,且西吡氯铵组明显低于复方氯己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吡氯铵组患者口腔黏膜镜检阳性率明显低于复方氯己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优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致臭菌的抑制作用,探讨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效果。方法(1)选择中
间普雷沃菌,致臭菌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以及唾液链球菌作为实验菌,通过体外抑菌实验确定西吡氯铵含片对四种实
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2)使用硫化物检测仪Halimeter 测量加入西吡氯铵含片的三种菌培养液厌氧培养4 h和8 h后产
生的挥发性硫化物(VSCs)数值;(3)通过检测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长短以及VSCs水平的下降情况,来评价西吡氯铵含片在人
体内抑制致臭菌,降低挥发性硫化物的产生,消除口臭的功效。结果(1)西吡氯铵含片对所有实验细菌均有较强的抑菌作用;
(2)西吡氯铵含片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具核梭杆菌产VSCs的效果明显,其效果与氯己定的抑菌效果相近;
(3)与蒸馏水漱口相比,口腔含服一片西吡氯铵含片后,半胱氨酸激发VSCs的水平下降百分比明显(P<0.05),作用持续时间为
230 min。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源性口臭患者口腔内致臭菌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对治疗口源性口臭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口腔常规护理,预防普外科长期禁食患者口腔黏膜炎的疗效。方法根据纳入标准,选取我院普外科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禁食水并采取营养支持超过21天的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及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每日3次。结果两组患者软垢指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西吡氯铵组患者菌斑指数、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可以显著降低普外科长期禁食患者口腔菌斑的形成及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减轻口腔黏膜炎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高金波 《黑龙江医学》2021,45(19):2127-2128
药物性牙龈增生主要指的是由于服用药物所引起的牙龈体积增大和牙龈增生,对于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针对诱发药物性牙龈增生诱发的炎症、胶原合成降解等方面展开叙述,为药物性牙龈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西吡氯铵含片治疗口源性口臭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检测选取口臭患者16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采取鼻闻法结合口腔异味自我评价表和 Halimeter 口臭测试仪测量口臭值,分别在基线、西吡氯铵含片治疗1、2和4周末进行检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除基线值外, Halimeter 口臭测试仪测量的口臭值和口腔异味自我评价值在1周末、2周末和4周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西吡氯铵含片对口臭的防治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西吡氯铵含漱液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病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李哲 《当代医学》2021,27(14):88-90
目的 观察西吡氯铵含片治疗慢性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口腔科就诊的120例慢性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洁治组(SRP组)单纯采用龈上洁治术治疗,含漱液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结合龈上洁治术治疗,含片组采用西吡氯铵含片结合龈上洁治术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和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3组SB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且含片组明显低于含漱液组和S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含漱液组SBI指数低于SRP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PL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含片组低于含漱液组和SRP组(P<0.05),含漱液组低于SRP组(P<0.05).3组均无无效患者,3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治疗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西吡氯铵含片能抑制菌斑形成,减轻牙龈出血,缓解牙龈炎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牙周病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牙周病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左侧牙周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为观察组,对侧仅行刮治为对照组。结果:在6个月后,相对于基线水平,两组PD和AL水平明显下降(P0.05),但是在PLI和GI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牙位PD和牙龈附着增加上,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在牙周病治疗上,可以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并具有相对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牙周病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到2013年收治的50例牙周病患者,在基础治疗后,左侧牙周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为观察组,对侧仅行刮治为对照组。结果:在6个月后,相对于基线水平,两组 PD 和 AL 水平明显下降(P <0.05),但是在 PLI 和GI 上没有显著差异(P >0.05);同时,在牙位 PD 和牙龈附着增加上,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由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0.05)。结论:在牙周病治疗上,可以应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并具有相对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西吡氯铵与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的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32例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0.1%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给予1%聚维酮碘含漱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念珠菌清除情况。结果:经治疗2周后,研究组患者口腔疼痛、口腔黏膜萎缩及红斑两项临床症状评分减少幅度较对照组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真菌培养菌落数及镜检阳性率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在清除口腔念珠菌方面与聚维酮碘含漱液效果相当,但更能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实验的课题在于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先根据随机数字法对60例本院2014年2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均为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67%,远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不大,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在治疗口腔念珠菌感染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减少不良发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牙痛宁滴丸联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正畸早期牙龈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78例正畸早期牙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牙痛宁滴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牙龈指标[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水平、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口腔健康状况[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38/39),高于对照组的76.92%(3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GI、PLI、SB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AS和OHIP-1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牙痛宁滴丸联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正畸早期牙龈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降低牙龈指标水平、VAS评分和OHIP-14评分,其效果优于单纯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周炎患者血清及唾液中IL-6及SOD水平的影响。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牙周炎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3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患者给予西吡氯铵含漱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的血清及唾液中IL-6及SOD水平、牙周指数。结果两组患者在经不同药物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清和唾沫IL-6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和唾沫SOD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BI、PLI、CI、OS指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对治疗牙周炎具有明显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和唾沫中IL-6水平,升高SOD水平,控制龈沟出血症状,抑制牙菌斑的形成,减少口臭。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在牙龈炎治疗中的应用及意义。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牙龈炎患者48例。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对比两组牙龈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牙龈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牙龈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58.33%),研究组牙龈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牙龈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治疗效果更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葡萄柚漱口液对不同阶段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作用效果,并与西吡氯铵漱口液相比较。方法体外形成3、24、48 h变异链球菌生物膜模型,各组漱口液作用1 min后,(葡萄柚漱口液为实验组,设PBS液和西吡氯铵漱口液作为空白和阳性对照组),荧光染料染色生物膜中的死菌和活菌,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并比较漱口液处理前后活菌百分比的变化。结果葡萄柚漱口液与空白组相较,各时段生物膜经处理后,3 h变异链球菌生物膜外层和中间层的活菌百分比,以及24、48 h生物膜外层的活菌百分比均有明显降低,两者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阳性组相比较,二者间各层活菌百分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葡萄柚漱口液对各时段生物膜的外层细菌有杀伤作用,但仅能影响早期(3 h)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深层细菌生存,与西吡氯铵漱口液对变异链球菌生物膜的作用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68-71
目的探讨西吡氯铵含漱液口腔护理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4月在我院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三组:A组(西吡氯铵组)、B组(氯己定组)和C组(生理盐水组),每组20例。A组采用西吡氯铵含漱液口腔护理,B组采用复方氯己定口腔护理,C组采用生理盐水口腔护理。比较患者VAP发生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三组口腔护理后,随着插管后4 h时间的延长,咽拭子菌落培养水平均呈上升趋势(P0.05);插管后4 h、6 h、8 h,B组、C组咽拭子菌落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显著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VAP发生率最高,其次为B组,C组显著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MV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长于A组,C组显著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周后,A组与B组口腔清洁评分显著低于入住ICU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后1周,C组口腔清洁评分最高,显著高于B组与A组,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吡氯铵含漱液口腔护理能够有效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