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3.
4.
目前,街头采血已成为血液采集的主要方式,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个别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影响了一些献血者的热情和积极性,为更好地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扩大献血队伍,减少此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笔者对此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晕厥是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或献血后突然发生短暂的意识丧失,也是常见的一种献血反应。若观察处理不及时可发生严重后果而增加献血者的痛苦,给采血工作带来不必要的困难。笔者统计2004年我站无偿献血者48150人次,其中317例发生献血晕厥反应,现将晕厥发生的诱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自《献血法》实施以来,我市临床用血全部来自无偿献血。正常情况下,献血200~400ml(占全身血容量5%~10%),不会发生不良反应。由于献血者个体差异及其他不良因素的影响,亦可导致献血反应的发生,甚至严重献血反应。2002年l~12月共发生45例献血严重反应,通过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宁波市无偿献血者献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无偿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探求预防对策。方法对53788人次无偿献血者,依据性别、年龄、职业、献血地点、献血次数、献血方式、献血量等统计分析其变化特点,并对诱发献血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献血反应与性别、年龄、献血量无直接关系,而与职业、献血次数、献血方式和献血地点相关。精神紧张、空腹献血、疲劳献血是导致献血反应的主要原因,环境因素、操作技术等也会引发献血反应。结论应做好无偿献血的宣教工作,消除献血者的焦虑紧张情绪和害怕心理,提高采血人员操作水平,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和详细的献血前健康征询,并创造良好的献血环境,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马庆庆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2,12(3):48-48
20 0 0年至 2 0 0 1年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共组织无偿献血 1192 2 3人 ,其中出现献血反应者 4 5 3人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慌、出冷汗、脉细弱等 ,下面探讨献血反应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1 献血反应原因4 5 3例献血反应者均为无偿献血 ,按常规每人采血 2 0 0ml,发生的献血反应分为轻、中、重 3度[1] ,其中轻度为血管迷走神经症状 ,仍有知觉 ,中度为渐进的轻度反应导致失去知觉 ,重度为除以上症状还伴有惊厥 ,患者经对症治疗及护理 ,均在数分钟内恢复。通过对 4 5 3例反应者综合分析 ,献血反应原因可归纳为如…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偿献血已成为每个健康适龄公民应尽的义务,由于人们对无偿献血认识程度不同及一些客观原因的存在,在献血时常常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献血反应,给无偿献血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心理因素是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多见于初次献血者,初次献血者恐惧心理的产生大部分是因为对献血知识及献血过程不够了解,献血者的恐惧心理不但会影响献血者的情绪,而且会引起献血反应而使采血中断。因此,在献血过程中,运用心理学分析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诱因及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笔者就此分析导致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心理因素、探讨其相应的护理,并加以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献血反应,总结可实施的针对性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12名无偿单采献血者采集过程进行全程监护,统计献血反应的发生率。结果:2312名单采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36名,献血反应率为1.56%,其中发生轻度献血反应33名,占91.7%,中度献血反为3名,占8.3%,无重度献血反应发生。结论:针对不同原因的单采献血反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最大限度地预防献血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献血不良反应的措施与方法。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12月承德市中心血站29447例献血者的临床资料,将发生不良反应的290名献血者的情况作一详细的分析与报告。结果:本次调查显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98%(290/29447),各种诱因中以精神紧张引起的献血不良反应率最高,其次为空腹、睡眠不足或疲劳、有晕血/晕针史及穿刺疼痛。此外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献血次数相关,首次为1.02%,≥2次为0.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为精神因素,而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与献血的次数有一定的关联;通过普及献血知识,加强心理因素的干预,改善献血环境,加强采血护士穿刺技术,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等措施预防或减少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究机采血小板出现轻微献血反应的诱因以及护理措施,从而预防、降低机采血小板出现献血反应的机率,保证采血质量并促进机采成分血的发展。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12月在本血站进行成分血血小板捐献的198例献血者的献血资料以及记录分析。结果:在实施了全过程的采血护理工作后,198例献血者中有2例献血者出现轻微献血反应,占1%。结论:选择男性体重大于等于65kg,女性体重大于等于60kg,成分血采集时间间隔1个月以上,PLT≥150×109/L,HCT38%,饮食、睡眠情况正常,无特殊药物服药史的并且双臂静脉条件较好的适龄献血者可有效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并且全程进行有效的护理有助于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了机采血小板的质量,并对开展无偿机采血小板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街头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无偿献血3 920人次,对献血献血反应进行归纳.结果:出现轻、中、重度献血反应41人次,回访反应良好.结论:街头献血献血反应跟心理、体质、穿刺、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应有针对性的加强预防措施以减少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7.
经献血体检标准严格筛选并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人 ,通常都能耐受献血。但在采血过程中及采血后1h内 ,常有个别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为了更好地预防献血反应 ,2 0 0 0年 1~ 6月对我站 72 53人次无偿献血者中 ,献血后出现献血反应的 198人次进行研究分析 ,以探讨献血反应的原因和今后的预防措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2 0 0 0年 1~ 6月 ,在我站或流动采血车上进行无偿献血者 72 53人次。其中站内无偿献血 12 6 5人次 ,12人有献血反应 (占 0 .94 % ) ,流动采血车上无偿献血者 5988人次 ,186人有献血反应 (占 3.10 % )。采血方法 :按照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在整个献血过程中的变化及反应。方法:选择本中心2台流动采血车自愿无偿献血者从献血开始至献血结束后半小时观察。结果:献血反应与献血者年龄、献血次数、献血体位及采血者有关系。结论:献血者捐献200~400 ml基本没有献血反应,只有少部分因身体、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会发生献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大学生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原因及预防护理.方法 对笔者所在城市工商学院2008~2009年984名义乌工商学院大学生无偿献血者献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献血次数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不同.结论 大学生献血发生献血反应主要还是由于精神心理因素、献血前疲劳、献血环境不理想、空腹或饥饿状态下献血等情况引起,而献血过程中的心理指导、语言交流和营造温馨环境,对减少献血反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无偿献血中献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 ,无偿献血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不同于以往以卖血为职业的个体献血者 ,他 (她 )们大都是首次献血 ,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和心理上的恐惧 ,因而容易在采血时或采血后发生献血反应 :表现为面色苍白、出虚汗、恶心呕吐、血肿 (采血者操作不当 ) ,严重者躁动、短暂的意识障碍、晕厥、抽搐、呼吸心跳减慢、血压下降、脉搏无力 ,甚至出现大小便失禁等。现将我们如何做好献血反应的预防和处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自 2 0 0 1~ 2 0 0 2年 (上半年 )于我站无偿献血者 2 0 85 7例 ,其中男 1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