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李运峰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1):69-69
牙痛是临床常见病之一 ,临床属实火牙痛者居多 ,笔者近十年运用豫北已故名医蓝云祥老师之牙痛饮加减治疗实火牙痛 1 5 9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5 9例患者全部来自门诊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1 6岁 ,均属实火牙痛。其中 :齿龈红肿 ,得冷则痛减 ,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用中医中药理论,结合现代药理学、制剂学研制纯中药制剂牙神液的方法及结果。牙神液为一种治疗因口腔疾病引起的疼痛及炎症的含漱剂。经一系列药敏学、毒理学动物试验及107例临床观察,证明本品具有显著的消肿、止痛功效,总有效率为95.33%。与对照组牙痛水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17.2,P<0.01,有显著性差异;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毒副作用及禁忌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水药牙康方治疗胃火牙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平行对照,将130例胃火牙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8例,对照组6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牙康方治疗,对照组口服黄连上清片治疗。两组均以7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68例,治愈37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9%;对照组62例,治愈13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82.26%;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止痛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均<0.01)。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水药牙康方具有清胃泻火,缓解牙齿疼痛作用,对治疗胃火牙痛有效,且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利用牙体与局麻药物均带电荷的机理,通过外加电场使局麻药物透入牙本质以达牙体备洞时止痛的目的.本文对73例牙进行电渗透止痛备洞的研究,临床观察明显有效72例,占98.63%,完全无痛31例,占42.47%.电渗违止痛备洞具有操作简单、止痛效果好、适用面广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总结牙拔除术后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法。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8年3月我院147例牙拔除术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7例患者经过妥善治疗后均未再发生出血。结论牙龈撕裂是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牙拔除术是口腔颌面外科最常见、最基本的手术,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其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疾病的手段之一[1].术后出血是牙拔除术的一种常见并发症,轻者给患者心理及身体上带来痛苦,重者可危及病员生命.笔者对1985年至2007年我院口腔科门诊、急诊所遇到的206例牙拔除术后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就拔牙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口服阿司匹林患者不停药牙种植手术出血情况的临床观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3):270-274
目的 探讨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不停药情况下行简单牙种植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长期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的心血管患者45例纳入试验组,每位患者不停药情况下植入1~3枚种植体,采用牙龈拉拢缝合、盐水纱布压迫等局部处理措施控制术后出血;同时选择未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的患者45例纳入对照组,每位患者植入1~3枚种植体,术后未采取特殊止血措施。两组患者术中均无需大面积翻瓣植骨。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出血、延迟出血和严重出血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即刻出血患者共2例(4%),对照组1例(2%),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强化局部处理措施后出血停止;试验组和对照组均无延迟出血和严重出血情况发生。结论 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患者行简单牙种植手术出血风险很低,可在不停药情况下实施手术。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方法对2005年2月~2008年12月本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224例患者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118例,对照组106例。治疗组采用中药通腑泻热方治疗。对照组常规口服抗生素,选罗红霉素、安必仙、螺旋霉素等;疗程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腑泻热方治疗急性牙源性感染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比较全冠修复与调牙合充填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该院收治的162例早期牙隐裂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1例。对照组采用调牙合充填治疗,观察组采用全冠修复治疗,两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牙痛程度(Negm分级)、治疗前后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78/81),高于对照组的85.19%(69/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Negm分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最大咬合力、咀嚼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冠修复治疗早期牙隐裂患儿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减轻牙痛程度,改善咬合力和咀嚼功能,效果优于调牙合充填治疗。 相似文献
15.
16.
《实用全科医学》2015,13(1)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外伤脱位牙再植患者术后医从性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粤北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脱位牙患者126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均进行脱位牙再植入手术及常规护理,通知出院后复诊时间,观察组通过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术后情况并及时对患者进行指导.复诊时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评分(M DAS)评价2组患者焦虑程度和采用自行设计的医从性量表评价患者的医从性,比较2组患者复诊次数及复诊等候时间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7天M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5.0±3.1)分vs.(16.2±3.3)分]、术后第14天的M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0.5±3.6)分vs.(14.0±2.8)分],术后42天MD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8.2±1.9)分vs.(10.1±2.6)分],均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的医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1.9±4.8)分vs.(29.4±5.0)分],术后14天医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8±4.6)分vs.(22.4±5.7)分],术后42天医从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8.3±4.2)分vs.(18.4±3.9)分];对照组患者术后15 ~ 42d复诊次数89次,平均(1.41±0.74)次,显著高于观察组的复诊次数59次,平均(0.94±0.29)次,对照组复诊总次数(3.73±1.83)次,显著高于观察组的(2.95 ±1.40)次,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复诊1~7d、8~14 d、15~42 d及总等候时间均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结论 电话随访可有效改善外伤脱位牙再植入手术患者的牙科焦虑情况,提升其医从性,减少复诊次数及复诊等候时间,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全面、便利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正>牙拔除术是口腔科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基本手术,也是治疗某些牙病和由此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疾病的手段。因此人们总认为谁都可以拔,不能引起严重后果。但事实上由于牙拔除术极易造成局部组织的损伤,引起出血、肿胀、疼痛等反应,也可导致血压、体温、脉搏的波动.因此,严格掌握牙拔除术的适应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我院2001~2005年收治的134例临床病例,介绍不 相似文献
18.
周劲松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1,24(2):30-32
目的:观察(金匮》狼牙汤加味方治疗湿热带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与西医辨病相结合的原则,以中医诊断湿热下注型为主,结合西医诊断为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洁尔阴作对照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总体疗效明显优于洁尔阴组,尤其对带下量多、阴痒两种症状的有效控制。结论:《金匮》狼牙汤加味方具有显著的清热燥湿、解毒杀除湿止带、祛风止痒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化瘀除湿止痛方保留灌肠联合热敷消炎散外敷治疗盆腔炎性包块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148例盆腔炎性包块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4例。对照组采用热敷消炎散外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化瘀除湿止痛方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盆腔包块体积、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30%(72/74),高于对照组的86.49%(6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腹胀痛、腰骶胀痛、白带异常、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盆腔包块体积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相似文献
20.
正过敏性紫癜(HSP)是儿童时期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紫癜、关节痛、腹痛及肾炎等多脏器损害,近年来其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本院近2年来收治的56例HS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住院患者诊断符合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