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毒损肝络”假说及其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损肝络”假说是北京中医药大学2003级博士生盂捷最先提出来的”。。他在“药物性肝病与毒损肝络辨识”(《中医药学刊)2005年第2期)一文中阐述了该假说的5个要素:①药毒侵入是直接致病因素;②病变部位在肝之络脉;③脾胃虚弱是发病的内在因素;④毒损肝络是病机关键;⑤解毒通络是重要治则。随后,姚乃礼教授发表了“慢性乙型肝炎毒损肝络病机探讨”,结合古今文献论述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机特点;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近年来,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本文从中医学的角度阐述了肝纤维化的概念及病因机理,并就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对慢性肝病患者的肝功能、血清肝纤维化和肝脾指标的影响。方法:75例慢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再给予安络化纤丸6g/次,早晚各1次,服用3个月。对照组36例在常规护肝治疗的基础上用齐墩果酸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肝脾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透明质酸(HA)、血清层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 Ⅲ NP)、Ⅳ型胶原(C-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P〈0.051,且HA、P Ⅲ NP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转氨酶、球蛋白明显降低。结论:安络化纤丸能较好地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湿热瘀毒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根据肝病临床“湿热瘀毒证”的客观存在,提出湿热瘀毒是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形成和加重的始动因素假说;较为深入的论证了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疫毒”、“湿热”、“瘀毒”之间的相互联系、转化特点,特别提出湿热酿致瘀毒和瘀毒具有化热生湿的特性;认为内毒素血症是慢肝肝纤维化湿热瘀毒证的病理生理基础;在肝纤维化的治疗上应强调祛邪顾正,以清化瘀毒法和扶正清化法为常用治法。 相似文献
5.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气血辩证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气虚血阏证血与滞血瘀证存在着红细胞膜C3b受体活性降低,红细胞免疫复合物增加,T淋巴细胞亚群CD2、CD4、CD4/CD8比例下降,CD8上升,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降低。 相似文献
6.
袁立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1992,12(4):13-14
宋明理学对金元医学与明清医学都有很大影响。金元四大名医之一的朱丹溪,是理学渗入医学的首创者,其弟子戴思恭等,是理学渗入医学的发展者。著名医家张景岳、赵献可等为之后劲。《本草纲目》有很多太极理气的内容。《温病务辨》也列有一篇《草木各得一太极论》。理学也促进了中医学术流派的争鸣。 相似文献
7.
夏洪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7(2):135-136
肝纤维化 ,是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 ,是各种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 ,是肝硬变的早期和必经阶段。预防肝纤维化的发生 ,延缓肝纤维化的进展是当今治疗慢性肝病的目标之一 ,现代医学对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研究取得了巨大成果 ,但尚无满意的治疗药物 ,而祖国医学在此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势 ,现作一综述。1 病名的认识 肝纤维化是现代医学概念 ,祖国医学无此病名记载。现代医家多数认为 ,该病以胁部胀痛、黄疸、胁下积块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中医瘀血或积痞块的特征 ,可归属于胁痛、黄疸、积聚等病的范畴。中医古籍对此… 相似文献
8.
从毒论治肾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毒邪的涵义、来源、及致病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毒邪与肾间质纤维化之间的相关性,阐明了毒邪在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和演变的整个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并将解毒、排毒、抗毒三法相伍,作为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术流派的发展史就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理论的发展史、完善史和创新史。《黄帝内经》中的3个主要理论系统与《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七大医学流派有着直接联系,即《黄帝内经》的热病理论与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黄帝内经》的六气理论与河间学派、丹溪学派、攻邪学派,《黄帝内经》的脏腑理论与易水学派、温补学派都有着密切的关系。《黄帝内经》是中医各学术流派的理论基础,是各中医学术流派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10.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闫子国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97-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人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虫丸治疗。2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LN、Ⅳ-C、PCⅢ、TGF-β1)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可降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但治疗组治疗后各种指标降低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7例IP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按常规给予泼尼松、抗氧化剂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复方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积分、肺功能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71.42%,对照组3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77.24%,对照组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功能比较:治疗组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动脉氧分压(PaO2)较治疗前也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复方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及肺功能,对于治疗IPF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肺间质纤维化慢性病程、逐渐加重的疾病特点,文章提出了痰邪致病的观点。详细论述了内伤痰邪的产生机制,认为肺、脾、肾、肝和三焦功能的失司,均可导致人体痰湿的产生。并参考现代医学的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出痰有显性表现和隐性指标,并提出个人的粗浅认识,凡是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临床中出现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症状,或者是实验室检查出现血黏度、血脂、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升高,此时处方可从痰入手。最后将痰的致病特点总结为四个方面:起病缓慢,病情隐匿;病性复杂,兼夹他邪;痰分显隐,共同致病;危害严重,伤人形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慢性肝病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对照组加用大黄虫丸,疗程为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以及肝脏彩色多普勒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后肝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两组肝门静脉和脾静脉内径、脾肿大程度均较前明显减小,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自拟逐瘀祛邪补虚调治方治疗慢性肝病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PBL教学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贤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1,(3):101-102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多所医学院校正逐渐采用此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应用PBL教学法的研究,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PBL教学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应用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贤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101-102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它侧重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多所医学院校正逐渐采用此教学模式。文章通过对《中医各家学说》课程应用PBL教学法的研究,探讨PBL教学法在《中医各家学说》课程中的实施过程、教学效果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values of 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MRE) and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 in staging hepatic fibrosis (HF) in an animal model.Methods:
This study consisted of 44 rabbits served as HF group and 9 normal rabbits. HF group was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Group A (n = 32) and Group B (n = 12). Rabbits in Group B were served as a complementary group when rabbits in Group A suddenly died during the study. Rabbits from control and Group A underwent abdominal MR imaging (MRI), MRE, and DWI. In Group A, random eight rabbits underwent MRI examinations at 4, 5, 6, 10 weeks after carbon tetrachloride oil subcutaneous injection. Liver stiffness (LS) and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values of liver parenchyma were measured. The diagnostic performance of MRE and DWI for staging HF was compared using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analysis on the basis of the histopathological analysis of HF.Resul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LS and DWI values were present among HF stages (P < 0.005). The LS values measured on MRE (r = 0.838, P < 0.001) were mo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HF stages than with ADC values (r = −0.527, P < 0.001).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values of LS were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ose of DWI were for discriminating two stages of HF (0.979 vs. 0.712 for ≥ S1, 0.922 vs. 0.699 for ≥ S2). MRE showed higher specificity for predicting all stages of HF compared to DWI.Conclusions:
MRE mo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the HF stages than DWI and is more specific in predicting all HF stages. 相似文献18.
枳椇子对CCl4大鼠肝纤维化预防肝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枳子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方法 :用CCl4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取组织于光镜电镜下观察。结果 :模型组肝细胞大量坏死 ,汇管区炎性细胞浸润 ,假小叶形成。线粒体肿胀 ,膜不清晰 ,嵴消失 ,内质网扩张明显 ,溶酶体减少。预防组能减轻纤维化时 ,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 ,使线粒体膜及嵴恢复 ,减少内质网扩张 ,促进细胞再生 ,阻滞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结论 :枳子具有明确抗纤维化作用 ,4 2 9g生药 /kg预防效果佳。其机理可能与减轻有毒物质对肝细胞的损伤 ,拮抗细胞脂质过氧化 ,稳定细胞膜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CCl4 法和PS法两种肝纤维化制模方法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时效关系和病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CCl4 和PS法制作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分别观察在造模第 6、10、14、2 0周时肝脏组病学特征 ,Masson三色染色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结果 CCl4 法于制模第 6周即可见肝脏假小叶形成 ,于第 10周始最为典型 ;随着假小叶的形成和造模方法停止 ,肝脏病理结构变化趋于稳定 ;肝细胞脂肪变性尤为突出 ,与模型制作进程相平行。PS法于造模第 10周即造模结束时方见纤维间隔形成 ,造模虽已停止但肝纤维化进程加速完成 ,肝组织分隔严重 ,假小叶形成较多并进展到第 2 0周 ;制模自始至终 ,肝细胞未见明显脂肪变性。结论 CCl4 和PS两种制模方法在肝纤维化形成进程中所表现出的时效关系和病理特征有所不同 ,提示两种制模方法在形成肝纤维化机制方面有所不同。结合使用两种方法研究肝纤维化更为合理 ;以抗肝纤维化干预因子进行干预研究时 ,干预因子的持续时间宜延长至肝纤维化形成之高峰期或之后 ,持续时间至少 14周 ;预防和治疗用药干预研究时 ,其起始时间宜分别以造模开始前 4周和造模停止前 4周为宜 相似文献
20.
锌指结构9、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大鼠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肝纤维化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锌指结构9(ZF9)、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及其动态变化,初步探讨CTGF、ZF9在肝星状细胞活化中的作用。方法:32只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40%植物油CCl4,每周2次,并分别于注射1,4,8周后作大鼠肝原位灌注,分离肝星状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TGF蛋白,RT-PCR检测ZF9 mRNA水平。结果: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ZF9基因可见弱表达,注射CCl41周后其表达增强,注射CCl44周后转录明显增强,8周时仍高表达。正常大鼠肝星状细胞CTGF蛋白无明显表达,模型组大鼠皮下注射CCl41周后,蛋白出现少量表达,注射CCl44周后,表达进一步增加,第8周CTGF蛋白表达更强。结论:ZF9、CT-GF基因随着肝损伤的加重,在肝星状细胞中的表达逐渐增加,共同促进肝纤维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