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讨论X线平片及CT诊断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IDR)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患者行腰3/4、4/5及腰5/骶1椎间盘平面CT扫描,层厚3.75mm,对腰椎正侧位片及横断面CT图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例患者诊断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其中腰4/5椎间盘3例,腰5/骶1椎间盘17例,腰椎正侧位片均可见孤立性腰椎间隙狭窄、邻近椎体终板硬化、椎体骨质增生,CT表现为椎间盘膨出及突出6例,硬膜囊受压17例,侧隐窝及椎间孔狭窄14例,椎间盘真空现象17例,小关节硬化13例。结论腰椎间盘吸收综合征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及CT扫描可以显示此征全部细节,对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的X线、CT征象认识。方法:对25例诊断为腰椎椎弓峡部裂的X线、CT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表现为:“八字征”腰椎体前移,“猎狗征”,CT表现为双侧关节突间部不规则骨性缺损伴骨质增生。椎管前后径延长,终板呈双边征,于相邻椎体层面,椎间盘呈反方向突出椎体边缘。结论:X线可诊断腰椎椎弓峡部裂并滑脱,CT不仅可以发现X线平片所显示的病变,且可同时显示合并的脊椎滑脱以及椎小关节、椎间盘、骨性椎管,椎间孔硬膜囊、黄韧带、神经根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背景:许多临床研究阐述了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应用常规侧位片来评定是否有假关节形成,作者所查应用仰卧或(和)俯卧侧位X射线片来诊断椎体真空征的文献较少。目的:观察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假关节的5种体位X射线侧位平片的特点。设计、时间及地点:回顾性病例分析,2002-03/2006-04日本琦玉医科大学医院骨科住院患者。对象:共收治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1例,其中出现椎体假关节患者11例,男2例,女9例;年龄65-83岁,平均74.5岁;累及病变椎体:T113例;T127例;L31例。方法:所有患者均观察测量其站立位(中立位、过屈位、过伸位)、仰卧位、俯卧位5种位置的侧位X射线平片,均由1名脊柱外科副教授每隔2周连续测量3次。主要观察指标:①病变椎体前高度。②病变椎体后突角。③椎体真空征的计数。结果:①俯卧位、仰卧位X射线平片上椎体前高度和病变椎体后突角与直立侧位、过屈位、过伸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直立侧位、过屈位、过伸位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在直立侧位及过屈侧位X射线平片上,11例患者均未出现椎体真空征,过伸侧位上出现4例(36%),俯卧位及仰卧位均出现椎体真空征(100%)。结论:仰卧、俯卧侧位X射线片能更为精确的显示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后椎体假关节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中高载荷(+Gz)对飞行员腰椎退变的影响,为全军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腰椎疾病的防护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03—2013-10兴城疗养院97例腰椎退变飞行员复查腰椎CT影像资料和《空军飞行人员健康登记本》诊治病史记录,统计飞行记录数据。结果歼击机飞行员腰椎退行性变患病率(27.1%)明显高于其他机型飞行员;飞行员腰椎退行性改变随飞行时间增加而有增高趋势(P0.05)。结论高载荷(+Gz)是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腰椎退变特有致病因素,飞行时间对飞行员的腰椎退变及慢性损伤有累积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航天员初选体检了解歼七机对飞行员的健康影响。方法对43名参加航天员初选的歼七机飞行员进行各专科体检。辅助检查项目包括颈部、胸腰骶椎X正侧位片,鼻窦、腰骶椎间盘CT,电测听以及疗养常规检查。结果体检共发现187例病症,以骨关节疾病、鼻窦炎、龋病不合格居多。初选合格1人,个别鉴定11人,不合格31人。有56例疾病不合格,69例病症个别评定。结论歼七机对飞行员骨关节、鼻窦、牙齿健康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椎体病变中椎体形态改变后MRI上相邻的椎间盘和X线平片上相应的椎间隙进行对照研究,分析二者变化之间的相关性,提高对X线平片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搜集41例同时行X线平片和MKI平扫检查的椎体病变资料,男25例,女16例,年龄5~82岁,平均49.3岁.对比观察X线上椎间隙和MRI上椎间盘的变化.结果 椎体病变中MRI上Ⅰ型、Ⅱ型和Ⅳ型椎间盘在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椎间隙正常,少数表现为椎间隙变窄;Ⅲ型和V型椎间盘在X线平片上多表现为椎间隙变窄.结论 X线平片上椎间隙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椎间盘的改变,但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椎间盘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256例战斗机飞行员颈椎X线平片表现,对飞行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自2015-02—2016-06来战略支援部队兴城疗养院疗养期间进行过颈椎X线检查的256例战斗机飞行员,对这些颈椎X线检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256例飞行员各年龄段都以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最常见,总发病率为62.5%,而间隙狭窄,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发病率分别为28.1%,34.4%,14.5%,并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各项X线病理改变都有所增加。结论根据256例飞行员颈椎X线检查分析,总结出造成飞行员颈椎病的一些影响因素,为飞行员颈部健康提供合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在腰椎峡部裂的X线诊断中,"裂隙征"在腰椎正、侧、斜位X线片中的显示率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58例诊断L5双侧峡部裂研究对象拍摄立位腰椎正、侧、双斜位X线片,分别确定L5双侧峡部裂裂隙的阳性显示率、裂隙的宽度及走形方向。9例加做腰椎CT并行二、三维重建显示裂隙的宽度和走向。分别对3个体位X线片的"裂隙征"显示率作配对卡方检验并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在正位片上L5峡部裂隙的显示率为13.8%(8/58),称为"裂隙征",它表现为重叠的X线间接征像。侧位片L5峡部裂隙的显示率为74.1%(43/58),斜位片L5峡部裂隙的双侧和单侧总显示率为81.0%(47/58),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后2个体位的裂隙显示称为"裂隙征"。9例腰椎CT检查证实腰椎峡部裂诊断并同时显示裂隙的方向,其与冠状面或与矢状面形成不同夹角。结论:腰椎峡部裂的裂隙在正位片上显示率很低,并且是重叠的间接X线征像。在侧位和斜位片上,裂隙的阳性显示率高,是直观清晰的直接X线征像,也是腰椎峡部裂诊断的第一要素。因此,腰椎峡部裂的裂隙在X线侧位片和斜位片的直观清楚显示称为"裂隙征"更为准确、恰当。如在体检中X线侧位和斜位片上"裂隙征"阳性即可对腰椎峡部裂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骨密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资料,根据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质疏松组(10例),从腰椎矢状位MRI上测量和比较各组患者的腰椎椎体前、中、后高以及各椎间盘的前、中、后高,记录和比较各组患者腰椎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Pfirrmann分级).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腰椎各椎体高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椎体前高、中高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在下腰段椎间盘(腰3-4、腰4-5、腰5-1)中高有增加趋势,但骨质疏松组各椎间盘的后高都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椎间盘信号退变程度要明显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结论 骨密度情况不仅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形态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椎间盘矢状位形态和退变程度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椎间盘退变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普通X线检查有腰痛体征的青年人的腰椎,了解腰椎情况,分析其腰痛原因,并了解X线平片的可靠性。方法:城乡结合部以腰痛为主诉患者230例,年龄28—32岁,拍摄腰椎正侧位片。与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报道进行比较。结果:腰椎患病率高,绝大多数较轻;椎间盘突出检出率高;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者患病率高。结论:青年人要关注腰椎健康;腰椎先天性发育不良是导致腰椎疾患的重要原因;X线平片是检查腰椎病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骨密度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力线及椎间盘退变程度的影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老年腰椎病患者的术前腰椎MRI资料,根据双能X线吸收仪(DXA)测量的左侧股骨颈骨密度结果将患者分为三组:骨密度正常组(17例)、骨量减少组(19例)和骨质疏松组(10例),从腰椎矢状位MRI上测量和比较各组患者的腰椎椎体前、中、后高以及各椎间盘的前、中、后高,记录和比较各组患者腰椎各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Pfirrmann分级)。结果骨质疏松组和骨量减少组腰椎各椎体高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都明显低于骨量正常组,其中椎体前高、中高的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骨质疏松组在下腰段椎间盘(腰3-4、腰4-5、腰5-1)中高有增加趋势,但骨质疏松组各椎间盘的后高都显著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质疏松组椎间盘信号退变程度要明显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结论骨密度情况不仅对腰椎椎体矢状位形态产生影响,而且还对椎间盘矢状位形态和退变程度产生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有椎间盘退变减缓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的特殊X线表现(附 7例报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的特殊X线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正确率。方法: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脊柱骨单发嗜酸性肉芽肿,术前均摄脊椎正、侧位X线片。结果:发生于颈椎3例、胸椎2例、腰椎2例;其特殊X线表现为附件破坏伴软组织肿块、椎体密度增高而体积不变、椎体压缩椎间隙狭窄和椎体囊状破坏而椎体未压缩等。结论:认识它的特殊X线表现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同时,对该疾病的正确诊断有赖于临床、病理和X线表现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X线平片与CT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片诊断腰椎问盘退行性病变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09例腰椎正侧位片及CT扫描图像,总结椎问盘退行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结果:腰椎顺列特征性改变,椎间隙变窄、前窄后宽和前后等宽,椎体上下缘骨质增生硬化,椎体后下角增生后翘,双凹征或单凹征等是椎问盘退行性病变的重要表现。结论:综合分析临床病止特点,好发年龄、部位以及平片特征,能够提高X线平片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X线平片与CT在脊柱损伤诊断的应用价值,在临床资料中选取最优方式进行诊断治疗。材料与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脊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使用X线平片与CT检查,对比分析检查结果。结果:X线平片检查发现68例患者椎体骨折,占所有患者总数的85%;CT检查发现80例研究对象均患有椎体骨折,多椎体骨折34例,椎管狭窄46例。其中胸椎损伤患者36例,腰椎损伤患者20例,颈椎损伤患者18例,胸腰椎损伤患者6例。结论:X线平片与CT检查均为检查脊柱损伤的有效方法,CT检查敏感度较高,能够有效检查脊柱损伤范围和深度,具有较高诊断价值,相对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 2002年2月-2006年6月,我们运用益肾强筋汤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68例,其中男42例,女26例;年龄28~56岁,平均36.8岁;病史6月~22月;所有患者治疗前均行腰椎X线动态位(正侧位 过伸过屈位)和MRI检查,在X线平片上腰椎椎间隙无明显狭窄,动态腰椎摄片无腰椎失稳现象,即腰椎过伸、过屈时相邻椎体间移位不超过3mm,角度位移不超过11°,在MRI上显示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退变,椎间盘退变按chen等[1]的分级标准评定,其中2级退变的有59例,3级退变的有9例;损伤位:L4、515例,L5S118例,L45并L5S134例,L3、4、L4、5并L5S11例.  相似文献   

16.
颈性眩晕78例X线片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性眩晕的X线片特点,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78例经临床和X线检查证实的颈性眩晕病例的X线片征象。结果发现78例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55例,颈椎失稳者39例,椎体骨质及椎间盘退行性68例。结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双边双突征、钩椎关节增生肥大是颈性眩晕的主要X线表现,结合临床,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背景:目前多数研究只分析了脊柱融合治疗紧邻融合区域头尾侧节段的术后改变,未对其他紧邻内固定的未作融合节段进行对照研究。目的:探讨腰椎邻近节段的测量方法,对腰椎后外侧融合后邻近节段的改变进行长期随访影像学评估。方法:选取尸体骨架6具,以不同投照方式和标本位置行腰椎侧位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共计42次(每具标本投照7次)。随访57例腰椎后外侧融合患者,随访时间1.5~4年,拍摄融合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数字化标准X射线片,所有资料用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结果与结论:失真代偿X射线分析法测量邻近节段矢状曲度、椎间盘高度、椎体间前后移位时,不同投照方式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固定节段尾侧椎体间未发现显著的影像学改变,固定节段头侧的多个椎体间矢状角度、椎间盘高度均有明显的改变。提示腰椎后外侧融合后影像学的改变提示固定节段头侧多个椎间盘加速退变。  相似文献   

18.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附19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例经手术证实的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病例的影像表现。结果  19例X线平片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5 6% ) ,行椎管造影 15例 ,显示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 11例 (73 % ) ,19例CT平扫显示 18例 (95 % )。结论 X线平片是检查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基本方法 ,CT平扫是检查诊断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最有效手段 ,结合CTM能更准确地显示椎管的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分析31例腰椎退变性滑脱X线平片,以提高对退变性滑脱的认识。方法31例腰椎退变性滑脱全部病例常规摄片,并进行测量与统计分析。结果单个椎体滑脱28例(90.32%),阶梯状滑脱2例(6.45%),错位状滑脱1例(3.23%),发生退变性滑脱的腰椎共34个。椎体向前移位22个,向后移位7个,向左移位3个,向右移位3个(其中有1个椎体属向前向右移位)。下腰椎向前移位多,上腰椎向后及向左右移位多,移位程度3.5~20mm(平均7.8mm),L3向前移位多见。结论X线平片对腰椎滑脱移位的程度,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1977年曾将1例脊椎结核误诊为“脊椎转移性肿瘤”,已随访10年余,经抗痨治疗病情好转,现报告如下:病例:男,61岁.既往健康.1977年7月,骑自行车摔倒,一月后左髋疼痛、伴腰痛。右髋摄片阴性.半年后腰椎侧位片示:腰8~4椎闻隙变窄,椎体未觅破坏。X 线诊断:腰椎3~4椎间盘病变,推拿后腰痛加剧,伴低热,血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