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比了单用强的松及加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用长春新碱组,强调持续,缓慢静点6-8h疗效好于单用强的松组,经秩和检验,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3.
大剂量静脉输液丙种球蛋白0.4g/kg.d^-1*5d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出血症状3-5天内停止。4-10天BPC平均达78.1±75.8*10^9/L。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一些患者由于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出血的危险等,亟需于最短时间内提高血小板水平。我们曾试用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ITP22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梁欣荃 《郴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1):22-23
目的: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干扰素,治疗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方法:选择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联合服用糖皮激素和干扰素,结果:9例患经联合治疗后显效7例,良效1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干扰素可巩固和加强疗效,有望使病人得到根治。 相似文献
6.
叶明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1996,10(2):126-127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已知本病患者体内存在抗自身血小板抗体。属于中医“血证”、“发斑”范畴。作者于1993~1995年间于门诊应用中药系统治疗32例,获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2例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2~50岁,平均28岁。病程均较长,最短者10个月,最长者12年,平均5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出血症状,其中出血程度Ⅰ级者4例;Ⅱ级者20例,Ⅲ级者8例。周围血象:血小板计数均<50×10~9/L,其中<20×10~9/L18例,20×10~9~50×10~9/L14例。32例均经作骨髓穿刺检查,都确认为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按中医辨证分型,阴虚血热型12例,多见于病程<3年者,脾肾不足型20 相似文献
7.
8.
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42例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本组42例患者全部采用自拟中药复方紫癜汤治疗,痊愈28例,占66.7%,显效10例,占23.7%,有效2例,占4.8%,无效2例 ,占4.8%,总有效率95.2%。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粟世勇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20(3):437-437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或脾切除等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 ITP往往演变为慢性难治性 ITP,其病因尚不明确 ,一般认为是由于血小板结构抗原变化引起的自身抗体所致 ,治疗上是一个棘手问题。1 998~ 2 0 0 2年 1 2月我们应用小剂量静注丙球(L DIVIG)治疗难治性 TIP1 6例 ,取得较好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6例均为住院病例 ,均符合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男 6例 ,女 1 0例 ,年龄 1 3~ 6 5岁 ,平均 38岁 ,病程 6个月至 5年… 相似文献
13.
14.
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3年1月~2001年1月采用中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2例,疗效可观。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外周血象及骨髓象均符合我国统一的ITP诊断标准,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65岁,平均年龄17岁,血小板<25×109/L7例,25~50×109/L19例,51~99×109/L6例。对照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病情、病程与治疗组大致接近,经均衡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按照辨证…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的疗效已被公认 ,普遍认为 2 0g/kg的效果更为肯定。自 1 996年 6月以来 ,我们采用减少剂量的IVIG治疗 1 7例ITP ,已获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 7例均为 1 996年 6月~ 2 0 0 0年1 2月我科收治的ITP患者 ,男 4例 ,女 1 3例 ;年龄1 5~ 65岁 ,平均 32 6岁 ;病程最短 4d ,最长 8年 ,其中 5例为急性ITP ,1 2例慢性ITP。全部病例均符合 1 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 。1 … 相似文献
16.
17.
18.
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药物日趋增多,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输注,脾切除及对症治疗等。这些方法均可使本病的疗效提高。我院采用了长春新碱与强的松联合治疗ITP8例,疗效尚好。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8例中男2例、女6例。年龄在... 相似文献
19.
<正>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常见的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皮质激素治疗届首选。本文报告自1993年3月~1996年8月应用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治疗成人急性、慢性ITP急性发作53例,短期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53例ITP的临床、血象和骨髓象均符合1986年首届中华血液学学会全国血栓与止血学术会议诊断标准。男17例,女36例;年龄16~78岁,平均36.6±14.3岁。急性42例,慢性 相似文献
2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由血小板自身抗体所致的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临床上对用强的松治疗无效的ITP患者的再治疗颇感困难。我们从1994年10月始用西艾克(VDS)治疗对强的松无效的ITP患者,并以长春新碱(VCR)治疗作为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