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对2009年3月至2009年12月急慢性肝脏疾病120例患者进行胆碱酯酶检测的结果。结果对肝脏疾病患者120例和健康体检人员120例进行胆碱酯酶测定,肝功能项目ALB ALT、GGT检测。对照组CHE活性(6 625±989)U/L、急性肝炎组(4 235±895)U/L、慢性肝炎组(3 500±970)U/L、重型肝炎组(2 800±825)U/L、肝硬化组(1 100±258)U/L。对照组与急性肝炎组比较无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与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能较好地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能准确地反映肝脏的病理损害的程度,CHE在肝病的诊断及治疗中是一项很有价值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活力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急慢性肝脏疾病患者,按肝脏病变情况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硬化组,每组20例。采用胆碱酯酶方法检测,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患者均胆碱酯酶检测后显示,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超出标准范围,胆碱酯酶活力变化明显。结论血清胆碱酯酶活力可以有效反映肝脏合成作用,准确显示肝脏病理受损程度, CHE对于肝病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检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以主要生化检验项目血清胆碱酯酶(CHE)为例探讨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参考价值。方法对84例肝硬化疾病患者和85例健康体检者应用速率法测定其血清CHE浓度,并测定血清中ALT、AST、GGT等活性。结果肝硬化组血清CHE均值显著低于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和对照组(P〈0.01),而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CHE是反映肝细胞蛋白合成代谢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以CHE为代表的生化检验项目对辅助诊断肝硬化疾病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启群  邓文平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3):1939-1939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和胆碱酯酶(CHE)水平与肝病诊断的关系。方法:对200例肝病患者分别检测血清TBA和CHE浓度。结果:血清TBA在各肝病组明显升高,与肝炎病程呈正相关;血清CHE在各肝病组明显降低,与肝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联合检测血清TBA和CHE有助于发现肝脏合成和代谢功能的早期实质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91例各型肝病患者及68例正常对照组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结果:各型肝病患者血清ChE活性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结论:ChE活性是反映肝细胞损害的敏感指标,对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了解病情变化及预后判定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19例各型肝脏疾病患者及45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急性肝炎组(5385±1182)U/L,慢性肝炎组(4147±1245),肝硬化组(2398±1395)U/L。白蛋白急性肝炎组(36.6±9.5)g/L,慢性肝炎组(39.1±10.9)g/L,肝硬化组(33.1+12.3)g/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血清胆碱酯酶和白蛋白能较好地反映肝病患者肝实质细胞受损程度,是一项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肝功能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周慧聪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8):115-115
血清胆碱脂酶(ChE)主要由肝细胞合成,并大量储存于肝内,当肝脏发生实质性损害时,肝细胞合成ChE减少,在血浆内活性常呈下降趋势,下降的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相一致。因此临床上常将血清ChE活性测定作为衡量肝脏合成代谢能力、评估肝脏的储备功能及判断肝病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当ChE持续下降提示肝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清中总胆汁酸(TBA)、胆碱酯酶(CHE)、前白蛋白(PA)、腺甘脱氨酶(ADA)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其对各种肝病的诊疗意义。方法对290例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48例进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TBA、CHE、ADA、PA测定,并予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肝病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ALT、ALB、TBA、CHE、ADA、PA的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TBA及PA在各肝病组中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CHE在重症肝炎、肝硬化及肝癌组中的阳性检出率较高。结论血清TBA、CHE、ADA、PA可以作为肝病患者肝脏损害及合成功能下降判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幸建英  王凤学尹玲 《贵州医药》2005,29(12):1081-1082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等,为评价联合测定ALT、PChE和PA对临床诊断肝病的价值,我们对609例肝病患者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扬晓英 《黑龙江医药》2002,15(3):233-234
胆碱酯酶(CHE)是指血浆或血清中胆碱酯酶,是肝脏合成的。它的功能是水解其它胆碱酯,临床测定可用有机磷杀虫剂和战争毒剂急慢性中毒的诊断。在病情严重的肝炎患者中,有五分之四病人 CHE 下降至正常人的60%危重病人可降至正常人10%以内,甚至完全缺乏。另外,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均可导致 CHE 活力下降。故对 CHE 的测定对肝脏功能的估计和肝病的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室对80例正常人和260例肝病患者进行 CHE 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速率法对216例肝病患者及44名正常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清ChE活力测定。结果各类肝病组血清ChE活性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肝硬化组与另外3组肝病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血清ChE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细胞损害程度相平行。结论血清ChE的活性降低程度与肝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血清ChE活性的动态观察可作为判断肝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血清胆碱酯酶和前白蛋白检测在判断肝胆病变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和前白蛋白(PA)监测在肝胆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肝病患者232例及对照组68例,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MINDRAY 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CHE、PA、血清总蛋白(TP)及白蛋白(Alb)。结果 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CHE活性较对照组降低(P〈0.01),脂肪肝患者血清CHE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慢性迁延型肝炎血清CHE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及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PA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慢性迁延型肝炎、脂肪肝患者由于肝细胞代偿功能而致血清PA下降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患者TP浓度高于对照组,肝硬化患者TP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患者Al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 CHE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肝胆疾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3.
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灵芝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3):3223-3224
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生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肝脏疾病患者(急性黄疸性肝炎,慢性迁延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癌)和30例健康人血清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5’.核苷酸酶(5’-NT)、叶岩藻糖苷酶(AFU)、腺苷酸脱氨酶(ADA)、胆碱酯酶(CHE),1-谷氨酰转肽酶(1-GT)、前清蛋白(PA)等生化指标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HE、PA在黄疸性肝炎组、迁延性肝炎组、重型肝炎组、肝癌组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均P〈0.05),急性黄疸性肝炎组TBA、ALP、5’NT、AFU、ADA、γ-GT明显高于慢性迁延性肝炎组(t=5.667,P〈0.05),肝癌组5'-NT,AFU、ADA、γ-GT明显升高(均P〈0.05);重炎肝炎组综合阳性率明显高于黄疸性肝炎组、迁延性肝炎组和肝癌组(均P〈0.05)。结论在进行肝脏疾病诊断时,对急性黄疽性肝炎应优先检查AFU、ADA、TBA等指标,对慢性迁延性肝炎应优先检查TBA、γ-GT,对重型肝炎应优先检查TBA、CHE、PA、ADA等指标,对肝癌应优先检查5’-NT、AFU、γ-GT等指标。  相似文献   

14.
幸建英  王凤学  尹玲 《贵州医药》2005,29(12):1081-1082
肝脏是体内蛋白质和多种酶类合成的主要场所。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将造成肝细胞的损害和影响肝脏的合成功能,引起血液中多种蛋白质浓度和酶类活性的变化。近年被认为判断肝实质性损害的指标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假胆碱酯酶(PChE)、前清蛋白(PA)、总胆汁酸(TBA)等,为评价联合测定ALT、PChE和PA对临床诊断肝病的  相似文献   

15.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胆碱酯酶(SChE)是由肝细胞合成的一种非特异性酯酶,本文检测胆碱酯酶主要是指SChE而言,肝病时SChE活力降低主要由于肝细胞损害后此酶合成减少,以致血清中该酶的活力减少。故测定SChE的活力可反映肝细胞功能,但临床上主要用于估计肝脏的储备功能和肝病的预后。为探讨其临床价值,我们对各型肝病患者进行SChE活性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血清胆碱酯酶(CHE)主要是由肝细胞产生,在严重肝脏损害时或有机磷中毒时,其活力常显著下降。本文观察了56例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并对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血清CHE进行了比较,旨在探讨CHE对肝硬化的疗效和预后评价的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肝脏合成功能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3年1月-6月收治的肝硬化确诊病例148例,检测胆碱酯酶(CHE)、总胆固醇(CHO)、前白蛋白(PA)。分析CHE、CHO、PA与肝功能分级(Child—Pugh积分法)的关系。结果血清CHE、CHO、PA水平随着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呈进行性降低,A、B、C各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与肝脏合成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可以将血清CHE、CHO、PA作为评价肝脏功能的补充指标,以判断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肝病患者血清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胆碱酯酶(CH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近几年来我院就诊的肝病患者的血清胆汁酸、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前白蛋白、白蛋白、胆碱酯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血清胆汁酸在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与对照组比较,急性肝炎组血清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组别的血清前白蛋白和胆碱酯酶的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胆碱酯酶活性越低,肝病越重,预后越差.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能更早、更灵敏地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对肝病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临床疗效及预后的早期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胆碱酯酶(ChE)测定以前主要应用于人体有机磷(OP)中毒的诊断。近年来有很多报道,病毒性肝炎时ChE随着肝细胞损害加重,其活力明显下降,而且在临床试验中,也证实了肝细胞的损害是ChE降低主要原因,随着炎症的加重其降低幅度越明显,降低无回升迹象者预后多不良。因此ChE可能是评价病毒性肝炎病情进展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是肝细胞制造,肝脏细胞的受损与血清ALT、AST有直接关系,它是体现肝细胞损害和坏死的敏感指标之一,血浆白蛋白(ALB)也由肝脏合成,A/G的比值对肝脏的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其比值越小预后越差,因此ChE、ALT、ALB、A/G同时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活性变化在肝病诊断、预示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速率法对287例肝病患者(急性肝炎35例、慢性肝炎轻度42例、慢性肝炎中度48例、慢性肝炎重度45例、重型肝炎40例、肝硬化42例、原发性肝癌35例)和30例健康献血员测定血清胆碱酯酶活性.结果 各肝病组与对照组比较CHE活性均降低,除慢性肝炎轻度组外各组CHE活性明显降低(P<0.01);肝病患者中重型肝炎组较其他各组明显降低(P<0.05).CHE活性降低顺序: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慢性肝炎重度>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轻度.结论 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在肝病诊断、预示病情发展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