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灭菌后葡萄糖注射液持续受热其降解产物5-HMF生成关系。方法:对灭和温措施,分析措施前后灭菌室平均温度的变化和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差异。结果:本研究中 温措施能有效地降低灭菌室平均温度,成品中5-HMF平均含量明显下降。结论:灭菌后及时对葡萄糖注射液散热降温是保证其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议合理地制定5%葡萄糖注射液(5%G.S)、10%葡萄糖注射液(10%G.S)、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G.S.NaCl)、0.9%氯化钠注射液(0.9%NaCl)、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甲-G)、甲硝唑注射液(甲硝唑)等六种大容量灭菌制剂中内毒素和5-HMF的质控新标准.方法:依<药典>规定的测定方法对全国11家G.M.P认证企业和已通过G.M.P验收的三家医疗单位,共计14个单位六种46批大容量灭菌制剂进行了细菌内毒素的限量测定及5-HMF的测定.结果:六种大容量灭菌制剂中的细菌内毒素含量均<0.125EU·ml-1,又随意抽测了九批大容量灭菌制剂做更高灵敏度内毒素测定,结果均<0.0625EU·mL-1;5%G.S、10%G.S中的5-HMF吸收度平均为0.086;G.S.NaCl中的5-HMF吸收度平均为0.033;甲-G中的5-HMF吸收度平均为0.003.结论:考虑到内毒素测定时的各种影响因素,为此,建议六种大容量灭菌制剂的内毒素限量值(Et)应规定为0.25EU·ml-1、5%G.S、10%G.S中的5-HMF吸收度限量值应规定为0.20、G.S.NaCl中的5-HMF吸收度限量值应规定为0.15、甲-G中的5-HMF吸收度限量值应规定为0.06则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3.
在检查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时,发现在同一批号同一灭菌器内不同位置抽样,5-HMF的紫外吸收度也不一致。这可能是灭菌器内不同位置灭菌时受热不均匀和灭菌后降温速度不同所致.为此我们将灭菌器内格架12个不同位置上的产品进行了5一HMF吸收度测定,现报道如下: 将自制10%葡萄糖注射液(批号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大输液灭菌快速降温与自然降温对葡萄糖注射液质量的影响。方法:取灭菌后经快速降温与自然降温的3种葡萄糖注射液各10批,每批1瓶,进行灭菌前后pH值,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检查。结果:大输液灭菌快速降温的产品两项指标明显好于自然降温能更好地保证葡萄糖注射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陈新 《海峡药学》2004,16(5):20-21
目的避免葡萄糖注射液中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超标,尽可能地降低吸收度。方法通过对葡萄糖注射液的不同温度、受热时间和灭菌后的散热方式的比较,找出最有效降低A值的方法。结果温度90℃持续6h以上引起了A值的较大变化,且受热时间越长或温度越高,A值越大。结论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尽快出锅,及时散热、降温是降低5-HMF含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刘娜  张昌戎  盖静  苟林宏 《中国药房》2013,(17):1590-1593
目的:促进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用药安全的提高。方法:对39个厂家的130个批次、9种规格的葡萄糖注射液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葡萄糖注射液"项下内容进行检验,对检测结果中的渗透压摩尔浓度和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5%的葡萄糖注射液渗透压摩尔浓度均低于血浆等渗范围,同厂家不同批次中5-HMF的含量差异较大。结论:建议《中国药典》等药品标准中收载等渗葡萄糖注射液质量标准,并在其他规格包装上注明渗透压摩尔浓度;注射液灭菌后迅速采取降温措施。  相似文献   

7.
谢永生 《海峡药学》2007,19(8):24-25
目的浅析3种不同灭菌柜对降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5-羟甲基糠醛)的作用。方法采用不同灭菌柜对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测定值大小来比较。结果不同灭菌柜的采用对5-HMF的吸光度值影响较大,采用SG-19水浴式灭菌柜对降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的吸光度有很明显的作用效果。结论不同灭菌柜的采用对5-HMF的吸光度值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通过抽查我院药检室按中国药典 (95版 )规定方法测定 1997年 10 %GS、5%GS、5%GNS的原始记录 ,对 10 %GS、5%GS、5%GNS在不同类型灭菌器灭菌后的 5-HMF值A列表对比及 5%GS、5%GNS在不同类型灭菌器灭菌前后的 pH变化值ΔpH列表对比。结果 :10 %GS、5%GS、5%GNS用快速冷却灭菌器灭菌与用卧式矩形压力蒸汽消毒器灭菌使葡萄糖分解成 5-HMF值A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5%GS、5%GNS用卧式矩形压力蒸汽消毒器灭菌比用快速冷却灭菌器 pH下降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药注射液中的5-羟甲基糠醛(5-HMF,5-Hydroxymethylfurfural)来源的初步探讨,为提高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HPLC方法对注射液、中间体中的5-HMF和寡糖(葡萄糖、果糖及蔗糖)分别进行含量测定,确定5-HMF的来源;通过模拟生产过程考察不同寡糖的受热不稳定情况,来探讨5-HMF的生成机制.结果:只有在含有果糖的中间体中含有5 -HMF.模拟高温灭菌过程发现仅有果糖受热后转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及其相关物质,而葡萄糖和蔗糖均没有转化.结论:并不是所有的寡糖在高温下都易转化5-HMF.在常见的三种糖中,只有果糖在高温下易转化生成5-HMF,而葡萄糖和蔗糖不易转化.建议对含果糖的中药注射液进行5-HMF的限度检查,而含葡萄糖和蔗糖的可以不控制该项目.  相似文献   

10.
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值有所下降,尤其是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以下简称 GNS)下降明显,本文就其下降原因进行分析。一、pH 下降与5-HMF 的关系含葡萄糖的注射液灭菌后 pH 下降是因为葡萄糖在弱酸性下热压灭菌时部分分解成5-HMF,后者又进一步分解成甲酸和乙酰丙酸等有机酸及有色物质,生成的5-HMF 越多进而分解成有机酸的可能也越多,因此  相似文献   

11.
葡萄糖注射液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多的一种制剂,其质量标准中有对其中5-羟甲基糠醛(5-HMF)和其颜色的控制.一般认为,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HMF可聚合成有色物质[1],从而使溶液的颜色变黄.也有人认为,葡萄糖灭菌后的有色物质是另一种物质[2].对我市13家医院制剂室生产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了质量专项考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5-羟甲基糠醛(5-HMF)是葡萄糖受热分解的产物,可引起动物横纹肌麻痹及内脏损害,对人体有害,是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限量杂质.经验表明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分布呈不均一性,本文应用正交试验考察了葡萄糖注射液中5-HMF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装量规格、不同热压灭菌柜位置条件下的分布,与期有益于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13.
本刊1988年第8卷10期第456页“葡萄糖注射液灭菌后降温速度对其质量影响”一文中第二条中从第三层靠柜门处取一次样,隔4h 从同一位置取一次样,分别测5-HMF,见表2。两次数据均值t 检验,p<0.05,说明第二次取样中5-HMF 明显高于第一次取样,我们认为可能作者计算有误,这就  相似文献   

14.
葡萄糖注射液热压灭菌结束后降温速度,一般认为应采取措施迅速降温,但也有人认为热压灭菌结束后压力表降至零以后,温度下降速度对其质量无显著影响。为统一认识,我们用5—羟甲基糠醛(5HMF)作为指标考查降温速度对葡萄糖分解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注射液是最常用的静脉输液剂,配制中需蒸气热压灭菌。葡萄糖溶液在受热后可能颜色加深,pH 下降,并有葡萄糖的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乙  相似文献   

16.
不同因素对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含葡萄糖等单糖注射液分解产物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的影响因素,以提高含糖类注射液的质量。方法检测不同pH、灭菌条件及制备工艺对5-HMF含量的影响。结果灭菌温度及时间、制备方法及过程中受热时间均是影响5-HMF含量的因素。结论选择合适的灭菌温度和时间,采用合适的配制方法,可以将含糖类注射液的5-HMF含量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7.
我院在检查5%葡萄糖注射液5—羟甲基糠醛(5-HMF)的同时,又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了多次灭菌前半成品与灭菌后成品的有关项目的测  相似文献   

18.
葡萄糖注射液经热压灭菌后,同一灭菌柜内不同位置.产生的5-羟甲基糖醛(5-HMF)含量不一样,有的甚至超过药典规定的限量。有人认为灭菌柜的中心位置含量最高,也有人认为最上层中心部含量最高。为了确保葡萄糖输液的质量,让患能用上方便、及时、安全、有效的药品,我们做了如下实验.探讨了葡萄糖输液中5-HMF含量的质控的合理取样问题。  相似文献   

19.
葡萄糖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静脉输液,在酸性溶液中,葡萄糖脱水形成5-羟甲基糠醛(5-HMF),对人体横纹肌及内脏有损害.中国药典1995年版对葡萄糖中5-HMF作了限量检查(不得超过0.32)的规定.我们在工作中发现5-HMF的吸光度相差较大(低值0.031,高值0.419),考虑可能与散热快慢有关.为此,我们设计了以下实验,探讨不同位置、不同降温条件对5-HMF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陈学湘 《齐鲁药事》2003,22(4):49-50
替硝唑 (tinidazloe)是一种强抗厌氧菌及抗原虫感染的药物 ,是继甲硝唑后研制成功的硝基咪唑类衍生物 ,其制剂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在生产过程中易产生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 5 -羟甲基糠醛 (简写成 5 -HMF)。为保证用药安全 ,必须对 5 -HMF进行限度检查。通过试验 ,我们采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定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中 5 -HMF的限度 ,操作简便、快速 ,经济 ,结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仪器与试药 UV一 2 4 0 1PC紫外分光光度计 (日本岛津公司生产 ) ;替硝唑对照品 (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 ) ;5 %葡萄糖注射液、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