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昌平区2013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及病原学特征,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3年中国疾病控制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上报的昌平区其他感染性腹泻诊断病例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患者2 836例,发病率为162.70/10万。男女发病比为1.29∶1,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P0.01)。实验室诊断病例占病例总数的2.82%(80/2 836)。发病主要集中在0~3岁年龄组,发病率为2 812.97/10万,占病例总数的54.34%(1 541/2 836);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3.74%(1 524/2 836)。呈明显季节分布特征,出现2个发病高峰,第1个发病高峰在7、8月份,占报告病例数的25.99%(737/2 836);第2个发病高峰在11月,为全年发病最高峰,占报告病例数的18.41%(522/2 836)。病例主要分布在人口密集且流动人口较多的地区,占病例总数的79.72%(2 261/2 836)。细菌感染性腹泻主要病原为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分别占41.51%和30.19%;病毒感染性腹泻主要病原为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分别占54.28%和34.29%。结论儿童是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高发人群,流动人口聚集地区应是防控的重点地区;实验室诊断病例报告率低,病原学诊断信息报告率和报告质量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探讨和分析武义县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规律,为制定肠道传染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武义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武义县共报告肠道传染病7种168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56.20/10万,发病率由2005年的87.27/10万下降到2013年的17.64/10万,呈平缓下降趋势,无死亡病例报告。肠道传染病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菌痢(36.66/10万),最低的是霍乱(0.03/10万);5-10月为高发季节,占全年总数的67.38%;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民发病数占肠道传染病总数的37.20%。结论 武义县肠道传染病疫情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农民、儿童为发病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措施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昌平区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昌平区发现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进行分析。结果昌平区2009年北京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2类19种10541例,未发现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病例报告,报告发病率为1406.45/10万,死亡病例共报告12例,报告死亡率为1.60/10万,病死率为0.11%;报告发病率较去年上升15.92%,报告死亡率上升131.47%,病死率下降99.72%。2009年报告乙类传染病发病12种4009例,丙类传染病发病7种6532例,分别占全部病例数的38.03%和61.97%。结论昌平区传染病发病病种以肠道传染病为主;人群以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为主;地区发病以城乡结合部为主。应加强食品卫生执法力度,卫生知识宣传和计划免疫工作。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北京市昌平区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和调整麻疹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北京市昌平区1999~2005年麻疹发病496例,无死亡,年平均发病率11.41/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是本区人口发病率的7.4倍,发病率呈总体上升趋势;麻疹病例男女比例为1∶0.6;发病居前3位的职业分别为散居儿童,工人、农民、民工和学生;2~5月发病人数占总病例数的77.62%;发病年龄呈双峰性,<2岁和20~34岁的病例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1.17%和38.91%。结论北京市昌平区控制麻疹重点应以流动人口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林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趋势,为肠道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西林县2005—2014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4年西林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累计报告乙类肠道传染病5种共535例,年均发病率35.70/10万,发病率波动性下降趋势,2006年的发病率最高(63.14/10万),2014年降至18.93/10万。痢疾的发病率最高(25.29/10万),其次为伤寒+副伤寒(7.81/10万),戊肝发病率最低,仅为0.13//10万。全年均有发病,4~9月为高发季节,发病数占报告病例数的75.70%。84岁以下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男性发病高于女性,农民占54.21%,散居儿童占24.49%,学生占11.03%。结论西林县肠道传染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散居儿童、农民、学生为发病的高危人群,降低发病率关键是做好痢疾、伤寒+副伤寒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005-2014年济南市托幼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及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济南市幼托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5-2014年共报告幼托儿童传染病23种39 217例,年平均发病率1 957.73/105,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占69.15%(27 119/39 217),发病数居前五位的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和细菌性痢疾,占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95%。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7月份。结论 报告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托幼机构应以肠道传染病防控作为工作重点,加强托幼机构传染病流行高发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有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工作,做好晨、午检工作,减少疾病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嘉善县近6年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5-2010年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5-2010年嘉善县的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1 068例(其中甲类115例,乙类953例),占甲乙类传染病总发病数的14.14%,占法定报告的甲乙类传染病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7.25/10万,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也呈下降趋势,疫情以散发为主,6~10月发病数占全年肠道类传染病发病总数的59.27%,男女性别比为1.5∶1。发病数以农民、民工及散居儿童为主。结论:嘉善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呈下降趋势,虽低于全省发病平均水平,但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仍需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2007-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风疹流行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2007-2011年昌平区风疹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7-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共发生风疹病例482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0.46/10万。发病主要集中在15~29岁,占全部病例的71.37%,小于15岁病例构成比由19.95%降至3.96%,15~29岁年龄组病例构成比由68.50%升至82.18%;发病有明显地区聚集性,流动人口聚集的城乡结合部发病较高;病例发病集中在3-6月,占发病总数的86.93%;以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和学生发病为主,占全部病例的78.43%;不同免疫史病例间发生淋巴结肿大、结膜炎、咳嗽、卡他症状和关节痛等临床表现轻重不同,有免疫史者临床表现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2007-2011年北京市昌平区风疹发病年龄后移,儿童病例减少,有风疹疫苗免疫史病例比无免疫史病例的临床症状较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上海市朱泾镇2013-2017年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及变化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上海市朱泾镇2013-201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法定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17年上海市朱泾镇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7种3259例,年均发病率为509.89/10万,共报告死亡病例7例,年均死亡率为1.10/10万。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3种1089例,年均发病率为170.38/10万;报告丙类传染病4种2170例,年均发病率为339.51/10万。发病前5位的病种分别为手足口病、流行性感冒、梅毒、淋病和肺结核,分别占发病总数的32.46%、25.65%、17.40%、7.24%和5.43%。发病主要集中分布于5-8月和12月至次年1月。以0~6岁和18~40岁组居多,发病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农民、工人为主。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本市户籍居民发病率高于外来流动人口发病率。传染病主要以肠道传染病为主。【结论】手足病、流行性感冒、梅毒、淋病、肺结核是上海市朱泾镇重点防控的传染病。应根据朱泾镇传染病流行特征,制定完善的防治策略,防止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达州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强度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对策及评价实施效果提供准确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达州市疾病监测信息管理报告系统的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达州市2005—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4.31/10万;男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7.78/10万,女性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63/10万,男女报告发病数性别比为1.78∶1,男性和女性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14岁年龄组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数占87.68%;学生、幼托儿童、散居儿童报告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数分别占流行性腮腺炎报告发病总数的62.94%、19.76%、11.01%;通川区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4.90/10万,渠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0.58/10万,各区、县流行性腮腺炎年均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7月报告发病数占全年报告发病数的59.54%。结论该市学生和学龄前儿童是流行性腮腺炎高发人群。应加强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防治管理工作;加强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动态监控;做好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应急处理。  相似文献   

11.
王庆  孙木  李蓉  崔长弘  王兆华  王红增 《职业与健康》2010,26(10):1154-1156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08年北京市西城区麻疹发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8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51例,年平均发病率为6.71/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市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6.33%,≥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3.71%。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开展育龄妇女的疫苗接种,提高流动人口麻疹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该区麻疹发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连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连州市2005—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连州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7 735例,年发病率介于271.46/10万~496.35/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36.76/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 782例,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8.8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 200例,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8.4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1 717例,占发病总数的22.20%;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共报告32例,占发病总数的0.41%。报告发病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等。结论连州市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同时必须加强对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连州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为预防控制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连州市2005—2009年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09年连州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0种7 735例,年发病率介于271.46/10万~496.35/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336.76/10万。各类传染病发病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共报告3 782例,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48.89%;其次是肠道传染病,共报告2 200例,占法定传染病发病总数的28.44%;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共报告1 717例,占发病总数的22.20%;自然疫源和虫媒传染病发病较低,共报告32例,占发病总数的0.41%。报告发病的主要疾病为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病、病毒性肝炎、梅毒、手足口病等。结论连州市法定传染病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传染病防治重点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同时必须加强对梅毒等血源及性传播疾病的防控与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 年麻疹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消除麻疹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北京市西城区 2005~2009年麻疹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9年西城区累计发生麻疹279例,年平均发病率为5.97/10万,流动人口发病率明显高于本市人口.麻疹全年均有发病,以3-5月为多.<1岁儿童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15.77%,≥15岁组麻疹病例数占病例总数的74.19%.[结论]流动人口的发病已成为全区麻疹流行的重要影响因素.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提高流动人口麻疹疫苗免疫覆盖率是控制、消除我区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内蒙古阿拉善盟学生及托幼儿童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获取当地2009-2018年人群分类为学生、托幼儿童全部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发病特征,对不同年份、人群类型的发病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2009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阿拉善盟共报告托幼儿童、学生法定传染病共计15种2970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524.24/10万,无死亡病例。未报告甲类传染病,乙类传染病报告10种553例,年平均发病率97.61 /10万;丙类传染病报告5种2417例,年平均发病率426.63/10万。10年间累计报告病例占同期法定传染病报告总数的22.20%。累计报告病例居前5位的病种分别是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流行性感冒、风疹,占全部报告病例数的93.16%。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为4岁组,男女平均性别比为1.28。呼吸道传染病、消化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2.86%、54.07%、3.0%和0.07%。肠道传染病以3~5岁组发病数最高(1182例,2010.73/10万),呼吸道传染病以6~12岁组发病数最高(632例,438.84/10万),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以19~24岁组最高(31例,14.37/10万),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均分布在13~15岁组。结论 阿拉善盟托幼儿童和学生法定传染病报告占总报告病例数的比率较高,必须落实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学校托幼机构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广西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趋势及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广西2005—2015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广西2005—2015年法定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723.63/10万,死亡率4.61/10万、病死率0.64%.11年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比较稳定,丙类传染病的发病率有快速上升的趋势,占总发病数的55.15%.年均发病率排前3位的地区为柳州市(1126.50/10万)、百色市(981.21/10万)、南宁市(925.68/10万),春夏季(3—6月)报告病例较多,占总发病数的42.73%,发病人群以1~3岁婴幼儿及20~60岁青壮年较多,职业人群以农民发病最多,占发病总数的37.62%.报告病例以肠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数的41.58%,其次是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占30.26%.发病率排前5位的传染病为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其他感染性腹泻、梅毒,发病数占总发病数的80.05%.结论 加强对手足口病、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主要传染病的监测,针对其流行特征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7.
探讨2005-2013年济南市学校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的学校传染病防治对策与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济南市学校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济南市2005-2013年共报告学校传染病31种71 450例,年平均发病率99.57/10万,呼吸道传染病占53.97%(38 565/71 450);发病数居前5位传染病依次为手足口病、水痘、流行性腮腺炎、肝炎和肺结核,占报告发病总数的84.85%.各年累计发病高峰为5-6月.托幼机构发病数最多(32 060例),占51.07%;其次为小学,发病数为15 113例,占24.07%.结论 济南市学校传染病以丙类的病例数最多,主要是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加强学校高发传染病流行季节的监测报告和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2005—2013年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传染病年报表中的疫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13年,洪泽县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5种,计568例,年均发病率为17.04/10万,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报告病例以未分型肝炎为主,占37.15%。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发病率之比为2.28:1,病例年龄以40~60岁为主,占报告病例的39.96%,职业以农民、幼托儿童居多,分别占54.58%和9.11%。各月均有发病,3—5月为发病高峰,占33.10%。结论洪泽县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较低,应根据不同疾病的特点,针对其高危人群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宜州市甲乙类肠道传染病流行特征,为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宜州市2009—2013年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宜州市2009—2013年共报告甲乙类肠道传染病7种801例,5年平均发病率为24.43/10万,发病率总体呈明显下降趋势;城区发病率高于农村;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7—10月,占报告病例的52.06%;年龄构成以0~9岁组所占比例最高,占肠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占62.30%(499/801);男女性别比为1.70∶1;职业构成以散居儿童和农民为主。结论宜州市甲乙类肠道传染病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以散发为主,要控制疫情,防止暴发,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健康教育、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监管、疫情监测、疫苗接种等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了解2013-2015年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的发病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托幼机构法定传染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5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报告的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吉林省托幼儿童报告乙、丙类法定传染病15种14 650例,年均发病率为1 065.87/10万.发病前3位的病种为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累计发病数分别为9 876,2 916,1 429例,占报告总病数的97.09%,其中免疫规划类传染病报告病例(1 537例)占报告总病例数的10.49%.报告发病高峰为6-7月,占报告总发病数的43.32%;高发地区为延边州(1 738.44/10万)、通化市(1 626.89//10万)、白山市(766.75/10万).结论 手足口病、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为吉林省托幼儿童传染病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