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网络开放平台用于血管神经病学循证医学教学工作的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2级神经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16人参加脑血管病临床实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微信平台辅助教学组,对照组为传统教学组。由同一组临床指导教师授课,比较两组学生出科成绩及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为(94.6±6.1)分,对照组学生考试平均成绩为(86.7±7.2)分,两组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为100%,对照组对教学方法满意度为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结论  在神经内科研究生脑血管病教学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教学法,同时应用网络开放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取得良好成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邸飞  李俊杰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10):909-911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导向教学(problem-based learing,PBL)在卒中患者手术带教中的应用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临床专业本科毕业并考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 科专业的研究生136人。随机分为传统教学组(68人)和PBL组(68人)。分别实施传统教学和PBL教 学,比较两组研究生实施不同带教方法后的理论考试成绩、操作考试成绩、综合考试成绩和学生对 带教方法的满意度。 结果 PBL组理论成绩得分、操作成绩得分和综合成绩得分均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 有显著性(P<0.05);PBL组总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结论 在研究生卒中手术带教的实践过程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PBL的教学效果更好,是针 对卒中手术带教的理想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奥氮平直肠给药对老年缺血性卒中后患者谵妄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干二科2013年3月1日~2014年2月18日 收治的60例缺血性卒中后谵妄的住院患者分为口服给药组及直肠给药组。两组患者均在谵妄发生后 24 h内给予奥氮平治疗。用药前及用药1周后对两组均进行谵妄评定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CAM)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分别评 估两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后的谵妄严重情况及卒中严重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用药治疗1周后的用药平 均剂量、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等。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 评分随访以评估药物治疗是否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 结果 ①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两组患者年龄、性别、1周内NIHSS及CAM得分差异均无显著性:NIHSS中 位数(8.5 vs 10;P =0.79)、CAM[(25.8±3.1)vs(26.1±5.3);P =0.79];两组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 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例差异无显著性:高血压病(6.7% vs 2.0%;P =0.18)、糖尿病 (10.0% vs 23.3%;P =0.17)、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50.0% vs 60.0%;P =0.43);两组患者缺 血性卒中部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76)。②口服给药和直肠给药两组均未发生明显副作用。直肠 给药组1周内平均给药剂量明显低于口服给药组[(5.33±2.12)vs(4.25±2.06);P =0.03]。③用药1周 后,直肠给药组CAM、NIHSS评分均明显低于口服给药组:CAM[(19.8±3.9)vs(15.2±2.1);P =0.00]、 NIHSS中位数(7.5 vs 6.5;P =0.00)。3个月后随访mRS得分提示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0.15)。 结论 老年缺血性卒中后谵妄患者,尤其是口服给药困难者,直肠给药可能是一种较安全有效的替 代方式,但用药剂量尽量小于口服给药剂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左心房超声检查特点。
方法 连续入选我院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36例,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35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两组间左心房大小、面积及左心房射血分数、左心房压力等结构及功能指标。
结果 两组左心房内径、左心房面积均无统计学差异。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组左心房射血分数低于对照组[(61.13±11.42)% vs (65.15±10.12)%,P=0.043];左心房压高于对照组[(98.76± 21.89)mmHg vs (75.37± 26.98)mmHg,P=0.0414];左心房中部血流流速低于对照组[(57.50±4.03)cm/s vs (66.56±10.59)cm/s,P=0.035]。
结论 不明原因缺血性卒中患者存在左心房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与传统教学法在帕金森综合征鉴别诊断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中心神经变性疾病科轮转学员随机分成传统教学组和PBL组。所有学员教学前先接受对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熟悉度调查。传统教学组采用授课教学;PBL组以PBL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客观及主观教学指标成绩。结果教学前两组学员对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熟悉度无差异。教学后PBL组教学主观和客观考核成绩均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对教学过程的体验也显著优于传统教学组(均P0.05)。结论引入PBL教学法能显著提高学员在学习帕金森病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鉴别中的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多维认知功能特点,为选择全面的、系统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根据。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连续入组2013年8月~2014年4月第二炮兵总医院神经内科门诊和住院 发病14 d内的急性缺血性卒中44例,选取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匹配的无缺血性卒中者44例为对照组。 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 (Montreal Congnitive Assessment,MoCA)、多维心理评估系统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和对照组进行认知 评估。 结果 急性缺血性卒中组与对照组在下列测验中差异无显著性:选择反应时测验(27.16±5.02 vs 28.34±5.66;P =0.347)、瑞文推理测验(12.13±5.81 vs 14.91±7.03;P =0.643)、数字序列推理 测验(8.68±5.23 vs 11.43±4.76;P =0.287)、词语记忆能力测验(50.98±19.97 vs 56.78±15.89; P =0.316)、言语工作记忆测验(正向)(6.88±1.91 vs 7.23±1.62;P =0.178)、言语工作记忆(反向) (4.31±1.76 vs 5.23±2.13;P =0.922)、语义流畅性测验(11.37±2.65 vs 13.27±1.65;P =0.142); 急性缺血性卒中组在简单计算测验(28.95±15.86 vs 41.26±9.32;P =0.007)、数量大小比较测 验(65.75±19.22 vs 79.43±8.62;P =0.008)、空间工作记忆测验(69.63±28.97 vs 83.16±7.23; P =0.004)、图片记忆测验(58.39±18.13 vs 68.64±9.13;P =0.009)、词语辨析测验(20.16±8.22 vs 29.43±5.27;P =0.008)、颜色判断Stroop测验(执行功能)(65.37±22.79 vs 70.83±4.16; P =0.000)上显著低于对照组。 结论 多维认知功能测查表明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仅存在局部认知功能受损,能够更详细地反映 患者的认知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教学过程中应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的实践经验。 方法  以7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作为教学对象,随机分入PBL教学组或传统教学组。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分别对两组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医学知识扩展各方面均显著提升。 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肺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高龄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他汀药物的使用并与患者短期预后、不良反应的相关性。 方法  纳入年龄≥60岁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425例,按年龄分为高龄组(≥75岁)和老龄组(60~74岁);记录入院期间及卒中后(90±7)d他汀类药物治疗情况,评估患者短期预后[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及相关不良反应情况。对他汀药物使用与短期预后及相关不良反应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入院期间两组他汀药物使用无明显差异;卒中后(90±7)d,高龄组他汀药物使用率较老龄组低(85.0% vs 91.6%,P=0.039),高龄组3个月预后不良率(mRS 3~5分)较老龄组比例高(57.6% vs 30.7%,P<0.001)。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无论高龄组还是老龄组,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卒中后3个月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比值比(odds ratio,OR)=0.619,P<0.05;OR=0.498,P<0.05];高龄组规律他汀药物与住院期间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OR=1.789,P<0.05)。 结论  高龄卒中患者出院后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及3个月功能预后较老龄患者差;高龄和老龄卒中患者规律使用他汀类药物是短期功能预后的保护性因素;高龄患者规律使用他汀药物与孤立性肝酶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对脑血管病患者候诊意外、医疗纠纷、候诊时间及候诊响应时 长符合率等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1-10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就诊的脑血管病患者,以 预检分诊流程优化实施(2019年6月)为节点,分为优化前流程组(2019年1-6月)和优化后流程组 (2019年7-10月)两组,比较两组的候诊意外、医疗纠纷发生率、平均候诊时间、候诊响应时长符合率, 并进一步比较两组进入脑血管病绿色通道患者的候诊时间。 结果 研究共纳入10 716例患者,优化前流程组5695例,优化后流程组5021例。优化后流程组患者 的候诊意外(0.4% vs 2.0%,P =0.038)、医疗纠纷发生率(0.3% vs 1.3%,P =0.033)均低于优化前流 程组;平均候诊时间短于优化前流程组(11.6±1.4 min vs 25.1±3.5 mi n,P =0.025);候诊响应时长符 合率高于优化前流程组(89.1% vs 75.2%,P =0.024)。优化后流程组脑血管病绿色通道患者的候诊 时间短于优化前流程组(2.2±0.7 min vs 6.6±1.2 mi n,P =0.032)。 结论 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优化能够有效提升脑血管病患者候诊响应时长符合率,同时降低患者的 候诊意外、医疗纠纷发生率,缩短患者的平均候诊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脑血管危重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综合征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团队学习(team-based learning, TBL)教学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60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T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主要评 价指标是学生满意度调查。次要评价指标学习后对于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评估方式是问卷调查和 学习前后测试成绩比较。 结果 TB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学生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P <0.001),且教学后 知识掌握度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P <0.001)。 结论 TBL教学方法可以提高脑血管危重症合并急性肺损伤综合征学习过程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提 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教学中的应 用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6-2017年新入血管神经病学科轮转的神经病学专 业学位研究生30名,随机分为PBL组(15名)和传统授课式教学的对照组(15名)。在血管神经病学科 临床轮转阶段对2组分别采用PBL教学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比较2组出科考核时对缺血性脑血管 病的临床诊疗能力。 结果 接受PBL培养的研究生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的影像判读能力、疾病定位和定性诊断能力、病 例鉴别诊断能力、病例治疗方案的制定能力、患者预后预测能力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授课式教学培养 的研究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的年龄和基线学习成绩并无显著差异。 结论 相比传统授课式教学法,PBL有助于调动临床神经病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及提 高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期刊俱乐部教学方法在硕士研究生重症脑血管病教育方面的效果。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和潍坊医学院的重症医学专业(神经重症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 象,利用重症脑血管病方面的文献,前后分别采用文献解读报告教学法和期刊俱乐部教学法进行科 研素质培养。教学过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比不同教学方法下医学研究生在重症脑血管病方 面的文献阅读量、专业英语阅读能力、文献归纳能力、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及满意度评分。 结果 共入组硕士研究生14名,其中男性11名,女性3名。与文献解读报告会教学相比,应用期刊 俱乐部教学方法后,文献阅读量显著提高(10.64±0.40篇/月 vs 4.63±0.39篇/月,P <0.001);专 业英语阅读能力(86.54±4.60分 vs 76.91±4.49分,P <0.001)、文献归纳能力(76.43±3.52分 vs 66.43±3.66分,P <0.001)、英语口语表达能力(82.04±3.62分 vs 71.21±2.55分,P <0.001)均有显著 提高;教学满意度方面也有提升(89.77±2.36分 vs 79.19±2.12分,P <0.001)。 结论 在医学研究生培训过程中,期刊俱乐部教学法是进行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以案例为基础教学方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联合以授课为基础传统教学方法 (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在高血压性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临床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在神经内科进修医师急性脑血管 病合并癫痫发作教学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医师24名为教学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 其分为PBL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确定过程中分别 对两组采用PBL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 PBL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相比,进修医师在自主学习能力、提出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临 床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医学知识扩展各方面均显著提升。 结论 PBL教学法可以提高进修医师在急性脑血管病合并癫痫发作诊断和治疗过程中临床思维和 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脑血管病急诊规范化培训网络课程APP的教学效果。 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规范化培训基地根据国家急诊医师规范培训的要求 制定、录制脑血管病相关教学课程,并呈现于网络课程APP。以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培训的学员 24人为研究对象,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督导下,学员自行在线学习,学习前后均进行考核,比较学习前 后的考核成绩。 结果 经过一年的学习应用,学员考核成绩较入科成绩显著提高(91.13±3.51分 vs 66.04±2.79分, P =0.003)。 结论 网络课程APP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急诊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6.
娄昕 《中国卒中杂志》2015,10(2):189-192
目的 探讨在改进现有的授课方式下如何建立适应新形势的磁共振成像诊断标准化教育体系。 方法 纳入2013年9月~2014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完成磁共振成像诊断学授课的进修医师68 人,按学号顺序分为2组,每组34人,分别进行新旧教育模式教学。 结果 授课前两组进修医师的基线成绩分别为(71.3±6.8)分和(72.1±7.1)分,差异无显著 性(P =0.830);旧教学模式组学期考核成绩为(81.2±7.8)分,新教学模式组学期考核成绩为 (86.2±6.7)分,两组成绩差异具有显著性(P =0.005)。新教学模式组较旧教学模式组有更高学习兴 趣(P =0.036)。 结论 新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成绩高于旧教学模式,新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磁共振成像诊 断学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